乡村振兴路上大学生如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4篇

来源:振兴乡镇 发布时间:2022-10-31 12:10:06 点击:

乡村振兴路上大学生如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4篇

乡村振兴路上大学生如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篇1

  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

  乡村兴则国家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中,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不仅能促进乡村文化繁荣,而且有利于乡村治理和文明建设。以繁荣文化产业为切入点赋能乡村振兴,必须遵循乡村文化发展规律和原则、明确政策举措和重点领域、拟定工作计划和目标,立足于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拓展与开发,开辟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赋能乡村振兴的光明道路。

  四大原则政策为繁荣乡村文化产业提供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我们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推动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筑牢文化自信之基指明了方向。《意见》提出了以“文化引领、产业带动”“农民主体、多方参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特色发展”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建立汇聚各方人才的有效机制、加强项目建设和金融支持、统筹规划发展和资源保护利用”等4个方面政策举措。我们要遵循原则、落实政策、实施举措,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增强农民群众对乡村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强烈归属感,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根基,赋能乡村振兴。

  八大重点领域为繁荣乡村文化产业确立行动指南。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为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意见》明确了“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美术产业、手工艺、数字文化、其他文化产业、文旅融合”等8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着眼“8个重点领域”,写好8篇重点文章,就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乡村文化产业与乡村经济中的一、二、三产业体系充分融合,实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财富积聚的跨产业、多行业联动机制,通过加强乡村传统文化资源战略性、生态性、生产性创意设计研发,促进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融合,推进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乡村文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应用和实践,实现文化赋能。

  六大工作目标为繁荣乡村文化产业指引前进方向。《意见》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得到有效激活,乡村文化业态丰富发展,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乡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显著,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6个规划目标,守护优秀的乡土文化之根,持续发挥其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从乡村文化的基础和特点特色出发,适应乡村人口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繁荣乡村文化产业,就要以乡村文化振兴延续文化自信之根、传承文化自信之脉、铸牢文化自信之魂,从而更好地引导农民群众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乡村文化凝聚起中国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高水平推进乡村文化繁荣,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乡村振兴路上大学生如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篇2

  致敬!脱贫攻坚的历史时刻

  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从一组组亮丽的数据中,从一串串坚实的足迹中,从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中,我们要读懂脱贫攻坚战致胜的“法宝”、读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蕴含的时代意义,记住这伟大历史时刻,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接续奋斗再出发。

  这是一份彪炳史册的亮丽答卷。改革开放以来,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经过8年持续奋斗,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可以说,中国的脱贫体量之大独一无二、进程之快前所未有,这是“当惊世界殊”的伟大奇迹,是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是一份让人民满意、世界瞩目、足以载入史册的亮丽答卷。

  这是一串串坚实有力的扶贫足迹。从西北边陲到红土高原,从塞外雪域到岭南水乡,习近平总书记扶贫的脚步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到各地考察调研,贫困乡村是最常去的地方,坚持看真贫,坚持了解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的实际情况。从20x年底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到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从20x年提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到20x年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每一步都坚实有力。

  这是一个个平凡闪亮的时代英雄。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200多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乡村干部,把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扶贫事业。扎根边疆,用教育为女孩们筑梦的张桂梅;艰苦留给自己,成就贫困学生“大学梦”的夏森;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等,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带领群众攻破一个个贫困堡垒,筑起一道道防返贫堤坝,在平凡中创造了不平凡,书写了新时代最动人的脱贫故事。

