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10篇

来源: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2-09-28 13:15:03 点击:

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10篇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 谈谈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丌断深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逐渐深入人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10篇,供大家参考。

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10篇

篇一: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丌断深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逐渐深入人心,许多学校教育科研开展得如火如荼。当前,我们每一位教师也应该增强研究的意识,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迚而促迚学生的发展。那么,什么是教育科研呢?

  一、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斱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觃徇的认识活劢。

  科学的理论对教育科研起到定向、觃范和解释作用,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教育科研必定起点低、盲目性大。

  教育科研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行为过程。每一项教育科研总是围绕着如何解决教育问题而展开的。问题决定了研究的斱向,也决定了研究的斱式。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揭示教育活劢的客观觃徇是教育科研的永无休止的仸务。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探索、揭示教育觃徇,使人们按教育觃徇办事,从而促迚学生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教师应成为研究者”、 “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 “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老师说,教师的工作是教书,只要把学生成绩提高上去了,何必搞教育科研?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是从事教育科研还是丌从事教育科研,教育科研能给我们老师带来什么好处。

  二、教师为什么要迚行教育科研?

  1、能促迚教师的与业成长:

  俗话说:“丌想当将军的士兵丌是好士兵”。每位老师,可以说,从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做一个学生爱戴、家长尊重、领导认可,幵有相当知名度的好老师”,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可以说都想在教育教学上有所建树,有所成就,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成为名师、成为与家型的教师呢?上海市浦东区洋泾中学校长李海林将教师的与业成长分为四个时期。

  职初期:参加工作最初的一段时间,教师的主要仸务是适应工作(如上课、备课、作业批改、学生谈心等),熟悉学校的基本情况(如作息制度、生源情况、备课组情况、教师情况等),不同伴形成工作关系。其成长的主要劢力,是对教师职业的好奇、向往以及学校管理的压力(如教案、作业检查,听评课,各种材料的撰写,学生成绩

 的对比等)。这个时期的长短取决亍教师职前所受到的教育以及个人的基本素质。一般情况下是 1 到 3 年。

  第一次与业成长期:教师们会在以下几个斱面获得比较明显的迚步。

  (1)是迚一步熟悉教材。这是教师第一次与业成长最基础的内容。其主要斱式是边教学边熟悉教材,其主要成果是对教材内容的“学科式”掌握,尚未发展到对教材的“教学式”掌握。

  (2)是对教学基本步骤不斱法的掌握。这是教师第一次与业成长最重要的内容。其主要成长斱式是模仿,其成长标志是能够熟练驾驭和控制课埻,但主要是停留在“怎么做”的层面上,对亍为什么这么做,则思考丌多。

  (3)对学生的关注。开始形成所谓的学生观,这种学生观幵未受到审规和提炼,但教师的教学开始考虑学生。

  这个阶段的教师,渴望校长和同伴的认可,他们成长的劢力徆大一部分是来自亍对校长和同伴认同的追求。他们开始重规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的甚至把学生的成绩当做最大的成功指标,其出发点仍然是校长和同伴的认可和赞扬。

  第一次与业成长阶段的长短取决亍教师所在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也取决亍教师个人的悟性和自身的努力程度。一般情况下 6 到 10 年。

  高原期:一个教师如果出现以下现象,则可能意味着迚入高原期

  1、工作热情明显下降。

  2、工作内容和范围长期没有变化,自己也丌知道还有什么东西可做,偶尔有一些新的尝试,也丌见什么效果,发现徆多事情都在重复。

  3、发现自己丌能从同伴那里学到更多的东西,觉得同伴懂得自己基本上也都懂。

  4、能保持中等状态的教学效果,但即使在努力,也没有明显的提高,丌过一般情况下也坏丌到哪里去。

  5、开始关心教学理论,但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完全说服自己,觉得这些理论都不自己的切身感受丌一致。

  高原期对老师来说具有自弊性,身处高原期的老师丌能自觉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恰好相反,因为他们曾有过发展期,他们的高原是第一次发展过后的高原,因此,他们以为这就是发展的终点。徆多处在高原期的教师幵丌认可人们对教师队伍的丌满意评价,戒者虽然承认自己有丌足,但认为要超越这种丌足丌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只有

 极少一部分人可以做到,从此裹足丌前。大约有 1/2,甚至更多的老师,终身没有走出这个时期。

  那么,如何走出高原期呢?就要加强理论学习,开展教育科研。

  如果出现以下现象,则可能意味着该教师开始迚入第二次与业成长期:1、原先丌太关注戒丌感兴趣的事物,突然戒者慢慢开始成为重要的生活内容和工作内容;2、生活圈和工作圈开始突破原来的格局,向外扩展;3、关亍教育教学和人生事业斱面的理解不同伴区别开来甚至有明显的丌同;4、丌仅对教学问题感兴趣,而丏对教材、课程资源、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问题开始感兴趣;5、开始对某一理论有热情,甚至成为某种理论的追随者;6、更关注自己的内心,有时会像观察别人一样观察自己,对自己有陌生感,感到自己变化徆大;7、非常注意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一些资料的收集,幵丏非常珍惜自己的资料;8、对朋友戒者工作伙伴开始有挑选,而丏这种挑选丌完全是因为对斱不自己的亲疏。

  第二次与业成长一般可以维持到退休。极少一部分人会在短暂的歇息之后,迚入第三次与业发展期。

  某些斱式和途径,对教师第一次与业成长是有效的,如公开课、师傅带徒、集体备课等,但对第二次与业成长则效果丌大,戒者无效。下面的斱式和途径,对教师第二次与业成长中有重要作用:读书、开展课题研究、参加校外学术组织、参加与家组织的课例研讨、教学反思、撰写论著、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培讪、参加校内外教辅材料的编写、参加一定层次的教学管理活劢等。

  可见教育科研能促迚教师的与业成长。

  同时,考察仸何一位优秀教师、名师乃至教育家,我们都会看到,研究在其教育实践、教育生涯中有着非常重要、丌可戒缺的地位和作用。在徆大程度上,是研究丰富了他们的内涵,改变了他们的行走斱式,优化了他们的生命状态,使他们丌断走上事业的高峰,真正体验为师从教的尊严感。也迚一步说明教育科研能促迚教师的与业成长。

  通过教育科研能使青年教师少走弯路,使中年教师走向第二次与业成长,使老年教师成为区域性教育与家。到那时,我们就丌再是自己和别人心目中的教书匠了,学生将因此受到与业的对待,教师也将因此获得与业工作者的社会待遇,教师在工作中享有身为与业人员的尊严,感受到与业成长的欢乐和并福。

  2、能丰富老师的精神生活:

 人们娱乐的斱式有多种多样,老师从事教育科研也能给老师带来精神享受。由亍教育科研有一定的程序要求,从事教育科研会逼着老师写一些东西,如课题申评书,开题报告,科研论文,结题报告等,写作完成后,会使我们倍感轻松,身心愉悦。

  通过教育科研,能使教师面对的问题得以解决,迚而感到快乐美好。一个教师若长期丌对其工作迚行“科学研究”,久而久之就可能对教育工作产生一种疲惫心理,觉得没有“味道”,甚至产生职业倦怠。但是,一旦参不到教育科研中来,情况就大丌相同。我们惟有以科研武装自己,才能在三尺讲台开创无限天地。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劢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丌至亍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业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并福道路上来。”

  3、有利亍学生潜能的开挖: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迚学生的发展。全国优秀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王金戓老师有一句豪言壮语:“现在,只要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中学生,都有考上名牌大学的潜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说:“全体学生的 3/5 都可以被当成天才。”

  艾尔维修说:“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丌平凡的人。”

  我们的学生中也应该有牛顿、瓦特、爱迪生……我们应该通过教育科研开挖学生的潜能,迚而促迚学生的发展。

  4、国家的号召和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一条: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迚教育质量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与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劢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觃划纲要》(2010—2020 年)第 11 章 31 条: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迚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十条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学生积极互劢、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不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就必须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国务院关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第 23 条指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广大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迚素质教育的决定》第 17 条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迚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要遵循教育觃徇,积极参不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亍探索创新。

  从上面一系列教育法徇法觃和文件可以看出,国家对教育科研工作十分重规,对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持认同、支持、鼓励的态度。响应国家的号召,教师应从事教育科研。

  5、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劢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是现阶段全面推迚素质教育的主题。新课程改革对老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新课程改革已迚入到了关键阶段,要实现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教师就必须加强教育科研工作,通过教育科研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迚步,教师的角色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师的仸务除了教学之外,还应该使自己成为研究者、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军,利用教师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教育科研促迚自己的与业成长,通过科研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迚而为我校的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二: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

9 9 1 年 第 1 期 有 色金属 高教研 究 憎 坛· 高校,纠矛 f I 7 高 学 研 究 与 教 南 方冶金学院 管 荣 根 教学 与科研相结合, 是现 代高等教育的 一条主 要教学原 则, 它在 发达 国家的高校 日 益 引起重视 。在我 国,由于多种原 因,尤其 是对那些科 研任 务不 多的高校 ,如 何执行这 条原 则,人们认识尚不一致。本文 结合我院 矿机 教研室近年来 对这一 问题的认 识 和 实 践,谈一 些租浅的看法。

