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文化和旅游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8篇

来源:振兴乡镇 发布时间:2022-10-04 15:05:06 点击:

XX县文化和旅游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8篇XX县文化和旅游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旅游建设项目方案为创新乡村振兴机制,瞄准乡村振兴对象,整合和发挥项目区旅游资源,更好的实施旅游乡村振兴,根据中央、省、市、县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XX县文化和旅游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8篇,供大家参考。

XX县文化和旅游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8篇

篇一:XX县文化和旅游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振兴旅游建设项目方案 为创新乡村振兴机制,瞄准乡村振兴对象,整合和发挥项目区旅游资源,更好的实施旅游乡村振兴,根据中央、省、市、县乡村振兴工作要求,结合项目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 X 大,X 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国家旅游乡村振兴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旅游产业带动贫困人口乡村振兴致富为出发点,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为依托,以有活力、能持久为定位,通过集中、整合 XX 特色旅游资源和相关产业要素,不断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改善生态人文环境,提升旅游产品,拓宽品牌营销渠道,鼓励和引导贫困户从事餐饮、住宿、旅游产品加工及销售等第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乡村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提供平台,使旅游产业成为 XX 乡村振兴致富的朝阳产业。

 二、总体目标 紧紧依托 X 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研学旅行和以田园风光、民俗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规划建设一批景区景点,形成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产业支撑、旅游带动、万众参与乡村振兴致富的大好局面,

 确保实现“旅游乡村振兴实验区、乡村振兴先行区、率先乡村振兴引领区”的整体目标。

 (一)近期目标(X X- -X X 年)

 到 X 年底项目涉及 2 个重点村,X 户 X 名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 6500 元以上;年均增长幅度高于全县人均纯收入 5 个百分点以上;平均每年提供 150 个直接就业岗位。培育一批美誉度高的旅游产品及项目带动的产业区,初步形成旅游乡村振兴产业格局。

 (二)远期目标(X X- -X X 年)

 到 X年底项目涉及的乡村振兴户人均纯收入达 1万元以上,年均增长幅度高于全区农村人均纯收入 5 个百分点以上;平均每年提供 600 个直接就业岗位。并通过 X 核心景区的辐射带动,大力推进周边区域发展餐饮、住宿、旅游产品加工、特色农产品种植,辐射带动周边 8 个旅游乡村振兴重点村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培育 500 个乡村振兴示范户,为推动 X 镇全面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四、旅游乡村振兴的措施 (一)提升 X X 旅游吸引力,带动就业 乡村振兴

 通过不断完善 XX 景区设施、配套服务业、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提升项目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加景区游客量,以此吸纳贫困人口直接从业和间接从业人数,从 X 年起在景区从事长期固定用工 150 人(其中劳务用工 90 人,娱乐项目管理用工 10人,商业服务 50 人)。随着项目建设的进展,会逐步吸纳更多

 的贫困人口就业,不断地拓展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实现旅游乡村振兴目标。

 (二)整合特色旅游资源,实现租金 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发挥 X 的旅游特色资源优势,将项目区现有 2.5万平方米农民房屋进行长期租赁,租金按照 10 元/月/平方米标准支付,租赁完成后对房屋进行古式风格装修改造,打造特色风情 X,改造完成后进行统一管理和租赁经营。通过这一方式,可带动 200 户农民,年增收 300 万元,其中:涉及贫困户 23 户,年租金收入 28 万元。同时,特色风情 X 优先对贫困户租赁经营,扶持 20 户贫困户在特色风情 X 从事餐饮、住宿、旅游商品销售等行业,以此实现乡村振兴。

 (三)大力发展“四大产业”,促进增收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带动是关键,以 XX 景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大力发展六大产业,一是以 X、X 两村为重点,发展冬桃 1000亩,辣椒产业 500 亩,莲藕 300 亩及中药材种植产业,带动 391户贫困户增收并逐步扩展到其他村;二是以 X、X 为重点,发展2000 亩茶叶产业,带动 277 户贫困户增收;三是以 X 为中心 X扩展,大力发展瓜果蔬菜产业 1000 亩,可带动 116 户增收;四是发展光伏乡村振兴项目,流转多个贫困户山场,发展光伏产业增收。同时发展旅游商品带动造血乡村振兴,努力打造 XX 品牌,把茶叶、瓜果、冬桃、莲藕产品等进行品牌化运作,从营

 销的角度指导生产,以顾客体验为抓手塑造品牌影响力,在线上线下打造销售渠道,努力把农民的农产品变为品牌商品,使广大农民的农产品增值增收。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带动创业 乡村振兴 以 XX 景区为中心,X 路为沿线向周边辐射,鼓励和支持一部分能人发展,以餐饮为主的农家乐、旅游产品为主导商业门店、住宿接待为主的服务业、农特产品加工、服务业创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成立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并从相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专班专责,协调推进整体工作。

 (二)提供政策保障。鼓励项目承担单位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项目涉及的贫困户积极参与旅游乡村振兴项目中来。加强与金融部门协作,积极为贫困户申请乡村振兴贷款,并对贫困户贷途实行全程监督。

 (三)落实责任上肩。镇委、镇政府和项目单位两级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均实行责任全上肩,任务全分解,并建立专班牵头人负总责,责任单位具体负责,相关成员加强协作的工作机制,通过专班专责,责任上肩,以及定期考核项目实施进度,定期考核工作实绩,定期上报工作进度,加强督办和检查,切实解决好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难点、热点问题,推动旅游乡村

 振兴项目各项工作深入顺利进行。

 (四)搞好宣传引导。充分借助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加大专项改革试验的宣传造势,全力营造旅游乡村振兴项目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好地方党委、政府组织实施和地方配套政策的推动作用,广泛调动各方面参与旅游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本项目的乡村振兴成效深入民心,惠及民生。

 附一:X 镇旅游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受益贫困户名册 附二:X 镇旅游乡村振兴建设项目贫困户受益项目汇总表 附三:X 镇 X 年乡村振兴户乡村振兴措施分村汇总表

篇二:XX县文化和旅游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区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及我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部署安排和工作要求,结合区实际,现就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文化发展、文化传承,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六大工程”,到 2023 年,乡村文化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实现标准化均等化,农村文化设施、队伍、活动、投入得到保障,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更加丰富繁荣,农村文化人才支撑力明显增强,素质高、业务精、结构稳的乡土专业文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乡村文明程度显著提升,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形成;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发展富有成效,其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作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形成品牌,富有时代精神和特色的乡村文化繁荣发展。

 二、主要任务及分工 (一)实施铸魂强农工程,强化乡村思想政治引领 1.加强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干部群众。充分发挥星海镇、各涉农街道理论中心组、“三会一课”主渠道作用,采取潜心自学、集体研学、党员互学等形式,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增进广大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振乡村精气神,引导干部群众心往一

 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创造幸福生活。(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区直各部门、星海镇、各涉农街道)

 2.推进理论传播。贴近基层干部群众理论需求,加强宣传文化工作者、专兼职理论宣讲员培训,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道德讲堂等各类阵地作用,面向农村每年举办系列讲座、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加强政策宣传、知识传授、价值传播,推动乡村党的理论和社科知识普及。满足基层干部群众对理论图书的需求,重点向农家书屋、社区阅览室等赠送理论读物,及时传播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区直各部门、星海镇、各涉农街道)

 3.丰富政策宣讲。紧紧围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采取领导干部“带头讲”、职能部门“上门讲”、各领域专家“实地讲”等形式,深入解读宣传党的“三农”政策和强农惠农富农举措,把政策措施讲透彻、讲明白,让党和政府的政策深入人心。注重吸纳农民宣讲员进入宣讲队伍,用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开展宣讲。每年各类基层宣讲不少于 20 场次。(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星海镇、各涉农街道)