  这是一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一年之计在于春,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既是回顾成绩,总结经验,也是展望未来,吹响了乡村振兴的春天号角。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歇歇脚、喘喘气,而是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状态,久久为功,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谱写“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指引下,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接续奋斗,以奋斗之我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乡村振兴路上大学生如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篇3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生活富裕为根本,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在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人才下乡、资金下乡、技术下乡。河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实现中原更加出彩,就要充分发挥我省“三农”优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抓住机遇,着力解决好乡村发展中的诸多短板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及农民生活改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各种设施,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从总体上看,我国乡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田水利等生产性基础设施普遍存在严重不足或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损坏严重等问题,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生活性基础设施极度缺乏,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饮水、电力、通讯、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质量差、标准低,重建设轻管护,难以适应乡村振兴的需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此为抓手,加快建设和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首先,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给予大力倾斜支持,按照轻重缓急、逐步实施的原则,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予以充分保障;要制订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市场化融资,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其次,要结合乡村振兴规划,统筹建设好乡村道路、水电、网络、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项目。要把农村饮水安全摆在优先位置,统筹规划农村饮水工程和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提高保障能力,保证饮用水质量;要重点解决农村低电压、“卡脖子”、重过载等用电方面的问题,加快电网改造升级和用电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全面提升农村用电服务水平;要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在实现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同时,继续推动农村公路向家门口延伸,打通“最后一公里”;要尽快实现互联网在农村的全覆盖,提升农村地区网络服务质量,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实施“光纤入户”工程和数字乡村战略,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深度融合,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动力。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城市和工业的环境污染治理,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村和农业的环境问题,在思想重视程度、人财物投入力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当前,农村“脏乱差”的现象还很普遍,环境污染相对比较严重,垃圾乱倒乱放、污水横流、厕所脏臭等现象没有根本改观,“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成为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农业生产中,农膜、农药、化肥超量使用,面源污染严重,导致农产品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超标。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生态脆弱、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现象突出。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补齐农村生态环境的短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没有生态宜居的农村,就会失去对人才、产业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吸引力。要聚焦农村环境顽症,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全面改善乡村整体面貌和农民生活环境,保护好农村清新的田园风光、独特的乡土风情,打造绿水青山、空气洁净、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的美丽乡村,让美丽成为乡村振兴的靓丽底色。一是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建设和完善农村各类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如生活垃圾收集系统、污水处理设施、环保卫生厕所等,奠定农村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的硬件基础。二是加快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农村清洁工程,普遍建立村级保洁员制度,建立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形成“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模式。三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加速生物农药、绿色饲料推广运用,积极开展畜禽粪便还田、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处理等,全程无死角推进清洁生产和加强污染防治,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四是加快特色乡村建设,注重文化传承,塑造乡村风貌,建设乡村田园综合体、村落风景区,打造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田园,让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目前,我国农村的中青年劳动力绝大部分都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留守农村的老人和妇女,以及来回奔波的农民工,他们多数缺乏文化知识和现代农业技能,靠体力和经验进行农业生产,粗放经营,缺少科技含量。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也比较薄弱,存在人员严重不足、视野不宽、年龄老化、本领恐慌等问题,尤其是农技人员数量少,能力参差不齐,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新一代农民更多的是选择到城市打工,不愿回家务农,更加剧了乡村劳动力和人才的匮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实现乡村人才的振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吸引农村人口回流,通过人才流入促进农村发展,并创造条件鼓励越来越多的各类人才参与乡村建设,让农村的产业、环境、机会吸引人、留住人,用源源不断的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用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工返乡、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回乡、城市的科技人员下乡等,鼓励他们到农村去创业,发展现代农业、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二要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扶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特别是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文化能人等。三要创新乡村人才引进使用机制,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人才到乡村挂职兼职制度,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交流机制,以及城市科技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四要重视提高乡村人口素质,加强乡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就业培训等,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路上大学生如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篇4

  x村是城中村,全村x户、x人,村两委干部x名,党员x名,村集体经济收入x万元。x村把握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新趋势,按照“党建强、服务优、村容美、群众赞”新布局,将党建作为统领乡村建设的“导航仪”,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基层服务的“新标尺”,打造“红色导航、民心标尺”基层党建服务品牌,灵活服务载体,延伸服务触角,着力打造县域一流美丽新乡村,先后获得“全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生态文明先进村”“市级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以党群服务中心搭建“服务桥”。x村投资x万元开展阵地提升工程,建设集党员活动室、综合服务站、农家书屋、人民调解室、退役军人服务站等各项功能于一体的高标准党群服务中心。在这里,村党支部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为基本形式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交流学习;人民调解室充分发挥乡村第一道防线作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综合服务中心向村民们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综合文化服务站成为村民们的精神文化家园。这里成为了政治风气最浓、党建品牌最亮、干部作风最硬、服务态度最好、干群关系最亲的“红色阵地”。