 一、 教学 与科 研相结合是 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回顾高 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 知遘 , 最 初的高 等教育是作为纯教学机构而产生 , 高校 是作为 传授 知识的场所而存在。随着产 业革 命的兴 起,资本 主义经 济得 以 迅 速 发 展,近代科学开 始进 入高等学府。十九世 纪 柬本世 纪初 ,科学 的发展导致了第二 、第 三 次工业革命,生产 因此而得到 急剧 发展。与 此同时,社会对科技人才 的需 要也 与 日 俱 增。正是 为了适应这一时 代的要求 ,科学研 究也在 高等学校迅速 、蓬 勃地 开展起来 。教学 和科研的结合,已成为世界各 国创办高 等教 育的指导 方针。人们懂 得,只有在教学 中开 展科研工作,才能使学生具有探 索性和刨造 性,培养出优秀人才。

 因而,科研工作 已经 成为高 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而且 在高 教 工作 中巳占有 相当重要的地位 。事实 I ,我 ‘ 蜉 6 国大部分高 等院校 已经十 分注重了这方面的 工作,特别是那些重 点大学, 已经 逐步形成 教学和科研 两个 中心 。他 们一直在 致力 于教 学和科研的 统一 ,如进 行科研 与教 学 的 协 调, 科研课题 与教学课程的 结台,吸收高 年 级大学生 和研究生 参加 课题 的研 究等,使 教 学和 科研 相辅 相成,取得了 相得益彰 的好 效 果 。高 等学 校既 出优秀人才, 又出 科 研 成 果,这实 际上也是 高教改革所要 达到的最 终 目标 。因此, 高等教育 与科 研相 结合,是 教 学改革 的需要,是形 势发 展的需要,也是高 等教育发展 的必然方 向。

 二、耖学科研相结合是提高教 学质 量和学术水平 的途径 1. 教学与科研 相结合, 有利 于教学方 法的改进 和学生 能力的培养。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 的地方。今 天,衡 量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教学质量,就是要 看培 养出来 的学生是否具有 分析问题、解 决 问题的能力 ,即是否具有 “ 真本 事” 或是否 具有 创造 性思维能力。

 而要对学生进 行这方 面能力 的培养 ,仅 从书本 上去 努力 是 不 够 的 。根据近年 的实践 我们 的体会是 第一,教师 必须长期坚持科研实践。教 师 可以 绪台 科学研究工作 中的实例 ,在教学 殊 的重 要性 高 等院校 培养的是高级 专门人 才 ,他 们未来所 担负的社会工作,对 国家 的 前途和命运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为此, 高等院校 在教育 改革 中,必须划清两种改革 观的界限,坚持 社会主义方向,培养 出社会 主义串业的接班人 一 结 相 学~ ~科~ 校 ;{岛 一

 一谈一 々÷÷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有 色金属 高教研 究 过程 中进 行启发式 、讨 论式的教学 。我 们矿 业机械 专业 教研室所 开设的装载视械 、选矿 机 械、钻孔机械 和提升机械等 专业课 程,授 课 教师 基本 上都 有本 课程方面 的科 研 课 题 (如 插入阻力的研究 、新型破 碎机研制 、物 料破碎机理和分析及凿 岩机参数优 化 等 课 题) ,这些教师 由于亲身参加 或负责具体 的 科研课题,积累了较丰富 的实践经 验,掌握 了该课题研究 中的最新动态 和 发展方 向,这 样,在 课程讲授 中,教师可 以把书本知识讲 活 ,把学生 的思维带 到学 科的前沿,使学生 自觉地把理论 知识与科 学实 践联系起来 。改 进 了教学方法 ,使 课堂教学内容丰富、生 动 形象 。学生们反映 :学 得活,记得牢 、思 路 开 阔。

 第二,要学生 参加科学 研究 工作,进行 科研训练。矿机教 研室在安排每年 的毕业设 计 工作时,要求指导 老师尽可能结合 自己 的 研究谭题,进 行选 题和布置设计 任务 。尽管 这类课题涉及 的学科 多、知识面 广, 并且都 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 对 这 类 “ 真刀 真 枪 、面 向未来 、面 向社 会的开拓 性课题, 往往具有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例~f l 85级一 部分学 生参加 了列 入总公司项 目的 “ 破 碎机 理及其 应用” 课题的研究,并 把它选 作毕业 设计 课题。该 课题研究 涉 及散 体力学 、岩石 力学、试验设计 、 电测分 析和计 算机数 据处 理 等多门学科,完成这类 谋题需要运用各种 巳学过的知识,还要边干边自学一些没学过 的理 论 知识,要从不 同的角度 和侧面进 行立 体思维,工作 量较大 。追由于教师有方 向性 的指导, g 『导学生逐 步深入,刻苦 钻研,独 立思考,竞分调 动了他 们的创造性思维。这 样 的毕业设计,实际 E 是使学生经受 了一 次 科研训练,使他 们在 科学实践 中增 长 了 才 干,提高 了能力。事实 证 明,这些学 生分到 工作 岗位后 工作上手怏 、适 应性强。教学 与 科研相结合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四化建 设培养出了合格人才。

 1 9 9 1 年 第 1 期 2. 教 学与科研相结台,有利于师资 队 伍的建设 和学术 水平的提高 。

 要提 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 量,关键是师 资。要培 养出高质 量的专 门人才, 就要 求教 师不断提高思 想水平和 学术 水平。而提高学 术 水平的最好途径 ,就 是在 执教的同时,积 极 参加 科学 研究 。只有亲身 参加科学研究, 才 能够 更广 泛、更深 刻地 了解和掌握本学科 知识,进 入本学科知识的前 沿,从而提高 自 身的素质 。矿机教研室是 比较 重视 这一 问题 的,在要求并鼓励在编教师 参加科 学研究方 面采取了 两种方法 :一 是参加研究生课程指 导和高年 级学生科 研课题指导,师生共 同搞 科研, 发挥 各 自的 优势,也利于学术 交流 和 教 学相长, 二是根据 上级 下达 的科 研 课 题 或 社会横 向联系 的科技项 目,进行 分 题 组 台,协作攻关 。由于教 学的同时 开展了课题 研究 ,教师不再仅仅停 留在教科书 的 研 究 上 ,不再 满足于书本中公式 的推导,而是 广 泛 涉猎 各种 未知领域,不断地学 习和琢磨反 映学科发展新动向的大量文献资料,从而使 教师扩大了 知识面,使 知识得 以更 新 和 积 累 。此外,教 师们在科学 研究 上取得 的成果 又充实了学科 的内容,推 动了教学 向更高层 次发 展。据不完全统计 ,近 几年来 ,矿机教 研室教师共取得了u 项 科技研究 和教改研究 成果,其 中一项 获国家优秀教 改成 果 一 等 奖,二项获总公 司科技成果 三等奖 ,有 五项 经省 级鉴 定, 作为 成果 转让, 产生了社会和 经济效益,撰 写科技论文6O多篇 ,其 中在国 家级学术 刊物上公开发表 的 占半数 以上, 参 加 全国性学 术会议论文 l 5篇’ 培养了 四名硕 士研究生,输送了一名博士研 究生。实践表 明,教学与科研 相结 合既 出成 果, 又锻炼 了 队伍,提高 了师 资的学术 水平 。

 3. 教学与科研 相结合,促进 了教材 建 设 。

 教材 建设是教 学改革的一 个重要方面 , 而现有的教材都是在不断总结前人科学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 9 9 1 年 第 1 期 有 色金属 高教研 完 成果 的基础 卜编写 而成 的, 编写教材 的作者 本 身都 是某一 学科领 域中有 杰出贡 献 的 专 家 。我 们使 用这些教材 ,一 方面 首先 应 当 吃 透 ” 它 ,弄清楚每个 结论 ,每 个公 式的内在 含义 和适 用条 件, 另一 方面 也应该看到,时 代在 前进 ,科技在 发展,教材也不应停 留在 原 有的水平,而 应当不断 地完善和提高。教 师 通过 科学研究 所获得 的科技 成果 ,实际 就是一 种新的 发现或新的 结论 ,我 们将这些 新的发现 ,结论移植 到课程实验中去 ,并将 经过 实践检验后的理论 和研究结果 融汇到教 材 中,可 起到 充实 和更新教材 内 容 的 作 用 ,从而提 高教材 的 质 量, 促 进 教 材 建 设。例如 我们矿 机 教研室 “ 散体力 学 及 应 用” 课题小组 ,在大 量实 验和 实 践的基础 上, 进行 了理论探讨.对装 载机 插入 阻 力 的 计 算,插入过 程中物料内部的应力分布等方面 提 出了新的看法和结论, 并通过数 据分析处 理,得 出了更符台实际情况的计 算公式 ,我 们把这些 内容编入 到 “ 矿 山机械设计 基础” 的教材 中。有一位 教师在进行 了 多项课题的 深入研 究后 ,结合 自己曾执教的 专业课程 的 内容,提 出了一种全新 的设想,认 为可以将 工程机械 、矿业机 械、道 路 机 械、农业机 械、运输机械 ⋯ ⋯ 等的工作机构、行走机构 归纳为机构 与岩土发生剪切 、挤压 、压 实和 插入而 产生 相互作用的力学基本 问题,从两 可 以把它们概括成一 个独 立的基本系统 。按 照这 种新 设想,这位老师经过一年 多的努力 编成了一本具有特色的新教材—— “ 机械一 岩 土系统力学 ” 。学生 通过这本教 材 的 学 习,对 这些 机械 的共性规律将有一 个 系 统 的 、全 面的了解 ,并能熟悉解 决这一类 问题 的基本思路、方法和途 径。这本教 材 编 写 后,经矿 机86级学生试用,学生的学 习积极 性很高 ,原 来不选这 门课 ( 定为选修 课程 ) 打算 只来 试昕一下的学生被吸引住了,听余 部课程,两个班 无一缺席,敖果 较好 、 教学 与科研结 合要 从 实际出发,统筹安排 高 等教 育与科研的关系是髓 着 科 技 发 展、社会经济 发展、高 等教育 的发 展而发展 的。高等 教育只有 与科研结 台,才 能充满活 力 ,才有 发展前途 。但这并不 等于说 ,高 等 学校科 研就 是教学,科研搞好了 ,教学质 量 自然会高 。我们说,科学研 究是 提高 教学质 量的一个重要 基础 ,这是一 个辩证统一 的问 题。作为重点院校,无 疑应 当坚持 教学 与科 研并重的原则,而 作为 一般院校,则 必须 从 实 际 出发,在切实完成教学 任务 的同时, 积 极开展科研工作, 同时 注意 ,科 研工 作的重 点研究方向 应力 求符 合教学 的需要 。

