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4篇

来源: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2-09-25 10:10:04 点击:

《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4篇《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第3卷第5期2010年9月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outhwestPetroleumUniversity(S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4篇,供大家参考。

《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4篇

篇一:《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卷第5期2 0 10 年9 月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Jo u rn a l o f S o u th w e st P e tr o le u mU n iv ersity ( S o cia l S c ie n c e sE d itio n )V 0 1. 3N o . 5S ep .2 0 10文章编号:

 167 4 —50 9 4 ( 20 10 )0 5—0 0 8 2一0 4从《说文》 ^部字看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文化+翟毅宁(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l匹tJJl成都6 10 0 6 8 )摘要:

 《说文》 54 0 部, 与古代居室文化有关的有^部、 广部、 户部、 门部等, 其中以一部字为代表, 反映了古代居室建筑的演变情况和古代先民的农业文化心理。

 古代居室有两种方式:

 一是上古穴居而野处, 人们生活在洞穴之中; 二是沼泽低湿之地, 人们在树上筑巢而居。

 从这两种原始的居住方式演变到后来的房屋建筑, 体现了古代先民的一种居家文化心理; 而且, 古代居室的演变与农业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

 对有关居室建筑的一部字的字形结构进行分析, 足以揭示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文化内涵。关键词:

 《说文解字》 ; 一部; 居家; 农耕文化中图分类号:

 H 10 9 . 2文献标识码:

 AD O /:

 10. 3863/j. issn. 1674—5094. 2010. 05. 018引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也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 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

 《说文》 将东汉之前的9353个汉字, 根据字形字义的不同分为54 0 部。

 ^部共收7 l字, 16 个重文, 后来新附的有3个…15¨ ” 2。

 《康熙字典》 增补19 个, 散见在其他部中的还有宫、 官等字心” 加。

 这些字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反映了占代的居室演变和古代先民的农业文化心理。

 本文通过对^部字及有关字构形的解析, 透视古代汉民族居家建筑的演变所反映的农业型社会的文化现象。l从《说文》 ^部字看古代居室的演变旧石器时代, 原始人的衣食住行完全依附于其所处的生态系统, 由于松散的组织方式以及低下的技术水平, 当时尚未出现作为人文景观的聚落和建筑。

 并且由于南北方自然条件的不同, 远古先民选择了不同的居住方式:

 北方气候干燥, 选择穴居; 南方气候湿润, 选择巢居。

 这基本上都是依据居住地的实际情况而定, 将天然洞穴或巢穴加以简单改造就成为最初的居住地。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生产技术有了进步, 先民们开始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并逐渐改进居住情况, 最终发展为地面建筑。农业发展需要充足的水源, 水也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要素。

 因此, 古代先民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一般靠水源而居, 这样就形成了古代两大农业区域:

 南方长江流域和北方黄河流域。

 由于南北方气候条件的差异, 先民们选择了不同的居住方式:

 南方从构木为巢的“巢居” 发展到地面, 北方由“上古穴居而野处” ( 《易・系辞下》 )发展到地面。从诸文献记述来看, 种种的说法可以统一为两点:

 一是上古穴居而野处, 人们生活在洞穴之中; 二是沼泽低湿之地, 人们在树上筑巢而居。

 而据考古学家分析, 洞穴居住者, 随着社会进步而渐渐露出地面, 由穴居半穴居变为地面上建屋而居; 巢居者则渐渐把居住空间下降, 由巢居到半巢居( 即干栏式建筑)也变为地面上建屋。

 《始学篇》 :

 “上古皆穴居,有圣人教之巢居, 号大巢氏。

 今南方人巢居, 北方人穴处, 古之遗俗也。

 ” “南方潮湿, 北方干旱, 巢居和穴处适应小同环境而各自延续的时间不同。

 长江流域以南由独树巢居, 经过多树巢居而演变成干栏式房屋; 黄河流域由穴处, 经过半地下穴居而演变成木骨泥墙的地面建筑” p ¨ 1。长江流域气候潮湿, 林木众多, 所以南方的先民们一般采取构木为巢的“巢居” 。

 尽管文献中有关“巢居” 的记载不少, 但古文字中依据“巢居” 而造的字却很少。

 因此, 巢居作为宫室的一种祖型, 比之穴居, 由于缺乏实物依据, 故推测的成分大一些。

 甲骨・收稿日期:

 20 10 —0 2—12作者简介:

 翟毅宁( 19 8 6一), 女( 汉族), 陕西蓝田人, 硕士, 主要从事文字学及近代汉语研究。万方数据

 第5期翟毅宁:从《说文》 ^部字看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文化8 3文中“乘” 的字形, 是从人从木, 上下结构, 像大人登于木上。

 小篆字形稍变, 突出了人的两脚, 表示人登上树木, 后来才隶定成现在的样子。

 所以“乘” 的本义是升、 登, 《诗经・卫风・氓》 “乘彼埯垣” , 即用本义。

 “乘” 字所反映的古人的臀树习性, 或许是有巢氏传下来的习惯‘4 j120 。

 巢居的选择主要还取决于环境气候条件。

 据晋张华《博物志》 :

 “南越巢居, 北朔穴居, 避寒暑也。

 ” 《晏子春秋・谏下》 说得更明白:“其不为槽巢者, 以避风也; 其不为窟穴者, 以避湿也。

 ” 这就是说, 巢居利于防潮, 穴居利于防风。

 无论是穴居还是巢居, 在向官室的演变中, 都保持和发展着住屋作为人类抵御自然侵害的庇护所的基本功能。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出现的干栏居及龙山文化晚期出现的高台建筑, 就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 对穴居和巢居基本功能的发展。

 干栏居是一种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官室形式, 《新唐书・南平獠传》称:

 “山有毒草、 沙风、 蝮蛇, 人楼居, 梯而上, 名日‘干栏’ 。

 ” 《说文》 中的“泽中守竹楼” 也应是干栏形式。

 与其认为干栏居是巢居的演化, 倒不如说干栏居就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 并且与阁楼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J5卜M 。北方黄河流域的穴居经历了从全部地下到半地下式, 最终发展成土台式建筑。

 其中的代表字:

 穴、履, 为地穴式建筑; 向, 半地穴式; 高、 毫、 京, 为土台式建筑。甲骨文“高” 字的下半部分应该看作是在土台中挖有一口地窖( 或深穴)的做法帕j59 0 , 这是私有制抬头和家庭出现后的一种建筑形式。

 那口地窖( 或深穴)是贮藏私有财产( 或剩余粮食)的私密空间。从考古学提供的资料知道, 这一时期的土台子, 是人工用夯土办法打筑而成的。

 夯土技术的出现, 很好地解决了木构件易于被雨水侵蚀的问题,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上古时代木构建筑的发展。

 “高” 字的下半部分可以看做是一栋既有屋顶又有墙身的建筑。从构字笔画上看, 墙的做法似乎同“浅穴建筑” 屋顶做法一样, 也是“编树小也” ——栅的形式。

 墙的出现在中国远古时代是个了不起的创造, 它使原始人建筑从地下( 浅穴建筑)走到了地面以上( 土台建筑)。

 用墙围合而得到的室内空间, 比只用屋顶的要崇大得多, 这正合了《说文》 :