 (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满足群众精神需求 4.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选派“文化辅导员”深入乡镇(街道)、村,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艺术创作的帮扶,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巩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加快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规划打造区非遗展示中心(馆、基地)、文化主题公园等重点文化设施。推进数字化建设,解决原有设施利用不足等问题,确保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网络健全。(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广电局)

 5.打造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深化“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主题活动,综合用好“三下乡”、文艺汇演展演、文化大篷车等平台载体,把更多优秀的电影、戏曲、图书、期刊、文艺演出、全

 民健身活动送到农民中间,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组织文化文艺小分队深入乡村开展送文化活动。充分发掘工业文化、移民文化,继续打磨“广场文化艺术节”“舞动石嘴山”“我为乡亲送戏来”三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开展市民文化艺术节、广场舞大赛、戏曲票友大赛等不同受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每年送戏下乡不少于50 场次。结合打造“书香城市”,持续开展好“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倡导农民群众每人每月读一本好书,形成“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的浓郁文化氛围。建立广场文化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打造一批优秀文化广场和文体公园。(牵头单位:区文化旅游广电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区教育体育局、星海镇、各涉农街道)

 6.繁荣农村题材文艺创作。加强农村题材文艺创作的规划和扶持,组织动员非遗传承人等开展农村题材文艺创作生产,推出一批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发挥“文艺名家”、“文艺新星”工作室领衔人的示范作用,引导群众性戏剧、音乐、曲艺、舞蹈、杂技、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艺术创作。加大对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的扶持力度,评选推出一批优秀农村现实题材文艺作品。(牵头单位:区文化旅游广电局;责任单位:星海镇、各涉农街道)

 7.繁荣发展乡村文旅产业。依托长胜街道龙泉村、潮湖村,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培育打造精品乡村文化旅游线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跨界发展,重点推动非遗成果产业化发展,培育具有发展前景、市场竞争力的葫芦烫画等非遗项目,提升转化文创产品水平,推动文创产业发展。依托旅游景区,引导其重点推进直播、短视频制作、微电影、微纪录片等的制作和开发其衍生品,形成有特色、有影响的品牌。(牵头单位:区文化旅游广电局;责任单位:星海镇、各涉农街道)

 (三)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8.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民俗活动,引导农民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梳理挖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科学策划、组织开展“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文化活动,打造乡村文化名片。(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文化旅游广电局、星海镇、各涉农街道)

 9.提高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水平。加快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相关重要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利用;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方面,增强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水平和数字化展示水平;进一步完善自治区级项目名录及传承人评审、认定和资助机制,确保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扎实推进,促进全民增强非遗保护意识,保护传承体系更加完善。推动非遗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牵头单位:区文化旅游广电局;责任单位:星海镇、各涉农街道)

 (四)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培育文明风尚 10.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打造成为提高城乡社会文明程度的综合载体平台。发挥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道德模范、创业返乡人员、致富带头人等作用,开展信息服务、农技传授、文化活动、移风易俗、邻里互助以及关爱贫困学生、留守儿童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牵头单位:区文明办;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文化旅游和广电局、民政局、科技局、团委、妇联、科协、星海镇、各涉农街道)

 11.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加强文明村镇动态管理力度,规范文明村镇创建,确保文明村镇达到“六个一”创建标准、文明村达到“十个一”创建标准。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和好婆婆、好媳妇等推荐评选活动,让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成为广大农村群众的自觉追求。(牵头单位:区文明办;责任

 单位: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住建局、团委、妇联、星海镇、各涉农街道)

 12.持之以恒推进移风易俗。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进村入户”行动,着眼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强化村规民约刚性约束,发挥党员干部等带头示范作用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督促推动作用,提倡勤劳节俭美德,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培育健康生活方式,破除铺张浪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牵头单位:区文明办;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团委、妇联、星海镇、各涉农街道)

 (五)实施乡村网络文化建设工程,推动网络惠民 13.推进乡村公共文化网络载体建设。积极对接国家平台和石嘴山文化云平台,联通基层阵地,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积极推广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新应用,依据农村实际情况,统筹建设简便易用、高效快捷、资源充足、服务规范的乡村文化网络载体,推动网络文化建设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牵头单位:区文化旅游广电局;责任单位:区委网信办、区文明办、星海镇、各涉农街道)

 14.鼓励乡村题材网络文艺作品创作。规划创作生产一批反映乡村风貌、农民生产生活的重点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等新型文艺作品,推动乡村网络文艺健康繁荣发展。充分发挥新媒体独特优势,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移动直播APP 等载体,促进优秀乡村文艺作品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充分宣传展示我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区委网信办、区文化旅游广电局、星海镇、各涉农街道)

 (六)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育工程,强化人才支撑 15.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选优配齐乡镇综合文化

 站、村(社区)文化中心专兼职人员。健全培训机制,注重农村社区文艺骨干培养,培育打造一批优秀基层文化工作者、民间文化能手。开展文艺名家(新星)工作室评选,加大优秀乡村文化人才选拔培养、资助扶持力度。发挥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全国散文诗基地、自治区文联创作基地作用,培育一批文艺骨干。(牵头单位:区文化旅游广电局;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星海镇、各涉农街道)

 16.丰富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艺术工作者、文化艺术爱好者、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大中专学生等群体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参与志愿服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各级各类文化场馆、综合文化中心,开展常态化、多样化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各级文明村、镇均要成立文化志愿服务队,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增强乡村文化自我发展能力。(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广电局、星海镇、各涉农街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责任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编制工作方案,制定推进措施,建立工作台账,推进各专项工作落实。要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实行工作季报告制度,推行工作台账管理,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切实把区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强化督导考核,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列入区委各督导组督查范围,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二)强化政策保障。各责任单位、责任部门要认真梳理现有政策,用足用好用活“三农”各项政策,坚持问题导向,着眼抓重点、破难点、补短板,深入研究政策措施,为乡村文化振兴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加强农村文化振兴的财政保障,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对民间文艺工作者开展文化活动的资金扶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乡村文化事业,努力

 形成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三)营造良好氛围。坚持“借船出海”,充分利用各级主流媒体,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开展宣传报道,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在区属新媒体开设专栏,展示工作进展成效,推广典型经验做法,使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人心。要及时总结在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中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篇三:XX县文化和旅游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篇 县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工作方案及乡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

  篇一:县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工作方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把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意图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调研,特制定本调研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立足县情农情,坚持长短结合、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找准历史定位,研判发展阶段,深入系统研究我县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聚焦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聚焦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聚焦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 x 县实际出发,坚持实施“12339”发展战略,坚持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工作的最大主战场,为制定我县贯彻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提供政策支撑。

  二、调研内容

  (一)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破解“三农”问题是全县转型发展的应有之义。通过在工业化、城镇化大背景下分析农业不强、农民不富、农村落后的深层次原因,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调查了解不同类型乡镇的经济结构、企业规模、农民就业状况,提出通过转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培育大的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增强吸纳就业能力的对策建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艺的发展措施;提出培育一批家庭农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扶持措施;提出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依法平等享受城镇公共服务,增强吸纳就业能力的政策建议。

  全产业链推进小杂粮、瓜菜、干鲜果、中药材、畜禽蛋等农业特色产业、功能农业(食品),促进产业转型。围绕推进小杂粮、瓜菜、干鲜果、中药材、畜禽蛋等农业产业、发展功能农业、开发功能食品开展调研,提出药食同源产品、新食品原料开发和产业融合、交易市场建设方案,把食品工业列入考核指标,把特色农业培育成为我县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调研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改投

 入、环保补贴、电价补贴等政策。

  3、重点研究适合 x 县发展的人才战略政策措施。研究提出“乡村振兴人才计划”。就如何培育和引进好各类科技人才,建立起乡村产业振兴的科研团队,继续推进现代种业、新型肥料业、现代畜牧业、功能农业等专家工作站建设;如何培育和引进一批企业家人才。培育一批具有奉献和担当的企业家;如何培育农产品加工创新高技能的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农业工匠,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建立专业的营养师队伍;如何营造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特别是重视、重用、重奖农业人才的良好氛围开展调研。