 这些 年来,我们矿机 教研室遵 循按 科学 规律办 事和坚持实事 求是的原则 ,根据现 有 师资情况进 行全面安排 ,首先在 教学 上采取 “ 组织力量、分屡把关” , 即每 ^1专业课都 由一 些学术水平较高 的老教 师主讲 ,并 组织 以教 学小组为组织形式的学术 梯队 。教学小 组负责教学 计 划的实施和教学质 量的定期 检 查 、督促。其次,支持和鼓励 各教学 小 组结 台自己的 专业 发展方 向,选择研究谭题 ,提 倡互相浸 透、互相 协作 。对科 研工 作 中的有 关 问题,大家各抒己见, 开展学术 争鸣 ,以 求共同提高。

 另外,教 研室 也注意教 学、科 研的任 务、 内容和 人员安排上的统筹兼l颤, 以站 龟教学,科研工 作中可 能 出现的混乱现 象。要求每一学科的学术 带头 人在教学 、科 研上 “ 双肩 ,充分发挥教 研室 的整体功 能, 以点带面,层层落实 ,从组 织和领导 上 保证教学、科研各项工 作的顺利进行 ,为 培 养和造就四化建设的 优秀 人才 这个最终 目标 而贡献力量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篇三: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

期2005年12月廛亏教言M edi cal Educati on( Chi na)N o.6D ec.2005文章编号:1002—7130( 2005) 06—0021—03· 理论探讨·浅谈科学研究对推动教学和促进教研室建设的作用张静,赵自刚,牛春雨,樊贵,刘艳凯( 河北北方学院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LIL张家口075029)摘要: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本文基于这一理念,从提高教师素质、锤炼教学精品、装备实验室和推动教学改革诸角度,阐述了科研推动教学、促进教研室建设的体会。关键词:科学研究;教学改革;教研室建设中图分类号:R一4;G 642.8;G 644文献标识码:BSci enti fi c researchpush teachi ngandprom ote departm entalbui l di ngZH AN G 以ng,ZH AOZi —gang,N 1U Chun—yu,FANG ui ,LIUYah—kai( Departm entofPathophysi ol ol gy,SchoolofM edi ci ne,H ebeiN orthUni versi ty,Zhangj i akou 075029,Chi na)【Abstract】Thearti cl e based on the i dea w hi ch sci enti fi c research i s one of the basi c tasks i n uni versi ti es.The authors setforth the real i zati on of sci enti fi c researchespushi ng teachi ngandprom oti ng departm entalbui l di ngf rom the vi ew of enhan·ci ng teachers’qual i ty,tem peri ng top—qual i ty teachi ng,equi ppi ng l aboratoryandpushi ng teachi ngreform .【Key w ords】Sci enti fi c research;Teachi ng ref orm ;D epartm entalbui l di ng2003年,在第一届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颁奖大会上,教育部周济部长在讲话中明确指出:“ 高校要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要协调发展。教授都要上讲台,要教书育人,不搞教学是不允许的;科研是升华,教师对知识要做出贡献,光看书不行,高校教师必须搞科研,要从科研和服务中得到发展。” 回顾我们教研室的成长历程,正是在科研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提高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作为医学专科学校的一个教研室,我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坚持进行科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开始承担河北省卫生厅的研究项目.90年代开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多年来,累计完成国家、省、市各级科研项目58项,获得了包括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10多项科技成果。我们深深体会到,正是科研工作推动了教学改革,培养了师资队伍,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教研室建设。1科学研究提高了教师素质、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我院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大大提高了教师素质。1.1全面提高了教师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我院是位居塞外山城的普通医学院校,人才匮乏,教师水平亟待提高。教师不仅要从书本上获得宝贵的知识,更要通过科学研究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掌握先进的科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充分的自信。我们从本教研室的实际条件出发,先后选择了克山病病因和淋巴微循环等课题作为研究方向,集中力量,坚持不懈,不仅取得了科技成果,而且培养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造就了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的高尚品格,较好地提高了教师素质,推动了教师队伍建设。1.2形成了教师的教学特色,提高了教学水平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新发现充实于教学内容中,不是照本宣科地在课堂上背诵科学结论,而是结合自身的新发现给学生介绍科学进展,用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例如,病理生理学绪论是学生接触病理生理学的第一堂课,对比较抽象的病理生理学研究方法,教师以教研室用大白鼠进行克山病病因研究的例子来讲解,既介绍了什么是复制疾病模型,又收稿日期:2005—06—08作者简介:张静( 1937一) ,女,北京市人,河一IL-IL方学院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第一届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2l ·

 万方数据

 说明了医学科研保证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作用,再加上病区老乡编的关于克山病的顺口溜,使教学生动感人、特色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运用本教研室科学研究的实例,高屋建瓴而又深入浅出地讲透专业原理,为学生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i )i I练了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严密的科学方法,有助于师资培养我们规定,青年教师来教研室后,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教研室结合科研项目,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在科研实践中,通过进行准确、正规的操作,耐心、严密、仔细的观察,准确、及时、客观的记录,既培养了青年教师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使他们熟悉了文献检索、科研设计、统计分析等方法。例如,有个年轻教师到本教研室工作4年来,积极参加科学研究,不仅较快地掌握了病理生理学机能实验的操作技术,而且较好地完成了实验课及理论课教学,受到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好评。最近,该教师主持的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获得了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4提高了教师的学术造诣,有助于培养学术骨干及学科带头人我教研室有两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中提高很快,均两次得到破格晋升,成为我院最年轻的两名教授。他们分别被评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新世纪“ 三三三人才工程” 第二和第三层次人选,河北省医学教育优秀教师及获张家口市十杰青年教师称号,受到了学生的爱戴。现在他们主持着1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厅市级科研项目,成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其中一人还担任了处级领导,在教学、科研、管理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事实表明,青年教师的成长与科研的锻炼是分不开的。也正是科研工作使我们教研室变封闭为开放,使我们从张家口市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可见,科学研究的开展使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给我教研室的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2科学研究丰富了教学内容。促使教学出精品、上水平在科研选题上,我们着重选择那些既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又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课题,结合我教研室及张家口地区的特点和迫切需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绝不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花费在对国外科研的一般性重复上,也不脱离客观条件去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研究项目。这样,不仅突出了学校特色,早出科研成果,而且结合科研传授给学生最新的知识,丰富了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 休克” 一章时,借助我教研室进行的休克时淋巴微循环机制的研究,向学生介绍我们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的进展,并举办了休克研究的小型展览。通过研究录像资料、微循环变化过程和电镜变化照片,使学生对休克的微循环变化、细胞变化、体液因素作用、抗休克药物选择及其理论基础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学生感到“ 有骨头有肉,把难懂的内容讲活了” 。在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工作中,主讲教师的授课录像选择了休克发病机制的微循环学说,结合利用科研资料制作的微循环变化多媒体动画,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能够被评为河北省省级精品课程,是与多年来科学研究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分不开的。除了科研内容直接丰富教学内容外,教师通过查阅国内1.3· 22·外资料,使备课有了较为广博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师通过科研活动,掌握了较多的实验手段,培养了逻辑性思维能力和辩证的思维方法。这一切,都有力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科研工作对教学的推动作用是分不开的。3科学研究装备了实验室,推动了实验室建设我院是由中专、大专发展起来的以医学为主的多科性学院,底子薄,条件差,经费紧张。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学时较少的教研室来说,靠有限的教学经费装备实验室更加困难。但是,由于30多年来我教研室连续承担国家、河北省及厅市级多项科学研究项目,上级所拨经费不仅支持了我们的科研工作,而且使我们的实验室逐渐装备起来。实验设备不仅保证了科研,而且把科研手段引入教学,促进了教学实验的先进性,缩小了实验课与课堂理论的差距,节约了经费,提高了实验开出率。例如,我们利用休克微循环研究的设备和技术,编制了“ 失血性休克大白鼠肠系膜微循环变化” 的多媒体录像,使学生在“ 休克” 实验中除观察血压、中心静脉压、呼吸、血流速度等指标外,还可以测量微血管口径,观察微循环变化;利用克山病研究项目的心肌代谢血气酸碱分析仪,开设了呼吸衰竭实验;利用克山病研究项目的遥测心电图机在“ 钾代谢紊乱” 实验中增加了相应的检测项目。实验设备的完善逐步改变了过去实验手段落后于理论教学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实验课的质量。、现在,通过微循环研究项目,我教研室装备了荧光微循环显微电视录像系统、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微循环一血流变一红细胞变形一血小板聚集综合分析仪等,构建了动物与人体微循环研究的系统平台,不仅增加了实验课内容,而且为开展大学生科研小组的研究活动打下了基础,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技术人员在科研工作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教辅人员也能独立进行实验研究,摸索研究方法,进行科研统计、制图,改变了过去实验员单纯摆实验、收实验的现象。现在,教辅人员通过科研训练,不仅能够担任实验课教学,而且可以协助研究生完成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实验研究工作,有的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有的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得厅市级资助科研项目,业务水平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迅速得到提高。4科学研究活跃了思维,推动了改革科学研究培养和锻炼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不仅使科学研究项目出成果,而且促进和推动了我们的教学改革和实验室管理。通过科学研究,了解了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使我们认识到传统教学方法“ 课上讲理论,课下背理论,实验课验证理论”的弊端,决心改革实验课教学,开发学生智能。我教研室实行了专题实验轮回教学法,提高了实验课质量和仪器设备使用率,节约了经费开支,受到了学生和领导的好评。通过科学研究,使我们认识到提高能力的重要性,要培养现代化建没的合格人才,必须下大力量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堂内外相结合,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主要培养了学生的5种能力,即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收到了显著效果,受到兄弟院校专家教授的赞赏与好评。通过开展科研工作,我们指导学生进行文献阅读训练。至今,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阅读中外

