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6篇

来源: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2-09-26 10:40:05 点击:

县委书记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6篇

县委书记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篇1

  莫怨时间够不够,莫叹机会有没有,自古成功靠努力,何必坐着等白头。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县委书记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就是为了贯彻落实2月17日印发的《XX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首先,热烈欢迎国经中心XXX处长一行前来XX县参加座谈。刚才大家也听了XXX研究员的汇报,讲的很好、也很细。其中围绕《XX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总结了我县高质量发展很好的经验做法,也找到了问题和不足。希望同志们深入学习、认真借鉴,提出具有更强针对性的措施和意见,进一步推动我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一级承上启下,要素完整,功能齐备,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现阶段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乎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关乎着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乎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能否顺利推进乡村振兴,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全面协调的发展,是一个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一个城乡融合、整体推进的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县域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从土地承包、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到解决温饱的问题,再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一步的发展都与县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县域经济发展到了今天,面对生态环境、资源约束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们必须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更好、更高层次的发展。

  第二,要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基石。就我县而言,大量的人口在县域,主要增长动力也在县域。做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做好稳增长与惠民生的一个重要基石。当前,我们能否做好县域工作,能否以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是一个重要考验。同时,在新时代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破解“三农”难题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促进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稳增长惠民生的现实需要。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建设XX“一城两心”的潜力所在、空间所在、希望所在。我们要在新时代建设“一城两心”,就必须进一步壮大我县的县域经济,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也就是通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整体实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做大总体规模的前提下,更加惠及民生,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更加协调推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准确把握我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优势

  (一)我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一是国家层面,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更加关注县域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的角度上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明确了县域治理的目标任务、动力所在和路径选择,为我们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李克强总理在近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出,要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国家不仅从政治上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更从国家政策措施上给予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动力。二是国家部委层面,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主要目的是把县城打造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龙头,提出了四大领域17项重点支持与扶持的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在上一轮县域经济发展中,我们见识早、行动快,抓住了发展机遇,形成了今天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新时期,只要我们抢抓发展机遇,用好发展经验,用活发展政策,就一定能够在新一轮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新成效。

  (二)我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优势。我县城乡协调、三次产业比例协调发展的优势。近几年,我县强力推进脱贫攻坚,通过农村改革、农村产业发展、产业扶贫带动、拓展就业渠道、培训技术工人带动脱贫,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我县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发展,一产在不断壮大规模、提升质量的前提下,占比实现了逐年下降;二产在由小到大、由散到聚、由大到强的转变中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三产通过发挥我县的区位、交通、人口优势,实现了持续发展,从而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发展格局。这一优势对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从一组发展数据看,也表明了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三、抓住关键,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一)加快实施产业集群提速行动。以现有主导产业为基础,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产业链式布局为方向,突出龙头企业带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坚定不移发展循环经济、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木业家居、光电信息、食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牢牢把握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机遇及后疫情时代给大健康产业带来的机遇,以江山鸿泰旅游健康城建设为引领,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深刻把握各级重要战略机遇,积极培育壮大氢能源、智能网联、3D打印、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5+1+N”产业集群(5,即五大支柱产业;1,即大健康产业;N,即氢能、智能网联、3D打印、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产业多元、门类齐全、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XX县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更加注重产业链安全、保持供应链弹性,确保产业不因“黑天鹅”式风险而陷入供应链断裂,或导致自身产业链外移。同时,研究建立产业间高效协同机制,以备特别时期的物资供给,有效应对外部冲击。

  (二)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一是实施宜居宜业城区优化工程。统筹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多城同创,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力、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引领汉江流域风尚的文化发展高地。打造城市基层治理“三三制”品牌,分类推进居委会(小区党组织、单位党组织)+业委会(居民自治组织)+物业机构“三方联动”机制,深化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机制,构建有党的组织管事、有经费办事、有场所议事“三有保障”机制;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XX县样板,系统重塑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名片,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建设先行优势,强化智慧应用,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走在我省县域前列。二是实施特色小镇发展工程。各乡镇办都要充分发挥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坚持规划引领,抓住新一轮国土规划编制的机遇,科学编制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规合一”发展规划。要立足资源和发展实际,统筹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小镇是具有一定资源禀赋或产业基础的综合体,是利用产业新培育起来,以产学研和生产为一体的新的小镇,区别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不具备行政区划功能。特色小城镇是具有自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和产业特点的建制镇,具备行政区划功能。三是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农村垃圾、污水要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建立循环利用示范点,推动实现乡村林果化、庭院花园化。加强自然历史文化特色村和自然风貌特色村保护,各县都要明确一批自然历史文化特色村和自然资源特色村。四是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工程。完善市域内的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四级路网,进一步畅通城区到乡镇、乡镇到农村、城镇与城镇之间的道路联系,实现交通网络互联互通。配套建设物流和客运场站,按照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的要求,打造多式联运场站。各乡镇要持续争创国家和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

  (三)加快增强县域发展新动能。一是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要素市场的体制机制改革重在土地流转。要加快探索以乡镇为单位的集体建设用地上市工作,激活农村土地市场,解决好未来乡村振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农村产业发展钱和地的问题。建立金融向农村流动体系,用好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金融政策,积极发展农村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发展壮大。二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利用综合改革、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放活经营权,释放发展潜能,发挥最大效益。打通城乡要素流动通道,促进城镇资本向农村聚集。探索建立教育、医疗、科技、农业等领域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推进城市工作人员定期服务乡村,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三是推动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放管服”改革,实现一事联办、一网通办,提高项目落地和建设的便利性。同时进行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以更科学的方法、更务实的措施、更深入的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我县优势企业借“一带一路”走出去发展,支持和鼓励国内外先进的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制造业落户我县发展。

  (四)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新体系。一是健全绿色生态生产生活系统。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加快打造山水湖田林草生命共同体,统筹构建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努力构建良好的生态屏障。推进绿色生产,深化产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企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积极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垃圾总量,生活绿色化,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尽量减少机动车出行,构建步行生活圈。全面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建筑及绿色出行城市。二是健全生态治理系统。生态系统治理、生态环境改善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步推进,大力开展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工作,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以实施经济结构提质、生态功能提升、国土绿化提速、环境治理提效“四大行动”为抓手,着力抓好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抓好水系治理,建设线性开放式绿道绿廊。开全面实施农村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和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建设绿色美好家园。三是健全绿色发展的保障系统。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强化指标约束和指标引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保护环境的受益,损害环境的受罚。构建覆盖广泛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健全区域间污染联防联控和环境应急联动机制。

  同志们,通过今天的会议,希望各地各部门能够进一步学深悟透《XX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抢抓机遇,围绕新目标奋发有为,继续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抓实抓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县委书记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篇2

