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7篇

来源: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2-09-04 11:40:04 点击:

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7篇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为进一步加强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单位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7篇,供大家参考。

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7篇

篇一: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

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单位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依据《财政部关于开展 2016 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17〕3 号),近日,省财政厅对全省 11 个地市、近三万家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一是要求各市、各部门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协调配合,加大保障力度,加强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扎实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的编报及审核、分析和使用等工作。

 二是要求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同时,要求各单位必须在认真学习《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指导意见》(财会〔2015〕24 号)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 号)的基础上,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17〕1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及时编制和报送内部控制报告。

 三是要求各单位在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内部控制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及评价结果的应用,

 并通过指导和监督检查推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整改,逐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根据总体安排,各市级财政部门将于 2017 年 4 月 20 日前完成对下级财政部门上报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及同级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省级各部门将于 2017年 4 月 20 日前完成本部门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为进一步规范医院内部管理,做好医院内部控制工作,3 月 21 日上午,我院于行政楼 301 会议室召开了内部控制工作专题会议,院领导、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小组成员、职能处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范存义常务副院长主持。

 首先由周建军总会计师为大家作培训,分别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等方面为大家解析了《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带领与会人员学习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要求,同时介绍了我院内控体系建设情况,并部署了 2017年度内控工作计划。随后由监察审计室练鲁英汇报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落实整改情况。

 会上,程英升常务副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医院进行内控体系的建设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管控能力,促进医院规范运行,同时也会增强医院应对机遇与挑战的能力,大家要充分了解内控工作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希望中层干部通过培训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将内部控制的基

 本要求纳入到日常工作中,争取使东院的内控工作在同级同类医院中做到最好。

 最后范存义常务副院长对医院的内控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内控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各部门要在内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强化责任,按部就班,确保内控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建立内控例会制度,增强内控工作督导,确保医院各项内控建设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把市六东院打造成内部控制工作的典范。

 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 1.费用支出缺乏有效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行政经费的支出,特别是招待费、办公费、会议费、水电费等,普遍缺乏严格的控制标准;即使制定了内部经费开支标准,但仍较多采用实报实销制。

 2.固定资产控制薄弱。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以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使用管理仍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如未按规定建立起定期财产盘点制度,购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登记入账,未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实物卡片,责任不明确等,导致资产账实不符及资产流失。

 3.财务管理弱化。财务部门的工作限于记账、算账、报账,与业务控制脱节,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未能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控制和监督。票据管理不到位。未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制度,出现延期上缴收入,挪用公款问题;对使用

 后票据未能及时办理交验、核销,容易导致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4.岗位设不够合理。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单位岗位安排不尽合理,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记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业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现象,出现管理漏洞。

 5.预算控制比较薄弱。首先是没有预算或预算编制比较粗糙,部门预算的编制一般根据当年财政状况、上年收支、预算单位自身的特点和业务进行核定,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预算支出达不到逐笔进行核定的要求。其次是预算刚性不够,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不强,预算调整追加较为频繁,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在内控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我局紧密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以问题为导向,有效实现了权力制衡,使单位领导从源头上规避了经济责任风险。主要做法是:

 一、组建领导小组,作为内控抓手 单位内控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工作涉及到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内外监督等各项经济活动,需要内部各处室的协作和配合。市农机局在工作中意识到单位领

 导重视是推动实施内控的关键。工作中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结合,使单位领导树立起风险防控意识,为内控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纪检工作的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处室(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内部控制规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内控工作办公室,其中计财处牵头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工作,各处室(站)为内部控制的具体执行机构,积极配合内控工作办公室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纪检部门牵头内控评估,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指出局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督促各处室(站)落实内部控制的整改计划和措施,确保局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拟定工作方案,明确推进计划 印发了《青岛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内部控制规范>试点工作方案》。农机局的内控建设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阶段:一是宣传准备阶段(2014年 8 月-9 月),主要包括学习内控相关知识,制定内控工作方案,成立内控工作团队。二是内控梳理阶段(2014 年 10 月-12 月) ,组织培训、召开启动大会,梳理制度流程、费用支出,风险分析、建立控制机制,优化制度、流程、表单等。三是成果汇编阶段(2014 年 12 月-2015 年 1 月),汇编内控规范管理手册,汇编经费支出管理指南,开展内控工作总结、汇报等。四是内控运行阶段(2015 年 1 月-2015年 3 月),发布内控手册、费用指南,按照手册、指南实施业务,监督检查、开展内控评价,组织开展风险评估。五是信息化阶段(2015

 年 3 月后),收集信息化建设需求,部署初始化信息系统,试运行内控信息系统。

 三、构建内控机制,保障内控实施 (一)建立了单位层面的内控运行制约机制。主要包括 8 个方面的内容:内控管理职责分工,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关键岗位责任机制,关键人员资质能力,财务信息编报要求,信息技术应用要求,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监督评价。

 (二)梳理了单位主要经济业务管理制度及流程。针对预(决)算管理、经费收支管理、农机专项资金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合同管理以及资产管理等 6 个业务模块,在规章制度方面,总计梳理 66 份外部制度文件,分六个模块汇编成册, 梳理 8 类 28 份内部制度文件,其中 5 份涉及经济活动管理;在业务流程及风险管控方面,总计梳理优化 32 个业务流程,32 个风险控制矩阵(涉及 64 个主要风险点、11 个关键控制措施),21 个内控指南;在工作表单方面,总计梳理近 20 个表单,新建预算执行分析表、合同审批单、空白支票领用备查登记簿、合同归档表等 4 个表单,优化完善费用报销单、差旅费报销单、借款单等 3 个表单。

 (三)汇编内控管理工作手册。汇总整理《内控规范管理手册》,共分为手册说明、单位层面内控概况、业务层面内控实施、内控监督评价五个部分,做到经济业务管理规范有序,内控管理职责清晰,提高单位人员工作效率,实现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和信息化

 (四)通过信息化对制度和流程进行“固化”。

 要保障内控真正落地,信息化是实施内控的最重要手段。市农机局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将内控理念嵌入信息系统中,将制度和流程进行“固化”并达到常态化,真正实现从“人治”管理向“法治”管理和科学管理的转变。

 内控规范建设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且具有相当难度和专业性的工作,单位自身开展内控建设缺乏精力和专业知识和信息化手段,很难保证内控建设的效率和效果。下一步市农机局将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内控宣传,在局内形成“人人学内控,处处讲内控”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获取其专业理论支撑和丰富实务经验,确保内控规范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篇二: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

017 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取得成效

  2017 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取得成效

 加强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目标、防范风险、规范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编收集的《2017 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取得成效》,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2017 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取得成效一:

 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关于“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的有关精神,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近日,财政部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x〕24 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制定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17〕1 号,以下简称《管理制度》),同时印发了《财政部关于开展 2016 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17〕3 号,以下简称《通知》),组织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开展 2016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管理制度》和《通知》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介绍财政部出台《管理制度》的有关背景。

 答:自 2016 年财政部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6〕21 号,以下简称《规范》),特别是 201x 年财政部牵头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制定的《指导意见》发布实施以来,各单位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并在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推动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中央提出的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的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各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落实《指导意见》提出的“建立内控报告制度,促进内控信息公开”的改革任务和要求,2016 年以来,财政部对我国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根据《指导意见》和《规范》的有关规定,在向各地区、各部门全面了解内控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基础性评价、课题研究、专家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管理制度》,以规范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提高单位内部控制报告质量,促进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单位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问:《管理制度》和《通知》起草发布的过程如何?