 万方数据

 文医学期刊300多种,书写文摘卡片8万余张,举办医学文献报告会13次、文摘卡片展览15次。学生反映收获很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相关的教学改革项目“ 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和“ 利用课外园地,培养跨世纪医学人才” 获得2项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先后组织了10个大学生科研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科研设计、实验观察、数据统计和论文撰写,其中有的论文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并且在国际会议上进行展板交流。我们还从经济上支持学生代表参加全国学术会议,报告论文,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科学研究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改变了传统教育造成学生依赖性强、适应工作环境能力低的现象,有助于培养合格人才,使们他们在人才市场的双向选择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也表明,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缩短了从学校毕业到实际工作所需要的适应期,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在张家口市大学生科研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们介绍了指导大学生科研小组的经验,受到了兄弟院校领导的好评。科学研究培养了我教研室教师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养成了我们积累资料、分析总结、著书立说的好习惯。迄今为止,我教研室已经编辑出版了42万字的《病理生理学三维教程》,与国家教材相配套;还编辑出版了27万字的《病理生理学实验教程》,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教材先后在6届学生中使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此外,我们还编写了《病理生理学基本技能训练项目要求》上、中、下三册,对每学期各班学生的实验课从安排、分组、动物、仪器、药品等项进行全面规范管理,加强了实验的计划性,推进了实验室管理。此外,我们总结了教研室建室以来的教学、科研、师资培养、实验室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编制了史料相册,对学生进行爱校、爱室教育。科学研究的实践使我们注意总结过去,也推动我们稳健地走向未来。在迎接国家本科教学评价及河北省基础课实验室评估时,我教研室总结的52大类1 156种资料对全院起到了示范作用,也受到了专家组的好评。30多年来的科研实践确实推动了我教研室的教学、师资培养和实验室建设等各项工作。我们深深感到,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当然,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难以同时开展大量的科研实验工作,所以我们经常利用节假日进行科学研究。然而,也正是在对教学、科研的无私奉献中,提高了我们的觉悟,促进了教研室的建设与发展。我教研室曾9次被评为医学院先进集体,2次被评为张家口市先进集体。2001年,我教研室被批准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实现了我院省重点学科建设上零的突破,2004年,通过了省教育厅的重点学科评估。2003年,我们的病理生理学课程被评为河北省省级精品课程。这一切,使我们认识到科学研究不是可搞可不搞的软任务,而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研室建设的重要途径。今后,我们要把科研工作坚定不移地搞上去,发挥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中的最大效益,为国家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医学人才,为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l " " l ,l l l " ,,,," " l ," ,l ’" ’" ," " ) l ,," l ,l " ,," ,," l ,l ’l l " " ...

篇四: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

1卷第2期Vol.31 , No.2            西 安 社 会 科 学Xi ’ an Social Science2012年4月Apr. ,  2012收稿日期:

 2012-03-12作者简介:张蕻( 1970 —),女,陕西华阴人,渭南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处助理研究员。高校师范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张    蕻(渭南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处   陕西渭南  714000 )摘   要: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特征。面对现代教育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引导高校师范生进行科研活动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要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成才观;其次要建立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学生的学习和科研产生同步效应。关键词:高校;师范生;科学研究文章编号:

 978-7-80712-402-3 (2012 )

 02-134-02   面对当今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呼唤,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性教育,所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应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使学生掌握探索真理、创造知识的方法。师范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加深对现有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养成一种钻研、探索的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才能积累将来从事教育事业的雄厚底气。当代高校师范生肩负着“科教兴国”的神圣使命,如何正确组织与引导师范生开展科研活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师范生开展科研活动的依据1 、高等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必须重视学生科研活动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它不同于基础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是当今高校本科教育中亟待重视与解决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趋势,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更应重视获得知识的方法训练。因为知识不断地老化、更替,只有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才永远不会被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所淘汰。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形势,改变那种脱离科学研究而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再现型”培养模式,而把着眼点转向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人才。2 、提倡学生搞科研活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以知识的不断创新和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基础。新时代对高等学校的师范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这些学生不仅仅是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师范技能的人才,还要是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具有不断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学生科研活动的展开而逐步形成的,而学生科研活动的能否顺利展开又要看他们有无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盾。这三者之间的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说明了学生科研活动在高等教育中的不可缺少性。3 、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从科研到技术开发,再到普及使用的周期越来越短,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随之加速,而且这种调整并不是事先能准确预料到的。因此,大学所学的不应仅限于毕业后所用的知识,而更应强调以后如何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正是对他们自学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必须具备两种基本品质:一是全面发展·4 3 1·

 的素质,二是充分发展的优良个性。个性培养的目的,就是要确立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发挥创造才能。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实质是发扬人的主体精神,只有当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创造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以后,才能更自觉、更全面发展。而个性的培养,需要有独立思考的时间,需要通过开展科研活动发展优良的人性。二、师范生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1 、支持与引导不够现在高校的教师科研压力也比较大,和学生交流时间少,更缺乏其它相互沟通的渠道,从而导致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科研活动无从把握,学生获得的指导不足。另外,学校对教师指导师范生科研活动没有任何实质性激励措施,导致教师指导师范生的动力不足。目前的师范生科研活动大多处于自发状态,没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对其科研活动进行负责与指导。师范生科研活动有关机制尚未很好地建立与健全,科研活动经费未能很好落实,课题来源缺乏,基础建设薄弱。尽管许多同学有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的强烈愿望,却不知如何着手。2 、形式比较单一本科师范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参与科研活动时所面临的困境,集中表现为科研活动包括有些学生课题项目进展缓慢、资源重复性浪费、数据结果可靠性低,科研活动大多局限于一些学术讲座的举办,科研小论文的竞赛,学科兴趣小组的组织等,其他更富有创意和吸引力、新颖活泼的科技活动则开展不够、甚至空白。然而,师范生很难通过自身来摆脱这些困境,这就需要学校以指导教师为主要实施者来提供理论指导,以资金奖励为主要手段来提供资源支持。3 、科研层次较低多停留在一些面上的、形式上的活动,而真正与科研攻关、课题研究、创造发明并取得理想成果的较高层次的科研活动则还远远不够,至多也只是部分同学参与教师的一些课题,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文献整理、资料查找之类的活动,而真正由学生自己出面申报课题,牵头搞科研的为数甚少。三、引导师范生进行科研活动的对策1 、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学校和教师要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观念的更新,确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以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必须转变,要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从事学术、科技、文体等活动,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世界,拓展视野。成立学生科协,能拓宽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学生科研各项活动的开展,能实现大小课堂的有机结合,既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又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素质,造就跨世纪优秀人才的必由之路。2 、健全制度,确保运行学校要建立管理和激励机制,资金设备保障体系。管理体系是学生科协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它包括科研课题立项的申请和审批,经费的发放和管理。在执行过程中,要对经费的使用和课题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和完善学生科研活动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全校师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要定期举办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生论文报告会,科技成果展示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把学生的科研成果引入学生综合考评,与学生的学风、奖学金评比挂钩。指导教师的劳动成果也可作为教师考评和职称晋升的一个依据。设立学生科研活动专项基金,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和活动经费。同时,要对学校现有的仪器设备、实验场地进行调整,调配出专门供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场地。只有给学生的科研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才能保证其健康发展。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使自己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就必须在坚持学生思想品德和师范技能教育的基础上,重视并正确引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参考文献:[ 1 ]方志刚,方淳 . 地方高校学生科研活动的探索[ J ] . 教研, 2010( 05 )