  要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建设XX“一城两心”的潜力所在、空间所在、希望所在。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县委书记在2022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稿,希望大家喜欢。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就是为了贯彻落实2月17日印发的《XX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首先,热烈欢迎国经中心XXX处长一行前来XX县参加座谈。刚才大家也听了XXX研究员的汇报,讲的很好、也很细。其中围绕《XX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总结了我县高质量发展很好的经验做法,也找到了问题和不足。希望同志们深入学习、认真借鉴,提出具有更强针对性的措施和意见,进一步推动我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一级承上启下,要素完整,功能齐备,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现阶段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乎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关乎着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乎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能否顺利推进乡村振兴,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全面协调的发展,是一个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一个城乡融合、整体推进的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县域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从土地承包、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到解决温饱的问题,再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一步的发展都与县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县域经济发展到了今天,面对生态环境、资源约束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们必须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更好、更高层次的发展。

  第二,要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基石。就我县而言,大量的人口在县域,主要增长动力也在县域。做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做好稳增长与惠民生的一个重要基石。当前,我们能否做好县域工作,能否以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是一个重要考验。同时,在新时代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破解“三农”难题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促进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稳增长惠民生的现实需要。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建设XX“一城两心”的潜力所在、空间所在、希望所在。我们要在新时代建设“一城两心”,就必须进一步壮大我县的县域经济,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也就是通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整体实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做大总体规模的前提下,更加惠及民生,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更加协调推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准确把握我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优势

  (一)我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是国家层面,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更加关注县域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的角度上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明确了县域治理的目标任务、动力所在和路径选择,为我们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李克强总理在近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出,要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国家不仅从政治上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更从国家政策措施上给予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动力。

  二是国家部委层面,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主要目的是把县城打造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龙头,提出了四大领域17项重点支持与扶持的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在上一轮县域经济发展中,我们见识早、行动快,抓住了发展机遇,形成了今天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新时期,只要我们抢抓发展机遇,用好发展经验,用活发展政策,就一定能够在新一轮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新成效。

  (二)我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优势。

  我县城乡协调、三次产业比例协调发展的优势。近几年,我县强力推进脱贫攻坚,通过农村改革、农村产业发展、产业扶贫带动、拓展就业渠道、培训技术工人带动脱贫,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我县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发展,一产在不断壮大规模、提升质量的前提下,占比实现了逐年下降;二产在由小到大、由散到聚、由大到强的转变中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三产通过发挥我县的区位、交通、人口优势,实现了持续发展,从而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发展格局。这一优势对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从一组发展数据看,也表明了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三、抓住关键,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一)加快实施产业集群提速行动。

  以现有主导产业为基础,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产业链式布局为方向,突出龙头企业带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坚定不移发展循环经济、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木业家居、光电信息、食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牢牢把握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机遇及后疫情时代给大健康产业带来的机遇,以江山鸿泰旅游健康城建设为引领,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深刻把握各级重要战略机遇,积极培育壮大氢能源、智能网联、3D打印、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5+1+N”产业集群(5,即五大支柱产业;1,即大健康产业;N,即氢能、智能网联、3D打印、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产业多元、门类齐全、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XX县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更加注重产业链安全、保持供应链弹性,确保产业不因“黑天鹅”式风险而陷入供应链断裂,或导致自身产业链外移。同时,研究建立产业间高效协同机制,以备特别时期的物资供给,有效应对外部冲击。

  (二)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是实施宜居宜业城区优化工程。统筹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多城同创,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力、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引领汉江流域风尚的文化发展高地。打造城市基层治理“三三制”品牌,分类推进居委会(小区党组织、单位党组织)+业委会(居民自治组织)+物业机构“三方联动”机制,深化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机制,构建有党的组织管事、有经费办事、有场所议事“三有保障”机制;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XX县样板,系统重塑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名片,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建设先行优势,强化智慧应用,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走在我省县域前列。

  二是实施特色小镇发展工程。各乡镇办都要充分发挥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坚持规划引领,抓住新一轮国土规划编制的机遇,科学编制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规合一”发展规划。要立足资源和发展实际,统筹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小镇是具有一定资源禀赋或产业基础的综合体,是利用产业新培育起来,以产学研和生产为一体的新的小镇,区别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不具备行政区划功能。特色小城镇是具有自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和产业特点的建制镇,具备行政区划功能。

  三是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农村垃圾、污水要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建立循环利用示范点,推动实现乡村林果化、庭院花园化。加强自然历史文化特色村和自然风貌特色村保护,各县都要明确一批自然历史文化特色村和自然资源特色村。四是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工程。完善市域内的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四级路网,进一步畅通城区到乡镇、乡镇到农村、城镇与城镇之间的道路联系,实现交通网络互联互通。配套建设物流和客运场站,按照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的要求,打造多式联运场站。各乡镇要持续争创国家和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

  (三)加快增强县域发展新动能。

  一是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要素市场的体制机制改革重在土地流转。要加快探索以乡镇为单位的集体建设用地上市工作,激活农村土地市场,解决好未来乡村振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农村产业发展钱和地的问题。建立金融向农村流动体系,用好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金融政策,积极发展农村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发展壮大。

  二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利用综合改革、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放活经营权,释放发展潜能,发挥最大效益。打通城乡要素流动通道,促进城镇资本向农村聚集。探索建立教育、医疗、科技、农业等领域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推进城市工作人员定期服务乡村,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

  三是推动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放管服”改革,实现一事联办、一网通办,提高项目落地和建设的便利性。同时进行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以更科学的方法、更务实的措施、更深入的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我县优势企业借“一带一路”走出去发展,支持和鼓励国内外先进的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制造业落户我县发展。

  (四)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新体系。

  一是健全绿色生态生产生活系统。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加快打造山水湖田林草生命共同体,统筹构建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努力构建良好的生态屏障。推进绿色生产,深化产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企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积极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垃圾总量,生活绿色化,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尽量减少机动车出行,构建步行生活圈。全面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建筑及绿色出行城市。

  二是健全生态治理系统。生态系统治理、生态环境改善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步推进,大力开展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工作,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以实施经济结构提质、生态功能提升、国土绿化提速、环境治理提效“四大行动”为抓手,着力抓好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抓好水系治理,建设线性开放式绿道绿廊。开全面实施农村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和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建设绿色美好家园。

  三是健全绿色发展的保障系统。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强化指标约束和指标引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保护环境的受益,损害环境的受罚。构建覆盖广泛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健全区域间污染联防联控和环境应急联动机制。

  同志们,通过今天的会议,希望各地各部门能够进一步学深悟透《XX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抢抓机遇,围绕新目标奋发有为,继续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抓实抓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县委书记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篇3