 答:《管理制度》和《通知》从起草到发布,大致经历

 了以下五个阶段:

 一是启动阶段。2016 年初,财政部会计司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体系研究”课题组,启动了《管理制度》的研究制定工作。2016 年上半年,课题组多次召开研讨会,初步明确了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目的、总体要求、报告机制及形式等内容。

 二是调研阶段。通过向各地区、各部门发函,全面了解和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进展情况、有关经验做法、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及工作建议意见等,为研究制定《管理制度》和开展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

 三是测试阶段。2016 年 6 月,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对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摸底”测试,帮助各单位查找内部控制基础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各单位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为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

 四是研讨阶段。2016 年下半年,财政部课题组组织召开了一系列专家研讨会,邀请了部分中央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地方单位、《规范》实施财政部联系单位以及内部控制理论界专家、代表,针对《管理制度》以及单位如何开展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进行了多次研讨,重点对单位内部控制

 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及模板进行了讨论和完善。

 在研讨过程中,各方面专家、代表一致认为在我国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应尽可能避免给各部门及单位增加额外工作量。为此,课题组针对内部控制报告格式和要求进行了创新性设计,以标准化表格的填报形式代替文字性描述、以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客观性指标代替主观性描述,从而有效降低了单位编报内部控制报告的难度和工作强度,也提高了各地区、各部门汇总内部控制报告的效率和信息的准确性。

 五是征求意见阶段。在课题报告、调研测试和深入研讨的基础上,2016 年 12 月,财政部会计司起草了《管理制度》和《通知》的征求意见稿向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审计署等部门征求了意见,并同时向财政部部内 10 多个司局征求了意见。反馈意见总体上对《管理制度》和《通知》表示赞同,有关各方也针对征求意见稿中具体内容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和建议。

 六是完善和发布阶段。2017 年 1 月,在充分吸收借鉴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财政部会计司对《管理制度》和《通知》相关条款和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个别未直接吸收的意见建议也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了沟通解释,取得共识,最终形成了《管理制度》和《通知》并正式印发。

  问:《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管理制度》共八章,二十九条。主要内容包括:

 1.总则。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制定的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内部控制报告的定义、内部控制报告编制的原则、内部控制报告的责任主体、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开展方式等内容。

 2.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组织。主要明确财政部、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及各行政主管部门在分别组织实施全国、本地区、本部门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过程中的责任及主要职责。

 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与报送。主要包括各单位编制内部控制报告的工作要求、依据、审批过程及报送要求等内容。

 4.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与报送。主要规定各行政主管部门汇总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工作要求、依据,以及报送本部门内部控制报告的要求等内容。

 5.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与报送。主要规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汇总本地区部门内部控制报告和下级财政部门内部控制报告的工作要求、依据,以及报送本地区内部控制报告的要求等内容。

 6.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使用。主要对各地区、

 各部门、各单位在内部控制报告的分析及分析结果使用等方面作出规定。

 7.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监督检查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工作方式、考核的落实、对违反规定的单位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罚处分等内容。

 8.附则。主要明确各地区、各部门可依据《管理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以及《管理制度》的生效日期等内容。

 问: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如何开展 2016 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

 1.地方财政部门。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收到《管理制度》和《通知》后,应当立即全面启动本地区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动员本地区各部门和下级财政部门积极开展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并及时汇总形成2016 年度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于 2017 年 5 月 20 日前完成对下级财政部门上报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及同级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将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财政部(会计司)。其他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地区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汇总及报送工作。

  各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应当于 2017 年 5 月 20 日前直接向财政部(会计司)报送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2.各部门。各部门应当研究制定本部门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实施方案,积极组织所属各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并及时汇总形成 2016 年度本部门内部控制报告。

 各中央部门应当于 2017 年 4 月 20 日前完成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将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财政部(会计司)。其他各级部门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汇总及报送工作。

 3.行政事业单位。各单位应当以《管理制度》和《通知》为依据,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按照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编制完成本单位2016 年度内部控制报告,并按时报送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问:财政部对《管理制度》和《通知》的贯彻实施有哪些要求?

 答: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协调配合,加大保障力度,加强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审核、

 分析和使用等工作。

 二是数据准确,报送及时。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各单位应当在认真学习《指导意见》和《规范》的基础上,按照《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并按照《通知》及其附件要求及时编制和报送内部控制报告。

 三是强化分析,推动整改。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对内部控制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及评价结果的应用。同时,加强对本地区(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的监督检查,每年应抽取一定比例的内部控制报告,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检查,推动所属单位做好内部控制问题整改,逐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四是加强宣传,交流经验。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大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的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媒体资源,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持续宣传报道。同时,探索建立本地区(部门)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制度,选取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成效突出的先进单位作为本地区(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通过对联系点内部控制工作情况的总结、提炼形成经验、做法及典型案例,与其他单位分享经验和成果,充分发挥联系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本地区(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2017 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取得成效二:

 今年以来,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立足实际,认真履职,团结协作,务实进取,后勤管理服务保障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年初确定的重点工作得到扎实有序推进,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公务接待节俭高效。严格执行《霍邱县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细则》,强化内部管理,努力降低接待运行成本,做到厉行节约。1-6 月,接待清华大学扶贫办、市委扶贫督查组等团体、来宾约 60 批次,600 人次,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接待任务,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嘉宾的好评,充分展示了霍邱对外良好形象。

 (二)县政务服务中心物业监管规范有序。按照县政府领导安排,由我局作为业主方,负责县政务服务中心物业公司监管工作。长城物业公司进驻以来,我局切实加强监管,指导监督其做好日常管理和安全保卫、消防、水电、会务、空调、绿化、车辆保序、卫生保洁以及各项设施、设备的管护。上半年,地暖热泵整体维护检修 1 次,绿化面积 1 万平米。同时督促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规范服务流程,加强服务质量控制,做到政务中心大楼后勤保障规范有序。

 (三)公务用车改革平稳推进。新建公务用车停车场,搭建公务用车服务平台,目前,纳入公务用车平台的车辆有

 车辆 108 辆。全县有公车平台 4 个服务网点,所有车辆已全部安装 GPS 定位系统和 ETC 通行卡,为每张车配发车载灭火器,做到一车一油卡。制定并印发了《霍邱县公务用车管理服务中心机动车辆事故应急预案》、《驾驶员管理制度》、《行车规范》等系列规章制度。做到 8 小时之内电脑终端有人值班、8 小时之外手机终端有人值班,确保调度工作不间断,为全县机关公务活动提供优质、便捷、安全的用车保障。

 (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扎实开展。进一步加大节能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活动。通过展板展示、发放宣传册等形式,传播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为全县公共机构节能营造良好氛围。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积极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抓好以节水、节电为重点的节能工作,以示范带动全县节能工作的扎实开展,确保完成今年市下达的各项节能工作目标任务。

 (五)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使用情况“回头看”成效显著。根据霍邱县委《进一步压实“两个责任”巩固拓展巡视成果的实施方案》(邱发〔2016〕11 号)文件精神,联合县委办、县纪委、政务服务中心、房产局等单位对政务服务中心大楼、司法局、环保局等 18 家...

篇三: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

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取得成效

  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取得成效

 春节期间,工行高台县支行“”涉嫌诈骗案件再一次敲响了警钟,暴露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方面仍然存在漏洞。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取得成效》,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取得成效一:

 一年来,分局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新的监管理念深入人心,监管能力明显提升,监管效能持续增强,上级领导对张掖银行监管工作给予了肯定,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银行监管职能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监管权威性有所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局上下锐意进取、团结奋斗的结果,同志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为张掖银行监管事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我代表分局党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文章- 找范文,到]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要做好新形势下的银行业监管和内部管理工作,必须注意和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团结奋进是分局各项工作良好开展的关键。党委班子在决策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力求科学民主、及时有效,重

 大问题主动听取并采纳中层干部或全体职工意见。在政务上高度透明,坚持财务制度、人事制度和办事制度的公开化,自觉接收群众监督,广开言路,善纳群言,才能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较高的威信。分局上下一条心,团结在班子周围,把心思放在干事上,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气顺、劲足、心齐、风正、人和,为开展各项工作奠定良好的领导基础,才能顺利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