 .[ 2 ]蒋永荣 . 本科生科研创新团队构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 ]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 04 )

 .[ 3 ]季诚钧.高校本科生科研的意义、现状与措施[ J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3 ( 02 )

 .·5 3 1·

篇五: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

科毕业论文现状看大学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 从本科毕业论文现状看大学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 也是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但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不尽如人意。

 学生的毕业论文存在着创新思想缺乏、 信息收集能力不强、 写作能力不高、 研究兴趣缺乏等问题, 而研究性教学对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乃至学生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作用, 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模式有独立研究性课程和研究性教学与学科教学相融合两种模式。

 关键词:

 本科毕业论文; 研究性教学; 实施模式

 一、 引言

 毕业论文指的是学生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 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研实践的能力体现。

 学校通过学生的毕业论文,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指出, 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 强化社会意识、 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 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 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同时也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1]

  但近年来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不尽如人意, 毕业生的论文暴露出许多问题,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 本科生毕业论文常见问题

 1. 创新思想缺乏

 创新是论文质量的要素之一。

 限于本科毕业生的知识和研究水平,要求他们在毕业论文中开创新的学科领域、 填补学科空白、 提出新发现和新理论是不现实的。

 但论文的创新可以是拓展、 深化别人之所见,对前人观点有所质疑或补充, 也可以从新的视角看待问题。

  目前, 不少本科毕业生的论文常常是对某个问题泛泛而谈, 对他

 人材料进行拼凑, 没有调查或深入研究。

 或是重复前人的成果, 缺少自己的独立观点, 不了解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近况, 选题陈旧, 缺乏创新。

  这是因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训练的机会很少, 问题意识淡薄, 科研能力欠缺, 难以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 信息收集能力不强

 资料的收集、 分析与整理是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基础工作和重要环节。

 但大部分学生查阅资料、 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差。

 即使写作前指导教师介绍了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 但由于平时缺乏相关的学习与训练, 学生面对丰富的图书馆及电子资源仍不懂如何充分利用, 对本学科、 对所研究问题的前沿缺乏基本的了解, 参考文献内容陈旧, 数量较少。

 文献检索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科研水平。

  3. 写作能力不高

 大部分学生在 4 年的学习中缺乏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的训练,缺少课程论文写作经验。

 即使毕业前开设了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课, 也由于学生缺少实践而收效不大, 无法转化为实际写作能力。

 在逻辑论证方面, 很多论文结构安排不合理, 条理不清晰, 主次不分明, 缺乏有说服力的论据, 或者仅仅是材料的堆砌。

 在体裁和行文方面, 表达不规范、 表意不清楚、 句子不通顺、 格式和排版不正确等也是常见问题。

  4. 学生研究兴趣缺乏

 很多学生看不到毕业论文对提高能力和素质的重要作用, 对论文的重视不够。

 还有不少人缺乏对学科的热爱, 缺乏对探索的热情。

 通过和学生的访谈发现, 很多学生学习就是为了找工作, 学习的目的纯粹是物质性的, 没有太多理想、 精神上的追求。

 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他们没有兴趣对相关问题作深入、 真正的研究, 而常常是应付了 事。

 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

 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改变这一现况, 提高论文的质量乃至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施“研究性教学” 是有效措施。

  三、 研究性教学理念及意义

 “研究性教学” 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选择和确定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 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和资料, 在主动探索、 思考和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 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其特点是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 方法的运用和经验的积累, 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 探究性学习为基础, 提倡学生的主动参与。

  研究性教学体现了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 从“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教育” 转变为“以探究为中心的教育” , 注重在实践中、 在过程中、 在研究中学习。[2] 近年来, 世界各国相继开设了研究性课程,倡导项目研究性教学法。

  2001 年, 我国颁布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 实施指南(试行)》, 相应把研究性教学提到常规教学中。

 指南指出,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机会,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同时, 人们开始了对高校研究性教学的思考。

 2005 年, 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校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4] 在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是时代的要求, 同时对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水平乃至综合能力有着重大意义:

  1. 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创新能力

 在研究性教学中,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取相关课题,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主动学习, 研究探索。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学会观察现象, 自主发现问题, 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并且学会从多领域、 多视角看问题。

 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 思维的独立性、 批判性不断增强, 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

 学生要提高论文写作能力, 要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必须具备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 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 调查访问等手段对有利信息进行收集, 把课内与课外、 学校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

 这一过程能促进学生各类知识的消化、 吸收和

 迁移, 促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 推动学生向更深更广的知识领域去探究。

  3. 锻炼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

 在美国, 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做研究项目了。

 小学生写几千字的论文是极为常见的作业。

 这种训练使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用正规的学术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而中国的学生并没有这方面的训练,甚至本科毕业论文成为他们首次正规的论文写作。

 如果实施研究性教学, 学生将有机会提前学习课题的选择、 信息的筛选、 观点的组织、论文的撰写等本领, 从而掌握学术论文和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能力。

 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 学生会提升学习兴趣, 拓宽学习领域,挖掘学习潜能。

 同时还能学会分享与合作, 培养严谨、 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 并且深入了解自然和社会相关问题, 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 大学研究性教学实施模式

 1. 独立研究性课程

 独立研究性课程具有一定的学时安排, 采用专门的教材。

 在这样的课程中, 学习方式基本上是“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 研究专题一般从社会、 学科和学生三个角度来确定, 学习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在师生的教学关系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5]

  学生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即小组合作研究, 个人独立研究, 个人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实施过程包括:

 ①知识背景准备阶段, 学生了解基本研究方法; ②选题立项阶段, 学生组织课题小组,制订研究方案; ③实施阶段, 学生分析、 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撰写研究成果; ④总结阶段, 进行成果展示和总结反思。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

  如石家庄某高校在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中, 每周安排两节课的时间作为研究性教学的课程。

 开始先由教师介绍有关研究性教学的理论知识, 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 教给学生基本的科研知识与方法,在此基础上,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 选择研究课题, 组成

 研究小组, 自行完成课题的研究, 最后以研究成果作为学生研究性课程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从实践反馈的信息来看, 这些尝试是可取的,学生在实践中活跃了思维, 增长了才能, 积累了经验, 培养了创新能力。[6]

  2. 研究性教学与学科教学相融合

 这种实施模式将研究性教学理念融入到学科教学中, 在课堂上采用研究性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思维, 传授学生方法; 课堂外布置与学科知识相关的主题和研究项目, 让学生搜集资料, 分析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

  (1)

 课堂研究性教学。

 在课程讲授中, 教师创新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取、 补充鲜活的、 与学生紧密相关的题材作为素材,在课本教学的基础上补充相关的课外信息, 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综合性。

 在选取内容时首先遵循开放性原则, 尽可能开发有益于学生的教学资源, 包括校内和校外、 国内和国外不同地方的资源, 开阔学生视野。

 其次遵循针对性原则, 考虑学生专业特色, 为学生将来的事业打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 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 、 “发现教学法” 等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 并采取灵活、开放和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 将个人独立探究、 小组合作交流、 集体研究论证等教学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比如, “案例教学法” 将实际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呈现给学生, 设计适当的问题,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共同探讨问题, 锻炼思维, 掌握分析和反思的方法, 在主动参与中逐步建立起相关的知识体系。

 “发现教学法” 强调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 让学生积极思考, 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

  (2)

 课外研究性课题。

 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及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布置研究课题, 或是提供一定的范围, 由学生个人选题, 自由组成课题组, 在课外进行研究与调查后撰写报告和论文。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综合能够运用学科知识, 操练各项技能, 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掌握如何收集、 整理和利用材料, 如何观察、调查、 作分析, 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各环节,

 是系统的、 全面的实践机会。

 同时, 学生的开拓和创新精神也会得到提高。

 这当然也能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良好的科研基础。

  五、 大学研究性教学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基础。

 在研究性教学中, 教师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要适应角色的转变, 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与合作, 同时要善于为学生设疑, 激发学生质疑, 指导学生解疑。

  教师还应该精心设计研究的课题。

 课题要难易程度适中, 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并有利于学生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应用和扩展; 考虑学生兴趣, 能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

 在初期,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经验为学生设计课题; 随着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的了解和熟悉, 可以由学生设计题目, 最后由教师进行筛选。

  学生也应该转变传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

 研究任务的完成没有现成的步骤与答案, 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学生也不能将研究视为被迫完成的任务而草率对待或流于形式, 而应充分认识到研究性教学的意义, 乐在其中, 乐于研究。

  在对学生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时, 教师要善于鼓励, 充分挖掘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

 同时加强对学生研究过程的监督与指导, 借助学生助理或课题组长的帮助, 对课题组每个成员的能力和贡献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估。

 在项目结束后, 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对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争取不断进步。

  六、 结语

 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 论文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优劣。

 这些能力并不是在毕业前一蹴而就的, 其培养应贯穿在大学 4 年的教学中。

 大学研究性教学使学生有机会对各类专题进行研究, 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主动探索和实践中应用知识, 锻炼思维, 开阔视野,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提高综合能力。

 在这样的基础上, 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和水平自然会提高。

 当然, 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不是研究性教学的目的, 而是研究性教学效果的体现之一。

 研究性教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教师与学生都能在研究与探索的过程中共同进步。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 这一教学模式将会得到完善和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丽, 邓天红. 在历史学科研究性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能力[J] . 教书育人, 2010, (3)

 .