  要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建设XX“一城两心”的潜力所在、空间所在、希望所在。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县委书记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就是为了贯彻落实2月17日印发的《XX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首先,热烈欢迎国经中心XXX处长一行前来XX县参加座谈。刚才大家也听了XXX研究员的汇报,讲的很好、也很细。其中围绕《XX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总结了我县高质量发展很好的经验做法,也找到了问题和不足。希望同志们深入学习、认真借鉴,提出具有更强针对性的措施和意见,进一步推动我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一级承上启下,要素完整,功能齐备,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现阶段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乎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关乎着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乎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能否顺利推进乡村振兴,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全面协调的发展,是一个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一个城乡融合、整体推进的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县域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从土地承包、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到解决温饱的问题,再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一步的发展都与县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县域经济发展到了今天,面对生态环境、资源约束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们必须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更好、更高层次的发展。

  第二,要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基石。就我县而言,大量的人口在县域,主要增长动力也在县域。做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做好稳增长与惠民生的一个重要基石。当前,我们能否做好县域工作,能否以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是一个重要考验。同时,在新时代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破解“三农”难题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促进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稳增长惠民生的现实需要。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建设XX“一城两心”的潜力所在、空间所在、希望所在。我们要在新时代建设“一城两心”,就必须进一步壮大我县的县域经济,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也就是通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整体实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做大总体规模的前提下,更加惠及民生,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更加协调推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准确把握我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优势

  (一)我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一是国家层面,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更加关注县域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的角度上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明确了县域治理的目标任务、动力所在和路径选择,为我们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李克强总理在近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出,要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国家不仅从政治上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更从国家政策措施上给予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动力。二是国家部委层面,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主要目的是把县城打造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龙头,提出了四大领域17项重点支持与扶持的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在上一轮县域经济发展中,我们见识早、行动快,抓住了发展机遇,形成了今天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新时期,只要我们抢抓发展机遇,用好发展经验,用活发展政策,就一定能够在新一轮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新成效。

  (二)我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优势。我县城乡协调、三次产业比例协调发展的优势。近几年,我县强力推进脱贫攻坚,通过农村改革、农村产业发展、产业扶贫带动、拓展就业渠道、培训技术工人带动脱贫,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我县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发展,一产在不断壮大规模、提升质量的前提下,占比实现了逐年下降;二产在由小到大、由散到聚、由大到强的转变中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三产通过发挥我县的区位、交通、人口优势,实现了持续发展,从而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发展格局。这一优势对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从一组发展数据看,也表明了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三、抓住关键,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一)加快实施产业集群提速行动。以现有主导产业为基础,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产业链式布局为方向,突出龙头企业带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坚定不移发展循环经济、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木业家居、光电信息、食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牢牢把握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机遇及后疫情时代给大健康产业带来的机遇,以江山鸿泰旅游健康城建设为引领,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深刻把握各级重要战略机遇,积极培育壮大氢能源、智能网联、3D打印、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5+1+N”产业集群(5,即五大支柱产业;1,即大健康产业;N,即氢能、智能网联、3D打印、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产业多元、门类齐全、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XX县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更加注重产业链安全、保持供应链弹性,确保产业不因“黑天鹅”式风险而陷入供应链断裂,或导致自身产业链外移。同时,研究建立产业间高效协同机制,以备特别时期的物资供给,有效应对外部冲击。

  (二)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一是实施宜居宜业城区优化工程。统筹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多城同创,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力、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引领汉江流域风尚的文化发展高地。打造城市基层治理“三三制”品牌,分类推进居委会(小区党组织、单位党组织)+业委会(居民自治组织)+物业机构“三方联动”机制,深化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机制,构建有党的组织管事、有经费办事、有场所议事“三有保障”机制;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XX县样板,系统重塑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名片,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建设先行优势,强化智慧应用,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走在我省县域前列。二是实施特色小镇发展工程。各乡镇办都要充分发挥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坚持规划引领,抓住新一轮国土规划编制的机遇,科学编制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规合一”发展规划。要立足资源和发展实际,统筹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小镇是具有一定资源禀赋或产业基础的综合体,是利用产业新培育起来,以产学研和生产为一体的新的小镇,区别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不具备行政区划功能。特色小城镇是具有自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和产业特点的建制镇,具备行政区划功能。三是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农村垃圾、污水要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建立循环利用示范点,推动实现乡村林果化、庭院花园化。加强自然历史文化特色村和自然风貌特色村保护,各县都要明确一批自然历史文化特色村和自然资源特色村。四是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工程。完善市域内的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四级路网,进一步畅通城区到乡镇、乡镇到农村、城镇与城镇之间的道路联系,实现交通网络互联互通。配套建设物流和客运场站,按照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的要求,打造多式联运场站。各乡镇要持续争创国家和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

  (三)加快增强县域发展新动能。一是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要素市场的体制机制改革重在土地流转。要加快探索以乡镇为单位的集体建设用地上市工作,激活农村土地市场,解决好未来乡村振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农村产业发展钱和地的问题。建立金融向农村流动体系,用好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金融政策,积极发展农村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发展壮大。二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利用综合改革、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放活经营权,释放发展潜能,发挥最大效益。打通城乡要素流动通道,促进城镇资本向农村聚集。探索建立教育、医疗、科技、农业等领域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推进城市工作人员定期服务乡村,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三是推动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放管服”改革,实现一事联办、一网通办,提高项目落地和建设的便利性。同时进行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以更科学的方法、更务实的措施、更深入的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我县优势企业借“一带一路”走出去发展,支持和鼓励国内外先进的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制造业落户我县发展。

  (四)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新体系。一是健全绿色生态生产生活系统。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加快打造山水湖田林草生命共同体,统筹构建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努力构建良好的生态屏障。推进绿色生产,深化产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企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积极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垃圾总量,生活绿色化,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尽量减少机动车出行,构建步行生活圈。全面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建筑及绿色出行城市。二是健全生态治理系统。生态系统治理、生态环境改善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步推进,大力开展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工作,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以实施经济结构提质、生态功能提升、国土绿化提速、环境治理提效“四大行动”为抓手,着力抓好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抓好水系治理,建设线性开放式绿道绿廊。开全面实施农村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和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建设绿色美好家园。三是健全绿色发展的保障系统。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强化指标约束和指标引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保护环境的受益,损害环境的受罚。构建覆盖广泛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健全区域间污染联防联控和环境应急联动机制。

  同志们,通过今天的会议,希望各地各部门能够进一步学深悟透《XX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抢抓机遇,围绕新目标奋发有为,继续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抓实抓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县委书记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篇4

  借助省市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有利契机,县里统筹资金x元入股x乡村经济发展项目,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县委书记在全县巩固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会上的演讲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巩固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会,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近年来,x县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指示精神,通过组织、政策、资金、服务、人才等多种帮扶形式,不断创新增收方式,有效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能力,努力走好符合我县实际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道路。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也“永远在路上”。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x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做法有以下四点。