 2、重点突出、有效监管,是确保辖区金融稳定的基础。首先是集中监管力量,确保重要的监管工作任务完成。2016年,分局在满足银监局临时抽调人员的情况下,集中人力、物力开展了对多项现场检查。其次,更加注重了现场监管的质量。由于检查前培训等准备工作充分,现场检查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查出的各类违规问题,没有发生证据不足、定性不准问题,在被监管单位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并对违规经营行为起到了应有的震慑作用。通过这些监管活动,我们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只有把各种监管手段和监管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监管工作的系统性、连续性,才能确保监管的有效性。

 3、凝聚人心,队伍才有向心力和战斗力。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谐团结、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团体的凝聚力和创造性。分局不论在开展政治思想工作,还是在增进职工身心健康、培养职工良好情操、关心群众利

 益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人性化”三个字,以营造和谐团结的软环境为目标,努力构建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通过心与心的交流,通过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通过引导和教育,使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能够不计较个人得失,主动积极做好工作,从而保证监管队伍的战斗力。

 4、以制度建设和狠抓落实为手段,不断规范和严肃工作秩序。人性化管理不是人情管理,必须依据上级颁布的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科学制定和不断健全规章制度;必须做到依靠制度管人管事,通过制度规范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各项制度才能落到实处。

 5、依法监管、廉洁从政,才能树立良好监管形象。分局通过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阐明利害关系,构筑起对以监管谋私“不想为、不敢为、不必为”的防线。在开展对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和调查走访中,严格执行中纪委“四大纪律八项要求”、银监会“约法三章”和“八不准”,做到依法监管、廉政勤政。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和规范办事程序,使监管质量和监管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正视存在的不足。一是对如何正确处理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维持和谐宽松环境与严肃纪律、严格考核、错弊追究的关系方面,还缺乏十分恰当的方法;二是在目前职称不再评聘和晋升、行政职务职

 数有限、职务晋升受到局限的条件下,如何通过绩效工资、先进评比、组织团体活动等手段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方面还显得办法不多、效果不好;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手段还不适应日益变化的形势,通过政治思想工作激励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效果还不明显,各部门、各办事处负责同志发挥“一岗两责”的作用还不突出;四是在如何正确行使监管职权、包括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各种实体行政处罚手段、以有效维护监管当局权威方面,还没有取得真正的突破。上述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局职能的正常发挥,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二、2016 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银行业监管工作,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分局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会和银监局的要求,认清形势,把握大局,扎实工作,开创银行业监管和发展的新局面。2016 年分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银监会、银监局工作会议精神;着力监管能力建设,着力防范化解风险,实现辖区内银行业体系稳定和安全运行,促进地方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年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落实审慎监管政策措施,保持有效监管能力建设的良好势头。

 一是要在建立健全资本审慎监管制度方面取得新进展。从促进商业银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发,进一步发挥资本在银行业务发展中的约束功能和调节作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银行业机构增强自我补充资本能力,在不断巩固和提升资本基础上,促进银行有效增加信贷投放。继续推进银行以资本为纽带,转变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建立资本、收益、风险相互匹配和动态平衡机制,优化资产、客户结构,完善考核、评价办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是要在全面推行五级分类制度方面取得新进展。认真总结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执行效果,鼓励国有商业银行细化资产分类,更加准确、真实地反映风险。在农村信用社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今年分局对农村信用社监管的重中之重,信用社量大、面广、缺乏专业人才,我们要深入研究怎么分类、如何分类,要落实到每个法人社,每个信用社确定至少 3 人负责分类工作。分类工作要循序渐进,边开展、边

 总结、边提高,不要想一口吃成大胖子,首先掌握简

 单分类,然后再逐步在分类的准确性、真实性上下功夫,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确保在年底前所有法人机构完成贷款五级分类,从 2016 年开始执行“双轨运行”制度,逐步实现以贷款五级分类数据分析进行监管。

 三是要在完善分类监管、加强分类指导方面取得新进展。按照“统一、规范、科学、透明”的原则,继续统一监管标准,深化分类监管,加强同质同类比较。根据机构性质,完善对各类机构的监管框架,以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为重点,开展对已出台法人治理指引的专项检查和后评价,完善治理监管标杆,提高专业化监管水平;根据资产规模,明确分类监管思路、要求和重点;根据风险等级,评出好银行、中等行和差银行,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有效配置监管资源,在市场准入等政策方面扶优限劣,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正向激励机制。

 (二)有效运用各种监管手段,加强和改进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科学监管。从加强科学监管出发,依法履行好规制、许可、监督、监控和执法等监管职权,将各种监管手段和监管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监管工作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有效性。重点是抓好四个方面:

 一是继续加强和改进市场准入监管。在防范风险前提下,推动金融组织创新和业务创新,优化机构总体布局和结构。按照有关法规、制度规范办理各类行政许可事项,进一

 步规范准入监管,提高审查、审批效率。完善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实施对履职行为的持续和动态监管,加强勤勉尽责情况的考核和问责,完善后续监管措施。推广应用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和高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市场准入监管工作信息化水平。

 二是着力提高非现场监管能力和水平。大力加强并充分发挥非现场监管功能和作用,及时发现、识别和预警风险,引导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检查,切实提高监控和处置风险效果。各监管部门和办事处务必从科学运用监管手段的高度,把加强非现场监管作为今后实施监管的主要方式和重要任务,并力争今年取得明显进步。在完善贷款五级分类、贷款偏离度、贷款迁徙变化分析的基础上,深化不良贷款监管模式,加强和改进信用风险监测和考核;进一步完善贷款集中度和违约风险的监控制度。对各类机构进行年度监管评价和考核,及时将日常监管和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采取座谈、质询、诫勉谈话等形式进行通报和提示,不断提高整改效果;不断改进监管通报和风险提示的方式,进一步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透明度建设,完善信息披露的要素、程序和方法,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渠道。继续开好监管分析例会,做到常开常新,不断提高监管分析的能力和水平。及时向有关方面通报评级结果和发布监管信息;根据评级结果,研究制定分类监管、分类指导的监管方案,加强整改的动态跟踪,促进评

 级向好转化;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透明度建设,加大年报披露力度。

 三是继续加强和改进现场检查,力促规范。今年的现场检查工作重点是要在“抓基础、抓创新、抓结合、抓规范、抓督促、抓廉政”上下功夫,加大检查和处罚的力度。要切实按照“八个能力”的要求,不落俗套,做好现场检查工作,真正做到有查必严,严必处,处必果,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切实把现场检查作为实施有效监管的主要手段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要按照省局 2016 年现场检查计划,并根据辖区内银行业实际和监管实际,遵循精简科学、效率优先的原则确定 2-3 个自选动作。现场检查的重点从全年讲,就是继续抓好对国有商业银行以往年度现场检查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以及重点监管行不良贷款抓降工作的专项检查;继续对商业银行贷款分类偏离度和不良贷款迁徙率情况进行持续检查,实施对政策性银行表外业务、新业务经营风险情况的专项检查;开展对邮政储蓄资金风险运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以及对农村信用社股本金结构、资产质量、大额贷款、拨备提留、抵贷资产等的检查。在做好上述现场检查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银监局临时布置的现场检查任务。从目前讲,就是要尽快整理、汇总出对农业银行支付结算现场建厂的情况,查清、查实违规问题,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提交有关会议研究确定处理办法。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在

 现场检查中更加具体、更加深入地落实王晓光局长“八项能力”建设的要求,做到检查前收集项目背景资料、利用非现场监管手段查找疑点与事前培训、制定方案相结合;现场核查、落实疑点与调查取证、做好工作底稿相结合;整理档案、综合分析评价、撰写检查报告与对检查项目的质量进行考评相结合,切实提高现场检查工作的有效性、规范化水平。

 四是整合监管资源,推进增强监管合力和监管环境建设。建立健全监管问责制,加强非现场监管与现场监管的相互衔接,定期不定期交流监管信息,形成系统内部信息畅通、分工明确、上下联动的持续监管体系。对监管办事处的整合,按照有利于调动办事处工作人员积极性、有利于开展监管工作、有利于保一方金融平安的原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调整整合方案。在整合前,仍然按以前的方法管理。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情况和财务状况及其存在的重大、典型问题的检查分析,强化对金融机构内部监督部门的工作指导。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和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增进同地方政府的工作联系,争取配合、支持和理解。加强金融业务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培育和提高金融消费者风险意识。