  以最美党建街道传播“红文化”。x村因地制宜,利用村部附近街道上的空白墙,建成了一条长x米、面积达x余平的开放式党建文化主题街。在这里,展示着中共一大到十九大的党史历程,展示着“红船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红色精神”,展示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展示着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金句,展示着今年中国举国同心、舍生忘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抗疫精神等等。这条街以耳熟能详的人物事例、民族精神以及成果展示等内容,为广大党员群众搭建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平台,村民们随时随地接受红色教育,这条党建文化主题街成了党员群众“身边的红色学堂”。

  以党员责任区划共建“美乡村”。x村坚持以“基层党建+中心工作”推进模式,结合网格化包联机制、“1+10”党员包联户机制以及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在全村划分x个大片区和x个党员责任区,x名年富力强的党员干部下沉责任区,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扶贫帮困、卫生督查、治安巡查、疫情防控等工作。特别是x村每周六志愿服务常态化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积极分子和村民代表等优势人群作用,发动和带动广大群众切实负担起建设家园的责任,在一系列“党建引领、干部带头、党员带动”的党员责任区划措施的推动下,全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庭院创建、农村改厕、文明城创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投资x万元打造民生工程,硬化道路x平,美化墙体x平,绿化x平,栽植各类花草x万余株,村庄环境变得更加优美,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乡村振兴路上大学生如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篇5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乡……”上世纪80年代,一曲优美动人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响大江南北,唱出了中国农民对家园发生巨变的喜悦和憧憬。

  今日中国农业农村的变化已远远超出了当年的想象,但中国农民靠勤劳双手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精气神则坚韧不变。新时代的美丽农村会是什么样?答案就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二十个字”总要求里。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变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还是二十个字,但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深刻反映了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阶段、农民群众的新期待。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才能有好的就业、高的收入,农村才有生机和活力,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推进产业兴旺,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构建彰显地域特色、体现乡村气息、承载乡村价值、适应现代需要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真正成为有奔头、有前途的产业。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现在不少城里人之所以向往农村,就是因为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可以缅怀乡愁的味道。实现生态宜居,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让良好生态成为永不枯萎的“摇钱树”。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既要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因地制宜推进移风易俗,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我们党是以农村包围城市取得革命胜利的,今天,乡村治理仍然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说一千道一万,提高农民收入是关键。农民没有富裕起来,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要千方百计保持农民增收好势头,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十个字”总要求,全面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各领域、各方面的具体要求,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具体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路上大学生如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篇6

  202_年,区乡村振兴局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确保工作有力有序开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1. 全面推进问题整改。一是狠抓中央巡视__省反馈问题整改。对照区级整改方案,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对标对表制定整改方案,目前我局牵头负责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还有不足”问题已完成整改。二是狠抓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对照国家202_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_大类__个具体问题和省202_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_个具体问题,认领整改__个问题,制定整改方案,细化__条整改措施,明确__家区直单位和各乡镇、__街道为整改责任单位,落实“四个清单”,目前成效考核反馈的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并取得了预期成效。三是持续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排查整改。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常态化评估,及时受理群众诉求,实现动态清零。目前尚未发现新问题。四是抓好涉贫信访。今年以来累计受理涉贫信访_件,其中市局转办_件,区级受理_件,均全部按时办结。五是强化督导调研。对全区__个乡镇、__街道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督导调研_次,涉及__个村,点对点反馈问题,督促整改到位。

  2. 全面夯实基础工作。扎实开展脱贫人口动态管理常态化工作,上半年自然变更操作_次,共自然增加___人、自然减少___人,成员转移__人。抓好防返贫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核查工作,今年以来反馈数据质量_次,核查数据疑点____条,全部完成整改。全面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出台《裕安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工作的通知》,切实加强督导调研。截至目前,全区集中排查问题___条,已整改___条,正在整改_条,整改完成率__.__%。全区初选监测对象___户___人,其中脱贫户不稳定户__户___人、边缘易致贫户__户__人、突发严重困难户___户___人,目前已完成区级公告,正在开展信息系统录入工作。扎实落实网格化管理工作,全区共建立网格____个,落实网格管理员____人。