 “高者, 崇也。

 象台观高之形。

 从门, 口与仓舍同意。

 凡高之属皆从高” …110。

 又如甲骨文“京” ( 或为“亭” )字, 它的上半部分同“高” 字的一样, 下半部分可以看成是后世“干栏建筑” 的形式帕J5%。

 “京” 的构成, 说明除“土台建筑” 外还有一种由若干立柱架起来的“木台建筑” 。

 木台下边是敞开的半室外空间, 可以用来豢养家畜; 木台上边是居住面, 用屋顶和墙围成的室内空间。

 这类建筑外观有些像两层的楼房, 正合“亭有楼” 的解释。

 功能上, 由于抬高了居住面, 既可防潮湿又可避虫蛇, 又合了“民所安定也” 的解释一]3悱305。

 此外, ^、 户、 门都为象形文字, 唐兰的“三书说” 也归为象形文字, “尸” 为象意兼形声文字。真正的初文, 应当是象形文字, 由象形文字可以分化成单体的会意字, 也可以成为复体的象意字, 更可以加上形符或声符而成为形声文字, 一切文字没有象形文字作根据, 就写不出来旧J64 。

 这些字在裘锡圭的《文字学概要》 里归为象物字, 这类字的字形象某种实物, 它们所代表的词就是所像之物的名称, 也就指的六书中的象形字。

 ^象房屋, 字书音m i6 n ,广象比“^” 简单的建筑, 字书音y f in 一” 16, 表示建筑物名称的字有很多是以“^” 或“广” 为表意偏旁的。“^” 甲骨文象房屋之形, 是古代的一种房屋¨ 0 J38 2,而“广” 是依IIJ建造的房屋或屋脊¨ 0 J366。

 所以如果所指的建筑是比较简单的, 或者主要不是供人住的,字形往往从“广” , 如“庐” 、 “廊” 、 “庑” 、 “府” 、 “库”等。

 在简化字里, “广” 旁有时简化为“厂” , 如“厨” 、“厩” 、 “厕” 等。

 由^字符构成的汉字, 大都与居宅建筑有关, 它们或代表不同类型的建筑, 如宋、 宫、室、 家、 牢等; 或表示建筑空间状态和部位, 如宇、 宙、宽、 字、 宏、 宸等; 或表示人与居宅关系的起居行为,如安、 宿、 寝、 寤、 寐等。可以说, ^系列字的出现, 是我国古代建筑文化和生活文化的写真, 它一方面展示了我们祖先从巢居穴处走向地面以及后来创造的辉煌的建筑文化,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居家建筑也反映了古代的农耕文化思想。2从《说文》 ^部字看农耕社会的文化现象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初期, 经历过一段刀耕火种阶段。

 到了新石器时代, 磨制工具进步, 从野生植物采集发展起来的农业出现, 逐水土而居的农耕氏族社会已具雏形, 原始聚落这一人文景观也就随之万方数据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 0 10 定出现了, 典型代表为西安半坡遗址、 临潼姜寨遗址所反映的古代居住文化。

 中国的初民也有r 上层住人、 下层养猪的家, 甲骨文、 金义“家” 字上是“^” ,下是猪的图画。

 《说文》 :

 “家, 居也。

 从^, 狼省声。

 ” 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 认为从豕与从碾相同:

 ( 家)从^从碾, 獗亦声。

 戮或作豕、 同∞j7 9 8 。依此“家” 是会意兼形声字, 从^、 从碾, 碾省声, 也就是说烈既是意符, 也是声符。古代居家建筑反映了古人的农业文化心理特点。首先,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源, 因此古人的居住地多选在水边, 而且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小能经常迁徙, 居住地要固定下来, 这样才有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

 如“家” 字所反映的文化信息, 居住地固定, 有r私有财产才形成家。

 《说文》 :

 “宅, 所话也。

 从^, 乇声” 。

 “寄” 字下又说:

 “寄, 讫也”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

 “宅, 讫者, 寄也。

 引申之凡物所安皆日宅” 【llj338。

 可见, “宅” 为安身上. 命的处所, “寄” 是安身立命的状态。

 古人盖房前要选一块好地, 《释名・释官室》 说:

 “宅, 择也。

 择吉处而营之也” 12J220。

 即“宅土而居” 。

 用声训来解释宅字, 虽非本义, 却反映出古人在营建居室时的风水观念。

 《说文》 :

 “室, 实也。

 从^从至。

 至, 所止也” 。

 “至” 为到达的意思, 引申也有止息意; 室即指建筑内部的居室。

 段注:

 “古者前堂后室。

 ” 《释名》 日:

 “室, 实也。

 人物实满其中也。

 ” 引申之凡所居皆日室。

 《释官》 日:

 “宫谓之室, 室谓之宫” …1338。

 按:

 宫言其外之围绕, 室占其内。

 这砦建筑都体现了强烈的居家意识, 固定的居家建筑则反映了古人的农业文化思想。其次, 农业生产需要很多人分T 协作, 人们为了自身的发展, 也为了能在当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生存, 他们互相帮助, 聚族而居, 这样房屋也就给古人带来了心理上的安全、 安定感。

 《说文》 中的很多地方都可看出这一点:

 如安, 《说文》 :

 “静也。

 从女在^下。

 ” 宓, 《说文》 :

 “安也。

 从^, 必声。

 ” 宓今作密。密, 《说文》 :

 “安也。

 从^, 心在皿上。

 人之饮食器,所以安人。

 ” 密今作宁。

 定, 《说文》 :

 “安也。

 从^,从正。

 ” 按“定” 甲骨文从^、 从足。

 在甲骨文中,“正” 、 “足” 同形异字, 后来才分化为不同意义的形体。

 “定” 表示人走入屋内之意, 本义是安定。

 契,《说文》 :

 “静也。

 从^, 契声。

 ” 宴, 《说文》 :

 “安也。从^, 晏声。

 ” 宴的本义是安逸、 闲适的意思。

 宜,《说文》 :

 “所安也。

 从^之下, 一之上, 多省声。

 ” 从这些字的解释可以看出房屋对古人心理的影响。

 若干居窜组成氏族聚落, 多选择在河边, 以解决饮水问题。

 居室的取暖靠火, 一般穴居, 地卜居室中央都有火塘, 如半坡遗址。

 古代居家建筑还注意通风采光,如《说文》 :

 “向, 北H { 牖也。

 ” 牖, 即窗户, 而“向” 的本义即指朝北的窗户, 《诗经・豳风・七月 》 :

 “塞向瑾户” 。

 意指封闭好朝北的窗户, 用泥涂密门户, 以便过冬、 过年。

 这也是先民追求阳光充足、 通风良好居住环境心理的反映。^部的不少字都与农业文化有关, 如穴、 窟、 宫、摩、 家、 宅、 宿、 宝、 安等。

 《说文》 :

 “^, 交覆深犀也,象形。

 ” 段注:

 “占者屋四注, 东西‘j南北。

 皆交覆也。

 有堂有摩, 是为深屋。

 ” ¨ 1]337 “^” 是屋子的象形。

 古代穴居野处, 未有官室先有^, 后有穴, “^”甲骨文、 金文字形很像房屋的侧面。

 穴, 《说文》 :“土室也。

 ” 依山挖洞为室。

 宫, 《说文》 :

 “室也。

 ” 宫室是上古穴居发展的产物, 古人为避寒湿, 逐步抬高穴穹矮垣卜的屋顶, 脱离半地下的环境。

 故《周易・系辞》 :

 “上古穴居而野处, 后世圣人易以宫窒之说。

 ” 宫搴同义, 然其侧重稍异。

 根据考证, 宫为一组围成方形的房屋平面, 窒为立于台基上的坡顶房屋立面。

 故宫专指外有封闭式围墙的建筑群, 室则为一单体建筑或其内部一居住单位。占代社会南采集经济发展为渔猎经济, 男人成了主要劳动力, 《说文》 :