  一是突出组织建设,强化党建引领。一是选优配强队伍。大力实施村干部队伍提升工程,将思想觉悟高、服务意识强、带富能力强、热爱农村基层工作的人才推荐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先后培养推荐优秀后备干部x多名,实现每个村至少储备x名后备力量的目标。引导政治素质强、工作成效好的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理事长,进一步强化党支部对村集体经济工作的领导。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经济、股份合作、财务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等专业知识培训,定期邀请涉农部门技术专家现场教学,提高村干部致富带富能力。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考核内容,并与乡镇年终绩效挂钩,通过季通报、年考评倒逼责任落实。明确对村集体经济增收明显的村,按规定程序提取奖金进行奖励,使村干部的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的发展有机挂钩,进一步增强村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是突出政策支持,夯实保障基础。一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出台《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适度规模流转工作实施方案》,通过转让、互换、转包、出租、入股、抵押等形式,鼓励村集体对依法收回的承包地、实行统一经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的再配置。二是实施人才工程。加大干部选派挂职力度,通过下派乡村振兴指导员、第一书记、志愿者和聘请发展顾问、科技特派员等形式,重点服务x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和x个产业薄弱村,增强农村发展力量,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三是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储备库,根据各村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等情况,每年梳理安排增收项目x个,分期分批安排扶持项目,做到“年年有项目、村村有项目”。同时,简化项目建设审批手续,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增加村集体收益。

  三是突出载体创新,扩宽增收渠道。一是实施统筹项目。借助省市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有利契机,县里统筹资金x元入股x乡村经济发展项目,用于扶持x个村财收入未达x元的“相对薄弱村”,全力消除“相对薄弱村”。二是推行抱团发展。通过“强村带弱村”或“镇+村”“村+村”等形式,实现资源或优势互补互利。据统计,2021年各乡镇(街道)共实施抱团项x个,涉及x个行政村,总投资金额约x元,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x元。三是推行支部领办合作社。由村党支部书记代表村集体,注册成立有法人资格的合作社,村集体以土地、资金或其他固定资产入股,组织群众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入股,围绕特色产业开展经营活动,构建村集体和群众的利益共同体,初步形成自产自销、统购统销、置业发展、综合服务经营模式,促进村集体增收、村民增收。

  四是突出资金扶持,确保高效运作。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先后下拨专项资金x元、奖补资金x元用于扶持村集体收入“薄弱村”和“相对薄弱村”;统筹安排支部领办合作社专项资金x元、奖励金x元,对试点村进行重点扶持;安排x元用于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策划生成村财发展项目x个,预计每年可增村集体收入x元。二是推行结对帮扶。组织x个县直机关单位对口帮扶x个集体经济薄弱村、重点村,全县各部门单位共落实帮扶项目x多个、资金x元。三是实施普惠金融。不断推进村级合作社信用体系建设,建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普惠金融服务点,全县统筹专项资金x元作为普惠金融服务点保证金,为全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员整体授信x元,有效解决发展集体经济和农民生产生活贷款抵押难、担保难等问题。

  经过多年努力,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瓶颈。

  一是发展不平衡。由于受自然环境、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及村干部能力等因素影响,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村与村之间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二是发展后劲不足。村集体收入来源普遍存在总量较小、来源单一、收入不固定等问题。在相对偏远的农村,主要是靠土地、山林等资源承包或固定资产的转让、租赁来增加收入,生产经营性收入很少,收益率也很低,有些原先有集体经营性收入的村,因疫情、产业萧条等原因还出现“返薄”的问题。三是普遍入不敷出。当前多数村集体都面临历史债务和现实支出两大“包袱”,严重影响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约了村级经济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座谈,我总结了两点影响制约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原因。

  一是主观方面。部分村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一味抱怨没基础、没资源、没资金、没政策,自我发展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存在“够花就好”“管好届内”的想法,满足于守摊子、保运转,有多少钱做多少事;还有一些干部认为发展集体经济费力不讨好、风险自己担、利益集体享,搞砸了会新增债务,还会遭到斥责和埋怨,甚至会丢选票,被起诉,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此外,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村干部岗位吸引力下降,很多年轻有文化、有头脑的人纷纷外出务工创业,造成农村“两委”普遍年龄较大、文化不高。以我县为例,年龄的老化和文化水平低使村干部在面对村集体经济时,往往缺乏发展眼光,片面的认为发展集体经济就是置业出租、入股分红等,造成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可持续发展项目较少。

  二是客观方面。一是缺资源条件。大多数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都地处偏远,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气候环境恶劣,自然村多而分散,人口外流严重,有的常住人口不足百人,受上述多种因素制约,这些村先天条件不足,使得集体资源难以被开发利用。二是缺项目路子。很多村未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制定短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而是在政策性、可行性、风险性评估不足的情况下,随意跟风上项目,盲目发展,再加上我县村财项目普遍以农业为主,抗风险能力弱,受市场、大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收益起伏也较大,这些都造成集体经济增长持续性不足、风险性提高。三是缺资金保障。我县大部分村集体缺少资产,想要筹集资金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只能伸手向上要钱,然而省、市、县帮扶资金与农村的现实需求相比存在较大缺口。而有限的资金只能发展小规模经济,见效时间长、收效少,很难达到逐年增长的要求。四是缺政策支持。虽然县里出台了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但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没有在土地、规划、项目、金融、人才、技术等方面制定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和具体工作措施。

  对于下一步,促进我县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要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村级领导核心。提升村级集体持续增收能力,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把懂经营、善管理、发展集体经济意识强的致富能人、创业青年、回乡学子等推选进村级组织。将“扶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依托乡镇党校建立村干部特别是村主干轮训制度,不断增强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弱鸟先飞,迎头赶上”的意识。树立正向激励机制,每年对村集体经济增收明显的村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县级可每年评选一批增收先进村,给予村干部一定的奖励,并进行表彰,激发工作积极性。

  二要统筹使用资金,建立分级投入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投入的资金量较大,必须拓宽投入渠道,形成多元投入新格局。建立常态化财政投入机制,解决村集体经济因资金不足导致的增收不可持续问题。同时,通过设立村集体经济发展风险补偿金,鼓励县域内金融机构积极放贷,特别是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开展针对村集体闲置资产的抵押贷款,破解村级资产变现能力差难题。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经营和分红,拓宽村级资金来源渠道。