  3. 强化重点项目推进。扎实推进稳岗就业。目前全区脱贫人口就业_____人,比202_年多_.__个百分点,其中省外就业_____人、省内区外就业____人、区内就业_____人。全区脱贫人口公益岗位就业____人、边缘人口公益岗位就业__人。全区现有扶贫车间__个,带动就业____人,其中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___人。扶贫龙头企业__个,带动就业____人,其中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___人。抓好资金项目管理。建成202_年项目库,谋划项目____个__._亿元,其中产业项目___个_.__亿元,占比__._%;双基建设类项目____个_.__亿元,其他项目_个(类)_.__亿元。研究下达项目___个_____._万元,其中投入_____万元用于发展特色产业,建设__个特色产业化基地,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计划对_____户脱贫户发展产业进行奖补;投入_____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补齐薄弱短板;投入___万元用于脱贫家庭子女“雨露计划”,投入____万元用于脱贫户小额信贷。强化扶贫资产管理。____-202_年扶贫资产纳入台账管理____个__.__亿元,其中,非物化资金规模_.__亿元,确权移交扶贫资产____个__.__亿元(公益性资产____个__._亿元,经营性资产___个_.__亿元,到户类资产_类_.__亿元)。开展扶贫资产审计工作,对____-202_年形成的公益性、经营性资产开展全面审计评估,紧扣资产、资金、效益三个关键环节,确保资产不流失、责任不脱轨、权益不悬空、监管不断线,目前审计工作处于扫尾阶段。持续推进小额信贷。加强动态监测管理,做好风险防控,截至_月__日,小额信贷余额为____户_____.__万元,202_年新增贷款__户__.___万元。强化社会帮扶。太平集团安排___万元用于发展特色产业、技能培训和卫生院改造。包河区安排____万元结对帮扶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和双基提升,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和基础条件改善。

  4. 抓好脱贫攻坚总结宣传。开展“感恩共产党 奋进新时代”脱贫攻坚主题活动,实现了对全区脱贫户走访全覆盖,选树出脱贫示范户___名、最美扶贫人___名、最佳帮扶干部___人、最佳帮扶单位__个、最强带贫主体___个,开展“讲述我的战贫故事”等各类宣讲活动____余场次,参与人数_万余人次,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总结,打磨脱贫攻坚《裕安篇章》__篇__章稿件,客观全面反映_年精准扶贫_年脱贫攻坚过程和成效。推进脱贫攻坚档案归集工作,联合区档案馆加强业务指导、督导调度,确保_月底前完成归档移交,目前各乡镇正在落实档案电子和纸质目录上报。抓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全区__个集体、__名个人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开展全区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工作,__个集体和___名个人将接受表彰通报。

  二、特色做法

  1. 建立“部门数据信息交换共享”主动发现机制。按照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要求,我区在日常排查、农户申请的基础上,建立完善部门数据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及时主动发现监测对象,及时管理帮扶。一是建立共享平台。区扶贫局牵头建立信息交换共享QQ群,区民政、医保、应急、卫健、残联、人社以及教体、水利、住建、农业农村、财政、公安等__家涉及群众收入群体监测、“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等区直单位参与信息交换共享。二是确定专人负责。__家单位确定_名分管同志和_名业务经办同志负责信息交换共享。三是明确共享事项。经多轮沟通协商,__家单位共确定交换共享事项 _x_,如区医保局交换事项为参保缴费、医疗救助大于x_元、城乡居民住院大额结算信息x_,区民政局交换信息为特困供养、低保动态调整、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及孤儿救助信息等x_。四是商定共享方式。综合考虑工作安排、工作流程和保密等需要,实行定期交换和及时交换相结合、主动提供和需求函询相结合、平台交换和例会交流相结合、公开交换和点对点提供相结合等多种交换共享方式。前期摸底和本次监测对象识别,全区共交换下发部门预警信息x_x_。