 五是配合省局实施好“1104 工程”,提高非现场监管专业化水平。银监会自成立之初即着手加强银行业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决定用三年左右时间建立一个“统一规划、统一管

 理、统一标准、资源共享”的非现场监管信息技术平台(简称“1104 工程”)。“1104 工程”不仅是简单的监管技术支持系统改善,而且是一场带有全局性、系统性和根本性的监管变革,对此,我们务必从科学运用监管手段的高度,把加强非现场监管作为今后实施监管的主要方式和重要任务。一方面必须提高思想认识,从思想上、组织上、技术上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要全力协助上级部门做好网络建设,落实人员和设备,实现网络全线贯通,分阶段完成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同时以此为契机,强化非现场监管专业分析监测,有效使用监管信息资源,下功夫解决非现场监管基础薄弱的问题。目前重点是要加强监管信息协调工作,统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监管信息的收集、加工、分析工作,各监管部门的现场监管信息要与统计部门共享,共同分析评判,强化信息服务,形成监管合力,配合好“1104 工程”的建设。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监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实现科学监管必须要有清晰、准确的监管目标定位。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加强风险监管与改进监管服务、维护银行体系稳定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寓监管于发展、稳定、创新、...

篇四: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

017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2017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2017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2017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最新2017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2017 年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范文 2017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 2017 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最新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取得成效

 内控建设的总体情况、具体建设过程、取得的成效、有关经验总结等。有关案例应当经过案例单位同意。对案例中不宜公开的事项,应做必要的技术处理,确保不泄露国家秘密和单位秘密。

 2017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去年以来,地税局认真贯彻省局有关会议精神,在地税局的帮助和指导下,紧紧围绕“两权”监督制约,排查廉政风险,开展风险评估,制定防控措施,完善考核体系,内控机制总体框架基本形成,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局高度重视,不等不靠,迅速行动。一是教育先行。内控机制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工作,需要举全局之力,我们深入开展内控机制建设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使系统上下对内控机制建设精神实质有了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为内控机制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二是组织保障。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机关股室和分局负责人为成员的内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风险排查、风险教育、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和考核监督等工作。同时,各职能股室和基层分局,确定专人参与,加强日常信息沟通和资料收集。三是专题调研。对外,到江苏泰州、淮阴等内控机制建设较早的地方,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对内,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围绕税收工作中潜在的廉政风险,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建言献策,提出防控措施。四是明确责任。分管领导、各股室及工作人员,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内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集体审核把关,做到风险点排查不到位不放过,防控措施制定不到位不放过,配套制度完善不到位不放过,评价考核落实不到位不放过。

 (二)梳理职权,优化流程。紧紧围绕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排查风险点,明确相关的程序、时限及相应的责任部门;通过定岗、定职、定责,梳理形成权力行使依据、程

 序、时限及相应责任的职权清单。一是明确职权。健全岗责体系,权责匹配到位。摸清部门权力和岗位责任。我们以现代化分局建设为平台,按照市局提出的十大管理要求,认真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全面梳理了地税部门拥有的权力事项,掌握了权力底数,进一步明确各岗位及人员职责、权限,明确权力行使的依据、权力运行的规则和范围。二是适度分权。对税收执法权以及人、财、物和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职能进行合理分权,编制职权清单,填写职权目录表,把清理出的所有行政权力登记造册。确保每项权力不重复不交叉。同时,明确“决策执行监督以及审批办理监管、征收管理稽查、推荐考察任用监督”等环节的工作职责,形成对权力的有效制约。确保各项权力行使的廉政责任落实到岗到人。三是优化程序。按照岗位、环节之间相互关联制约的原则,对每一项权力事项的分布、结构、重点及运行规律进行认真分析,按照法律法规和工作程序制作流程图(有一项行政权力就绘制一个流程图)。使权力运行轨迹、工作运转程序更加清晰可见,防止权力运行“脱轨”失控,促进权力按照科学严密的程序规范运行,总体上达到流程优化、程序简化、标准固化,兼顾安全和效率,并将优化后的职权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向全体地税人员进行公开。

 (三)全面排查,突出重点。我们在排查风险上实行“点线面”策略,即节点控制、流线清楚、全面覆盖。各股室和

 基层分局在排查廉政风险时,突出重要岗位,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一起来查找分析,把视野、触角和措施,落实到各个具体岗位和每一个人,细化到权力行使的各具体环节,采取自己找、群众帮、领导提、座谈会和组织审等方式,组织全体人员主要从“两权”中十八个方面按照发生频率高低、人为因素大小、自由裁量幅度、制度机制漏洞、危害损失程度等因素查找廉政风险点,其中在行政管理权中查找出八大类风险源:即人事管理风险、财务管理风险、资产物资管理风险、日常事务管理风险、纪检监察管理风险、基建管理风险、党建工作管理风险、信息管理风险。在税收执法权中查找出十大类风险源:即税务登记管理风险、纳税户日常管理风险、核定管理风险、申报征收风险、票证管理风险、税(费)源管理风险、纳税服务管理风险、所得税管理风险、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风险、税收法制和执行工作风险。针对裕安区个体户数量众多的现状,特别强调个体税收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针对城区二手房税收由裕安征管的现状,特别强调对“先税后证”的把关风险。此外,我们根据稽查局工作查找出两大类 5 个业务环节的风险源。并且每一类风险源中又分项目查找具体操作中的风险点。共列出二十类 39 项 170 个风险点。

 (四)构建平台,健全制度。一是制定防范措施。区局内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排查出的各类风险源(点)逐一登记,深入分析风险成因,将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其重要

 程度和发生的概率,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将风险点反馈到相对应的业务股室,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有侧重的分析风险点发生原因和可能性,寻找和制定防控的相关制度和依据,制定风险防控要点。共集中制定出 181 个防范措施,最终形成了《裕安区地方税务局部门廉政风险源(点)及防范措施操作指南》。二是营造预警氛围。为了让地税人员时时得到预警,及时规避风险,区局采取“四个一”办法,推动落实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即一表告知、一牌警示、一本指南、一项自检。即每位职工都有一张与自己分局或股室业务紧密联系的风险防范措施表;每位税干办公桌上都有一块与自己岗位职责紧密联系的风险点提示卡;每位税干都有一本量身定做的风险点防范操作指南;每位税干每月都要对本月所涉及的风险点进行一次梳理和自我检查,填制自评表。使每位税干时时处处都能得到预警提示,并深刻认识到 “权力在哪里、风险点就在哪里”、“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都是风险”,强化了“按程序执法、按制度办事、按岗位负责”意识。三是健全完善制度。我们按照“工作有程序,程序有控制,控制有标准”和“事有专管之人、人有专司之职、时有限定之期”的要求,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以压缩自由度、增强透明度、提高可复核度、强化制约度为主要内容,修改、补充、完善相关制度,健全与内控机制建设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先后修订了《基层分局经费收支管理暂行实施细则》、《人

 员轮岗交流实施办法》、《对外涉税事项通报办法》等制度,进一步规范程序、统一标准,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

 (五)依托科技,加强监控。

 我们利用网络办公平台,以“工作流”为手段,规范涉税审批与传递,将税收执法每个事件、每个环节、每个步骤的操作固化到设计好的网络控制流程,并与岗位相挂钩,使每个机构、每个岗位都集成于一条“生产流水线”之上,每一环节是否按规定程序、权限和时限进行,以及处理结果,在计算机中均有真实记录,实现了对任何一项权力和风险点的全程监督,使各类信息互融互通,便于沟通和监控,实现实时监督、控制和综合分析,做到全程留痕,可查可控。比如,我局下辖的苏埠分局在涉税审批业务流程上率先实现网上办理,将纳税人文书申请至税务文书终审的全过程纳入税务审批系统,并对每项业务的办理流程、每个审核审批程序的办理时间都进行限定,有效解决手工条件下审批权限、流程不统一,“人情税”、“关系税”的问题,强化了对业务办理人员的内部约束,加强了对审批过程的监控。