 “男, 丈夫也。

 从田从力, 言男用力于田也。

 ” 丈夫即男人, 会意字。

 女人在家理家务安静的生活。

 《说文》 :

 “安, 静也。

 从女在^下。

 ” 此会意字, 这是说把女孩子关在家里便叮以安静。

 夫妻占有共同经营的家庭经济, 使个体家庭从母系氏族中分离f l{ 来成为现实。

 这种经济生活带来爱情的自私性¨ 2j8 5。

 “家” 字甲骨文象^下有豸, 即屋里有猪, 表示财富的私人占有。

 这是原始氏族集体养猪私有化的结果。

 又“宝” , 繁体字为“寅” , 《说文》 :

 “珍也。

 从^, 从玉, 从贝, 缶声。

 ” …” 1‘‘^” 是屋子, “缶” 是瓦器, 玉和贝代表财物, 家中瓦罐藏着贝和玉, 那当然是“宝” 。

 从这合体结构字就可以看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当一夫一妻制家庭成为个体经济单位时, 它便从母系氏族公社中分裂出来, 社会财富开始私有, 最终由于个体家庭的稳定, 私有财产大量出现。此外, 还有完、 富、 实、 宽、 宥、 宠等都表示这种农业型社会的财产私有状况。

 《说文》 :

 “完, 全也。

 ” 此为引申义, 本义为屋搴周全; “宽, ...

篇二:《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语言学研究 ・《说文解字 》宀部的文化阐释杨   飞(扬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2)摘   要 :汉字是汉族社团“比类取象 ”思维方式的表现 ,具有外在的形象性和内在的理据性。《说文解字 》在训解字义的同时 ,也传播中国丰富的古代文化。

 其中宀部字用以形表义的方式展现出远古祖先居住的情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和相关行为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宀部 ; 文化中图分类号 : H16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20964 (2006) 0120093204   汉字的字形具有图像性的特点 ,是汉民族社团“比类取象 ”思维方式的表现。

 “它所传达的概念及其体系并不是对客观世界摄影式的纯客观描绘 ,而是反映了使用这种语言文字的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和感受。

 而这种主观认识和感受又是受该民族的物质生存条件及社会文化背景制约的 。

 因此 ,汉字中所表示的概念 ,也是汉民族独特的世界观的[ 1 ]277。

 东汉许慎通过“据形释义 ”的方法为我反映 ”们探究汉字中蕴藏的文化以及古人的思维方式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道路。

 本文试以宀部字为例 ,再现中华先民的居住文化及其相关的行为表现形式。远古先民为了 自 身的生存 ,在简陋的条件下改造自然之物 ,或在树上架巢居住 ,或利用天然洞穴为生 ,使之适于自 身 生存。

 《礼记 ・ 礼运 》:“昔者 ,先王未有宫室 ,冬则居营窟 ,夏则居橧巢。

 ”这种原始的“营窟 ”和“橧巢 ”便是华夏先民最初的土木工程。虽然这与动物的筑巢构穴相去不远 ,但它却标志我们祖先对自然界的适应 ,以及独立于自然界的能力 。我们首先考察部首“宀 ”字 ,甲骨文为“”,可以清楚地看到是屋子侧面的样子。

 据半坡村仰韶房屋遗址复原 ,乃在原形基础上建墙 ,墙上覆圆锥形屋顶 ,屋顶开有通窗孔 ,下有门 。

 此种建筑 ,外露部分较少 ,因而深密 ,故许慎云“交覆深屋也 ,象形 ”。

 段玉裁注 :“古者屋四注 ,东西与南北 ,皆交覆也 。

 有堂有室 ,是为深屋。

 ”体 :“乃一极两宇两墙之形也 。

 ”《始学篇 》:“上古皆穴居 ,有圣人教之巢居 ,号大巢氏 。

 今南方人巢居 , 北 方人穴处 , 古之遗俗[ 2 ]337王筠《说文释例 》说解更为具[ 3 ]也 。

 ”从“宋 ”字我们知道先民已会建造简单的避难所。

 而在这之前 ,只能居洞穴之中 。

 “穴居 ”与“巢居 ”大概同时。

 《墨子 ・ 辞过 》:“古之民未知有宫室也 ,就陵阜而居 ,穴而处。

 ” 《孟子 ・ 滕文公下 》:“当尧之时 ,水逆行 ,泛滥于中国 ,龙蛇居之 ,民无定所 ,下者为巢 ,上者为营窟 。

 ”下指低洼潮湿的地方 ,上指高原干燥处。

 考古发现穴居主要出现在新石器初期的黄河中上游地区 。

 穴居分两种 ,一种是横穴 ,另一种是竖穴。

 令人吃惊的是 ,这两种先民的居住形式在《说文 ・宀部 》都有相应的记载。

 横穴的代表字是“宕 ”,“宕 ”的甲骨文是一个洞窟外型 ,内里是一个石字 ,两相会意 ,表石洞之意。

 《说文 》解释为“宕 ,过也 。

 一曰洞屋 ”。

 远古时代的人们还不会建造房屋 ,因此只能选择天然山洞栖身 ,与禽兽无异 ,自然免不了 猛兽蛇虫之患 。

 “宕 ”正是这种横挖洞穴的表述。

 今陕西一带的窑洞式民居可能是上古建筑形式的遗留 。

 竖穴的代表字则是“容 ”字。

 甲骨文“容 ”字像一口小肚大可容物的地窖 ,下部内里的口表示地窖的窖口 。

 远在新石器时代 ,先民已经营建这种地穴式的建筑 ,用于居住、储存粮食和物品 。甲骨文的“容 ”字正是对这一生活原型的真实写[ 4 ]714。

 竖穴居住的方式延续很久。

 《诗经 ・大雅 》:“古公亶父 ,陶复陶穴。

 ”毛传 :“陶其土而覆之 ,陶其壤而穴之。

 ”郑笺 :“复者 , 复于土上 , 凿地为穴。

 ”据《史记 ・周本纪 》,古公亶父是周文王的祖父 ,可见殷商时期尚存竖穴居住的习惯。照由穴居发展到地面建筑。

 “宋 ”字就是这类居室的反映。

 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宋 ”形体相似 ,乃收稿日期 : 2005210225作者简介 :杨飞 (19802) ,男 ,江苏扬州人 ,扬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39・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Xinyang Nor malUniversity第 26卷   第 1期  2006年 2月             (Philos. &Soc. Sci . Edit . ) Vol . 26 No. 1 Feb. 2006

 一脉相承。

 “宋 ”,《说文 》解释为“宋 ,居也 ,从宀从木 ”,其实这是上古先民们以木为梁柱 ,架设的地上居室之形 。

 这种房屋在六千年前已经出现 ,房屋高出地面 ,由柱子支撑房顶 ,四周是用木桩涂泥构成的墙壁 ,很像现在草原上的蒙古包 。

 支撑屋顶的木柱应当木质坚硬 ,不容易被虫蛀 ,易于寻找。

 在黄河流域 ,松木正是先民理想的选择。

 宋与松声音同源 ,在林曰“松 ”,在室曰“宋 ”,这也是商民族视松树为神[ 4 ]717。“宕 ” “容 ” “宋 ”等建筑 ,它们的内部空间都很小 ,那么先民有没有大的房子呢 ? 我们就可以来考木的原由之一察一下“宣 ”字。