  三要强化运作管理,选好选优增收项目。要深入分析各村现有产业发展情况,逐项统计土地、山林、俱乐部等集体资产,梳理各村在产业、资源方面的优势,确定村自主发展集体经济的项目。加强县一级运作,立足县域产业规划、对接市场需求,围绕“企业急需什么、而现在市场又没有,又是目前只有政府才能提供”的定位去优选项目,力争双赢。同时,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储备库,组建由村财办、农业农村、财政、生态环境等单位组成的项目评审小组,对拟实施的项目进行考察论证、专家咨询、评审,从中首选效益好、带动强、群众认可、符合国家政策的产业,降低项目实施风险,提升项目可持续性。

  四要坚持扩宽思路,探索创新增收途径。总结推广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经验,根据各村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类探索,在支部领办合作社基础上领办创办乡村旅游公司、劳务公司、保洁公司等其他各类集体经济实体,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途径。支持村集体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村级自留地等闲置资产参股经营稳定的工商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项目,以获得稳定收入。加强统筹协调,县、乡两级以调研分析为前提,将预期收益好的项目提供给村集体投资入股,比如,为工业园区提供配套服务的项目、主要街道的商业店面建设项目等。

  五要强化政策供给,形成合力帮扶氛围。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县直相关单位和乡镇(街道)根据自身的职能和优势,制定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措施,为村集体经济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并将各类政策措施汇总形成动态的《政策汇编》,通过多种媒介进行时时发布,让乡村两级干部都能“按图索骥”“应声而动”,避免政策“闲置”或成为“消息灵通者的专利”。加大人才支持力度,继续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等,充实发展力量。通过开展评比表彰、典型宣传、项目推介、现场观摩等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

县委书记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篇5

  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县委书记在全县工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发言

  同志们:

  今天上午我们刚刚召开了外派招商干部培训动员大会,下午,紧接着召开全县工业发展大会。这两项工作是紧密相联的。外派干部招商,招来项目干什么,重点是招工业项目,发展工业。这次全县工业发展大会,也是十多年来我县召开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工业经济专题会议。会议主题非常明确,就是要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认清形势,加压奋进,拉开我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新的序幕,推动XX工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刚才,国平同志总结了工业发展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就下步工业发展讲了很好的意见,XX、金星、黄国等7个企业负责人作了大会典型发言,总体上这些企业不管规模大小、贡献多少,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都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民营工业企业。通过它们,我们既看到了XX未来工业发展的希望,同时也感到XX工业发展的任务艰巨。下面,围绕推进工业强县这个主题,我再讲以下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以更宽的视野把握工业强县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财税、就业的重要来源,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把发展工业作为强县富民的首要任务。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主要看工业化程度。认识的深度决定工作的力度。推进工业强县,关键是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进一步深化对发展工业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

  首先,要深刻认识到“无工不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无工不富”的口号早在八十年代就已提出。纵观发达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无一例外靠工业化的强力支撑。它们的发展历程表明,哪个地区最先、最快、最深入地推进工业化,哪个地区就在发展上居于领先地位;反之,忽视、延误了工业化进程,就发展得慢,就贫穷落后。应该说近年来,我县发展工业的力度不断加大,规模工业企业群体日益扩大,工业经济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也明显增强,成为全省8个食品工业强县之一。但是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县仍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20XX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1.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5个百分点;大个头企业较少,特别是规模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等重要指标在全市、全省排名靠后;同时还存在着结构不优、链条不长、层次不高、品牌不响、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目前看,工业经济是我县县域经济名副其实的“短板”和第一弱项,必须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要求去抓好工业发展。

  其次,要深刻认识到工业化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工业化是“三化”的核心,工业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抓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抓工业,离开了工业化来谈科学发展、富民强县都是空谈。我们县地下无矿产、地上无资源,传统农区的县情,决定了我们更应该紧紧抓住工业化这个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引擎不放松,走好提升农业产业化、加快农区工业化的发展路子。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农区工业化,工业化不仅大大提升经济总量,还会大大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XX集团一头连着农户,一头伸向市场,直接带动解决了近1万人就业问题,使XX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工业化过程就是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工厂,受到社会化大生产的洗礼过程,也是非农就业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大力发展工业,可以有效地培植税源与财源,极大地增加就业岗位,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为强县富民创造条件,为工业反哺农业提供财力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基础。因此,推进工业强县就是推进科学发展,工业化道路就是强县富民之路,就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根本出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好工业强县之路。

  第三,要深刻认识到推进工业强县是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的必然选择,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凡是经济实力强、发展快的地方,都有强大的工业经济作支撑,都是靠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来拉动。省市县域经济大会之后,我们组织部分领导干部到XX、罗山、淮滨、息县、光山等县考察学习,看了之后,大家对这些兄弟县近两年来工业发展速度快、力度大、效果好都感到强烈震憾。大家都知道,这些县过去工业基础薄弱,有的甚至是工业空白县,但近年来它们在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规模企业培植等方面行动快、力度大、成效明显,特别是它们各级各部门发展工业的强烈意识,敢抓、会抓、真抓工业的气魄,给了我们新的很大启发。像XX县在短短的时间内,征用了2000多亩土地,解决了用地矛盾和失地农民生活就业的问题,迅速建设了工业园区,而且没有因为发展工业征地而发生一起上访事件,这些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XX省不沿边、不临海、缺资源的边缘小县——XX市之所以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跻身全省十强县,关键在于抓住了工业、突出了工业、突破了工业,它们靠打造全国最大的电动车产业带、玻璃钢产业带、造纸机械产业带,20XX年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73.2亿元、利税62亿元,相当于整个信阳市的54%和130%。该市所辖9个乡镇税收个个超过千万元,全市产值超亿元以上的企业70家,纳税额超千万元以上的企业8家,创造了令人瞩目的“XX现象、XX奇迹、XX速度”。现实告诉我们,没有工业经济的先行突破,就无法壮大实力、提升竞争力,就不会有县域经济的整体突破。XX经济欠发达的根源在于工业基础的薄弱,推动XX经济腾飞必须靠工业突破,靠工业支撑。

  二、明确目标,以更大的力度加速工业强县

  XX如何实现后发赶超、建设工业强县,关键核心在于立足XX实际,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谋划工业要有大气魄、大手笔,发展工业要有大视野、大思路,建设工业要有大作为、大突破。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于把小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强、新企业做多、死企业做活,培育一批核心龙头企业和大企业集团,确立XX新兴工业强县地位。