  2. 全面审计精准确定扶贫资产。为确保扶贫资产不虚不漏、精准确定,我区由审计局会同扶贫、财政等部门牵头,聘请第三方机构,对____-202_年形成的公益性、经营性资产,紧扣资产、资金、效益三个关键环节开展全面审计评估,确保资产不流失、责任不脱轨、权益不悬空、监管不断线。一是厘清资产现状。每个扶贫资产现场必到,调查定位并拍照。对因自然灾害、发展规划等原因造成扶贫资产灭失的,做好调查取证,确保账实相符;二是审核登记信息。分类分项对产权责任匹配、资金安排使用、管理运行规范、资产效益发挥等方面开展审计,重点查阅项目实施验收、资金拨付使用等账目资料,规范村三资、乡镇固定资产入账,确保账账相符;三是评估运营效益。对路水电网等不同类型公益性资产的建章立制、资金筹措、管护人员安排、管护效果等方面开展综合评估;对经营性资产的资产运营、后续管理、经济效益、带贫减贫等方面开展综合评价。同时,结合资产审计,推进扶贫项目资料档案规范整理归档。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监测对象动态管理、资金项目及扶贫资产管理、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脱贫攻坚档案归集等工作,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而接续奋斗。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做好干部帮扶包保和驻村帮扶工作,切实加强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关爱帮扶,推进网格化管理,落实帮扶政策,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坚决防止返贫致贫。二是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效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理顺与农业农村职能关系,加强与区直相关部门衔接,整理完善各部门出台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实施意见,抓好乡村业务指导,确保_年过渡期各项工作有效推进。三是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用足用好过渡期各项政策。持续做好资金整合和项目工作,全年计划投入资金_._亿元,目前已下达资金_._亿元,尚有近_亿元资金未分配,下一步将尽快做好项目筛选工作,确保资金及时匹配下达。对已下达的项目,定期统计进度,加强工作调度,确保__月底前所有项目主体完工。推进社会帮扶,抓好县域结对帮扶,确保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强化小额信贷监管,确保“应贷尽贷”和资金安全;积极落实消费扶贫行动,解决脱贫群众生产风险。四是积极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认真落实省“五大行动”,进一步改善发展条件,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乡村振兴路上大学生如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篇7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振兴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受制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农民不再珍惜传统文化:无论是拜金主义盛行,传统价值观念扭曲,还是不良风气的传播赌博、天价礼金等恶习的侵染……现实的乡村无法安顿农民的灵魂,进而也无法安放一个有五千年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华民族的灵魂。因此,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让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把绿水青山保护下来,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振兴乡村文化需开展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层文化活动,才能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当下,农村地区文化发展滞后,“好山好水好无聊”,是回乡青年的调侃,无疑是对部分农村文化生活跟不上时代节奏的生动反映。在感慨农村春节“千家万户搓麻声”时,其实更应多想想,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人们的精神需求多配一些可以安放的空间,无论是传统庙会节庆活动,鼓励开展秧歌、社火等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还是各乡各镇自导自演新潮“村晚”,结合地区实际,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才能驱动乡村优秀文化精神的再现与重塑。

  振兴乡村文化需丰富文化内容。不同年龄层次的农民对农村文化活动的认同和参与呈现显著差异。当下,大多数农村地区老年文化活动比较红火,却忽视了青年文化活动。很多80后、90后不愿意留在农村,不仅是因为城里收入高,而且是因为城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城市文明对他们有着巨大吸引力。如何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紧迫课题。农村文化建设不能搞“大锅饭”,只有区分不同群体,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才能使优秀文化内化于农民心中,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实践。