  4、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调查了解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情况,研究打破界限、打破障碍,推动供暖、供气、污水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措施;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长效管护机制;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计划、重大行动。以扶贫搬迁移民为契机,重点规划以县城核心、以集镇为中心、以重点村和生产经营活动点为基础的新型城乡格局。

  (二)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当前农村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通过调研,了解掌握农村改革情况,借鉴先进地区做法,提出“扩面”“提速”“集成”的政策建议,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让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进发出来,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5、推动承包地“三权分置”和“三块地”改革。调整农村土地

 确权颁证、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土地流转情况,研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街接的政策。调查了解凋敝村庄宅基地闲置情况和农房闲置情况,研究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有效形式和盘活闲置土地的对策措施。借鉴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探索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三权分置”的政策建议。按照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原则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试点,即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6、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借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做法和经验,以“三变”为突破口,提出在全县农村加快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实行股份合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建议,调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围绕放活经营权,研究经营权价值评估、股份合作途径,提出资源变资产、林农变股东、权益变收益的办法。壮大集体经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

  (三)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我县是特色农产品资源大县。通过对特色农业发展趋势研究,对我县农业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现状分折,加快构建我县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打好特色优势牌,推动特色农业大县向特色农业强县转变。

  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调研特色产业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xxx 农牧交错带等推进情况;调研有机

 旱作农业技术体系;调研适宜特色农业、早坡地的小型农机具情况;调研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特别是科技、金融、流通服务“三农”情况;分析我县特色农业市场竞争力,包括品种、科技、装备、“三品一标”等,调研如何打造具有我县特色的农业品牌。研究提出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xxx 牧交错带为抓手,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政策意见。

  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调研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现状,特别是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物流销售、乡村旅游等,探索提出利用互联网推动各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9、非煤矿山企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作用。调研企业如何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我县生态环境脆弱。通过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状况调研,提出我县农村绿色发展的途径,让良好生态成为美丽乡村的底色。

  10、推动南北两山、滹沱河及其他境内主要河流流域生态修复。调查了解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情况,研究退耕还林还草、山水林田草系统治理、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林地和林木资源利用等机制。

  11、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调研我县村庄布局和村庄变迁,优化村庄布局、特色风貌整治情况;调研农村垃圾、污水、改厕现状;调研农业环境承载能力、农业投入品使用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情况,提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对策措施。调研美丽宜居乡村创建情况,提

 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意见。研究提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集中整治目标和措施。

  12、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摸清全县高标准农田、盐碱地、沙化地、陡坡地、未充分利用耕地等质量现状,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措施,以及退耕还林还草、未充分利用耕地综合利用的政策。

  (五)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我县农耕文明历史悠久,乡土文化厚重多元。通过调研,深入挖据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用文化提振精神,凝聚人心。

  13、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深入剖析社会变革对农民意识形态的影响,针对攀比风、婚丧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提出进一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对策建议。

  14、传承发展优秀乡土文化。调研古镇、古村落、古建筑、农业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研究提出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15、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调研“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六)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通过调研,了解掌握我县乡村治理状况,找准对策,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6、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围绕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和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开展调研,提出我县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策措施。

  17、加强“三基建设”。调查掌握农村“三基”建设情况,提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的意见。

  (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18、打赢脱贫攻坚战。围绕我县脱贫攻坚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按照市委“三个 XXX”乡村质量提升行动(即在数量上做减法,到20XX 年整村搬迁 XXX 个行政村;在质量上做加法,到 20XX 年整治建筑特色风貌 XXX 个行政村;在脱贫成色上做乘法,今后两年每年整村出列 XXX 个行政村)部署,对我县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调研,制定提高脱贫成色和质量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进一步实现精准脱贫,提升贫困乡村村容村貌和产业水平,提升贫困人口生活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

  (八)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如何健全投入保障制度,研究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19、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

 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挑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建立农业投融资公司、担保公司。

  20、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提出调整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的意见;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1、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抓紧出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人行、农行、信用社、邮储行等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责定位,制定金融机构考核评估办法。

  (九)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通过调研,完善党管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2、党对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调研我县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情况,提出强化党领导“三农”工作领导体制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考核办法,把党管农村工作落到实处。

  23、开展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培训。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提出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培训工作意见。

  24、加强党对农村工作领导。从理论上探索,提出党加强领导乡村振兴的工作意见。

  三、具体要求

  (一)领导领题调研。县四大班子领导按照调研分组安排,围绕

 课题领题调研;调研组工作人员由领题调研组组长从牵头单位、配合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自行抽调。

  县人大、县政协要充分发挥职能,分别自选 3 个课题,组织内设专门委员会成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 3 个调研组开展调研活动;根据调研课题分别形成 3 个专题调研报告,为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意见和决策参考。

  县直有关单位要根据工作职能,一把手亲自担任课题负责人开展调研;牵头单位一个课题要有一名单位领导配合调研工作,配合单位一个课题要抽调一名专业干部参与调研。

  各乡镇要按照县里调研内容,从本乡镇实际情况出发,体现本地特点,突出工作创新,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课题开展调研。

  调研要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围绕重点、亮点、试点工作,比如:铁矿产业构筑利益联结机制助力脱贫攻坚、黄酒产业集聚发展、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致富、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景点景区开发、闲置凋敝宅基地整治盘活利用等方面,深入挖掘可供决策参考的经验和做法,提出有见地、有深度的思路和举措。

  (二)注重点面结合。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 XX 扶贫调研报告上的批示要求,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全面了解情况,深入研究问题,点面结合,解剖麻雀,切实把情况搞透、把问题搞清、把思路搞准、把举措搞实。

  (三)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XX 个调研组、XX 个乡镇要形成调研专题报告,报告要有内容、有分析、有观点、有意见,不能泛泛而

 谈,不穿靴戴帽,对标对表,提出有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和工作措施。

  参与调研活动人员可以单独就某一课题形成调研报告,提出建议意见。

 篇二:最新乡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

  为有效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

篇四:XX县文化和旅游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化和旅游局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步新型乡村旅游发展工作计划 县文化和旅游局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步新型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安排

  依据要求,现将县文化和旅游局xxxx年工作总结及xxxx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状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1.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文化馆、图书馆、抗战纪念馆持续开展免费开放服务,县图书馆接待读者 xxxx 人次,外借图书 xxxxx 册,举办展览 x 次;县文化馆开展群文辅导培训 xx 余场次,县民族文化工作队完成惠民演出送戏下乡 xx 场次。李鑫故居、西山坡党史人物陈设馆主动抓好建党 100 周年党史学习教化服务工作,自开展党史学习教化以来共接待服务社会各界 xxx 批次,xxxx 人次。

  2.多措并举丰富群众文化。圆满完成建党 100 周年献礼剧目演出及中国共产党 x 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主体文艺党课节目演出。

  3.文物和非遗爱护工作有序开展。xxxx 年以来完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 xx 个,纳入县级非遗库 x 个,纳入市级库 x 个。完成 xx 抗日斗争纪念馆系列文物本体修缮

 及消防安防工作及 xx 战役旧址革命文物遗址提升展示项目完成展陈大纲及布展效果方案评审等前期工作。

  (二)重点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xxxx年,文旅市场逐步回暖,全县接待游客xxx万人次,同比增长 x.xx%;实现旅游收入 xx.xx 亿元,同比增长 xx.xx%。