 甲骨文的“宣 ”字上部是一个表示房屋外型的“宀 ”,内里是一个表示回转的“亘 ”。

 两形会意 ,表示这是一种可以让人在屋内转圈行走的大房子。

 “宣 ”的本义是宽大之物 ,引申指王所居住的宫室。

 《淮南子 ・ 本经训 》记载 :“武王甲三千 ,破纣牧野 ,杀之于宣室。

 ”这里的“宣室 ”即指纣王居住的宫室。“原始社会后期 ,工具改进 ,出现了 锋利光平的磨制石器 ,农业生产有了萌芽 ,人类进入了相对定居的新石器时代。

 简单地利用 、加工自然山洞 ,已经不能满足人类居住的要求了 ,于是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适宜于开挖洞穴的黄土地带 ,人们开始挖掘了 各式各样的洞穴来居住。

 其后又发展成为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面的半穴居。

 ” “宋 ”字即是这种半穴居建筑的代表。

 “最后完全脱离地下 ,升到了 地面 ,增加了墙壁 ,改进了柱子和梁架结构 ,完整的地面房屋建筑便出现了 ”。

 “宣 ”字已是很辉煌的建筑了 。

 “从构木为巢 ,穴居野处发展到营建地面房屋 ,经过了几十万年的漫长岁月 ,我们的祖先不知付出了 多少辛勤的劳动与智慧 ,今天看起来 ,这种原始房屋是非常简陋的 ,但是它们在建筑发展史上所具有的价值却[ 5 ]3292330。“宅 ”,《说文 》解释为“宅 , 所托也 , 从宀 , 乇声 ”。

 “乇 ”为初生草木之形 ,其字中间一横表示地面 ,地面以上的部分为初生嫩芽向上生长 ,即所谓“上贯一 ”,地面以下的部分为根须 ,嫩芽有根 ,也便有所寄托了 ,可见“宅 ”以宀 、乇会意 ,则表示寄身 之屋室无疑。

 相似的字还有《说文 》 “客 ,寄也 ”,段注“自此托彼 ,彼曰客 ,引申之曰宾客 ”文释例 》也云 :“偶寄于是 ,非久居也 。

 ””,字型从倒止 (趾 ) ,从示一只脚踏入洞穴内 。

 杨树达《卜 辞求义 》认为 :“各 ,示足有所至之形 。

 为来格之格本字。

 ” “各 ”的本意是进入 ,后引申为“到 ”的意思。

 宀和各两形会十分重大 ”[ 2 ]341。

 王筠《说[ 3 ]所释确切 。会意 ,表各字甲骨文做“意 ,表示来到屋室 ,“各 ”既表音又表义。

 青铜器铭文《利鼎 》:“王客于般官 。

 ” “客 ”表示“至 ”、“到 ”的意思。

 从“各 ”得声的“格 ”字亦有“来、至 ”的意思。《尚书 ・汤誓 》:“格尔众庶 ,悉听朕言。

 ”句中“格 ”即“来 ”义。

 “寓 ”也 是一个会意兼形 声字 , 金文“寓 ”字外部是表示房屋的外形 ,内里是一个古文的“禺 ”,表示用手或用木棍驱赶蛇的意思。

 屋内有蛇是因为无人居住之故 ,要居住入内 ,需驱蛇清扫 。

 因此可知 ,“寓 ”乃日 常闲置 ,专为客人或路人准备的临时住所 ,即“客寓 ”。

 从客人或路人的角度来讲 ,住这样的房子则表示寄居。

 《孟子 ・离娄下 》:“无寓人于我室。

 ”其中“寓人 ”一词即表示使人寄居的意思。房屋不仅能遮蔽风雨 ,还能为我们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和安全保障。

 甲骨文“定 ”字 ,其上为房屋之形 ,中间有口 ,则表示屋室的入口 ,与下面表示走向入口的脚迹合体为正 ,整个字形以会意的方式表示走回家中的意思 ,人回家中 ,心情自然会安定平静下来 ,因此《说文 》解释“定 ”为安也 。

 《易 ・家人卦 》:“正家而天下定矣 。

 ” 《诗经 ・郑风 ・女曰 鸡鸣 》:“弋言加之 , 与子宜之。

 ” 《毛诗故训 传 》说 :“宜 ,肴也 。

 ”郑笺 :“所弋之凫雁 ,我以为加豆之实 ,与君子共肴之。

 ” “宜 ”字本像屋内俎上有肉的形状 ,家中有肉可食 ,所以许慎训“宜 ”为所安也 。

 容庚《金文编 》:“象置肉于且 (俎 )上之形 ,疑与俎为一字。

 ”由于自 然条件的恶劣 ,一个能够遮蔽风雨 ,生火取暖的地方就至关重要了 ,它不仅是人们基本的生存依托 , 同时也是人们的 精神依托。

 正如《说文 》:“寜 ,安也 ”。

 “寜 ”小篆从宀从心从皿。

 皿 ,人之饮食器也 。

 宀为屋室之形 ,两形会意 ,表示有吃有住 ,心有所安。

 金文的“宁 ”在甲骨文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心 ”字 ,强调了 心安之意 ,可见屋里有饭可吃即安 ,屋里有肉可吃也安。

 那什么是安呢 ? 《说文 》 “安 ,静也 ,从女 ,在宀下 ”。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引《六书故 》:“室家之内 ,女所安也 。

 ”今“安 ”“静 ”两字连用 ,先民在造字之初认识到屋中有女才能称做“安 ”,男耕女织的生活才是最美满的生活。《说文 》:“宓 ,安也 。

 从宀必声。

 ”这里的“必 ”不仅是声符 ,还是意符 ,应释为“从宀 从必 ,必亦声 ”。“必 ”字甲骨文字形 ,是对古代戈、矛等兵器柄杆的象形等描绘。

 金文的“必 ”字在两边各添加一点 ,表示丝绳缠绕和刷漆 ,说明这一时期兵器制作水平的精湛。

 虽然人们衣食无忧 ,可以安定下来 ,但是没有感觉到安全 ,还需要运用武器来保卫自 己 。

 有“必 ”这样制作精良的武器 , 就有了 安全的基础 ,所以・49・第 26卷   第 1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 2月

 “宓 ”为从宀从必 。

 由此可见 ,许慎解释宓为“安 ”是有其根据的 。房屋的出现大大增强了我们祖先抵御自然的能力 。

 从此 ,我们的祖先可以不必再过穴居的生活 ,可以在自己想住的地方住下来 ,繁衍子孙。

 从宀部字我们可以看到上古先民的这种生活状况。财富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象征 ,在今天以金钱为象征 ,而在古代则以牛羊、田亩、房屋为代表 ,而房屋则尤为重要。

 《说文 》:“宝 ,珍也 ,从宀从玉从贝缶声。

 ”说明房屋与贝玉同样重要。

 “守 ”字从宀从又 ,又为人手之形象 ,而宀则为被守之物。

 显然 ,在先民眼中 ,居所乃是最当守卫的地方。

 与“守 ”形成对照的则是“寇 ”字 ,《说文 》:“寇 ,暴也 。

 从攴从完 。

 ”徐锴曰 :“当其完聚而欲寇之也 。

 ”文 》释形有失 ,金文“寇 ”从人从攴在宀下 ,像人以暴力入宀内 ,见强取之意 ,此说可从。

 “寇 ”之本义为“侵犯 ”,而所以犯者则为逐人与宀中而强据之。

 又“灾祸 ”的“灾 ”,甲骨文象宀遭火焚 ,可知在先民的生活中 ,居所遭毁 ,乃灾祸之由 。

 由此可见 ,居民建筑在先民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同寻常的 ,它给予先民[ 7 ]77。