  [2]

 上官子木. 教育的国际视野[M]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

 教育部.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 实施指南(试行), 2001.

  [4]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2005.

  [5]

 钱旭升. 我国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综述 [J] . 教育探索, 2003,(8)

 .

  [6]

 韩春萌. 从毕业论文写作看现代小说研究性教学[J] . 职教论坛, 2004, (23)

 .

篇六: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

lue Engineering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科技大学的必要性分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经过长期努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部长陈宝生说,下一步,我们的任务就是研究教育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形式,抓主要矛盾,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落实好十九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表现在高等教育应用科技大学的领域里,就是社会、政府、家长对培养应用型、技能型毕业生培养的要求和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当前,应用科技大学的建设过程中,产教融合是必经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分类发展和合作发展的最基本方式。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从 1999 年以来,各地方高校得到了一次大发展和大飞跃,主要体现在院校合并,转型升级,获得了空间的发展,这批高校一般都是以地方财政资助为主,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普通本科高校,也就是“新建本科院校”。包括:高职高专相互融合并购而成;一些大学的独立学院升格而成本科学院。新建本科院校在特殊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地方社会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同时也出现了学生培养“同质化”的矛盾,因此高等教育领域发出了区别竞争、错位发展的呼声,应用科技大学应运而生。2017 年 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

 “要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高等学校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要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急剧转型,都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院校发展。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存过程对接。”因此,如果实现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蓝图,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是关键。2 高校科学研究与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关系分析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模式中,通过科学研究来培养人才,这是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重要途径。19 世纪初在创立柏林大学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洪堡就提出了“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的大学理念。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不仅体现在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科学研究成为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体现为教学过程也既是研究过程的教育理念,科学研究成为促进教学的一种手段。这种教育理念如今正印证了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只有在产业和教学合作育人的过程中,学生才有机会得到发展。高校科学研究在大学里承担着发现知识的重要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高校科学研究同样也承担着培养人才的特殊功能。在大学里,人们的共识是,科研是教师的事情,跟学生无关。学生或许在教师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参与一下,起着协助老师完成科研任务的微不足道的作用。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校参与科学研究越来越多,各种类别和层次的科学研究都有参加,甚至很多科研都要依赖高校的科研力量来完成。而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中,产是、 “产”可以理解为产业, “教”可以理解为教育、教学。那么产教融合,就是产业与教育和教学的合作。如何才能实现产业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目前,高校里的产教融合的设计方式多以学校为中心,企业在产教融合中无法获利,导致他们的积极性几乎没有,是“剃头担子一头热”,虽然很多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出台政策支持产教融合,但是效果还是不佳。高校科学研究正是高校接触社论高校科学研究在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中的重要性On the Import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Production-Teaching Combined School Mode李金萍 LI Jin-ping(金陵科技学院,南京 211169)(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211169,China)摘要:

 高校科学研究在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高校科学研究与产教办学模式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从纵向科研、横向科研以及师资建设和质量评价四个方面的建议对策。Abstract: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duction-teaching combined school mod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teaching combined school mode, and puts forwardsome countermeasures from four aspects: longitudinal research, lateral research, teacher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关键词:

 高校科研;产教融合;人才培养Key words: university research;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personnel training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4311(2018)06-0067-02—— — — — — — — — — — — — — — — — — — — — — —基金项目:

 2016 年度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范式研究”(项目编号:2016SJD880027;项目负责人:李金萍)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

 李金萍(1979-),女,安徽寿县人,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67·

 价值工程会和经济发展的一面窗口,正是通过教师承接政府、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纵、横向课题,才有机会接触社会发展。3 高校科学研究推进产教融合模式发展的四种途径3.1 高校科学研究通过纵向课题的申请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科学研究纵向课题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区级等各级别项目。政府通过发布课题申请指南,鼓励校企双方深度合作融合,推行鼓励措施,高校教师通过申请相关研究课题,重点研究如何加大积极推行产教融合中高校、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如何出台税费改革优惠政策等,如何规定企事业单位承担培养高校人才的义务和责任,从而研究如何建立起校企融合的约束和激励政策等。教师在承担纵向的研究过程中,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将研究成果应用在学校里,从而促进产教融合的发展。科研教师在促进校企合作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可以带动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统筹当地企业和高校两种资源,发挥高校科研的作用,资源调控,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研究制定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协调和指导产教融合有序发展。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网络模式和信息平台,促进双方信息共享,动态反馈产教融合的发展情况,为校企沟通搭建桥梁,建立互通有无、互动共赢的局面。3.2 高校科学研究通过横向课题的申请带动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应用科技大学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要想深入持久,就必须建立起运行良好的运行机制。教师通过承接企事业单位的委托研究课题就是很好的契机。在与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将学生派往企事业单位任职或者培养某些特殊技能,就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开展这种研究,就是建立了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校与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进行深度合作,能够将资源配置优化,实现专业特色突出、资源共享,发挥出高校群体优势和规模优势,将资金、项目、人才和科学研究成果进行相互传递、组合和共享,以创新驱动发展,产生全新的生产力。横向课题的开展可以引入企事业单位的经费在高校设立重点实验室、研发平台等。还可以以高校为主导,利用高校的专业特色和人才优势,吸引企事业单位的有技能的工程师来校开讲座或任教,传授实践性的知识。地方高校在申请课题上与其他大学比,天然存在劣势,学校通过校内项目的培育来支持教师去承担大型企业的技术攻关课题,努力争取到省、市厅级课题,这样既可以提高学校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也联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通过地方政府的帮助,去争取当地大型企事业的重大重点项目。3.3 高校科学研究通过参与技术攻关培养产教融合需要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师通过参与地区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技术攻关课题,可以建立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人才相互融入和共同介入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互动融入”的培育人才模式。高校教师通过去企业挂职或者聘任为企业顾问,带动大学生去“企业大课堂”学习。同时高校也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或者高级技师来校教授实践课程,模拟工厂或企业真实工作情境,真正实现“师徒传帮带”的教学场景。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授技能和技巧,同时也进行思想的传递,让大学生亲身体会到实践场景中的人和事,得到感性认识。高校与企事业单位通过这种互动模式可以在人力资源的层面建立长期的稳定的交流与互动,从而促进了双方知识共享、人才交流,进而带动了创新发展。目前从地方新建本院院校向地方应用科技大学转型中的师资队伍的培养不容乐观,可以说很多高校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效果可能不是很好。很多高校刚刚转型成地方应用科技大学,以前招聘的教师都是按照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标准进校任教的,无法很快适应培养技术、技能型学生的培养模式。转型发展需要实践和动手能力都很强的教师队伍,打造这样的一支队伍,首先就要看教师有没有承接纵横向课题的经验,特别是和企业联合攻关课题,这样的教师不但动手和实践能力较强,同时在社会上人脉也比较广,可以将学生带到不同的教学场景中去,是学校不可多得的师资财富。3.4 高校教学研究也是产教融合办学模式评价体系的保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效果如何?如何评价校企合作办学的质量,产教融合度到什么程度?这都需要评价体系的建立,评价体系中包括校企合作办学中的各个环节如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专业和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实验实训培训基地的建设、毕业设计的成果以及与之配套的与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质量标准和比较规范的制度设计。很多高校虽然也建立了产教融合模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保障系统,但是具体执行情况还有待商榷。有的学校即使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也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比如说如何对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情况进行评价,如何规定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高校科学研究就可以很好地起到评价作用,因为高校科学研究是以课题形式存在的,结题时需要拿出成果来展示和汇报才能结题,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课题攻关的时候就慢慢地做出了成果,而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参与到教师的课题,就会有成果,这些成果就是很好的评价指标。4 结语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史上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一直都很重视,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无不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今,人民强调“工匠精神”和创新思想。通过高校科学研究促进产教融合办学,从而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学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办学途径。参考文献:[1]黄帅,商明蕊. “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机制及其构建[J].高教学刊,2016(6).[2]胡建华.大学科学研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9(4).[3]柳友荣,项桂娥,王剑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05).·68·

篇七: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

/p>

 2一、 现代学校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现代学校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必须把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作为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 现代学校要想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必须努力建设一支善教育、 精教学、 能科研的教师队伍。1.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行为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依赖性2.学校教育科研必须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前提, 为常规教学服务3.参加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由之路

 3二、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几个特点1.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即为要研究的课题2.组织教育教学的课堂即为我们的研究主阵地3.每一节课堂教学活动都在进行教育科研活动4.有共同意愿的教师群体即为教育科研的共同体5.教育科研的成果之一是教师的专业成长

 4三、 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科研课题1.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2.从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3.从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4.从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中提出问题5.从其他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中移植和借鉴而提出问题

 5四、 选取教育科研课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选题要力求明确具体2. 选题要紧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3. 要注意提高研究者自身的素质

 6五、 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1. 选题论证2. 设计方案3. 立项开题4. 实施研究5. 结果分析6. 鉴定推广

 7六、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一)

 行动研究法(二)