  一是以品牌旅游目的地创建为目标。xx 县胜利创建成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xx 镇 xx 社区被评定为省级旅游名村。xx 掌景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已完成游客中心、标识系统、停车场等硬件设施的提升改造,相关台账资料正在完善收尾。xx 县运启黄龙玉博物馆创建 xA 级景区工作已申报完成,目前正等待市级验收。胜利引进佳途国旅成立 xx 有限公司,并与品斛堂景区合力打造的石斛展示区已建设完成并投入运用,与 xx 公司签订 x 万间酒店客房合作协议,与凯龙假日酒店签订 x 万间酒店客房合作协议。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旅游品质。加快推动 xx 旅游道路建设项目、三关温泉颐养新村、镇安温泉(二期)建设项目、镇北乡村振兴示范点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全县旅游基础设施水平。完成全县 xxx 户涉旅企业的诚信评价工作,同时已上传至;一部手机游 x;后台,完成率达 xxx%。全县现有旅游厕所 xx 座,xxxx 年接着实施 x 座旅游厕所新建、改扩建工作;主动推动县域内各景区景点建设及配套的游客休息站、观景平台、自驾游营地等服务设施建设,协作

 交通局完善 xx 县域内外环线高质量贯穿;协作 x 市完善航运基础设施,主动招商引资引进企业投资发展龙川江、x 两个观光旅游带。

  (三)深化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

  围绕全市;世界高黎贡山·世界自然遗产—xx;核心主品牌,根据;康养福地、温泉城市;的定位,持续提升;中国 xx·宝地 xx;旅游品牌影响力,围绕;抗战文化、温泉养生文化、黄龙玉文化;三张品牌和;一山两江两带;,重点抓好以 xx、县城抗战遗址群为代表的抗战文化,以 xx 掌、石斛康养小镇为代表的温泉养生文化,以运启黄龙玉博物馆为代表的黄龙玉文化,加快旅游转型升级,推动建设 xx 成为滇西旅游主要目的地、漂亮边城。以半山酒店建设为突破口,加快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结合我县温泉、梯田、草地等资源优势,选取自然风光好、自身特点突出的项目地作为储备,主动包装推介 xx 个各种类型的半山酒店,招商引资工作正在主动进行。

  (四)文旅市场管理有序推动

  一是加强市场综合监管。全县目前有文化市场经营户 xx户,其中:网吧 x 户,消遣场所 xx 户,电影院 x 户。xxxx年设立审批 x 件;变更 x 件;注销 x 件;延期 xx 件;年检xx 件。进一步加强 xx 县旅游购物退货监理中心运营管理,落实 xx 小时值班制度,统一受理游客退货诉求,主动处理

 线上线下各类游客投诉,xxxx 年以来,共受理举报、投诉xx 起,全县旅游购物退换货监理中心受理退换货 xx 起,涉及金额 xx.xx 万元,办结率 xxx%,有效净化了市场。强化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大力开展日常巡查检查,今年以来文旅系统共出动市场检查人员xxx人次,检查各类文化旅游场所xxx家次,办理消遣场所违法案件 x 件,办结率 xxx%,有力保障了我县旅游市场正常运行。二是加强旅游平安管理。落实景区平安生产日常检查工作,结合疫情防控和汛期平安要求,指导旅游景区做好平安教化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涉旅事故预防与应急救援实力。

  (五)文旅项目建设加快推动

  xxxx 年以来,文化旅游项目工作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抢抓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重大机遇,围绕抗战文化、黄龙玉文化、温泉养生文化;三张牌;,共编报;十四五;、;xxxx;、中心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等 xx 个项目,其中,申报省重点文旅项目 xx 个,完成项目策划建议书 x 个,开展了项目立项(备案)、用地预审、选址、环评、可研等前期工作 x 个。完成 xxxx 年—xxxx 年实施项目的竣工验收 x 个。截止xx 月底,共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入库项目 x 个,累计完成投资xxxxx 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全县文化和旅游工作虽然取得肯定的成果,但依旧存在

 困难和问题,如文旅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的内生动力较弱、文旅基础设施滞后、文旅项目推动缓慢等,详细表现为:

  (一)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有差距。存在政策机制不完善、旅游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旅游产业特色尚不明显、总体旅游形象不突出等问题。

  (二)两馆建设项目推动缓慢。因资产转让、资金困难等因素制约,县图书馆、文化馆项目推动缓慢。目前文化馆、图书馆、民族文化工作队集中在西山坡老年人活动中心办公,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难以发挥。

  (三)建党 100 周年献礼剧目经费不足。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xxx 周年,今年建党节期间,xx 县组织举办了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公演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但因经费问题,舞台剧未能走出 xx 县进行演出。

  (四)项目落地落实有差距。xx 景区的建设和管理目前均由政府下属公司组织实施,尚无社会资本方实际进驻 xx投资,造成许多规划建设项目未能启动,且资金缺口大,工程推动缓慢,特殊是整个景区的市场化运作及 xx 小镇、两馆展陈推动严峻滞后;xx 子高地文物本体爱护修缮项目,上级拨付项目资金 xxx 万元,但被县级财政统筹,目前仅拨付xx 万元,建设总进度达 xx%,因后续资金无法拨付,导致项目后期无法按时实施,处于完全停工状态;xx 战役旧址董家

 沟日军慰安所旧址、日伪县政府旧址、驻龙日军司令部旧址、日军军政班本部旧址修缮项目总投资 xxxx 万元,于 xxxx 年xx 月开工,xxxx 年 x 月完工,xxxx 年 x 月完成初验。现拨付资金 xxxx.xx 万元,未拨付 xxx.xx 万元,目前因后续资金无法刚好拨付,导致该项目无法进行终验。三关温泉颐养新村建设项目受用地指标、水田指标等因素影响,造成项目开工难,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

  (五)xx 掌旅游度假区创建推动缓慢。因受疫情影响,xx 公司经营状况不佳,资金困难,业主追加投资提升改造意愿不强,致使须要完善的部分硬件设施得不到有效提升,有关工作推动困难。

  (六)黄龙玉产业发展重视不足。受经济下行的影响,珠宝玉石行业遇冷,黄龙玉市场低迷,黄龙玉办又因机构改革撤销,加之各级关于黄龙玉产业发展出台的政策措施不足,市场主体投资动力不足,影响了黄龙玉产业的发展。

  (七)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面对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面临着编制不足、引进人才和保留人才难的状况。特殊是执法机构改革后,执法队伍建设滞后,执法人员身份不一,执法领域不全,执法装备落后,执法经费保障不够。

  三、xxxx 年工作安排

  (一)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结合乡村振兴

 工作,实施文化乡村文化振兴工程,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和;国门;文化建设;仔细组织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文化站全面开展免费开放服务;支持好文化遗产和重点文物爱护、管理和利用,支持好少数民族开展节日节庆活动;接着开展好文化惠民送戏下乡工作;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活力和素养。

  (二)持续巩固旅游品牌创建。接着巩固 xx 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推动 xx 掌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工作,力争年明年初通过省级审核验收。进一步抓好 xx、xx掌、品斛堂等 A 级景区品牌运营工作,打造旅游精品景区。着力推动旅游交通、旅游厕所、旅游集散中心等基础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抓产业融合,培育旅游产品品牌。充分发挥;旅游+;的潜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产业辐射带动。

  (三)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充分挖掘旅游元素,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规划以抗战文化、温泉养生文化、黄龙玉文化为特色重点,依托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优先推动县 内 小 环 线 ( 县 城—xxx—xx—xx—xx—县城),连 接 xx 、 xx 、 x , 打 造 县 内 旅 游 大 环 线( xx—x—xx—xx—xx—xx—xx—xx—县城),串联 xx、xx 掌、品斛堂等

 A 级景区以及乡村旅游特色村等特色精品旅游线路。

  (四)着力推动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抓住全省创建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全市聚力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机遇,根据;康养福地、温泉城市;的定位,谋划推介温泉石斛康养小镇、xx 县石斛体验馆和石斛主题餐厅等一批石斛康养产业发展建设项目。