  振兴乡村文化需建设文化阵地。文化阵地是文化发展载体,是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的依。在当下纷繁复杂的思潮中愈发凸显出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然而农村基层文化场所建设仍然十分滞后。在全国范围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取得一定成效,但图书、报刊来源有限,部分科技、法律书籍内容陈旧,书籍的种类比较单一,特别是贴近农民实际的种植、养殖等方面的书籍较少,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农家书屋已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为数不多的亮点所在。文化场所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根基,是文化活动开展的依托。故而,应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为乡村文化发展筑牢根基。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的愿景,不仅仅是好山好水,乡愁之中更应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农村文化的根脉需要传承,记忆需要留续,用文化振兴,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家园。

乡村振兴路上大学生如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篇8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贫富差异较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

  迫感,举各方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发展是第一要务。

  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而无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都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要实现产业兴旺,首先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通过培育农业品牌、增强科技创新、强化城乡融合,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村产业集聚。人才振兴是支撑。“人才兴,事业方兴”。发展离不开人,乡村振兴自当不例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解决人的间题。由于受前些年农村发展

  “钱景”不大的影响,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农村缺人特别是缺少能人的问题,已经成为振兴乡村的制约瓶须。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做好农村人才政策这篇大文章,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建设。既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生カ军。也要广纳懂科技、懂市场、懂法律、懂管理的贤才能人到农村来创新创业,让农村成为贤才能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质专业化乡村振兴队伍,增强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和农村产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文化

  振兴是灵魂。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人文之美。如果说没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或是没有乡村文化的同步振兴,那那乡村振兴就失去了真正的灵魂。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抓住乡村文化这一灵魂根本。不仅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推进城乡文化融合,保护并传承好乡村文化,增加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供给,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及其产业。还要打通农村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解答文化服务难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不断提高农村群众在文化成果上的

  获得感以及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感。生态振兴是根本。“录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只有实现生态振兴才能体现文明和谐的乡村振兴目标,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振兴,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由于前些年农村环境保护相对滞后,这无疑为农村生

  态振兴带来了更多的难题,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来解决。必须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改进农业生 产方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持续攻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增加能源供应的良性循探索农村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恒久生命力。树高千尺源于根深,大厦巍峨靠的是地基坚固,乡村振兴战略让国之基更稳,祖国必须将更加坚实屹立在世界洞东方,让我们信心倍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牵引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番农村力量。

乡村振兴路上大学生如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篇9

  五月明媚的阳光以及大自然的真纯美好,而在这伟大的五月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

  距今为止五四运动已经发生了很多年了,或许有许多人都认为i五四精神只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然而这不仅仅是一种时代上的精神,这是一场这场由青年学生所组织起的爱国精神运动,使得历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新历史远程门,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年的力量.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弘扬、继承五四精神,因为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使命,所谓的五四爱国运动是指在历史上有这么一群青少年为了保家卫国,捍卫祖国的尊严,五四运动更多的是承载了我国历史上多年伟大的青少年爱国精神,而在这种精神里包含了太多青年人关注国家使命国家命运的责任和使命。

  2022年时期我国已经走在高速发展的路线,而祖国的发展离不开新一代的青年,正如请少年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因为有了这份使命,我们今后的生活有了目标,也就意味着我们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了,所以作为中华的子民们,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使命,我们要时时刻刻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个有正直的青少年。为此希望能够让五四精神深深印在每一个年轻人的心中,我们更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只有我们青少年足够强大,祖国为未来道路上也会越来越强大,少年强则中国的理念深深植入人心,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让我们青少年在未来道路上不断变得越来越强大吧。

  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对青年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唯一不变便是爱国精神坚强的信念。在当下,青年应该不断学习成长新的知识,努力开创创新,学习创新精神,要与同人民一起梦想,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弘扬五四爱国精神将会我们未来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五四精神的继承与发扬,需要我们当代青年去传承与守护,而不是徒有其劳,只有学习五四精神,才能够为我们建设祖国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的鼓舞,总之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当始终秉承五四爱国主义精神,肩扛强国重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路上大学生如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篇10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是精神的依托,是灵魂的归宿。乡情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怀恋,是慈母手中那根缝缝补补的丝线,是造福乡梓的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感召下,在浓烈乡情萦绕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返乡创业就业,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乡情呼唤青年创业,绽放青春光彩。进入新时代,乡情对于乡村振兴越发凸显出更加积极的意义。在过去,亿万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求职,为获得发展机遇而背井离乡实属无奈。今天,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就业,他们以先进的知识技术、敢尝试敢创新的勇气而成为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不论是返乡发展农村电商,还是发展新农业,广大青年在农村必有可为且大有可为。对他们来说,乡情不仅仅是情怀,更是责任。正如许多大学毕业生他们参加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者等基层服务,他们毅然选择投身基层建设,在奋斗中实现了个人价值,彰显了青春光彩。