  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工业强县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做大规模、提质增效、增强竞争力为目标,举全县之力大办工业、办大工业,着力打造发展载体,壮大工业支撑,走出一条具有XX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具体目标:到“十一五”末,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数达到100家以上,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2-3家,过亿元的企业达15家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具体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一是培骨干,壮龙头,强化工业支撑。工业化时代,以什么论英雄?关键要看你这个地区有多少企业,特别是有多少真正素质高、有实力的骨干企业。美国和日本没有162家和67家世界500强企业,他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么强大的实力。我省的漯河市,在一个双汇大集团的带动下,盘活了整个漯河经济。我们说XX经济实力强,强就强在他拥有XX、XX、XX等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就我们XX而言,之所以在全省还有一席之地和一定的知名度,尤其是两次在全省县域经济大会上作典型发言,进行经验书面交流,作为参观点,一个重要因素得益于我们拥有一个享誉中外的世界鸭王——XX集团。但是,我们拥有的大企业、骨干企业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品质上讲都还称不上真正有实力。所以要赢得工业优势,必须在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上下功夫,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一批支撑力强、成长性快、科技含量高的骨干企业群体。为此,县里已筛选了10家重点企业和10家高成长性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并实行动态管理。一要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打造工业旗舰。引进战略投资者,是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最直接、最现实、最快捷的途径,也是推动我县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的首要选择。特别是围绕XX上市和潢纺资产重组,要敢于善于吸引战略投资者,与他们合资合作,让他们参股、控股甚至整体收购,借助外力激活自身、壮大自身、发展自身。二要大力抓好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优化升级。目前,全县企业大多数是农副产品加工型企业,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低,高科技、高利税项目几乎没有。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主动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努力提高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三要大力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企业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体现在企业管理上。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关注管理、钻研管理,建立现代管理企业管理制度。但我们的一些企业,仍然停留在家庭式经营、家族式管理的模式上,父子兵、血缘情,依靠三亲六戚搞管理,不懂技术,不懂经营,不懂创新,这种模式、这种机制无法适应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更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XX新希望集团的前身就是一个由刘氏四兄弟创办的典型的家族式企业,他们最终选择走向了现代企业制度,并迅速成为全国500强企业之一,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各企业主一定要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学习同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大胆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把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四要大力实施名企名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品牌就是质量、效益,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一说到创品牌,大家可能显得信心不足,似乎品牌高不可攀,总是说我们的企业小,科技含量不高,不可能创造出名牌。其实,打造品牌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困难,关键是要以一品为主,突出主业,突出主打产品,专心致志把它做优做强。在国际企业界流传这么一句话,专注是金。日本有一家只有7个人的企业,其产品产品特别“专一”,就是我们看起来非常不起眼的哨子。可大家千万别小看这小玩意儿,一年竟创造了7000万元的利润。为了生产哨子,他们聘用了300多名专家研究哨子,最贵的哨子卖到2万美元一个。在世界杯足球赛上,所有裁判用的哨子都是出自该厂。更令人称奇的是,他们的哨子种类达上千种,有给美国警察生产的专用哨子,还有给家庭宠物狗生产的无声哨子,世界著名的马戏团大多使用该厂生产的无声哨子,可以说,哨子让他们给做绝了。这个事例很值得大家在争创品牌上参考和借鉴,也说明在打造品牌上潜力很大、发展空间很大。像我们黄国粮业的水磨糯米粉产品,在做成“省标”的同时,又瞄准了“国标”。

  二是强产业,拉链条,打造工业集群。集群式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目前,我县已形成鸭、花、猪、水产、羽毛及粮油加工六大特色产业,这是我们的一大比较优势,也是我们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基础。但这些产业仍存在整体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完善、联动效应差的问题,尤其是猪产业、花木产业在深加工上还是空白,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低,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和集中度。一要发挥好龙头辐射带动作用。每个特色产业都要筛选出1—3家龙头企业给予重点培育,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中小企业搞好配套协作,加速相关企业聚集,强化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促进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二要发挥好公共服务平台作用。一方面积极探索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投入,着力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应用、信息服务、人员培训、质量技术标准和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等五大公共平台建设。另一方面,要集中现有资金和政策资源,用于支持一批重点产业集群的公共平台建设。三要发挥好行业协会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协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县也先后成立了花木、生猪、水产、羽毛等协会组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靠“单打独斗、小打小闹”已经形不成气候,像我们的花木、羽毛等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可能。上个月中旬,中央七台《每日农经》栏目,播放了一个乡的羽饰品加工企业,可介绍的不是我们XX的张集,而是XX市的一个乡。我们的羽饰品加工业虽然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规格、标准还比较低,企业之间比较松散,应该增强危机感。要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资源整合、开拓市场、企业维权等方面的作用,避免盲目竞争、无序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形成众多企业团结发展的整体合力。

  三是上项目,建园区,增强工业后劲。工业发展快慢,重大项目是关键,园区是载体、平台。有没有一批立县强县的重大工业项目,直接影响着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成败;能不能依托园区,引进大的工业项目、好的工业项目,不仅检验着一个地方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一个领导班子领导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我们要不断强化项目意识,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尤其是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培育大企业,建设大园区,谋求工业大发展。一要招商引资上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这个中心的中心、重点的重点,是加速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要围绕资源和比较优势,高起点策划,高水平包装,推出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对全县发展具有较大支撑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另一方面,要在食品、电力、医药、纺织、建材、能源等主导产业上下功夫,通过大力推介引进、项目产业对接,争取上马一批有利于增强我县发展后劲的龙头项目。二要全力以赴抓项目。对“十一五”期间排出的50个重点工业项目,特别是近期排出的重点招商工业项目,实行“四个一”,即:一个项目一名处级牵头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体现“四个快”,即:快签约、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集中力量抓项目、上项目、建项目,迅速转化为现实的工业生产力。对有线索的工业招商项目,将由县处级领导干部带队,加大洽谈力度。三要围绕项目建园区。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早已被科学发展所淘汰。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引导工业合理布局,建好园区是基础前提。我们必须按照市场化、集约化、特色化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抓好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配套。XX工业园要重点围绕食品工业园的定位做文章,民营工业园要重点围绕商贸物流谋突破,对入园项目不仅要注重规模,更要注重是否与园区特色相匹配,是否与现有企业相配套成体系,是否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能不能形成规模效应、集群效应。XX工业园要全面加快开发建设进程,园区内的路网架构要尽快形成,加快建成一批标准化厂房,力争年年都要有大变化,三年整体上规模。

  四是抓民营,带非公,培育工业增长点。民营工业是我县工业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存在薄弱环节。我县工业发展的最大差距,就是民营工业发展特别是规模民营工业发展不够快不够好的问题。XX民营经济占了整个经济总量的65%,其中X州、X州的占比高达90%,而我县民营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在全市八县二区中尽管相对较高,也只有54.6%,也就是一半多一点,差距非常明显。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放心、放手、放胆发展民营经济。一要在发展领域上实行“非禁即入”。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制,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其他行业。二要在发展环境上实行“有错即纠”。清理和规范各种收费,减少和规范各类检查,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创造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发展环境。三要在发展政策上实行“有需即帮”。 要不断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只要我们再加一把力、再升一点温,给创业者和民营企业家多一点阳光、多一点空气、多一点雨露、多一点养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创业的热情就会高涨,创业的动力就会更强。四要在发展成果上实行“有功即奖”。要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自立、自强、自信,敢于闯新路,善于创大业。对有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给予鼓励和奖励,在全社会形成创业光荣、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光荣的良好风尚。这次会议出台了发展工业的具体意见,成立了几个协调组,希望这些部门能够真正为民营企业家、为非公经济发展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用真情、真心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要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尊敬企业家、人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把民营企业家当成上帝、当成亲人,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从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做起,为我们的纳税人搞好服务,当好公仆。