 重点提升品斛堂森林藏酒景区、品斛堂石斛科创园景区建设力度,协作佳途国旅推动石斛展示区、石斛酒店等建设,打造集生产、旅游、休闲、研学为一体的新型石斛文化旅游基地。

  (五)着力发展新型乡村旅游。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坚持精准定位、凝练特色、打造品牌,主动推动农旅融合,打造 xx 镇、xx 镇 xx 社区、xx 乡 xx 村、xx 镇 xx 社区等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开发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特性突出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态和产品。

  (六)扎实推动文旅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加快推动 xx 小镇、镇安温泉(二期)、三关温泉颐养新村建设项目(一期)、镇安镇北乡村振兴示范点、图书馆、文化馆、xx战役旧址陈设展示项目、xx 子高地文物本体爱护修缮等项目建设。

  (七)强化文旅市场秩序整治。保持市场整治高压严管态势,结合疫情防控强化文旅市场督查检查,严厉查处涉文涉旅违法案件;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开展诚信评价及;双随

 机、一公开;检查,持续推行;红黑榜;制度。根据国家、省、市、县;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统筹抓好政务服务改革相关工作,营造良好的文旅营商环境。

篇五:XX县文化和旅游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乡关于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动 XX 乡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深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结合我乡实际,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文化聚力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实现“村村有活动、乡乡有演出”,着力打造富有春秋特色的文化品牌,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春秋提供强大的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二、工作目标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紧扣巩固扩大党在基层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筑牢坚守基层意识形态思想防线的要求,重点围绕乡村文化振兴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因地制宜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乡本级开

 展演出活动每季度不少于 1 次。2022 年选择 XX 村、XX 村 X 个村作为试点村,开展文化活动每月不少于 1 次,编排文化节目每年不少于 2 个;其他村本年度文化活动也要常态化组织开展,编排不少于 1 个文化节目供乡级演出活动调演。自 2023 年开始在试点村基础上逐步推广至全乡各村。

 三、工作重点

 (一)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围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题,统筹“喜迎二十大”“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在传统节日、党和国家重大节庆日等时间节点,结合我乡重点工作,精心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演出活动。如举办科技培训班、读书交流会、政策宣传会等活动强素质、提技能、阔视野;开展听书说书、听戏唱戏、跳广场舞、舞龙舞狮、放电影、唱农歌、趣味性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农民文体活动。

 经常性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广场舞、戏曲汇演、农民运动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乡贤等活动,开展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推选等建设活动,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推选培树活动,大力倡导文明新风,提振群众的精气神。

 鼓励引导支持有条件的村在春节期间自发举办“乡村春晚”。

 充分挖掘文艺骨干、文化能人、文化志愿者和非遗传承人等编排创作节目并在乡、村演出。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鼓励农民自发组织参与,通过“农民演、演农民,农民看、乐农民”的方式,让乡村“火”起来,农民“乐”起来,群众“组织”起来。

 (二)培育春秋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1.筹办 XX 乡第 X 届 XX 文化节活动。立足我乡特色产业太空莲,全面拓展休闲观光、田园采摘、农家美食、产品加工、乡村民宿等休闲新业态,通过举办 XX 文化节活动,进一步扩大产业知晓度,带动产业升级,促进文旅发展,实现三产融合,农民增收。(责任单位:党政办、旅游办、产发办)

 2.打造 XX 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特色品牌。XX 乡是公学始祖—XX 的故里,XX 文化是 XX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 XX 研学小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为平台,组织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农时季节、逢年过节、“喜迎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量身定制便于群众参与的活动项目,不断提升服务层次和质量。(责任单位:社会事业服务中心、文联、XX 村)

 3.打造“党员干部+群众”文体活动品牌。以“参与、健身、娱乐”为理念,本着娱乐性、参与性、群众性的原则,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参加、群众踊跃报名的方

 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举办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赛事;组织有条件的村开展“一起去村游”、“一起过‘村’节”等打卡体验活动;引导农民自发开展唱村歌、唱红歌活动,每村每年至少会唱 1 首红歌,组织开展农民歌会;在元旦节、“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端午节、“七一”、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全民健身主题活动。(责任单位:党政办、文联、团委、妇联、XX村、XX 村、XX 村)

 四、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 XX 乡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党政与社会事务办公室。乡相关站所办负责人要提高政治站位,明确责任,部门间要通力协作,务求实效。试点村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村书记要高度重视,亲自抓、带头做,做好各村文艺人才库的摸底工作,并安排专人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乡村两级要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工作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2.加大宣传推广。要找准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发力点,及时发现特色亮点,总结先进经验,加以宣传推广,用活各类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加大对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活动开展以来的宣传力度。

 3.用好基层阵地。做好乡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

 务中心等地点常规免费开放工作。有条件的村可以依托村级活动阵地,建立以红色文化、乡土文化为主的党史村史馆,配套修建集党建宣传墙、政策明白墙等为一体的党建文化长廊,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党建文化品牌。利用基层远教终端站点和远教文化广场等平台搭建文化娱乐场所,开展“党建文化+宣传教育+文明实践+文艺演出+道德学堂”等系列文化活动,不断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

 4.完善工作机制。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要建立文体人才库,挖掘乡村文化能手,选拔优秀文化工作志愿者,提高文化人才服务水平。吸收网红、大 V 等民间网络人才,带动全乡群众踊跃参与。加大基层文化人员培训力度,每年至少开展 1 次文化协管员、村级文化带头人、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

 5.强化督查考核。各村各相关站所办要及时报送活动开展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跟踪督查,牵头建立统计监测制度,每半年度通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通报结果及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将作为党建考核、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以及乡村文化振兴考核重要内容。

篇六:XX县文化和旅游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2022 年关于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范文

  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推进 xx 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一年。要从“国之大者”的高度认识“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走好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

  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 xx 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疫情防控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推进 xx 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一)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责任制。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作为各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奖惩和使用、调整的重要参考。粮食播种面积达到 100 万亩,其中大豆播种面积达到4.2 万亩。对各涉农区粮食、大豆单产实行考核,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挂钩。实施玉米良种更新工程、促进晚播小麦弱苗转壮、加强技术指导,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健全完善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和应急供应保障体系。稳定常年菜地保有量,蔬菜播种面积、产量分别达到 75 万亩、180 万吨以上,自给率提升到 16%以上。优化设施农业扶持政策实施机制,向产业布局集中、发展蔬菜产业意愿较强的地区倾斜。实施闲置设施清零行动,积极推进 2 万栋农业设施改造提升,提高大棚冬闲时节利用效率。在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顺义区等建设智能连栋温室,打造高效设施农业片区。在环京周边地区建设一批蔬菜生产基地,健全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和应急调配机制。保持生猪生产支持政策稳定,适时启动猪肉收储措施,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能繁母猪保有量稳定在 5 万头左右。支持奶业、禽蛋、牛羊、水产规模化绿色健康养殖。

  (二)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采取“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实现 166 万亩耕地保有

 量和 150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质保量验收后全部落图落地,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抓实“田长制”,用好“三长联动”一张底图工作平台,完善执法联动协作机制。建立新增和复耕耕地部门联合验收机制,严把耕地质量关。完成永久基本农田质量调查评估。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蔬菜生产,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对经批准由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实行年度“进出平衡”。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挖掘边角、零碎地块种植潜力,实现撂荒地“能种尽种”。健全“大棚房”问题“上提一级督查”处置工作机制,严防反弹。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年规划,年内建设 10 万亩。启动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本市试点工作。

  (三)打造“种业之都”。组织实施 xx 种业振兴实施方案。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和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年度任务。开展 11 个 xx 优势特色物种种质创制与品种选育联合攻关,实施 xx 鸭等 4 个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行动,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品种“黑六”种猪回归 xx。强化种业基础前沿研究,建设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平谷区畜禽水产种业创新示范区、通州区于家务农作物种业创新示范区、延庆区林果花草蜂药种业创新孵化基地和 xx 南繁科研育

 种基地建设。贯彻实施《xx 市种子条例》,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办好第三十届中国 xx 种业大会。