 经验总结法(三)

 案例研究法

 8七、 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研究设计的格式)1.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价值。3.研究的目 标、 内容( 或子课题设计)

 与重点。4.研究的思路、 过程与方法。5.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6.预期研究成果。

 名 称、 形式、 完成时间等。7.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9八、 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与要点1. 课题题目2. 问题提出(研究的新意)3. 文献综述(研究的基础)4. 研究目 的与意义(研究的价值)5. 研究的内 容(研究什么)6. 研究的重点(研究什么)7. 研究假设(研究什么)8. 研究方法(怎么研究)9. 研究步骤(怎么研究)10. 研究结果(研究出什么)11. 预期成果(研究出什么)12. 课题的组织与管理(研究的保障)

 1 0九、 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有哪些主件过程性资料总体要求:

 做在平时, 重在实践, 边做边理, 达到过程资料翔实, 研究实践真实, 研究成果丰实。

 11十、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1.中小学教育科研过程的主要内容2.中小学教育科研过程之一:

 开题3.中小学教育科研过程之二:

 活动4.中小学教育科研过程之三:

 资料5.中小学教育科研过程之四:

 结题

 1 2十一、 如何收集和整理课题资料(一) 收集资料的原则(二) 整理、 分析资料

 1 3十二、 如何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结题报告一般是由四个部分构成:1. 概况2. 方法3. 结果4. 评价

 1 4十三、 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表述的要求1.科学性2.创造性3.规范性4.可读性

 1 5十四、 如何撰写教育研究论文告( 一)

 教育科研论文的特点( 二)

 教育科研论文的要求( 三)

 教育科研论文的一般结构和撰写方法( 四)

 撰写科研论文的一般步骤

 1 6谢谢合作!欢迎交流!

篇八: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

探究的重要性的核心是。 科学探究是学 习 科学 的 一种 重 要方法。 科学探究也是现行科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或实验方案检验与评价得出结论进行实验或调查获取事实与证据合作与交流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1.2.

 1. 1.2. 2.

 “”

 1. 1.2. 2.3. 3.

 ••

 、 “”“”“”“”’

 “”‘1711750/100502010254321

 “”

 1 .某蔬菜基地在种植蔬菜时, 常采用下列方法。(1 )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①下列化肥中, 属于氮肥的是A. 碳酸氢铵[NH4HCO3]

 B. 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

 C. 磷矿粉[Ca3(P04)2]②草木灰呈碱性, 你认为它(“能”或“不能”)与所选的氮肥混合施用, 理由是。(2)用大棚种植蔬菜时, 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①目的是促进绿色植物的作用。②若提供的气体肥料CO2中混有少量的SO2, 为了 除去SO2, 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甲方法: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乙方法: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提供资料】

 I. 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Ⅱ . SO2+2NaHCO3==Na2SO3+H2O+2CO2Ⅲ. SO2+2Na0H==NaSO3+H2O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方法(填“甲”或“乙”)可行, 理由是。

 (填字母)、

 3.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 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

 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 脱脂棉燃烧起来。

 小军很感兴趣, 于是, 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提出问题】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猜想】

 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设计装置】

 如右图所示【实验探究】实验一:

 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1 )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 控制滴加水的速度, 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 木条复燃。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2)实验中, 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实验二:

 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1 )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 小军认为不可能。

 小军的依据是: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 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2)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 滴人无色酚酞试液, 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 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表达】

 由实验探究的结果, 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性。

 26.你想喝自制的汽水吗?小雨同学为你提供了“七喜”汽水成分表(见下图)。(1)根据“七喜”汽水的成分表, 分析自制汽水所需的原料是:

 白砂糖、 果汁、 食用香料、(2)打开汽水瓶盖, 有大量气体逸出。

 请你对该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完成下表:和。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观察到的现象验证方法及操作猜想与假设

 科学探究复习小结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可以利用这样的步骤进行探究, 但是在我们的学业测试中不可能用这样的篇幅和大量的时间来测试我们大家,因此我们大家应该注意考察探究能力的重点为: (1)

 认识问题、 提出问题和提出假设能力 (2)

 控制变量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 (3)

 信息资料的处理、 应用和表达能力 (4)

 方案评价能力

 30.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 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 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 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他想, 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 并用蒸馏水浸泡、 冲洗、 干燥, 并进行以下探究。(2)[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3)[实验验证]木条复燃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 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实验二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木条不复燃实验一实验结论实验现象实验步骤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故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5)[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

 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 ②完成实验二; ③待反应结束, 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 洗涤,;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质量。[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荆。(6)但小华认为, 要证明小松的猜想, 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 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探究。

篇九: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

学院学报收稿日期院 2019-05-12作者简介院徐国良(1969-),男,云南保山人,教授,研究方向为无机化学应用。科教融合 学研相济要要 要 浅析新时代高校科研育人的必要性徐国良 侯洪波(保山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摘 要] 从国家战略、社会发展、高校职能、教师职责、学生成长五方面,对新时代高校构建和实施科教融合、学研相济的科研育人体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阐述,科研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育人体系。[关键词] 高校科研;育人;科教融合;学研相济[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 issn. 1674-9340. 2019.06.010[文章编号] 1674-9340渊2019冤06-051-04一尧现实反思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校教师,必须时常进行反思的问题是:所开展的科学研究即所做的科研项目,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实践能力、高尚品格的养成等是否充分发挥了促进作用?是否树立了教师科研与教学融合、学生学习与科研相济的科研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实现了科教融合,并蒂花开?新时代的大学生,是满足于被动地、机械地、填鸭式的说教和知识灌输?还是希望老师们把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术研究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传递展现给自己,同时在老师们的指导与启发下,参与科学研究实践,自己去独立思考、自由探究、自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把自己塑造成为探索未知世界的终身学习者,实现大学生涯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成为德才兼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最终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教师要实现科研与教学融合,并蒂花开,大学生要实现学习与科研相济,成为德才兼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就要树立教师科研与教学融合、学生学习与科研相济的科研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和实施科研育人体系。科研育人是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融合,学生学习与科研相济的育人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高校教师对单纯以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单纯以科学技术创新为中心的科研模式的突破与整合,不仅把大量的科学研究资源和成果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融合在传授人类文明与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向学生传递传授科学研究新方法、科学研究新进展、科技创新新成果、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且通过引导、鼓励、带动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实践之中,指导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累科学研究工作的实践经验,培养和锤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实践能力、高尚品格,培育和厚植学生的严谨治学精神。并对学生进行思想价值引领,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科教融合、学研相济、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落实德才兼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完成新时代高校立

 第 38 卷窑第 6 期 保山学院学报 2019 年 12 月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尧新时代高校科研育人必要性分析渊一冤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号召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三五”时期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部署,并指出科技创新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科技创新的基础在“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

 “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高校要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切实构建包括科研育人在内的十大育人体系。”不难看出,科研育人体系已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程中 [1] ,构建和实施高校科研育人体系,是新时代高校育人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的现实需要和关键基础所在。渊二冤从社会发展层面看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程中,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是有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创新能力、高尚品格的从业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大教育观中指出:

 “要建立起与社会、时代相适应的大教育体系”。《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指出: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所以在科学技术创新成为时代发展重点的背景下,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主体。新时代高校构建和实施科研育人体系,树立教师科研与教学融合,学生学习与科研相济的科研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渊三冤从高校职能层面看纵观历史,自 11 世纪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 — 意大利波洛尼亚大学开始,在 930 多年的人类与社会发展历程中,人才培养始终作为大学的第一职能。十九世纪初,德国洪堡大学把科学研究列为大学第二职能,20 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第三职能。到 21世纪,大学的第一职能—— — 人才培养的本质职能更加强化和凸显。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看,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和根本任务。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大会指出: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高等学校的根本标准就是立德树人的成效。教学、科研等都要服务于服从于人才培养这个中心、这个根本。” “高校要用知识体系教、用价值体系育、用创新体系做。创新人才培养,要推进科教融合,让学生尽早参与和融入科研,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加大各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力度,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校所肩负的两大基本职能和使命,科研育人理念的树立、科研育人体系的构建,把高校的这两大基本职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任务的核心目标。所以构建科研育人体系,实施教师科研与教学融合,学生学习与科研相济的科研育人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模式,实现德才兼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52 - -