 (六)严格考评,持续改进。要把内控机制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必须以加强监控跟踪考核为手段,不断充实监督体系,尤其针对高风险权力的运行,明确具体的监督事项、监督主体、监督责任,提高监督频率,加强监督力度,强化“一岗两责”,真正把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考核中。去年下半年我们就开始探索评价考核机制,实行“四个过程”永续循环,即实施、检验、总结、改进。由个人对照自身岗位风险点进行自查,分局按照日常工作开展考评,区局内控机制考核组实施督察,形成督察报告,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修正完善廉政风险管理,监测考核制度化、日常化,将风险点与岗位相匹配,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与绩效考核相挂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去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今年区局又制定了《裕安区地税局部门内控机制建设评价办法》,围绕“职权梳理是否全面、风险排查是否彻底、防范措施是否科学”等关键环节和不同要素进行实时评价,边开展、边总结、边改进,不断抓好内控机制建设的持续改进工作。

 二、几点体会与成效

 在积极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内控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这一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的方法来推进。我们的体会是:

 第一,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是前提。内控机制建设涉及面广、系统性强,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每一位工作人员,全局上下必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区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带头落实内控机制建设的相关责任,积极承担风险防范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在整个内控机制建设中全程参与、全力推动、全面保障,从而带动其他班

 子成员和各部门自觉履行风险防范的分工职责。纪检监察部门作为具体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制定实施方案,协助党组具体分解和落实内控任务,并对内控机制运行过程进行监督、考核和评价。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制定相关工作制度,梳理工作规范,落实具体内控工作任务,共同发挥内控机制的作用。

 第二,健全制度规范流程是核心。我局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和税收规范性文件,立足岗位和自身职责,对地税人员每一项行政行为都进行梳理、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统一的工作流程,使所有的工作行为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紧紧围绕“两权”运行轨迹,全面清理整合工作规程和内部管理制度,总结实践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办法进行规范和固化,并上升为制度。建立起一系列既有实体性内容,又有程序性要求的工作制度,既明确规定应当怎么办,又要规定违反规定后如何处理,形成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制度链条,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逐步把内控机制建设引向深入。

 第三,动态管理跟踪考核是关键。在探索与尝试中,我们逐渐清晰地认识到:内控机制建设不是编几个制度文本、列几份权力清单、搞几个岗责明细、画几张流程图表,然后束之高阁,就算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它是一个动态的监控平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防控重点,必须建立一套严密、完

 整的评议考核机制。在考核评价中我们以风险点监控为抓手,在个人自查、分局初评的基础上,设计了面向全局的内控机制考核评价表,从一般要素、重点要素、关键要素三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逐步形成较为完整实用的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提高内控管理质量、效率和水平。

 第四,信息管税科技支撑是保障。以信息化为平台,做到全流程跟踪,全员化覆盖,不断提高信息管税水平。实现由权力防腐向制度防腐转变;由外部监督向内部控制转变;由人工操作向科技监控转变。目前我局已着手尝试利用自身的网络办公平台对一部分涉税事项和行政管理事务实施流程控制。但距离实现信息管税和科技监控的目标还有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为全面推广应用打下基础。

 总之,我局在内控机制建设上虽然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取得的成绩还很有限,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差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许多不足。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学习不自满,全力推进不懈怠,不断巩固、完善、提升我局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为地税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7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关于

 “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的有关精神,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近日,财政部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6〕24 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制定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17〕1 号,以下简称《管理制度》),同时印发了《财政部关于开展 2016 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17〕3 号,以下简称《通知》),组织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开展 2016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管理制度》和《通知》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介绍财政部出台《管理制度》的有关背景。

 答:自 2016 年财政部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篇五: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范文(五篇)

 一、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为了有效防控廉政风险,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财政部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行)》,要求从开始全面实施。我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内控规范的贯彻实施已取得初步成效。我们将陆续整理有关单位的主要经验做法,供大家学习参考。

  市农机局作为我市贯彻实施内控规范的七家试点单位之一,在内控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紧密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以问题为导向,有效实现了权力制衡,使单位领导从源头上规避了经济责任风险。主要做法是:

  一 、组建领导小组,作为内控抓手

 单位内控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工作涉及到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内外监督等各项经济活动,需要内部各处室的协作和配合。市农机局在工作中意识到单位领导重视是推动实施内控的关键。工作中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结合,使单位领导树立起风险防控意识,为内控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纪检工作的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处室(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内部控制规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内控工作办公室,其中计财处牵头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工作,各处室(站)为内部控制的具体

 执行机构,积极配合内控工作办公室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纪检部门牵头内控评估,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指出局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督促各处室(站)落实内部控制的整改计划和措施,确保局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拟定工作方案,明确推进计划

 印发了《青岛市农业机械管理局&lt;内部控制规范&gt;试点工作方案》。农机局的内控建设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是宣传准备阶段(8 月-9 月),主要包括学习内控相关知识,制定内控工作方案,成立内控工作团队。

 二是内控梳理阶段(10 月-12 月),组织培训、召开启动大会,梳理制度流程、费用支出,风险分析、建立控制机制,优化制度、流程、表单等。

 三是成果汇编阶段(12 月-2015 年 1 月),汇编内控规范管理手册,汇编经费支出管理指南,开展内控工作总结、汇报等。

 四是内控运行阶段(2015 年 1 月-2015 年 3 月),发布内控手册、费用指南,按照手册、指南实施业务,监督检查、开展内控评价,组织开展风险评估。

 五是信息化阶段(2015 年 3 月后),收集信息化建设需求,部署初始化信息系统,试运行内控信息系统。

  三、构建 内控机制,保障内控实施

 (一)建立了单位层面的内控运行制约机制。主要包括 8 个方面的内容:内控管理职责分工,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关键岗位责任机制,关键人员资质能力,财务信息编报要求,信息技术应用要求,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监督评价。

 (二)梳理了单位主要经济业务管理制度及流程。针对预(决)算管理、经费收支管理、农机专项资金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合同管理以及资产管理等 6 个业务模块,在规章制度方面,总计梳理 66 份外部制度文件,分六个模块

 汇编成册,梳理 8 类 28 份内部制度文件,其中 5 份涉及经济活动管理;在业务流程及风险管控方面,总计梳理优化32 个业务流程,32 个风险控制矩阵(涉及 64 个主要风险点、11 个关键控制措施),21 个内控指南;在工作表单方面,总计梳理近 20 个表单,新建预算执行分析表、合同审批单、空白支票领用备查登记簿、合同归档表等 4 个表单,优化完善费用报销单、差旅费报销单、借款单等 3个表单。

 (三)汇编内控管理工作手册。汇总整理《内控规范管理手册》,共分为手册说明、单位层面内控概况、业务层面内控实施、内控监督评价五个部分,做到经济业务管理规范有序,内控管理职责清晰,提高单位人员工作效率,实现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和信息化

 (四)通过信息化对制度和流程进行“固化”。要保障内控真正落地,信息化是实施内控的最重要手段。市农机局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将内控理念嵌入信息系统中,将制度和流程进行“固化”并达到常态化,真正实现从“人治”管理向“法治”管理和科学管理的转变。

 内控规范建设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且具有相当难度和专业性的工作,单位自身开展内控建设缺乏精力和专业知识和信息化手段,很难保证内控建设的效率和效果。下一步市农机局将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内控宣传,在局内形成“人人学内控,处处讲内控”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获取其专业理论支撑和丰富实务经验,确保内控规范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二、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2015 年是专员办全面推进工作转型的开局之年,陕西专员办以加强内部控制为基础,推进工作转型有序开展,不断提高监管成效。