  (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制定实施农业中关村建设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平谷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和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优化提升 11 个首席专家领衔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研发和示范应用水平。制定农业机械化行动方案。推进智能农机装备示范应用,打造 3 个农业机器人应用场景,创建 1 个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设施农业机械化率达到 43.5%。办好世界农业科技大会。

  (五)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加强生猪调运、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理等重点环节有效监管。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主动监测,构建有效免疫保护屏障。做好草地贪夜蛾等植物病虫害防控。加强防汛抗旱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农业防灾减灾技术预案。鼓励特色险种创新,探索开发粮食蔬菜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等新型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

  二、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多渠道加快农民增收

 (六)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持续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质量效益。深化休闲农业“十百千万”畅游行动,推动精品乡村民宿

 与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开展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打造西山永定、长城风情、运河湿地等一批京郊旅游线路,培育提升50 个美丽休闲乡村。推动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与科普实践、研学教育等融合,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研究制定 xx 休闲农业建设标准。扩大净菜、预制菜上市规模,发展“健康数据+营养配餐”等新型加工业态。接续推进设施蔬菜和良种蛋鸡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支持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制定促进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现代果树产业科技支撑和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15 个老 xx 水果示范基地。培育 30 个示范性集体林场,发展 20 万亩林下经济。开展 30 个一产农业试点示范,总结适合 xx 农业发展的新机制。实施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加快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绿色有机产品总量增长 10%,达到 30万吨。加强 xx 鸭、昌平草莓、平谷大桃、大兴西瓜、妙峰山玫瑰、上方山香椿等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培育提升 20 个 xx 特色农产品品牌,开展品牌策划与宣传活动,擦亮“xx 优农”金字招牌。完善农产品流通销售体系,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建设10 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

  (七)抓好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依法依规管好用好农村土地,开展“村地区管”实施效果评估。规范引导承包土地有序

 流转,加强工商资本流转农村土地审查审核和风险防范。全面开展农村涉地合同及集体资源资产核查清理和专项检查,建立健全管理服务机制。选择 2 个村开展土地纠纷案例剖析,制定农村涉地纠纷案件法律指引。实施城乡结合部减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规范完善宅基地及建房审批管理。抓好大兴区、昌平区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出台零散配套设施用地政策,保障乡村产业合理用地需求。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大棚设施抵押融资,简化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发挥政策性农业担保机构作用,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优化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着力提高 130 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和产业带动能力,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区推进试点和家庭农场示范区创建,大力发展全过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进一步深化涉农领域事业单位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服务效能。

  (八)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建立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平台,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队伍建设,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健全村党组织领导、法人治理、经营运行、收益分配、监督管理机制,农村集体资产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外的自然人或经营主体流转的,须进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公开交

 易。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鼓励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增加集体收入,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引领盘活利用闲置农宅150 处。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总结推广一批集体经济强村发展经验,深化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专项行动,消除 100 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巩固拓展“脱低”和“消薄”成果。

  (九)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就业。引导广大农民勤劳致富,通过劳动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提高农民转移就业培训精准性、实效性,推行订单式、菜单式培训模式,开展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各 1 万人。实施农民充分就业工程,公共服务岗位、重大工程项目充分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政府投资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绿色生态建设工程主要由村级组织和村民实施。发挥“绿岗”就业和公益性岗位的兜底作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落实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政策,新增 5 万名就业农村劳动力纳入城镇职工保险体系。

  三、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更好满足乡村 “ 七有 ”“ 五性 ” 需求

 (十)扎实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把握乡村建设的时度效。年内基本完成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研究制定乡村建设行动方案,

 健全实施机制,分类推进城镇集建型、整治完善型、特色提升型、整体搬迁型村庄建设。启动实施第三批 800 余个村庄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开展“美丽乡村路”示范创建活动,加强对京郊重点旅游地等区域周边干线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提升郊区农村客运服务水平,组织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将 20 个行政村纳入城乡公共供水覆盖范围。新增 8000 户煤改清洁能源,优化农村地区煤改清洁能源后期运行管护机制。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进抗震节能农宅建设和危房改造。推进农村住房质量提升试点,启动 500 户左右山区农民搬迁,探索村庄渐进式有机更新模式。

  (十一)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以“清脏、治乱、增绿、控污”为重点,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效果评估,合理选择改厕标准和模式,建立农村户厕清掏管护机制。完成 300 个左右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深入实施《xx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模式,推进源头减量。建设村头一片林 100 处,创建首都森林村庄 50 个。持续做好农村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清理工作,开展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等架空线维护梳理工作。加强农村地区违法建设拆除工作,开展基本无违法建设

 乡镇(村)创建。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保持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

  (十二)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降低单位面积化肥农药施用强度,推进农膜科学使用回收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开展超标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善分类管理清单。全市森林资源碳汇能力增加 20 万吨,森林覆盖率达到 44.7%以上。加强农机井用途和计量管理,严格农业用水定额和节水措施。推广应用抑制季节性裸露农田扬尘保护性耕作技术 50 万亩。实施“留白增绿”及战略留白临时绿化 983 公顷。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深化“生态桥”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推进顺义区、大兴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

  (十三)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出台促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提升乡村网络基础设施水平,充分利用xx 市智慧城市共性基础设施,整合搭建农业农村综合管理平台,开展“京农通”服务功能建设,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培训,推动村级事务管理数字化。深化平谷区、房山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推进朝阳区、海淀区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

 (十四)强化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优化城乡结合部人口倒挂村卫生资源,确保乡村医生岗位人员配置到位,加强规范化培训,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稳步增加优质教学资源在郊区覆盖面。健全“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等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实现乡镇公共图书馆“一卡通”全覆盖,统筹规划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鼓励建设多功能、多用途服务设施综合体。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农民群众基本生活。

  四、突出实效建设善治乡村,打造具有首都特点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格局

 (十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实施村级组织分类提升计划,持续整顿 97 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三务公开”制度,加强对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第六批 671 名驻村第一...

篇七:XX县文化和旅游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县“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工作实施方案 为稳步推进我县“十四五”省定、市定和县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工作,着力打造彰显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建设全县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多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筛查确定一批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的“十四五”省定、市定和县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以下统称重点村),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加快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为建设富裕文明美丽现代化 XX 作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持续巩固拓展重点村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补短板、强弱顼、夯基础、缩差距、促发展工作,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稳步推进乡村振兴。至 2025 年过渡期结束,重点村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1.村级产业要提质增效。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歩提高,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所有重点村均建立 1 个以上特色产业,年集体经济收入增幅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2.基础设施要提档升级。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努力实现农村道路、城乡供水、燃气供应、数字宽帯网络、物流快递进乡入村。

 3.人居环境要整洁宜居。力争重点村农村卫生厕所基本普及,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4.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要明显提高。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升村卫生室设施设备条件和健康管理水平。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关爱服务制度。加强村级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村级整体服务水平。

 5.乡村治理水平要改进提升。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积极开展“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三、政策举措 1.加强产业发展支持。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

 振兴资金作用,持续加大重点村产业发展资金投入,逐年提高帮扶资金中产业发展资金占比。推动相关转移支付倾斜支持重点村用于产业发展。支持重点村依托资源条件,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林下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完善稳固持续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与重点村合作建设原料基地、加工基地,推进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加大冷链物流节点向重点村倾斜布局。引导重点村群众积极参与产业长期发展,有效壮大集体经济。(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委、县林业局、县供销合作社,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2.加强资金投入支持。加大对重点村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支持力度,统筹农业农村、水利等涉农资金,优先支持重点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十四五”期间,确保每年投入“十四五”省定重点村衔接资金不少于 100 万元,每年投入“十四五”市定和县定重点村衔接资金不少于 50 万元。加强各类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目标执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提髙使用效率和效益。(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财政局)