  三、营造氛围,以更实的举措推进工业强县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努力。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措施,搞好协调配合,齐心协力把县委、县政府加强工业、发展工业、振兴工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体现在发展成效上。

  一要强化领导,提高领导工业的能力。现在,县里已经成立了高规格的工业经济领导小组,代表县委、县政府负责全县工业经济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要经常研究工业经济的有关政策措施,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企业生产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县四套班子领导要按照联系企业责任制的分工,经常深入所联系的重点企业和成长型企业,主动对接,主动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各乡镇、办事处、园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发展工业经济的第一责任人,要对辖区内工业发展负总责,“一把手”不抓工业就是失职,抓不好工业就是不称职。其它各相关部门也要从自身职能出发,找准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努力形成全县上上下下重视工业、方方面面关心工业、齐心协力发展工业的良好局面。

  二要优化环境,增强服务工业的合力。各部门、各单位要想企业之所需,急企业之所急,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发展,把为企业服务的好坏作为领导干部是否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体现。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熟悉工业经济,善于把握宏观发展走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熟悉国土、税收、金融等与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提高运用政策为企业发展服务的能力。各执纪执法部门要服从XX发展大局,增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竭力主动为企业多办实事、好事,对企业正常经营生产不干预,对自己该办的事不失职,对企业希望办的事不推诿、不扯皮,对政策法规不明确的事善于灵活变通。县纪委、监察局、优化办要加大督查力度,对违反“五禁止”、“十不准”和“企业25天宁静工作日”的,对企业正当合理需求拖着不办的,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直接帮助企业办理有关手续,具体由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负责把关,一个环节都不能耽误、拖延,主动接受企业监督。县纪委每个季度要组织一次由企业对政府职能部门的行风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布。第二季度的结果最迟在7月中旬公布。各企业也要加强对我们政府部门工作的监督,对服务不到位甚至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要大胆投诉、举报,一经查实,绝不姑息迁就,严肃处理,让企业家有更多的精力来抓好生产、抓好发展。

  三要破解难题,减少发展工业的阻力。要发展就会有阻力。当前,要着力破解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投入问题。目前,我县工业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融资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成长型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发展壮大。要广辟投资渠道,增加工业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拿出必要财力,设立工业发展基金,积极向国家、省、市争取新型工业化专项引导资金、技术改造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等,支持重点企业和成长性企业的项目建设。切实加强银企协调,广泛开展银企合作,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多渠道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土地问题。土地是企业发展的必要载体。县征地工作领导小组要广开地源,搞好运作,加大土地储备力度。要突出重点,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在用地上要优先保证。要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增加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效益。三是人才问题。推进工业化需要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特别是企业家队伍,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名牌战略等都需要人才和智力支撑。要加大对民营企业主的培训力度,帮助其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其转变经营理念,变革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成长壮大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四要落实政策,激发支持工业的动力。今天,会议出台的几个配套文件,是县委、县政府和县工业经济领导小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讨论后制定的,也是近年来发展工业各项政策的集成与提升,对加快我县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导向激励作用。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抓好贯彻,该落实的措施要坚决落实,该投入的资金都要确保投入,该兑现的奖励要及时兑现,该解决的问题要限期解决。特别是不少政策都是直接针对企业的,目的是激发企业作为工业发展主体的活力,激发企业家的创业热情,要说了算、定了办,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决不能“失信于企”。通过落实政策,在全社会倡树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学习企业家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建设工业强县中的独特作用。对为XX工业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企业,要颁发“绿卡”,在XX不接受任何非正式的所谓“检查指导”。

  今天全县有50多家规模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应当肯定,当前我县绝大部分企业家进取精神、发展意识都是非常强的,但在加大投入、资本运作等方面,也存在着不敢搞大投入、上大项目,有的甚至满足于现状,不愿求大发展的问题。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关键是我们企业家要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你们既要对企业负责,还要对XX经济社会发展尽责,更重要的是要对包括企业职工在内的XX人民作出你们最大的贡献。因此,大家要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始终保持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的精神,锐意进取,奋力拼搏,艰苦创业,不断创造新的更大业绩。我们相信,所有的民营企业家都有决心、有能力成为XX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和有功之臣,我们期待着你们创造更好更大的业绩,回报XX、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同志们,XX建设工业强县任重道远、前途光明。希望大家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把工业发展抓紧抓实,努力形成全县“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良好氛围,以工业发展的新突破铸造工业经济的新辉煌,为加快XX崛起、建设中等城市奠定坚实的工业基础。

 

 

县委书记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篇6

  人生之路多坎坷,摔个跟头别难过,爬起来,掸掸土,前方就是一片乐土。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县委书记在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发展动员会上的精彩讲话稿。

  同志们:

  刚才,X 同志传达了全省农村工作暨新农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全市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发展动员大会精神,并具体布臵了相关工作,请大家按照责任书的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再讲三点意见:

  一、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必须提高政治站位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没有农村群众的脱贫,就没有乡村振兴;没有广大乡村的振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成为一句空话。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从以下“三句话”来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

  (一)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就是讲政治。在X 年X 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中央吹响了脱贫攻坚冲锋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 2020 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在党的十九大上,中央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在此后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作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战略部署,发起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动员令。由此可见,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既是一个极其严肃而重大的政治问题,又是一项极其严肃而重大的政治任务。

  (二)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就是促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而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面对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中央聚焦“三农”工作,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集中大量财力、人力和物力向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等领域投入,为农村发展提供全面而具体的政策扶持、项目支撑和资金支持,这对我们来讲,是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历史性机遇,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三)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就是惠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最需要强化的环节,就是脱贫攻坚;最需要抓紧的事情,就是推动乡村振兴。从脱贫攻坚来看,基本的目标就是确保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从乡村振兴来看,描绘的蓝图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作为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的有力抓手,坚持不懈抓紧抓好抓实。