  一是创新方式,有效控制预算审核质量风险。今年是专员办工作转型后第一次实质性、大范围介入预算编制审核工作。按照财政部的要求,我办开展了对 561 家在陕基层预算单位 2016 年“一上”部门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资产配置预算和重点项目支出预算的审核,并对2016-2018 年三年预算规划进行了审核,对重点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共审核重点项目 355 个。由于单位多、任务重,加之部里审核时间的要求,又是首次开展如此大范围的预算编制审核,审核风险相对较大。为了有效控制审核风险,提高审核质效,我办从基础工作和规范流程抓起,创新审核方式方法,提高审核效率,确保了审核工作的圆满完成。如,专门研究设计了《基础资料审核表》、《项目审核及评审审核表》、《新增资产配置情况审核表》,规范业务工作流程和标准;明确了牵头业务处,在审核过程中,及时将审核要求、要点、标准等信息传达到审核业务经办处,确保了审核尺度和进度的统一性;严格按照规定在涉密网上进行数据审核和处理,确保了审核数据的安全性。

  二是夯实基础,有效控制预算执行审核监督风险。今年我办共开展 16 项转移支付资金预算执行监督工作。在每项工作开展前,我办均制定了审核方案,明确政策要求、审核重点、工作流程、时间节点、任务分工和责任要求等,确保审核工作顺利完成。在审核工作中,科学设计有关表格,清晰完整反映监管数据,根据监管项目的不同特点分别设计了不同的 excel 表格。如,为了清楚了解陕西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及资金管理情况,设计了陕西省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年龄结构情况统

 计表》、《个人缴费和财政补贴标准变化情况统计表》和《基金收入支出情况统计表》等,有效提高了审核效率,确保了审核质量。健全各项转移支付资金台账,收集各预算单位预算监管基础数据,加强日常分析和动态监控,确保转移支付资金审核监督有的放矢。对以前年度授权延续项目,我办充分利用以前年度审核数据和经验,在实地抽审选点上尽量避免重复;对新增监管事项,提前调查摸底,在明确审核要点的基础上,通过全面资料审核、实地抽审,对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审核结果的准确性。

  三是严格把关,有效控制监督检查风险。在地方政府债务核查工作中,我办需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审核25000 多笔债务,且涉及陕西省各地市,为了有效控制核查风险,我办采取列出各地市债务清单要求地方政府财政部门进行确认的方法,不仅提高了核查效率,也有效降低了核查风险;地方预决算公开检查中,由于全部是网上核查,为了确保检查结果证据充分,我们在查询网站、阅读公开信息的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证据保全,有效避免了后期交换意见潜在风险。在会计监督检查工作中,认真开展查前调研,除调查了解相关企业的基本情况、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近三年重大财务事项及近几年被有关监督部门检查和处理情况外,还调查了解财税优惠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及会计审计准则执行情况、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等,由于选点科学,有效预防了检查潜在风险,提高了检查工作成效。

  四是规范程序,有效控制流程运行风险。严格执行检查汇报制度,要求各工作组在检查、核查期间坚持每周向分管领导或办领导汇报检查进展情况,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线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及时向办领导汇报反映。严格执行复核制度,财政检查与被查单位交换意

 见,被查单位基本情况和检查发现问题,都经过有复核组人员参加的专员办公会集体研究审定,凡专项检查财政检查报告、处理决定,都由复核组进行复核,经专员办公会集体审议通过,既确保了检查、审查事实准确、依据充分、合法合规,有效规避监督风险,也有效杜绝了人为放水、利用检查成果为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等腐败问题的发生。坚持对重大审核事项的审核结论和意见进行集体研究讨论,确保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如,对垂管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审核意见、退税审批意见等,实行业务处初审、专员办公会集体研究审议通过后,才能正式出具审核意见。要求各业务处对单笔申报金额在 300 万元以上的审核审批工作坚持进行实地审核,有效降低审核风险,提高审核成效。

  五是加强沟通,有效控制外部风险。主动出击,加强与地方财政部门的沟通,梳理了《陕西专员办监管项目需陕西省财政厅报送审核资料时限表》,通过发函、现场座谈等方式,明确了陕西省财政厅配合工作事项及提供的资料、完成时限等,争取工作支持、配合,从而提高各项工作时效,避免了因时间上的紧张造成的审核风险。在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等专项检查中,严格按照规定对检查发现问题进行定性,每一个检查小组也在现场检查结束前,与被查单位进行了充分沟通,确保查出的问题事实清楚、定性准确,有效避免了意见交换不充分可能引发的监督检查风险。在基建贴息审核中通过强化三方责任意识,即强化项目单位真实合规申报责任意识、强化地方财政部门审核把关责任意识、强化专员办从严精准终审责任意识,形成三方合力,降低了专员办终审工作风险。

  六是民主公开,有效控制管理风险。在工作过程中,坚持民主议事制度,积极倡导民主作风,充分发挥集体决策的优势。坚持重大工作部署、检查结论处理意见、内

 部人、财、物管理等方面的决策全部由专员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形成专员办公会议纪要发布内网,向全办干部公开,增加决策的透明度,扩大干部职工的知情权。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和日常财务报销工作,严格预算执行,办内凡 1 万元以上的财务支出项目全部上专员办公会集体研究审议后方可列支。制定了《中共财政部驻陕西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党组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办法》,严格落实办、处两级领导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坚持“一岗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局面,明确了用人责任、纠正责任、监督责任、支持责任、管理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坚持抓早抓小,对违纪违法问题早发现、早教育、早查处,保持高压态势,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有效降低了党风廉政风险。

 三、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 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应当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以下简称《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积极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并就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进行报告。为推动单位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17〕1 号,以下简称《管理制度》)编制内部控制报告,掌握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更好地发挥信息公开对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促进和监督作用,省财政厅下发了《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6 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

 (湘财会函〔2017〕2 号),要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编制 2016 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为贯彻落实省财政厅的工作部署,现就我市行政事业单位编制 2016 年度内部控制报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开展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旨在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单位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总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要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把推进内部控制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负总责。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加大保障力度,加强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为推动本地区、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数据准确,报送及时。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各单位应当在认真学习《指导意见》和《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基础上,按照《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及时编制和报送内部控制报告。

 (三)加强分析,推动整改。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在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内部控制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及评价结果的应用,并通过指导和监督检查推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整改,逐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三、报送要求

 (一)报送时间

 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应当于 2017 年 4 月 10 日前完成对本辖区行政事业单位上报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

 审核和汇总工作,将本县市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至市财政局会计科。

 各市直单位应当于 2017 年 4 月 10 日前完成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

篇六: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概况、特色做法及取得的成效范文 一、内控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文件精神,我单位积极组织开展了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的工作,在坚持内控制度要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等原则的基础上进-步完善了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之成为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一套内控制度,提高了单位的管理水平,规范了内部控制,加强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由单位院长(主持工作)陆任淇主持制定《富宁县那能乡卫生院内部控制工作方案》,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内控办设在财务室、内控监督检查由办公室负责,明确了领导小组、内控办、财务室、办公室室等组成成员的职责及分工,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二) 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对院长、副院长、医务科、财务室、办公室、公卫办,采购办等分别授权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处理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等,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各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

 (三) 根据单位情况实行归口管理,成立联合工作小组由财务室牵头,办公室监督,对单位相关经济事项进行统一管理。

 (四) 在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方面,完善了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收

 支管理制度等,明确收支管理领域内部控制的决策、管理、执行等职责,严格按照审批、审核、支付、核算的相关规定执行。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对财政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销毁等进一步规范化,并建立票据台账由收费室负责管理。

 (五) 在资产管理方面,完善了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资产台账,进一步完善了资产信息系统,实现了对资产的动态管理。

 (六) 在会计控制方面,完善了单位的会计管理制度,强化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处理程序。