  乡情推动生产力革新,促进产业发展。乡情是一份牵挂,对于在外漂泊的游子而言乡情具有不可比拟的情感引力,在这份渴望下,许多在城市打拼的异乡人在城市站稳脚跟后,最终决定回归故里,因为故乡有新时代的大好机遇:城乡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由城市到农村的流动格局开始形成;这里不愿背井离乡、心系家庭的剩余劳动力正在形成新的人口红利,全新的产业技术组合在农村的生产力革新将发生质的飞跃;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乡土优势是农村不可多得的地理资源,悠久的古树民宅和农业传统是乡村历久弥新的文化资源面对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市场需求,这里是天然的供给侧。正是这种力量,坚定了人们常驻故里的决心,利用这些发展红利,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乡情的感召下,在希望的田野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归家乡,投入并存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汇集成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绽放青春光彩,促进产业发展,为建设美丽乡村的磅礴之力!

乡村振兴路上大学生如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篇11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振兴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受制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农民不再珍惜传统文化:无论是拜金主义盛行,传统价值观念扭曲,还是不良风气的传播赌博、天价礼金等恶习的侵染……现实的乡村无法安顿农民的灵魂,进而也无法安放一个有五千年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华民族的灵魂。因此,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让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把绿水青山保护下来,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振兴乡村文化需开展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层文化活动,才能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当下,农村地区文化发展滞后,“好山好水好无聊”,是回乡青年的调侃,无疑是对部分农村文化生活跟不上时代节奏的生动反映。在感慨农村春节“千家万户搓麻声”时,其实更应多想想,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人们的精神需求多配一些可以安放的空间,无论是传统庙会节庆活动,鼓励开展秧歌、社火等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还是各乡各镇自导自演新潮“村晚”,结合地区实际,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才能驱动乡村优秀文化精神的再现与重塑。

  振兴乡村文化需丰富文化内容。不同年龄层次的农民对农村文化活动的认同和参与呈现显著差异。当下,大多数农村地区老年文化活动比较红火,却忽视了青年文化活动。很多80后、90后不愿意留在农村,不仅是因为城里收入高,而且是因为城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城市文明对他们有着巨大吸引力。如何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紧迫课题。农村文化建设不能搞“大锅饭”,只有区分不同群体,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才能使优秀文化内化于农民心中,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实践。

  振兴乡村文化需建设文化阵地。文化阵地是文化发展载体,是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的依。在当下纷繁复杂的思潮中愈发凸显出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然而农村基层文化场所建设仍然十分滞后。在全国范围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取得一定成效,但图书、报刊来源有限,部分科技、法律书籍内容陈旧,书籍的种类比较单一,特别是贴近农民实际的种植、养殖等方面的书籍较少,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农家书屋已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为数不多的亮点所在。文化场所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根基,是文化活动开展的依托。故而,应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为乡村文化发展筑牢根基。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的愿景,不仅仅是好山好水,乡愁之中更应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农村文化的根脉需要传承,记忆需要留续,用文化振兴,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家园。

乡村振兴路上大学生如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篇12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乡……”上世纪80年代,一曲优美动人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响大江南北,唱出了中国农民对家园发生巨变的喜悦和憧憬。