  二、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必须明确工作重点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必须打赢的“前哨战”,乡村振兴是加快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催化剂”。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必须突出重点,以工程化、项目化、具体化的形式加快推进实施,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一)实施“产业发展”工程,推进产业兴旺。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活水源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内容。我们要围绕“产业兴旺”要求,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华丽转身”。一要做强特色产业。认真落实全省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行动计划和全市“X”发展思路,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模式,加快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影响、有品牌、有效益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提升农业品牌核心竞争力。二要做好融合文章。在统筹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设施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积极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为农业农村发展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同时,把产业融合发展与特色小镇建设紧密结合,按照经济发达镇体制改革的要求,重点打造X 小镇,实现产镇一体、协调发展。三要深化农村改革。要在巩固农村土地确权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臵”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不断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二)实施“环境整治”工程,推进生态宜居。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我县农村环境有了改善,但在镇村规划、基础设施等方面仍有不少问题,离生态宜居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要科学编制镇村规划。对镇村建设,既要科学规划,又要强化规划执行,尤其要加强对农民建房的规划管理,确保有新村更有新貌。重点做到“四坚持、四不准”,即:坚持自然生态,不准大拆大建、破坏乡村风貌;坚持各美其美,不准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和手法,不搞水泥路面过度硬化和“千村一面”;坚持求真务实,不准违背农民意愿建大广场、大门楼、大公园等形象工程;坚持共建共享,不准脱离群众、政府大包大揽。建设部门要按照简洁实用原则提供参考图纸,同时加强对镇村干部、能工巧匠的培训,确保图纸变成现实。二要全域推进城乡治理。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着力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工作。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要加快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市场化进程,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已经建成的集镇污水处理厂要尽快投入使用,今年在建的要尽快建设。同时,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严格落实河长制、山长制、路长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三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要围绕“水要户户通、电要稳定贯通、路要条条畅通、讯要高速互通”的目标,全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要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力争所有乡村道路实现水泥路硬化;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步伐,不断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三)实施“文明提升”工程,推进乡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我们要围绕“乡风文明”要求,打一场加快农村文明进程的攻坚战。一要加强精神文明创建。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持续深化“X 杯”“X 榜”“X 家庭”等评选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同时,要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自治管理、扬善惩戒等管理制度,坚决抵制封建迷信活动,依法制止非法宗教活动。二要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文化部门要大力推动文化下乡工程,积极创作生动形象、雅俗共赏、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歌舞等文艺节目,着力丰富群众性文体生活,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乡村每个角落。要切实保护好农村古树古村、传统村落、民宿、传统建筑等珍贵遗产,特别是在拆除农村危旧房时,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要进行维修加固,决不能一拆了之。三要抓好农村移风易俗。现在,农村一些地方不良风气仍然盛行,天价彩礼、人情礼金、盲目攀比让一些农民背上了人情债,有的甚至因婚致贫。要进一步规范红白理事会运行管理,下大力气解决大操大办、厚葬薄养、麻将赌博等恶俗陋习,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四)实施“乡村治理”工程,推进农村和谐。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把自治与法治、德治贯通起来,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把基层党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臵,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当前,尤其要抓好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拓宽村级干部选人视野,注重从带头致富能人、返乡创业人才、优秀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退休干部和其他先贤中选用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村级组织带头人,从源头上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二要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坚持群众的事情群众管的原则,着力创新村民自治形式,切实从健全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入手,加强村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说事拉理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积极推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监事会等村级民主协商制度,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三要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一户一位“法律明白人”工作,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政策宣传,发动群众力量,严厉打击“村霸”,宗族恶势力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既打涉黑组织,也抓后面的“保护伞”,坚决清除黑恶势力生存的灰色空间。

  (五)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推进全面小康。现在脱贫攻坚已进入系统发力、重点突破、集中攻坚的关键阶段。我们一定要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细文章。一要识别再精准。要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一一对照,严格比对,看建档立卡是否准确、看是否有漏户现象、看是否有返贫现象、看是否有儿女不赡养老人现象,应统尽统、应退必退。同时,充分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的动态化更新、常规化管理,保证扶贫对象数据真实、完整、准确。二要施策再精准。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按照稳定解决“两不愁”基本生活保障、重点完善“三保障”制度的要求,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再覆盖、健康扶贫再提升、异地扶贫搬迁再精准、教育扶贫再对接、贫困村村庄再推进五大工程,确保每一项扶贫政策覆盖到所有贫困人口,不折不扣不走样。三要帮扶再精准。在驻村帮扶方面,我们一些驻村干部把“驻村”当“值班”,要求紧了去两天,形势松了不见人,工作浮在面上。连心小分队要切实发挥作用,实打实地上门上户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组织部门要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全面实行第一书记“召回制”,不能“一派了之”。

  三、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是推进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保证。我们要坚持系统思考、系统谋划、系统实施,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新时代农村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要强化领导保障。各级党组织要把推进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乡镇党委书记要当好脱贫攻坚的“一线总指挥”和乡村振兴的“急先锋”,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层级责任,加强目标管理,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农业部门要加强对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政策研究,特别是把握好经济新常态下农业农村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综合协调、指导和监督。相关部门要立足职能,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做好协同配合,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要强化资金保障。要整合财政资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使公共资源配臵优先向农业农村倾斜。整合利用各类涉农资金,集中财力投向乡村振兴建设。扶贫、发改、水利、环保、农业、旅游等部门要千方百计向上争取扶贫、环境治理、农村水利、农电网升级改造、高标准农田、农村旅游基础设施等建设资金。金融部门要加大涉农贷款的投放力度,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尤其是涉农部门要认真谋划好一批符合政策、前景广阔的好项目、大项目,以项目带动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

  三要强化人才保障。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支撑。要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农业工作部门要注重拓宽引才渠道,创新引才方式,通过事业单位招牌、鼓励企业自主引进等多种形式,努力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特别是要深入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在农村创新创业,使他们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头雁、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着力完善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鼓励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科技人员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四要强化作风保障。现在有的乡镇和部门,不检查工作就不重视,不督办工作就不落实。这种作风危害严重,不仅延误了工作,而且影响了发展。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以X 发展为己任,积极主动作为,不搞花架子,不敷衍塞责。今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认真开展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重点盯紧严重影响脱贫攻坚工作落实、严重侵害贫困群众利益、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新问题,盯牢扶贫领域“四风”问题新表现,全面排查扶贫领域作风问题,对作风问题实行销号管理,特别是对扶贫资金项目问题强化自查自纠,以作风建设促进脱贫攻坚工作。

  同志们,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建设X 中心城市,决胜全面小康新X 奠定坚实基础。

推荐访问:会上 经济工作 县委书记 壮大村集体经济会议上的讲话 村集体经济发展大会发言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言稿 村书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 村集体经济发展交流发言 村委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发言 村支部书记谈壮大村集体经济 发展村集体经济村支书发言稿 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言稿
上一篇:2022商务局关于商贸领域防汛抗旱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下一篇:一校一策疫3篇

Copyright @ 2013 - 2018 老骥文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老骥文库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