 培育目标,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完成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永恒的主题。渊四冤从教师职责层面看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高校教师的职责是通过学术性教学、创造性的科学研究,传承和创新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人才、并服务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2] 。在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中提出“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3] 。新时代本科教育四个回归之一回归本分,就是让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由此可见,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人类文明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承,而且还要促成学生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实践能力、高尚品格的养成。同样,新时代的高校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明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创新者和学生成人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新时代高校教师把大量的科学研究资源和成果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融合在传授人类文明与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将科学研究新方法、科学研究新进展、科技创新新成果、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传递传授给学生,并且引导、鼓励、带动和指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在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究、自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导大学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把学生培养成为探索未知世界的终身学习者,德才兼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勇立潮头、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就是教师“回归本分”。所以高校教师实施科教融合,学研相济的科研育人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模式,是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所在,是新时代教师“回归本分”的应有之举。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科技创新飞跃产生良性循环的基础。渊五冤从学生成长层面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新时代大学生最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的精心引导和培育,最需要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道德情操与创新能力的厚植和陶冶,最需要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家国情怀与治国理政能力的培养和锤炼。科研育人,教师一方面把大量的科研资源和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以课堂教学形式向学生传授人类文明与科学文化知识,实现寓教于研和教学相长。另一方面引导和指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实践,潜默移化的将思想价值、科研理念、科学精神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的严谨治学精神、科研诚信、学术道德、高尚品格的养成。同时使学生对科学研究新进展、科技创新新动向、社会发展需求新变化的最新动态保持敏锐性,拓展学生学术研究视野,引导学生树立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让学生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社会价值紧密联系起来,把人生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兴衰荣辱牢牢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所以新时代高校构建科研育人体系,新时代高校教师实行科教融合、学研相济的科研育人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模式,是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成为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内在的、不可或缺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与生存的根基。综上所述,新时代高校构建和实施科教融合、学研相济的科研育人体系,是国家战略实现、社会发展需求、高校职能彰显、教师职责所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新时代高校构建科研育人体系,新时代高校教师实施科教融合,学研相济的科研育人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和造就探索未知世界的终身学习者、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徐国良袁侯洪波院科教融合 学研相济53 - -

 第 38 卷窑第 6 期 保山学院学报 2019 年 12 月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可或缺的育人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代高校完成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或缺的育人体系。参考文献院[1]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120-121.[2] 教育部课题组.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29-131.[3] 教育部课题组.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33.On the Necess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Xu Guoliang, Hou Hongbo(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Baoshan University, Baoshan Yunnan 678000)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and implementing a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national strategy, social development, university function,teacher duty and student growth in the new era.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education system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nd applied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new era.Key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54 - -

篇十: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1年第 26卷

 第 6期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高等教育收稿日期:

 2011-05-06作者简介:

 谢晓芳( 1976-)

 , 女, 河南平顶山人, 讲师, 从事教育学方向的研究。一、 研究性学习的概述1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 中明确写道:

 “研究性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引 导和鼓励学生自 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收集和分析资料, 调查研究, 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 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 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钟启泉教授提出“研究性学习”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

 由此, 我们将研究性学习定义为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项目进行研究, 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此活动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问题为切入点, 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 让学生通过自 己收集资料、 分析和处理信息, 从而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进而了解社会, 学会学习、 学会交际, 培养其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

 2.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1)体现学习的主动性。

 在这种学习方式下,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 己的知识结构和个性特点, 制定适当的研究计划, 实现个人的研究目标。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 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 而是充当指导者、 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 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学生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 被动学习, 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 己的兴趣、 需要主动的与客观世界对话, 从而使学习与研究的统一。(2)重视学生的体验性。

 体验性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而获得知识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为核心, 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提倡大胆的猜想, 摒弃抽象的文化知识积累的认知方式, 倡导依靠学生的亲身经历获得知识。

 通过合作学习和研究, 学习者还可以取长补短, 获得高质量的成果。

 同时, 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 学习者要了解不同人的个性, 学会相互交流与合作, 学会彼此尊重、 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 学会表达、 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和制定并执行合作研究方案的能力等。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从而使学习与社会统一。二、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进入大学的同学, 从年龄特征看已基本趋于成熟, 其学习行为具备自 主确定目标并可能完成的基本素质, 所以, 在高年级教学中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 使学生在获取起始信息的能力, 洞察信息意义的能力和解决问题实现信息输出的能力等这几个支撑创造力的特殊能力得到培养, 进而培养出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

 1 .主动性主动性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积极、 主动地学习应该是大学学习活动的核心。

 在大学里, 教师不可能讲授教材内容的所有方面, 也不会规定学生该用什么方法去进行课内学习、 课外阅读, 而是会直接提出学习的目标和要求, 布置各种参考书供学生课后自 学。

 并且在授课之后, 对知识点理解、 消化、 巩固等各个环节也主要靠学生独立地去完成, 这些内容究竟如何学习, 选择什么方法, 则由学生自 主决定。

 一般来说, 大学的学习已不再是靠硬记的功夫去背诵教师整理过的一些东西, 而是靠自 己去整理、 消化课内外的知识, 也就是学习主动性的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德、 智、 体、 美、 劳等各个方面都要全面发展, 必须积极主动地安排好自 己各方面的规划和学习计划, 实现与社会人才目标的相统一。

  2.广泛性大学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专业+综合的学习, 学习的内容是围绕专业方向和需要而展开的。

 由于大学学习的多层面、 多角度的特点, 学生选择的余地很大, 教师对大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不加限制, 而且很多教师还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类知识, 开设了必修课和选修课。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渠道吸收知识, 也可以靠广泛的学习兴趣去探求、 获得课程之外的知识。大学的学习活动安排最能反映出这一特点。

 大学期间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 这就需要大学教师帮助学生学会统筹规划, 在学校为学生提供各种广泛的学习条件。

 如学术报告、 知识讲座、 专题讨论、 社会调查、 参观访问、 查阅图书馆的文献资料等, 众多的形式为大学生从不同层次、 不同角度学习知识创造了条件。

 大学生也要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益。

 大学期间通常只是确定一个大致的专业方向, 要在专业基础上广阔地拓展自 己的知识面, 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 形成最佳知识结构。

 3.探究性创造性是指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的创造性活动。

 爱因斯坦说过:

 “高校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论高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谢晓芳(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摘 要: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开展研究性学习 是高校改革教育教学的一个重点。

 本文在阐述研究性学习 内涵与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同时, 提出了 在高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及策略, 希冀改革和完善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关键词:

 高校; 研究性学习; 重要性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08-6757( 201 1 )

 06-0062-02

 632011年Vol.26

 No.6谢晓芳:

 论高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备会思考、 探索问题的本领。

 ” 大学学习具有研究和探索的性质, 这不仅表现在大学生要完成学年论文和毕业设计方面, 而且也表现在所学的课程内容上。

 大学生的学习不只是简单的掌握知识, 而且要掌握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科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各学科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可能性。

 由于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具有研究气氛的环境影响下, 就会萌生一种重新组合已学知识, 以新的角度解释已学知识的创新过程。

 所以, 大学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它还能使大学生聪慧文明,

 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 在不断认识自 然和社会的过程中完善、 发展和超越自 我。三、 在高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

 如何实施研究性教学, 推动研究性学习, 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方法, 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发现法、 案例法、 情景教学法、 归纳法、 启发式教学等方法, 摒弃一贯的灌输式教学法,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 新颖的、 有价值的材料, 指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研讨, 概括出规律性,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

 (1)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观念具有先导作用, 能否形成正On the importance of conducting research-study in universities确的观念体系, 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改革的成败。

 研究性学习代表了新型的教育理念, 与传统的、 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相对立。

 作为高校教师要本着对学生负责, 对教育事业负责的精神, 深刻理解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提高开展这项活动的自 觉性、 积极性。(2)培养学生自 主的学习能力。

 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填鸭” 的灌输模式, 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 的教学理念, 着力提高自 主学习能力, 开发其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自 我教育和自 我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意识到, 只有亲身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才能掌握相应知识和形成一定的能力。

 (3)创设各种学习条件,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 探究性的特点, 单靠教师积累的传统经验很难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因此教师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为学生搭建自 主学习的平台、 创设问题情境, 倡导合作、 探究的学习模式。

 实现由经验型到研究型的转变, 不断提高自 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发挥好自 身的主导作用, 切实达到在教学中提供信息、 启发思路、补充知识、 介绍方法、 引导学生质疑、 探究和创新。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指南.[2]曹新胜.开展研究性学习 ,促进学习 方式转变[J].中国科学教育创新导刊,2007(3):42.Xie Xiao-fang( Henan Quality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Pingdingshan Henan,467000,China)

 Abstract: Training applied innovative personnel, conducting research-study is a focus of university to reform educational teach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aning of research-stud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learning,at the same time, proposes the importance of conducting research-study in universities and strategies, hoping to reform and improve our existing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universities; research-study; importance[ 责任编辑:

 毛国涛]的评价不仅要对学生完成情况给予肯定, 还应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整个过程包括了学生自 评、 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老师的评价。

 这样, 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 主学习, 还让学生有一种获得成功的感受, 更加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通过实践, 证明项目教学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使学生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手能力、 团结协作能力以及职业能力。

 虽然项目教学法有其独特之处, 但是不能代替其他的教学方法。

 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结束语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它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整合到一个个项目中, 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学生学习更加轻松, 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提高了学生的自 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 计算机网络技术》 这门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改善教学过程,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张艳红,周沿海. 《计算机网络》 课程改革的实践与 探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3]胡晓娅.基于创新能力 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改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8(8).[4]黄艳琼,梁俊.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2).Applic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approach in the course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 Zhang Yan-yan( Qiqihar Teachers College, Qiqihar Heilongjiang,161005,China)

 Abstract: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 course is the core of computer-related profession,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 demand post, to point out the general problems existing in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 course, and combines with their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it proposes that to use " project teaching approach" and the"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 to reform and integrate.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roject teaching approach; teaching reform[ 责任编辑:

 毛国涛]( 上接第61页)

推荐访问: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 重要性 高校
上一篇:入党积极分子个人简历3篇
下一篇:中国人民海军的发展感悟11篇

Copyright @ 2013 - 2018 老骥文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老骥文库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