 二、内部控制工作的特色做法: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是一个标准化普遍性规范,我结合其业务和运营特点,进行了创新优化,比如我院就采购管理内控模块,办公用品、物资采购从采购商遴选、新药申购、药品采购计划编制以及采购计划变更到药品实施采购、出入库管理、药品调价均按规定流程有效执行。目前我单位内控规范仍然缺乏精度和深度,还缺乏创造性的贯彻落实,上级政策下发了,如何切合实际贯彻落实,还需要很多路要走。

 三、内部控制工作的成效 (一) 组建领导小组,做好内控工作 单位内控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工作涉及到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内外监督等各项经济活动,需要内部各部门的协作和配合。我院在工作中意识到单位领导重视是推动实施内控的关键。工作中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结合,使单位领导树立起风险防控意识,为内控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

 副院长任副组长、财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内部控制规范领导小组。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指出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督促落实内部控制的整改计划和措施,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 构建内控建设规划方案,保障内控实施 一是建立了单位层面的内控建设规划方案。按照“全面启动、分批实施、务求实效”的原则,以全面测试、梳理医院内部控制现状为基础,以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率为重点,以分析单位内部控制缺陷、补充修订管理制度、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为手段,建立涵盖本单位的决策层、执行层、业务层等各个层级的全员、全过程内控体系。

 二是梳理了单位主要经济业务管理制度及流程。针对预(决)算管理、经费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以及资产管理等业务模块,在规章制度方面,梳理制度文件,汇编成册。

 三是通过信息化对制度和流程进行“固化”。要 保障内控真正落地,信息化是实施内控的最重要手段。我单位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将内控理念嵌入信息系统中,将制度和流程进行“固化”并达到常态化,真正实现从“人治”管理向“法治”管理和科学管理的转变。

 内控规范建设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且具有相当难度和专业性工作,单位自身开展内控建设缺乏精力和专业知识和信息化手段,很难保证控建设的效率和效果。下一步管理中将自我纠正、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确保内控规范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四、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概况、特色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监督 1.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自行组织的,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它是一个全面严密的动态评价体系,是一个结合检查、评价、反馈等多种功能的完整系统。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目标往往与内部控制的整体目标相结合,是否实现了当初制定的预期目标。为了达到内部控制想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在设立了评价目标以后,就会产生相应的评价对象。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对象主要包括主体和客体两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设立的审计部门及纪检部门,监察部门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主体,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客体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中的评价目标、评价对象、评价标准等方面相互协调,共同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达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的预期目标。

 2.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手段,它是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的有效性开展监督检查和评价,查找和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督促落实整改,一方面可以防范经济活动风险,及时堵塞管理漏洞;

 另一方面有利于持续地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使内部控制在单位内部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方面要规范来自于单位外部的客观因素,找出与内部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去完善相关的内部控制规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体系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内部控制的内部监督工作有执行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以后还要进行相应的完善。在岗位设置方面,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明确相关的界限,要将不相容的岗位进行分离,将每项工作的责任都分配给确定的个人,这样才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内部监督体系,能够涵盖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部工作人员及其工作职能,还包括所有部门的分工,都能被整个内部监督体系所控制。

 3.外部监督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监督体系的主管部门是政府的财政部门,主要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情况和执行情况,要在政府充分的监督指导下,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完整的建立起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从财政预算方面、内部控制的考核等方面全面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外部监督方面的体系的构建。政府的财政部门要对管辖范围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监督。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 1.加强会计基础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应该按照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着重抓预

 算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关键环节,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要积极了解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并在行使职权时自觉接受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

 (2)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加强培训和宣传,提升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知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3) 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完善部门沟通协调工作机制,明确预算管理的流程和职责,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同时要加强预算监督和执行,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力。

 (4)建立健全支出方面的财务制度,使所有经费都有具体的支出标准和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

 (5) 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对于低值易耗品等存货,财务部门要建立明细账,业务部门要建立实物台账,建立验收、保管、领用、盘点、清查制度,做到账实、账账相符。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完善固定资产购置时的预算审批、招标采购、合同订立、验收、付款等业务环节,准确记录固定资产身份信息,建立资产台账;利用资产信息系统和资产标识等技术,建立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和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加强对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评估,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增强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加强对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核算和保护,依法合理利用无形资产。

 2.改变内部审计方法,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功能和作用 为了进一步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现内部控制程序化

 与常态化,行政事业单位内审部门要改变审计方法,从传统的以会计事项为基础的详细审计转化为内部控制审计,即在评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抽查会计资料的内容、范围和程序,然后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而调整;不相容岗位是否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的相关制度是否健全。其目的在于发现制度控制中的薄弱环节,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科学合理、内部管理规范有效。

 3.织密内部监督的制度网络 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关键保障。我国的财政部.门制定的相关关于内部控制的规范制度并不能适应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的特点,这就直接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没有一个有效的标准。(1) 应加强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的完善,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制定时能够互相之间形成制约。(2)还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工作,提升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资金安全性。(3)要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审批制度,对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批流程要进行相应的休整和完善,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实际工作,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审批的制度建设。(4)还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4.建立同外部监督要求相适应的对外信息披露制度

 政府的立法、执法机关,社会中介的公正鉴证,行业协会的自律及社会舆论的监督,这些都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外部监督群体的职权就是对国家财政资金的流向进行持续监督,并对其进行合理合规的审查,对相关部门和岗位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这些外部监督群体有责任和义务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监督和调查,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评价过程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要适应外部监督的要求,建立相关的信息披露制度,将本单位的经济数据按规定定期公示,接受外部监督群体的监督。

 四、总结 内部监督制度的实施要从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入手,根据相关的控制规范和实际情况制定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构建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整体组织框架,才能为后续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落实奠定坚定的组织基础。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需要多元化的分工协作。从立法角度来说,司法机关应引进对关键部门和岗位的法律法规;从政府角度来说,应明确监察和审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定时核查相关的条文是否落实到位:从公众监督的角度来说,应明确公众监督在外部监督中发挥的作用,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平台,做好信息交流工作,提高监督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开度,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率,实现信息沟通的畅通。

篇七: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

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那么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及做法取得的成效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接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全市国税系统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方案》(鄂州国税发 R22;20XXR23;40 号)通知”后,分局根据省局、市局的要求,迅速行动起来,认真详细的对此项活动开展研究、部署和安排。

  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是行政管理内控措施到位。针对分局特点,从提高工作效能,增强管理效果入手,在办公会议、通报反馈、考核分析、考核整改、责任追究等五个方面对管理风险点进行了细化,建立完善了行政管理预防控制风险的检查,把岗位评估情况,岗位风险梳理汇总情况,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并将落实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中,形成了完整的内控管理链条。

 二是涉税内控机制建设到位。按税收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共查找出 57 个廉政风险点并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

 收征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及相关制度找出了可能受到“两制”追究和可能受到法律追究的法律和法规依据。

 三是内外监督控制建设到位。内部监督上,成立了分局内控监督小组,建立完善了内部监督机制,牢牢抓住“查、防、评”三个关键环节,建立廉政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并定期在公示栏中公示各岗位的风险点。内容含阶党务、政务、税务、廉政建设四个方面。在外部监督上,主动要求纪检监察岗位把工作关口前移、下移,定期召开纳税服务意见征求会和特邀行风监察员座谈会,采取向纳税人发放宣传资料和办板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布信息,自觉接受上级机关、各行政部门及广大纳税人的监督。

 四是廉政教育内控到位。立足源头治本,突出抓好事前防控,秉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的思路,结合效力运行流程形成防控流程图,大力开展理论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主题教育、图片展览、岗位廉政教育等活动,做到风险提醒,小事预警,出险必控,切实提高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是责任分解到位。按照内控机制建设和要求,认真落实廉政责任分解,把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细分为四个层次:一是“面上”,全面查找风险点,全面自查自纠,明确防范措施的责任科室和岗位,阶段工作的要求及责任领导和责任人;