  今日中国农业农村的变化已远远超出了当年的想象,但中国农民靠勤劳双手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精气神则坚韧不变。新时代的美丽农村会是什么样?答案就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二十个字”总要求里。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变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还是二十个字,但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深刻反映了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阶段、农民群众的新期待。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才能有好的就业、高的收入,农村才有生机和活力,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推进产业兴旺,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构建彰显地域特色、体现乡村气息、承载乡村价值、适应现代需要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真正成为有奔头、有前途的产业。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现在不少城里人之所以向往农村,就是因为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可以缅怀乡愁的味道。实现生态宜居,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让良好生态成为永不枯萎的“摇钱树”。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既要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因地制宜推进移风易俗,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我们党是以农村包围城市取得革命胜利的,今天,乡村治理仍然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说一千道一万,提高农民收入是关键。农民没有富裕起来,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要千方百计保持农民增收好势头,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十个字”总要求,全面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各领域、各方面的具体要求,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具体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路上大学生如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篇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说,推进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对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

  14亿多中国人中,有着近10亿农民,农村成为了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关系“幸福百姓”获得感的提升,关涉“美丽乡村”愿景的实现,关乎“乡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但随着社会变革的急剧转型,三农问题成为了我们心头难以放下的牵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2017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9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从城乡结构看,2017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4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7661万人,减少1312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

  大家看下面“2005-2017年中国城镇人口数量走势分析”“2005-2017年中国乡村人口数量走势”图表可以看出,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里务工就业,造成城市越来越拥挤,而,农村人口在不断减少,“空心村”、“61、38、99”(儿童、妇女、老人)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农村落后的生活条件使他们不愿意回到农村。如果农村发展的好,多数农民工还是希望留在农村的。

  虽然农村人口在不断减少,但我国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不会改变的,仍然有大量农民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国情也是不会变的。有个理论大家应该都清楚——木桶理论,说一个用模板箍起来的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我们整个国家就好比这个木桶,城市和农村就是木板,现在城市发展的长板很长,而且越来越长;但农村的短板本来就不长,而且还会继续短下去。

  所以说,要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同样,作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指数增长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也能得到解决。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得靠乡村振兴,不断补齐农村经济建设的短板,补得跟城市一样齐。

乡村振兴路上大学生如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篇14

  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最后冲刺阶段,广大党员干部应砥砺务实作风、涵养为民情怀、锤炼过硬本领,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不留遗憾、全力以赴,奋力答好新时代决胜脱贫攻坚试卷。

  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苦干实干。脱贫攻坚已迎来最后的冲刺阶段,剩下的都是“难中之难、困中之困、坚中之坚”,要想啃下这块硬骨头,实属不易。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的洪涝灾害双重加压下,要想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还需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各级党员干部要自觉端正作风,杜绝形式主义,真抓实干、苦干实干,不搞“花拳绣腿”,注重“求真务实”,切实把每一件群众事落实好,确保脱贫攻坚战完美收官。

  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情怀,感同身受。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是“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外在表现。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要主动倾听贫困户的心声,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多看看他们脸上的表情,多问问他们生活的困难,多找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深入分析原因,及时妥善地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让脱贫攻坚工作始终以此为轴,不脱离人民群众,拥护人民群众,确保能脱得了、稳得住。

  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的"气度,迎难而上。只有个人本领过硬、素质过高、底气过足,才能接得了脱贫攻坚最后冲刺阶段的“烫手的山芋”。党员干部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不仅是要帮助贫困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还要注重谋划乡村振兴,做好有效衔接,为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固基础。党中央承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松懈,行动上不能有丝毫迟缓,要有“善始善终”的决心和“善作善成”的担当,在磨练中蜕变成长,在烈火中淬炼成钢。“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用“钢铁一般”的意志练就过硬本领,助力脱贫攻坚战完美收官,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推荐访问:自己的 振兴 乡村 大学生如何在乡村振兴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代大学生如何为乡村振兴做贡献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贡献青春力量 大学生在乡村振兴的贡献 大学生应该如何投身于乡村振兴 大学生群体该如何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2000字 大学生该如何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大学生如何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生怎样为乡村振兴做贡献 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为乡村振兴做贡献
上一篇:2022年县司法局开展乡村振兴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完整)
下一篇: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年个人总结

Copyright @ 2013 - 2018 老骥文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老骥文库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