 此外 ,灾字的另一甲,表示当时洪水横流的状况。

 《尚书 ・尧典 》:“汤汤洪水方割 ,荡荡怀山襄陵 ,浩浩滔天。

 ”从[ 6 ] 61按《说无可替代的庇护与恩惠骨文为最早的文献典籍可以得知上古社会洪水灾难的严重。

 如果穴居的古人不能在夜晚暴雨时逃脱则会遭受灭顶之灾。

 “灾 ”字既有从水灾又有从火灾 ,表明了先民由穴居转变到地面屋室居住的过程。既然先民相信房屋在他们生活中给自身带来了保护 ,而死后也同样需要建筑房屋来保护自 己 。

 从宀部的相关字中 ,也不难看出一些与此相关的古代风俗。

 “宅 ”毫无疑问为寄身 之所 ,而它又是墓宅之名 。

 《孝经 ・丧亲 》:“卜 其宅兆而安措之。

 ”注曰 :“宅 ,墓穴也 。

 ” 《礼记 ・杂记上 》:“大夫卜 宅与葬日 。

 ”疏 :“宅 ,谓葬地。

 ” “宅 ”字或从土 ,这当与“宅 ”字为地下墓穴有关。

 古人以活人居所之名为埋葬死者的地穴之名显然是出于这样的想法 :死者也像活人一样 ,要有自己的居室 ,而他们的屋室便是墓穴。又《说文 》:“室 ,字从宀至声。

 ”字中上部正是房屋的形状 ”,故“室 ”之本义指所居住的宫室 ,而至像箭矢着地 ,箭矢着地则为终极之义 ,所以“室 ”亦为人死后终极之处 ,即墓穴也 。

 《诗经 ・ 唐风 ・ 葛生 》:“百岁之后 ,归于其室。

 ”所谓归于其室 ,即指归于墓穴之中 。

 这种“室 ”字既指活人居所又指死人墓穴的一身二任 ,说明死人墓葬与活人的居室具有同等重[ 7 ] 296。要的意义从宀部 ,我们还可以看到先民的原始朴素的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

 我们先看“宇 ”。

 《说文 》:“屋边也 。

 ”房屋对人们的庇护使人们认为天地只不过是一所更大的屋子而已 。

 《淮南子 ・览冥训 》:“往古之时 ,四极废 ,九州裂 ,天不兼覆 ,地不周载 ……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鳌足以立四极。

 ”古代的神话已曲折地反映出远古的灾难只是天地间的“大屋子 ”有些破旧了 ,只要四根柱子不倒 ,把房顶补好就没有灾难了 。

 “宇 ”也就由屋边的意思引申为天地之间这座大屋子的四边 ,又张舜徽认为“宇之言吁也 ,谓望而惊其宽大也 。

 此与大叶实根骇人故谓之芋同意。

 是宇字本有大...

篇三:《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师范学院学报(第24卷)2008年第1 1期Journalof Yuxi NormalUniversityV01.24 No.1 1 Nov.2008专语言学研究呤《说文解字》^部字解读白 健1 殷守刚2(1.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云南思茅665000;2.云南大学中文系。云南昆明650091)[关键词]《说文解字》;^部字;建筑;文化[摘要]许慎的《说文解字》以“杂而不越,据形系联”的逻辑来编写,把整个汉字体系分成了若干部类,其中一部就是关于建筑的一个专门类属,反映了中国建筑的起源和与建筑有关的文化。[作者简介]白健,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教学和研究。殷守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中图分类号]H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506(2008)11—0062-05汉族先民们通过“比类取象”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汉字符号系统,在汉字符号系统中,必然隐含着这种思维方式,也自然隐含着由这种思维方式创造出来的文化。《说文解字》共有540部,是许慎根据事物类别(包括自然事物、政治制度、宗教祭祀、礼仪、道德、哲学等)划分出来的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考察《说文解字》可以知道,它的每一个部首下所收罗的汉字都反映某一方面文化信息。如木部字反映了与木相关的事物以及人们对木的利用,玉部字反映了与玉有关的事物以及玉在中华文化中的特殊功用和意义,女部字反映了与女性有关的信息以及母系氏族社会当中的女性文化,示部字反映了先民们的天神观念以及由天神观念而来的祭祀文化,^部字则反映了建筑的兴起及其产生后的建筑文化。笔者就《说文解字》^部所收字作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试图探讨中国建筑的兴起以及其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意蕴。一、^部字所反映的建筑兴起及对建筑的描述在华夏民族起始之时,大概人们还不会建造房屋,其生活状况就像野兽一样,只能在野外来往穿梭而不避风雨。《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邑于涿鹿之阿,迁陟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其住所也只能利用现成的自然环境来栖身,这样的栖身之所就是山洞。随着人类智力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人们慢慢地学会了模拟自然。如,北方人模拟山洞的模样创造的洞穴,他们把地下土掏空,其形状如山洞,《说文解字》中的穴部字一组,应该是穴居生活的反映。“穴,土室也,从,-,-,eL声。”①“八”有分的意思,八放于^下大概就是指人们把土掏开之意。反观南方,因为环境潮湿,人们受鸟巢的启发,学会了在树上搭建鸟巢一样的房屋来居住,一方面可以避潮湿之害,另一方面也可以避虫兽之祸。这一时期是前建筑时代,它为建①许慎.说文解字[M].桂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下文中所引用的《说文解字》同此书,均不再加注。62万方数据  