 二是“点上”,突出领导、财务、人事、征收为监督重点,开展风险查找和防范措施制定工作;三是“线”上,从高风险岗位到一般性风险岗位,从各省级领导到普通干部职工,从行政管理岗位到一线税收管理岗、逐人逐岗、逐条逐项查找风险点,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将责任落实到位;四是“块”上,从分局领导、中层干部、普通职工三块层层签订廉政防控责任书,实行分级负责制,强化上下级之间的监督机制,切实树立国税西城分局清正廉洁,和谐国税的好形象;五是“一岗双责”内控到位,突出党支部、党员两个重点,将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分局日常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使每名党员既是业务工作,也是廉政内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促进内控机制建设取得实效。

 当前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认识有待提高、防范意识有待加强。

 二是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对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事前防范工作缺乏,事中控制不力,使有些制度流于形式。

 三是事后监督形式单一,无权威性,行政问责与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无刚性或刚性不足。

 四是对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缺乏长效性的学习培训机制。

 下步推进内控机制安排:

 首先建立健全评估考核机制,明确细化相关评价与考核程序,制定有关评价指标和评价办法,对科室和个人履行职责情况及时进行全方位考核监督,提高内控机制建设的合理性和运行的有效性,促进内控机制建设管理水平提高。

 其次加大调研力度,并建立内部控制联系会议制度,成立相关科室人员为专业检查小组,通过定期开展内控机制综合评价,对内控机制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定期进行分析,确定短期内内控管理的对象和办法,加强和改进权力运行监督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为内控系统的全面运用充分发挥内控监督管理作用打下了基础。

 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近三年来,公司在内控体系的贯彻上,突出“执行”二字,重在“狠”、“严”上下功夫,多次邀请三局领导和外部专家进行了内部流程制度评审与指导修订,有效地实现了防范风险的目的,而且推动了公司各项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促进了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内控执行、按程序办事的规矩日渐形成

 公司根据内控要求,结合自身管理存在着有章不循、执行力不强的现象,进行了对照检查,找出了差距和不足。为此,公司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确保内控体系执行有力。

 加强培训,注重宣贯,确保手册相关内容人人掌握。开展以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标准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

 合,全面学习和重点学习相结合,培育标准化企业文化,增强标准化意识。各单位召开“达标活动”推进动员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安排部署。由公司各系统部门从内部选举标准内部培训师,按标准手册制作 PPT 培训课件,进行专业标准制度宣贯培训。将标准制度中相关内容,编成相关工种的培训资料制作成岗位操作规程上墙等活动,为内控体系的有效执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健全内控工作网络,确保组织机构落实。公司成立了内控标准化体系工作领导组(内控制度方向把关)、评审组(内控制度质量把关)、工作组(内控制度编制),进一步加强了内控工作组织领导和机构落实。

 狠抓落实,层层负责,确保流程控制实现真正的落地。为了使内控真正落到实处,公司制定《公司标准化管理办法》、《星级搅拌站评定管理办法》,明确标准化各级、各部门的职责,规定企业标准的制定、宣贯实施及监督检查考核具体方法措施。主要有:

 (1)与“创先争优”和“标准化青年先行”工作相结合,开展技能比武、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为进一步推进标准化管理工作,公司将《搅拌站管理手册》中厂站标准化管理内容,开展知识竞赛,武汉事业部、成都分公司、天津分公司、设备运输分公司、西安筹备组分别组队,参加了竞赛。

 (2)搅拌站星级评定。为推进公司搅拌站各项业务标准

 化,夯实搅拌站基础管理,公司根据分级管理与激励的需要,设置“达标搅拌站、三星、四星、五星级搅拌站”四个等级开展星级评定。每季度,分公司星级评定小组组织所属搅拌站对照《考评标准》,对各站、各科室、各岗位的业务操作、内控管理、监督制约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逐项打分,对符合《考评标准》条件单位,推荐申报公司,由公司结合大检查进行验收。

 二、严考核硬兑现,确保控制到位、执行有力

 确保内控的有效执行,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是否重视,责任是否落实;二是监督是否到位、措施是否有力。公司通过组织内控标准化知识考试并将“考试合格与否”与个人任用、升迁进行挂钩,与新员工能否转正、转岗进行挂钩。通过上述措施,公司规章制度的约束力和员工的责任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公司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严格依照内控流程操作、层层将执行、事事讲程序的良好局面。

 三、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针对公司内部控制工作相关要求,认真开展了公司业务流程梳理工作,编制《内控职责表》,业务中重大风险不可遗漏,并要在制度相应位置用规定的编号标注出来,风险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成本、法律等风险控制要求的关键控制点,将每一个控制点逐一说明,明确其内控责

 任,增强了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推动了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在内控体系运行中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内控和审计,发现公司有些规章制度存在执行力度不够的地方,一些控制缺乏制度支持,目前,按公司领导的要求,正在进行制度梳理和规范工作,计划修订《公司管理手册》

 四、加强控制环境建设,内控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文化一个新的组成部分

 控制环境建设是内控体系的基础,是有效实现内部控制的保障,直接影响着公司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目前,公司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工作有目标,行动有准则,前行有动力的内控环境,尤其是公司各级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符合内控要求的事坚决不办,依程序履行,领导的示范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公司内控文化的形成。

 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随着我国财务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已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在基础建设中容易出现的漏洞、问题,对目前的内控制度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内部控制;问题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实践中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是以一种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来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提高管理的效果及效率。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指主要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活动所进行的指导、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率。与企业比,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还相对滞后。文章试图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目前的控制制度以及设想以后比较完善的控制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 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

 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一些单位的领导缺乏内部会计控制理念,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够,不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系统的建设,而简单地将财政的部门预算控制等同于内部控制。有的单位虽建立了内控系统但不尽合理,生搬硬套,没有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还有些单位虽然建有较为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却流于形式,弱于执行。

 2. 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控力度不够

 部分单位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情况由内部会计控制执行部门自行监督检查,导致监控力度

 不够,影响了内部会计控制作用的发挥。有些单位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对内部审计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不能正确审计和鉴定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的正确性和真实性,主要原因在于内部审计人员不能认真履行内部审计的职责和权限,不能坚持内部审计的准则和原则,不能遵循内部审计的基本程序,不能正确运用审计方法,没有如实、公正地编写审计报告。

 3.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流失比较严重

 单位内部部门之间对国有资产管理相互脱节,部分单位财务部门未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每年只管经费收支,不管家底多少;后勤部门只管发放而不清楚资产价值和实物分布情况;使用部门只用不管。长此以往,造成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严重脱节,致使存量不实,账实不符,责任不清。部分单位之间互相攀比,盲目、重复购置资产,加之资产的购建、使用、占用、处置权均在单位,跨部门、跨单位无法进行资产配置,致使部分资产闲置浪费,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策略

 1.增强内控意识,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与内控责任

 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

 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但要真正确立起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还必须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一些相关领导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学习

 2.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国家财产安全稳定”。不能用一般财经法规替代内控制度。要找准失控环节,明确自控重点,重视伦理道德规范建设,建立良好的单位文化氛围。对于预算管理、资金拨付与费用支出管理、报销审批程序以及对错误核算与错误支出的纠正等等经济活动等方面,确定单位自控的重点和目标,设立合理的组织结构,确认相关的管理职能和关系,为每个组织划分责任权限,明确建立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因事设人,视能授权,责任到位,且责权对等,以增加组织的控制意识。

 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

 重视内部审计控制,真正落实责任制,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顺利、有效运行。内部审计控制是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再控制。内审部门应将会计控制制度作为审计评审对象,通过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定期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

 内部会计控制中的漏洞和隐患,尤其是要针对发展中财务及会计核算上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认真研究,不断发现和改正问题,可以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经济违规;把审计结果与日常考核结合起来,真正落实责任制,加强监督与奖惩制度,这是对单位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再监督,也是保护...

推荐访问: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 工作经验 内部控制 成效
上一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心得体会参考9篇
下一篇:唐逸:当前中国社会中暴力蔓延的根源9篇

Copyright @ 2013 - 2018 老骥文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老骥文库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