 3.加强项目布局支持。推进资金项目向重点村倾斜安排,

 促进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事业领域重大项目以及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投资向重点村延伸覆盖,集中行业部门政策,着力解决重点村产业发展、就业扶持、生活保障、卫生医疗、教育就学、住房饮水等实际困难,全面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发展环境、生态建设的短板弱项。(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教体局、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文广新旅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医保局、县财政局,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4.加强金融保险支持。加大对重点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领域信贷投放,创新金融帮扶产品和服务模式,发挥信贷政策助推作用,拓展贷款担保方式,在贷款准入、利率、期限等方面,对重点村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适当延长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和风险补偿金等政策,允许新增贷款、续贷展期贷款在过渡期内继续给予贴息和纳入风险补偿。鼓励脱贫地区开发特色产业险种,推广发展价格保险、产量保险、“保险+期货”等新险种,扩大涉农保险保障范围,提升重点村保险服务质量,发挥“防贫保”“农房保”等保险作用,推动保险资金支持重点村乡村振兴。(责任単位:XX 银保监分局 XX 监管组、人民银行 XX 县支行、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5.加强土地政策支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点

 村乡村振兴需要,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内调剂收益优先用于重点村。调整优化重点村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零星分散的存景建设用地用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村创业。(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6.加强各方力量支持。加强重点村定点帮扶,落实定点帮扶工作责任,向重点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加大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帮扶。建立健全社会帮扶机制,组织民营企业开展“百企兴百村”行动。大力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乡贤成功人士积极参与重点村乡村建设,为家乡建设“五美”乡村贡献力量。(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乡村振兴局、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四、工作重点 1.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本着尊重群众意愿、立足现有基础、适当超前的原则,坚持人与环境和谐,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在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上,明确村庄布局,衔接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保规划,并根据村庄发展实际情况,科学分类,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力争 2021 年完成全县重点村村庄规划编制任务。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大拆大建,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红色名村,

 打造具有 XX 特色的秀美乡村。(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广新旅局,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2.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拓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知名特色品牌,尊重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强化产业发展后续帮扶及政策支持,着力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大力培育“一村一品”,打造脱贫地区乡村产业发展新高地。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畅通农产品流通产业链,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服务,枳极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持续实施消费帮扶,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扩大特色农产品上行。至 2025 年,重点村有 1 个以上特色产业,有条件的村建成一个电商快递综合站。(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工信局、县发改委、县商务局、县文广新旅局、县电信公司、县供销合作社、县邮政公司、县工商联,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3.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大力实施乡村道路畅通工程、供水保障工程、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改造升级村庄道路,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强资源路、

 产业路、旅游路和村内主干道建设,推进公路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切实保障农村供水安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加快提髙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到 2025 年,重点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90%,确保饮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加强农村防洪、灌溉等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有效改善河流生态和生产生活环境。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巩固提升农村电网保障服务水平,推进燃气下乡入村,有序推动农村能源消费向多元化、淸沽化、低碳化转型。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和建设数字乡村,深化农村宽带网络覆盖,加快 5G、千兆光网、移动物联网向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及偏远地区延伸,实现“双千兆”网络覆盖 80%以上行政村。加快建设乡村物流体系,完善流通骨干网络,健全乡村双向物流配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到 2025 年,有需求的重点村建有一个快递服务网点。加强村级客运站点、文化体育、公共照明等服务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商务局、县文广新旅局、县委宣传部、县电信公司、县供销合作社、县邮政公司、人民银行 XX 县支行、县供电公司,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4.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21 年完成现有户厕问题摸排,因施工不到位、产品质量不过关等导致的问题厕所,力争 2021 年

 底前全部完成整改;因技术模式不适宜等导致的冋题厕所,明确时间表和线路图,逐步整改。加强无厕户、旱厕户改造提升,到 2025 年,重点村农村卫生厕所基本普及,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统筹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巩固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域处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到 2025 年,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四精”要求,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建设,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完善村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加强环境日常管护,到 2025 年,基本完成宜居不迁并村庄整治建设和庭院整治,村容村貌全面提升,打造一批美丽宜居村庄、美丽庭院。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加快推动村庄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环境基础。全面落实“五定包干”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每个重点村长效管护工作有专项经费、专业队伍、专门制度,建设并有效运行集“投诉、反馈、整改、监督、便捷”为一体的“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推动基层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村庄环境管护监督,到 2025 年,所有重点村全部纳入平台监管。(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县卫健委,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5.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网点布局,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实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到 2025 年基本普及农村学前教育。实施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培养“一专多能”农村小学教师。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健康管理水平,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采取派驻、巡诊等方式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妇幼、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动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深化“党建+农村养老服务”,建立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强化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可持续运营发展。提升改造农村公益性殡葬设施。提髙村级综合服务能力,加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建立集党务、村务、政务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拓展和有效提升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及信息化水平,大力开展便民服务、农业服务、医疗服务、党建服务等公共社会服务。(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民政局、县卫健委、县医保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广新旅局、县妇联、县残联,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6.努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基层党建标准化规

 范化信息化建设为主抓手,加强重点村党组织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构建党员示范引领,村民理事会、妇女小组长、志愿服务队等村民自治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体系,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阳光工程”,发挥村民监督作用。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巩固深化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快农村“雪亮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乡村调解平台和调解队伍建设,推进农村网络化服务管理,做好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等重大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责任单位: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委宣传部、县乡村振兴局、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7.切实强化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为阵地,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推行善行义举爱心积分制和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身边好人评比选树活动,选树一批文明村镇和星级文明信用户。大力弘扬优良传统礼俗,常态长效抓好殡葬改革,深入推进婚丧领域移风易俗,有效遏制高价彩礼、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整治偷盗、赌博等不良风气,推动形

 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采取地方戏剧排演、送戏下乡、电影下乡、腰鼓舞蹈队等多种方式丰富村民业...

篇八:XX县文化和旅游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乡村文化振兴专项工作方案

 按照《中共 X 市委、X 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和充实 X 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暨成立 8 个专项小组〉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 X 实际,就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对X 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实施新时代文明传习工程、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乡土文化,夯实农村文化人才队伍为抓手,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对文化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保障好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将 X 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 X 样板,为 X 市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总体目标

 到 2022 年乡村文化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乡村文化资源挖掘、

 整理、研究得到保护,乡村公共文化设施、队伍、活动、投入得到全面保障,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全面提高,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更加丰富多彩,乡村文化人才支撑力明显增强。

 三、组织领导

 组

  长:宣传部部长

 常务副组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副 组 长: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

 市教体局局长

 市科协主席

  市科技局局长

 市融媒体中心主任

 各街道分管领导

 工作职责:统筹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和乡风文明各项工作,具体职能职责由牵头单位制定。

 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教体局、市科技局、市民宗局、

 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融媒体中心、各街道办事处

 专项组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和旅游局,由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X 兼任办公室主任,每项具体工作任务由具体牵头单位细化方案并组织实施。

 四、重点任务

 (一)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1. 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要求,以“有设施、有内容、有人员、有经费、有机制、有考核”六有为目标,深入推动 X 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在 X 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2019 年人均 17 元基础上,不断提高保障标准,确保 2020 年提高到人均不低于 20 元标准。以资金保障为基础,对“服务包”提档升级,加大乡村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建立并完善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体制,让文化馆、图书馆特色服务不断延伸到有条件的乡镇和农村,推动全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特色化发展。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依托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文明教育、科技普法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按照布局合理、单独设置、功能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高的要求,努力实现全市标准化街道综合文化站及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网络设施全覆盖,且使用率得到有效提升。2020 年开展 1 个街道综合文化站、37 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改造达标建设,确保 2020 年 X 市创建国家第四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前全市文化阵地覆盖率均达 100%,达标率 100%,进一步提升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质量。逐步推进街道建设集室内演出、艺术展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礼堂,行政村按照“七个一”标准(一

 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器材)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深入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健身路径、广播电视户户通等项目的标准化建设,使全市农村文广体设施建设规范化、标准化。