 白健殷守刚:《说文解字》一’部宇解读筑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随着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得到了拓展,建筑的出现就是这种能力拓展的一个结果。《说文解字》:“^,交覆深屋也,象形。”许慎的解释是极其恰当的。考察甲骨文和金文,^是一个房屋纵剖面的象形;再考察考古发掘出的仰韶文化中的古代建筑遗址,人们是在一个圆形的基址上建造房屋的,这种房屋非常简陋粗糙,整个房屋呈圆柱形,覆盖着一个圆锥形的顶棚。这种房屋是最早的建筑,它的出现为后来的建筑发展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人是智慧的动物,人总会在生活中积累经验然后不断创造。自从出现了最早的建筑^之后,人们就不断地发展着建筑的规模和样式。到了后来,一个简单的^已不能描述尽建筑的规模和样式,所以出现了一些其它字来表示房屋。《说文解字》:“宋,居也,从^从木。”人们在建造房屋的时候知道因地制宜,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他们直接围绕树木来建造房屋,结果木就变成了房屋的中心,大概就像现在的蒙古包,中间总有一根木柱支撑着整个房屋结构,宋字形象地说明了人们造屋的情形。宅是另外一个表示房屋的词,《说文解字》:“宅,所托也,从^乇声。”《释名》:“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择应当是宅的引申意义,人们在建造房屋的时候都要考察建造地的吉凶,一个适合人们居住的地方,对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先民来说这是再吉祥不过的了。今天民间还有看风水的习惯,这大概也是那时期的遗存。室字也是表房屋的一个词,《说文解字》:“室,实也,从^从至,至所止也。”房屋的意义就在于能够供人居住,只有人们处于其中,房屋才发挥它的作用。与室同义的词有宫,《说文解字》:“宫,室也,从山躬省声。”《尔雅・释宫》:“官谓之室,室谓之宫。”在起初,宫和室指的都是房屋,是同一回事。考察甲骨文,宫字的形态像是房屋外之围墙,这应当是房屋规模扩大,出现院落围墙之后的情形了。段玉裁注日:“宫,言其外之围绕;室,言其内。析言则殊,统言则不别也。”①宫和室只是用了建筑的两个不同部分来表示同一个意思罢了。宫和室的区分是到了秦汉的时候才逐渐出现,宫的意义逐渐缩小,专门用来表示帝王的居所,而室则成了普通百姓居住场所的统称。建筑规模在逐渐扩大,建筑的结构也在逐渐繁富,那么对建筑进行描述的词也必然不断增多。在《说文》山部中就有一些字是描述建筑结构和建筑整体的。宦、宦、奥、官等说的都是建筑的某一局部:宦表示房屋的东北角;官表示房屋的东南;奥表示房屋的西南角;宦表示房屋向北开的窗户。如果加上《尔雅》中有屋漏一词,则房屋的主要方位都包括在其中了。房屋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分工,比如《说文解字》:“宦,养也,室之东北隅,仓所居。”东北角是粮食所存放的地方,所在应当就是厨房的位置,是人们吃饭的地方,所以才会有养的意思。另外有宏、窒等字是对建筑整体性的描述,《说文解字》:“宏,屋深响也,从山宏声。”人们建造房屋的技术不断增进,建筑也就不断扩大,到了某一时期人们可以建造比较大的房屋,如果人在这种房中讲话,必然会产生回音,宏这种效果正是大屋的一个表现;《说文解字》:“童,大屋也,从一丰声。”丰指的是盛放食物的豆中放有两串玉,引申之得大之意,^下有丰则自然表示屋子大了。建筑之所以兴起,之所以逐渐繁富,完全是人们功利意识的驱动,如果建筑没有功用,那么建筑就无从产生也无从发展,无论人们建造多恢宏的房屋,其落脚点总在建筑的功用之上。二、一1部字所反映的建筑功用人们不是为建筑而建筑的,建造房屋的最初目的就是用于居住。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功用也不断①许慎.说文解字[M].段玉裁注.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863万方数据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增多,但其最主要的功用有两条:一是居住功用;二是储藏功用。在上古时期,这两个功用表现得尤为显著。现在就《说文解字》^部字对这两点作一些分析。建筑的居住功用人类建造房屋的初衷应当是为了遮风避雨,抵抗恶劣的自然环境。由这样一个朴素的目的,建筑产生了它最大的一个功用——居住。从最简单的建筑^,它就载负着居住的功用。^很简单粗陋,它却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比较安全的栖息环境,可以避免风吹雨打,可以阻止野兽的侵袭,人们的生命可以得到相对安全的保证。但人对安全的需求是无止境的,简单的^并不是终点,相反只是一个开始,经验和技术逐渐积累,推动着建筑不断发展。《说文》^部下有诸如家、宅、宋、宫、室、宣、客、寄、寓等都表示居住的处所。对于一个建筑来说,离开了人,它的意义也就荡然无存了。家本来是狠的住所,是人们用来繁殖猪的地方,但在先民们看来人的繁殖同样重要,因为在那个时代人是极不容易存活的,最原始的解决办法就只能是多生殖。家本来是繁殖猪的地方,因狠有强大的繁殖力,人们便把这种繁殖力扩大到人住的方,家也就指整个房屋建筑了。家其实寄托了人们希望人丁兴旺的愿望。客、寄、寓三个字都表示住在他人的家中,《说文解字》:“寓,寄也,从^禺声。”禺字为母猴,母猴怀有小猴,小猴总有一天会离开娘胎而独立生活,可以说母猴身体只是小猴的暂居之所。山下有禺,其实就是把房屋比喻成母猴,如果有客人来做客的话,客人可以寓居于客房,但客人终有一天是要离开的;《说文解字》:“寄,托也,从^奇声。”奇有异的意思,异于自己及家人的人物居住在同一屋檐下,是为客人,客人则只是短暂的停留,非长久之居住。窘是一个表示群居的词,一群人居住于同一个^下表群居。《说文解字》^部下还有一组词表示人们居住心理。宁、定、安、宓等字都有安宁、安静之意,他们同表示居住在房屋之中的人们宁静的心理状态,《说文解字》:“宁,安也,从山心在皿上,人之饮食器所以安人。”这里不光是饮食器安人,起保护作用的房屋也在安人,只能吃饱而没有房屋的庇护,人们必定没有足够的安全感。能够吃得饱,能够住得暖和,这才称得上安,这其实也是先民们一个朴素的理想;《说文解字》:“定,安也,从^从正。”古文中的定字就像是一个人正在趋向自己的家门口。人们回家时,心情总是愉快的,心中充满了愉快的感觉,那还有什么不安的呢!《说文解字》:“安,静也,从女在^下。”这个安字的两个部件,即山和女。对于母系氏族社会来说山和女是至关重要的,妇女在整个社会中起主导性作用,房屋起遮蔽保护的作用。如果离开了女人和房屋,这个社会自然也就解体了,所以只有女人和房屋同在的时候,这个社会才能够正常地运转,人们也才能够安居乐业。《说文解字》:“宓,安也,从^必声。”必是人手执一长戈,戈两旁各多出一点之形状,大概是表示戍守之意。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剩余产品逐渐增多,那么依靠武力来捍卫生命财产安全也就成了必然。如果没有戍守,其他部落可以随意地入侵,可以任意地掳掠,那就没有安全感可言了,所以戍守是安全的一个关键要素,宓表示安,正是以戍守来达到的。此外宴等字也表示安静、安宁这个意思,从这些字可以推出人们在获得了建筑庇护后,心灵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静谧,人们不再因担心动物的袭击而惶恐不安,不再因担心恶劣的天气而战战兢兢,可以说是建筑让人的心灵得到了安慰。建筑的储藏功用建筑的功用不是唯一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增多。在人类出现剩余劳动产品时,建筑的另外一项重要功用也就相应产生了,尤其是在私有制出现以后,建筑的这项功用更为发达。从考古发掘可以看到,许多文化遗址都有粮仓遗址,这就是房屋用于储藏的明证。再验之《说文》^部字,其下有一部分字就反映了建筑的储藏功用。《说文解字》:“残,屋所容受也,从^成声。”成其实就是盛放,人们把屋子建造好之后,可以居住,同时也可以用作储藏,残其实就是专门用于储藏粮食物品的房屋。《说文解字》:“容,盛也,从^谷声。”这里的谷是声符,但也是容的一个义素,《说文解字》:“谷,泉出通川为谷,从水半见于口。”谷是一个象形字,象水从山口中流出。山谷之所以能流出水来,就因山谷是虚空64万  方数据