 牵头单位:市文旅局

 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民政局、市科技局、市融媒体中心、各街道

 2.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做好面向农村的送文化惠民演出,开展好戏曲、歌舞、电影进乡村巡演活动,开展“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进农村文艺演出活动,实现每个行政村每年至少观看 3 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加强对“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的规划和扶持,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乡村,扎根人民,推出一批扶贫攻坚、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等反映乡村振兴的现实题材的群众文艺作品,将更多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文艺作品送到农村,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生活。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培育和发掘乡村文艺能人和文化团队,组织开展好“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以全市“螳川文化艺术节”、“和谐大舞台”和传统节日为

 抓手,组织好业余文艺团队及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活动,把文化活动送进乡村,鼓励各街道因地制宜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群众文化活动,全力推动形成“每月一精品、每街道一品牌、每村一特色、每村小组一亮点”的良好文化氛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花会、灯会等民俗活动,打造节会品牌。梳理挖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指导各街道科学策划、组织开展节事活动,打造乡村文化名片。创新文化下乡内容和形式,充分运用网络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推行“线上定制、线下配送”产品和服务,基层群众通过“遇见 X”、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点单”实现文化享受。深入开展图书馆馆外流动图书点、流动书包、乡村数字电影放映、广播电视全覆盖等工作。开展“书香 X”建设,精心组织农民读书节、读书月和“三农”主体书展、书市、X 文化讲坛等活动。

 牵头单位:市文旅局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融媒体中心、各街道

 3. 推进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乡村全覆盖。到 2022 年,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面升级,地面无线电视基本实现数字化,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实现数字化,城市网络基本实现双向化,在全市范围内建设 1 个市级主站、9 个街道补点站,建成覆盖市、街的地面数

 字化电视覆盖和广播覆盖网络。加强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建设,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基本覆盖有线电视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建立健全基层广播电视维护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 99%以上。积极构建农村应急广播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全市农村应急广播服务能力及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能力。争取各街道各有一个数字影院,确保提供更高层次的“一村一月一场”农村公益数字电影,全面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看 1 场以上电影。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责任单位:各街道

 4. 优化乡村文化市场环境。完善政府补贴向社会提供低价文化产品机制,建立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补贴机制(文化惠民消费券发放试点),努力提高文化消费在乡村居民日常消费中的比重。大力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支持各地培育和繁荣乡村文化市场,促进乡村文化市场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文化修养和鉴赏水平。加强农村演出市场监管,坚决抵制“三俗”,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

 牵头单位:市文旅局

  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各街道

 (二)传承发展优秀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创新打造乡村文化振兴亮点和民族文化品牌

 1. 开展乡村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和规划。全面梳理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农耕信仰、民族民间故事、农事歌谣、农谚、传统手工艺、生产生活习俗、农事节令等文化遗产,提炼传统文化内涵和特色,建立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目录。编制乡土文化保护利用规划。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从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乡村历史文化遗产入手,编制切实可行的保护利用规划,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将一批价值重大、濒临损毁消失的文化遗产,纳入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明确为相应级别的文化遗产,纳入保护范围。

 牵头单位:市文旅局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民宗局、市住建局、各街道

 2. 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推动历史文化名镇名

 村整体保护与利用,加强“美丽乡村”“美丽小镇”建设,对农村土地流转、宅基地复垦、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文物保护实行严格管控和专项督查。加强乡村自然地标和乡村人文标识的保护利用。鼓励社会资本有序参与乡村文物保护利用,加快推进街道建筑整体风貌建设,对八街古镇、温泉小镇等历史文化名镇实施整体保护,推进温泉小镇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工作。实施深度贫困乡镇文物保护项目。实施乡村房屋住所、劳动工具、生活器具、服饰以及艺术品等乡村特色文化遗产保护,鼓励支持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举办传统村落保护专业培训,加强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加强对传统戏剧滇剧、花灯,传统音乐 X 调、铁胆石砚台雕刻技艺、刻纸技艺,传统技艺 X 扎染、传统手工香的制作、X 风筝、镰钾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传承民族民间节庆文化和民族民间民俗品牌活动。

 牵头单位:市文旅局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民宗局、市住建局、各街道

 3. 推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农村地区省级、X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传承好农村少

 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发掘、整理、申报一批体现农耕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扩大乡村文化传承人群培训力度,深入挖掘 X 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优秀资源,注重原生态音乐的包装与推介,提升原生态音乐、舞蹈的欣赏与审美价值。促进地方戏曲创新发展,推进滇剧、花灯、民族民间戏曲的保护传承,在乡村振兴示范点示范村建设中,融入花灯、滇剧、龙狮等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传承点建设,加强地方剧人才培养,充实地方戏曲演出队伍。培育戏曲艺术观众,开展戏曲进校园、进乡村活动,编印戏曲知识普及读本、制作经典曲目光盘。

 牵头单位:市文旅局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民宗局、各街道

 4. 引导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文化产业向基层和乡村布局,重点打造一批农村文化产业聚集项目,扶持民族文化产业做大做强。通过大型文化产业项目的带动牵引,引进一批文化企业和文产项目落户乡村,引导社会资源投资乡村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文化资源、民族资源、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民族民间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积极开展传统工艺生产、传习和研究工作,通过整体策划、系统包装,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基础上,鼓励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创作理念,探

 索手工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融合的方式方法,形成特色文化品牌,积极组织并支持这些产品参加各类文博会,走出一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之路。积极培育“一村一品”“一街道一品”“多街道一品”等手工艺特色村镇,推进民族民间工艺品制作、民族节庆活动、民族歌舞演出、民俗风情展演和民族特色饮食等活动开展,形成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深挖 X民族文化特点,以彝族、苗族、白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为重点,深入挖掘、整合、开发和利用,对民族文学、歌舞、音乐、工艺等进行提档升级,打造一批具有 X 特色的民族文化项目和品牌,让民间文学、歌舞乐、传统美术、传统美食等民族文化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大力助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深化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加快促进乡村文化与旅游、农业、生态、扶贫相结合,依托乡村独特文化资源和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大力推动乡村文化资源开发,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提档升级乡村文化旅游品质,精心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民宗局、各街道

 (三)夯实农村专业文化人才队伍

 1. 配齐配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人员。在现有编制总量内,每个街道基层综合性文化站(服务中心)编制配备不少于3 名,规模较大的街道可适当增加,当地政府需提供不少于 1 个公益岗位,用于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各街道

 2. 培养乡村专业文化员队伍。对现有街道综合文化站人员进行登记,及时补充专业人员,做到专岗专用。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 5 天,不断提升组织管理水平。每个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要建有 1 支以上业余文艺队伍。在村、社区配备义务宣传员,加强农村社区文艺骨干培训。培育打造一批优秀基层文艺队,培养带动一批基层文化工作者、民间文化能手。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扶持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人才、现代乡贤、返乡文化人才,到 2022 年,培养 20 名坚守、传承和推广、开发乡村少数民族文化能人和带头人。注重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和文化项目,积极组织开展农村民间的文艺活动,多手段、多办法全面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让农民自办文化,培养和激励优秀乡土艺术家,让乡土艺术家在民间“红”

 起来,培养乡村文化骨干、“草根艺人”。

 牵头单位:市文旅局

 责任单位:各街道

 3. 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文化工作者素质,推动 “三区”文化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力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发挥高校、文艺团体人才优势,通过对口帮扶、设立联系点等形式,开展专业人才进乡村活动,弥补人才短板。

 牵头单位:市文旅局

 责任单位:各街道

 4. 广泛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把企事业单位...

推荐访问:XX县文化和旅游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旅游局 振兴 乡村
上一篇:作为大学生,围绕乡村人才建设谈谈如何助力乡村振兴?3篇
下一篇:2022年在全省夏粮保产保收工作暨乡村振兴二季度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材料(全文完整)

Copyright @ 2013 - 2018 老骥文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老骥文库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