 白 健殷守刚:《说文解字》一'部字解读的,因此谷也有空的意思。房屋建造好之后,中间必然是中空的,如果房屋建好了却是实心的,那么它也就没有用处了。容就是中空的房子,其用处自然是储藏或居住。《说文解字》:“实,富也,从山从贯,贯货贝也。”在远古时期,人们以贝为交换媒介,贝充当的是货币的角色,人们拥有的贝越多,意味着他们拥有的财富就越多。人们把串成串的贝储藏于屋中,就是充实的实,可见房屋的功用不仅仅是居住,还用于储藏财富。与贝相近似的还有一个宝字,只是它还多了另外一样东西——玉。这并不难理解,玉在当时是一种神器,是可以通天地感鬼神的物品,作为一种不同寻常的东西,人们自然要把它珍藏于室中了。在《说文》中,“富”意为备,就是充足的意思。其结构则为^下有吾,《说文》有:“吾,满也。从高省,象高厚之形,读若伏。”在甲骨文中,吾的形状完全就是一个容器,朱芳圃在《殷周文字释丛》中说:“字象长颈鼓腹圜底之器。”朱氏的描述很准确,他接着又说:“哥为盛器,充盈于中,因以象征丰满。”吾是用来装东西的,其中装得最多的应该是粮食。如果一个家庭拥有很多哥,每个吾中都装满粮食,这样的家庭难道称不上富裕吗?人们建造房屋的初衷是居住,但随着财富的增加,其储藏的功用也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三、一1部字的文化意蕴自从有了建筑,人们的活动也就围绕着建筑展开。人们早出晚归,无论生老病死都在建筑之中,可以说建筑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部分历史。对于几千年后的我们来说,这段文明史已经过去的太远久了,其情状已经支离破碎,模糊不堪。但是文字是沟通古今的桥梁,我们可以反过来,从文字的创造思维中来重新认识古代文明。从表示建筑的字体字义中,我们可以揣测出以下几条关于远古时期的文化线索。家是生殖崇拜的一个印记前面已经分析过,家下的豕是公猪,也就是狼,狠的生殖能力比较旺盛。在原始社会中,人口的多寡决定了一个部落的兴衰,人们从潜意识中知道要人口兴旺,就必须具有旺盛的生殖力,具有旺盛生殖力的公猪自然就曾为这样一个崇拜的对象,人们希望自己也具有像公猪一样的生殖能力,从而可以使部落不断壮大。所以本来是指狼住的家,慢慢就成了人居住的地方。贝是一种成熟的货币 人们为什么把现在不值钱的贝壳储藏在家中,而且储存的多了,就可以说是富实呢?解释只有一个,就是贝壳在当时是货币,是可以交换到任意商品的钱币。在^部下,表示储藏的几个字中多与贝相关,另外在《说文解字》中还有一组贝部字,它们多是关于贸易的一组字,比如贫、贸、买、卖等等,他们都以贝作为部首,但他们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贝壳,相反都是指与贝壳有关的社会活动,就是交换。这些都可以证明贝壳在远古社会中已经是一种成熟的货币,而且其存在时间非常长久。人们在屋檐下对宇宙的思考 自从有了建筑,人们就对建筑所构成的空间展开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认识便慢慢地扩大到宇宙范围。在他们看来房屋是个小宇宙,天地则是一个大宇宙。《说文解字》:“宇,屋边也,从^于声。”宇本来的意思是指房屋的边缘,是一个离人较近的区域范围,后来模拟之,宇就成了许多事物的边缘,尤其指天之边缘。《说文解字》:“宙,舟舆所极覆也,从^由声。”宙是人们以家为中心展开的活动所能抵达的范围。后来它的范围扩大而指整个时空。《庄子・庚桑楚篇》曰:“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这里庄子就是以宇、宙来表示天地、古今的无穷尽。《说文解字》:“宵,夜也,从山,^下冥也,肖声。”宵最初指屋下黑暗,在原始社...

篇四:《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文学《说文· ^部》房屋类词语研究秦莉(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4 0t 5 2 0)【摘要】汉字是时代文化的缩影。我国第一部字书( ( 说文解字》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古代社会生活的精彩影集。本文试从此书一部中有关房屋意义类的词语上探讨相关的社会现象,并揭示相应的文化意蕴。【关键词】说文解字;一部;房屋词语;文化意蕴【中图分类号】B2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346( 2008) 10--0022-02汉字的形成是先民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结果,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可以说汉字是汉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成体系的按部首形体编排的字书,其收字的范围涉及到r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称得上是对I:古字词的系统整理。研读《说文》仿佛就是在看一部部古代社会生活的专题影集。《说文~-部》可以看作是许慎对于古代房屋类词义的系统整理。一部共收字71个.重文16个,其中与“ 房屋” 义直接相关的有30个。这些一部词语从以下几个不同的角度给我们展现』,先民们居住的情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应的行为心理和文化意义。一、对房屋建筑的整体性描述《说文》:“ 一,交覆深屋也,象形。” 段玉裁注:“ 古者屋四注,东西与南北,皆交覆也。有卷有室,是为深屋。” “ 交覆” 指的是屋檐滴水处的四个角落,分别是东西向屋檐和南北向屋檐相交接而形成的。“ ^” ,甲骨文字形上面象屋顶,两竖象墙壁,犹如房屋的侧面剖解图。据学者考证“ 一” 所表示的建筑物是指的在圆形基址上建墙,墙上覆圆锥形屋顶的半地穴式单间房屋。屋顶中开有窗孔下面有门,这种建筑物因其外露的部分较少,因而深密,故许君据此特征云:“ 交覆深屋也。” “ 一” 字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居住环境的极大改进,从穴居开始走向架术构房的地面居住。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找到理想的能避风遮雨的洞穴并不是很容易,长期的劳动使人们逐渐学会了建造类似洞穴构造的半地穴式居处,这也就是“ ^” 形房屋产生的源头。“ 家” ,《说文》:“ 家,居也。” 家字的甲骨文字形象房屋下面饲养着猪。从“ ^” 发展到“ 家” ,表明由不定居性穴居过渡到了定居的畜牧农耕生活并且出现了私有制。此外“ 宅” 字的出现也反映出古代房屋的整体性描述,《说文》:“ 宅,所证也。从一,乇声。” 意即寄托身体的地方。从^到家最后到宅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地面居处环境的不断完善。二、对房屋建筑组成部分的描述《说文· 一部》里一共有8个字词对房屋的窗户、厨房、屋檐、栋梁以及一些方位角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当“ 宅” 这种居处形式普及以后,木架房屋在人们El 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宦” 、“ 宸” 、“ 字” 、“ 宸” 、“ 宙” 、“ 寞” 等字向我们展示了古人对于房屋的认知。向,《说文》:“ 北出牖也。从一,从口。涛H :‘ 塞向瑾户’ 。” 向是指朝北的窗子,是在牖北面的那角窗子。其实“ 牖” 泛指也是窗子,《论语· 雍也》:“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 从向、牖的二个词语的并存中可见古人对于窗子的观察是何等细致。“ 宦” 、“ 奥” 等字体现了占人对方位的认识。“ 向” 、“ 宦” 。许慎释为“ 养也” ,即养育的意思。然而自从人类居住到地面的房屋以后,每日所获得的食物主要是来自厨房,厨房一般位于房屋的东北角落,因而“ 宦”义指东北隅。“ 奥” ,许慎释为“ 宛也,室之西南隅。” 段注:“ 宛、奥双声。宛者委曲也。室之西南隅,宛然深藏,室之尊处也。” 奥是室内四隅中最尊贵处,所以《礼记· 曲礼上》日:“ 夫为人子者居不主奥。” 只有尊贵者才有资格居处此处。房屋刚出现时极为简陋,房屋构造还很不完善,据考察上古时期的部分房屋是没有屋顶的,如半坡方形房屋。这类建筑多为木骨泥墙,墙体不能承受重物,也禁不起风雨侵蚀,后世的房屋因而增加了屋檐这一部分,“ 宸” 、“ 宇” 等字的出现正是这一社会现象的记录。“ 宸” 许慎释为“ 屋字也” 。“ 屋边也。” 即屋檐。此外,切关系的房屋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一一栋梁。《说文》:“ 宙,舟与所极,覆也。” 宙指的是舟成所到极限地方,后转指房屋的极限,也就是房屋最重要、最高的部分( 栋梁) 。房屋给予人们的活动空间毕竟有限,现证实了生产生活范围的扩大。《说文》:“ 寞,周垣也。从^,奂声。” 段玉裁注:“ 寞之言完也。⋯ ⋯ 苑之周围也。” 可见“ 寞” 是指围墙。围墙在房屋周围罔出大块的地方,从而扩大了人们的活动空间。三、对房屋建筑的功能和情态描述《说文· 一部》房屋词语中大部分都是描述其功能和情态这些抽象意义,从此也可以看出古人抽象思维的发展。汉民族习惯于直观形象的思维认知方式,通过“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文字形式。在表现对房屋的具体功能和情态此种抽象意义的描述上也继承了具象的认知方式,借用具体可知的“ 一” 字形体来构造各种各样的词语。对房屋建筑功能描述的词语共有4个,“ 应” 、“ 盍” 、“ 寤” 。这四个字都是由房屋的一些特定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进而引申出相关的抽象意义。室,《说文》:“ 实也。从^,至声。室屋皆从至。所止也。” 室,甲骨文字形象屋下有一至地面的矢,矢到达地面停止了.因而“ 室” 可引申曲“ 止息”义。又因室是表示人止息、休息的场所。因此“ 室” 的实际意义是供人休息、止息的房屋,用^下至地之矢弓1申为人们止息的房屋。《诗经· 小雅· 斯干》:百墙,西南其户。”房屋除了能够给人们提供止息的场所外,同时也能够给其他物体提供储藏的场所。生产力的进步使得多余的生活资料也须在房屋里储存起来,因而也就产生创造汉字记录这一社会现象的需求。“ 废” .《说文》:“ 宇” 许慎进一步明确为“ 宙” 字记录了与屋檐密“ 突” 字的出“ 室” 、“ 筑室( 下转2l 页下)22 万方数据

 如果按照次第而言,那么,裸应该在前面.献其次,最后才是肆。而文章却不这样写,目的在于强调后者。这里依照次第顺序来说,在行文上显得很特殊,这里不按本来的顺序行文,而是逆言行文,主要在于强调其重要性。2、错综成文例错综成文例是指古人行文为了使文辞错综变化,常常用倒文来使读者看见其文章的文法的变化。通常,上下文在形式上是互文见义,在含义上互相补充,而实质上是在形式上对构成互文的文字进行了错综。如:“ 《诗经-思齐篇》:士。’” ( 《举例》第8页) 在这里,“ 誉” 与“ 无厌” 互文见义,“ 誉” 与“ 豫” 通,即安乐的意思,无厌是没有厌恶的意思,没有厌恶则安乐可知,知安乐那么无厌恶也可知。“ 古之人” 与“ 髦斯士” 在文字上相配,而上句的“ 古之人” 在前,下旬的“ 髦斯士” 在后。上句后言“ 无敦” ,下旬先言“ 誉” ,构成错综的格式。3、倒文例倒文协韵例。倒文协韵例是指为了讲究诗歌上的押韵。古人在行文时常常语倒,以配合韵律上的需要。这·‘ 古之人无敦,誉髦斯【参考文献】【l 】饶尚宽.训【2】宗福邦,陈f3】吴昌莹.经东京文学曼粤翼明⋯一是就古代音韵上的押韵来说的。在这里,作者举了《诗经》、《庄子》、《淮南子》等三部书中古人用韵的例子,说明古人在作诗行文上,为了音律上的优美、和谐和人听觉上的感受,可以颠倒字词的正常位置。如:“ 《庄子· 山木篇》:量。’ 按:‘ 此本作“ 一下一上,以和为量。” 上与量为韵,今作一上一下,失其韵矣。《秋水篇》:无西,始于元冥,反于大通。’ 亦后人所改。《庄子》原文本作‘ 无西无东’ ,东与通为韵也。王氏念孙已订正。‘ 东西’ ,人所恒言,后人口耳习熟。妄改古书,由不知古人倒文协韵之例耳。” ( 《举例》第20页) 这里的“ 下” 与“ 上” 、“ 西” 与“ 东” 倒文,目的是“ 上” 与“ 量” 押韵,“ 东” 与“ 通” 押韵。后人按照自己的习惯模式去任意破坏这种韵律上的音乐美,这与诗人想表达的真意不符,于原文也是不妥当、不正确的。一般的倒文例。倒文例是指字词的位置颠倒。这里的倒文并没有造成音韵上的和谐。例证在《诗经》里特别多,如《诗经· 黍离》:“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这里的“ 中心” 就是心中。‘ 一上一下,以和为‘ 无东‘ 上下’诂擘通论【M 】.鸟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词衍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56.【作者简介】廖荣娟(1979一),女,重庆合川人。职称助教,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是汉语言文字学训诂。( 上接22页)“ 屋所容受也。” 段注:“ 窥。之言盛。” 即残、盛同义。“ 盎” ,《说文》:“ 安也。” 即安宁。古人认为定居下来以后只有饮食无忧了才能够心里安宁。从此可以看出以农业立国的中华民族对于饮食的注重。房屋有使人内心安宁之意。“ 寄” ,《说文》:“ 置物也。” 置,指移置。《礼记· 曲礼上》:“ 器之溉者不寓,其余皆寓。” 古代把物体移置屋下称为高。这也说明了房屋盛载物体的这一功能。进行情态描述的^部房屋词语最多共有14个:宏、玄、察、亢、宵、宽、窦、害等。这些词语或是描写回声,如宏、宜;或是描写房屋的状态。如宵、宽、妻。先来看宏、敷这组描述回声的字词。宏,《说文》:“ 屋交也。” 段注:“ 各本深下衍晌字⋯ ⋯ 谷部曰,硌,谷中响也。弓部日:弘,弓响也。水部曰,泓,下深大也。参位求之,盖宏训屋深响。” 。裕、弘、泓、宏这四个词为同源词,有着表示“ 深、响” 意义的共同义符。再看描述房屋状态这一组词。宽,《说文》:“ 屋宽大也。” 指的是房屋宽敞。壹,《说文》:“ 大屋也。” 后来表示房屋宽敞的“ 宽” 。以后又引申出了更为抽象的“ 宽阔、宽广” 义。《战国策· 秦策一》:“ 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撞,然后可建大功。” 与描述宽敞相反,也有一部字注意到了房屋的相反面。窦,《说文》:“ 无礼居也。” 《释名· 释容姿》:“ 窭数,犹局缩。” 宴,本指居室狭小,后引申为无财备礼和贫者的通称。段注:窦。”纵观《说文· 山部》房屋类词语,我们可以以这些词语作为窥探我国古代房屋文化的窗口进而探索出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 无财日贫,无财备礼日【参考文献】【1】东汉· 许慎.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2003.【2】清·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 】.南京:江苏广陵刻印社.【3】清· 王筠.说文句读【M 】.北京:北京书店,1983.【4】王力.汉语史稿【c】.中华书局,1998.【5】纪德裕编著.汉字拾趣【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6】中华书局影印.中华大字典【M 】.北京:中华书局,1987.【作者简介】秦莉(1982一),女,苗族,湖南省邵阳人.现供职单位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2007年7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21 万方数据

 《说文·宀部》房屋类词语研究《说文·宀部》房屋类词语研究作者:秦莉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401520刊名:东京文学英文刊名:DONGJING WENXUE年,卷(期):

 参考文献(6条)参考文献(6条)2008(10) 1.中华书局 中华大字典 19872.纪德裕 汉字拾趣 20013.王力 汉语史稿 19984.王筠 说文句读 19835.段玉 说文解字注6.许慎 说文解字 200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jwx200810011.aspx

推荐访问:《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蕴含 说文 意义
上一篇:2022党支部一季度政治工作情况汇报(全文完整)
下一篇:2022年度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村党组织书记【优秀范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老骥文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老骥文库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