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对中国,能源安全影响(全文)

来源: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2-08-24 19:15:03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对中国,能源安全影响(全文),供大家参考。

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对中国,能源安全影响(全文)

 

 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对中国 能源安全的影响

  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对中国 能源安全的影响

  [摘要]: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中国是世界能源版图变化的利益攸关者,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对中国能源安全将产生全方位而深远的影响。面对世界能源格局新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必须以前瞻性战略思维谋划应对举措。

  关键词:世界能源格局、能源安全、国际关系

  受中东地缘政治形势、日本核电危机、以及以美国页岩油气革命为代表的非常规能源开发对全球能源供需关系和价格走势产生重大影响,国际能源格局在出现重大调整。中国作为经济增长最快的新兴经济体和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既影响着世界能源消费安全格局和生产格局的变化,也面临着新的能源安全挑战和压力,为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并通过能源外交的运筹实现国家其他战略利益,中国需要以大国的魄力进一步加强多方位、多层次的能源外交。

  一、国际能源新形势

  北非、中东地区富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地区动荡的不确定性担忧让石油价格飙升,产油国从中收益;日本核电危机让国际社会“谈核色变”,必将引发国际社会理性反思核电站的利弊,特别是在核电占有重要地位的欧盟国家;核电资源的减少又将直接导致化石能源需求的上升,或将进一步增加中东局势的敏感性。因此,国际能源格局将发生以下新变化。

  (一)国际能源消费增长重心将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特别是亚洲地区

  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能源需求呈现迥然不同的走势,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重心将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2010-2040 年间,发展中经济体的能源需求总量将增长 65%,而发达经济体的能源需求总量基本保持不变。根据埃克森·美孚的测算,非 OECD 国家和OECD 国家的年能源消费总量在 2005 年基本持平,但是到 2040 年前者的能源需求将是后者的两倍有余。其中,亚洲的增长将最为显著。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2013-2035 年间,仅东南亚地区的能源需求就将增长 80%,而在 2020 年以前,中国需求会处于主导地位,此后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主引擎。同时,到 2020 年代早期,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而印度则成为最大的煤炭进口国。

  (二)俄罗斯在国际能源政治格局中的话语权大幅提升

  如果说沙特、阿联酋、伊朗等欧佩克成员原油产量受到内部“配额”制约的话,俄罗斯则是“自由之身”,不受束缚。俄罗斯油气储量巨大,其石油产量 2009 年一度超过沙特。

  俄罗斯能源部公布数据显示,2010 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比 2009 年增长 2.2%至 1015 万桶/日,创下了自苏联解体以来的最高纪录。2010 年的石油价格曾涨至每桶 90 美元以上,

 故俄增产动力充沛。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数据显示,2009 年俄罗斯原油出口量为 700万桶/日,其中 80%出口欧洲市场。相同的分析逻辑,2011 年石油价格攀升至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位,俄罗斯必然会开足马力增产,可见,北非局势让俄罗斯不但不受影响,反而从中“渔利”。此外,由于利比亚石油产量骤减,欧洲各国也会相对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的数量。因此,俄罗斯石油地缘政治影响力提升。

  在天然气方面,俄罗斯则更具话语权。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也是世界天然气第一大出口国,利比亚事件对俄罗斯来说也是“重大利好”。近几年来,天然气凭借其清洁性和低碳排放等特点已成为欧洲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支柱,然而由于欧洲主要天然气产地北海气田的产量逐年下降,欧洲不得不从俄进口大量天然气以满足其需要。但“俄乌斗气”让欧洲尝尽苦头,深刻意识到过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种种弊端,因此积极谋求进口来源地的多元化战略。但北非与欧洲隔地中海相望,南欧各国利用天然气管道从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等过进口大量天然气资源。

  意大利埃尼集团(ENI)通过“绿溪”管道(Green Stream)每年从利比亚进口 110 亿立方米天然气,但利比亚危机让意大利不得不关闭“绿溪”管道。无奈,欧洲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意大利只能“向东看”,转向俄罗斯弥补天然气的不足。可见,欧洲未来很难大幅降低自己俄气的进口比例,多元化战略面临挑战,俄地缘政治话语权大幅提升。

  (三)全球核电发展步伐放缓,化石能源需求放大。

  日本核反应堆爆炸带来的直接损失巨大,但心理层面的间接影响会更大。日本能源匮乏,长期以来依赖进口,主要进口来源地就是海湾国家。美国能源情报署(EIA)数据显示,按照日本国家发展战略,日本计划提升核电在电力结构中的比例,由目前的 27%提升到 2030 年的 50%,以减少日本对外能源依赖度、增加能源可持续性,提升自己的国家能源安全。但福岛事件,无疑会让日本重新审视自己发展核电替代战略。

  此外,欧洲各国核电发展战略也趋缓。德国政府已宣布关闭 7 所核电反应堆 3 个月,重新评估核电工业。意大利政府原定就重启核电发展问题进行全民投票公决,但现在看来结果不会乐观。欧洲各国能源部长都表示欧盟要开专门能源会议讨论欧盟核电发展前景。

 欧洲水电发电能力已经饱和,火电发展又受制于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而不会提上日程。核电和天然气被视为代替石油和煤炭的理想清洁能源,当核电发展遭“急刹车”,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需求又会大增。

  (四)美国“页岩革命”与“能源独立”

  作为传统的原油进口第一大国,美国一直把“能源独立”作为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随着近海油气田的开采,特别是以页岩气、页岩油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的成功开发,美国“能源独立”取得重大进展,油气对外依存度出现重要拐点。2013 年 7 月,美国超过俄罗斯和沙特成为全球最大油气生产国,美国的石油及其他能源的自给率大幅上升。美国“能源独立”弱化了其对中东地区油气供给的依赖,美国对中东地区油气的控制已从满足自身需要转变为对他国施加政治影响。

  尽管中东作为全球最大产油区的战略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但是北美地区在全球油气供给中的地位将会不断上升。领人类第三次产业革命,美国政府于 2011 年 3 月 30 日发布

 《能源安全未来蓝图》,全面勾画了奥巴马政府的“能源新政”。其核心目标是,在应对经济危机的同时,构建美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重新确立美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世界其他大国对于新能源开发的认识也日益加深,竞相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一场以新能源开发为中心的产业革命蓬勃兴起。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扩大,必然影响到世界能源生产格局,对世界能源消费格局的影响甚至更大。可再生清洁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不断扩大,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同样十分深远。节能技术的进步则从另一个方面影响着

  (五)新能源开发与节能技术进步

  新能源开发与节能技术进步也是影响世界能源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世界各国因对常规化石能源日益短缺的预期,世界油气价格节节攀升,清洁发展压力增大,从而推进新能源技术与节能增效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成本逐步下降,并且这些新能源对常规化石能源的替代作用日益增强,同时,核聚变能、可燃冰等高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渐露曙光。美国奥巴马团队认为,“领导 21 世纪清洁能源经济的国家将领导全球经济”,能源体系变革将比 10 年前的 IT 革命更为重大深远,是 21 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总体革命。

  二、中国能源外交新进展

  中国的石油从中东地区进口, 且全部依靠海路运输地区形势动荡威胁中国能源安全, 能源多元化战略成为中国能源外交主题。中国在巩固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同时, 深化与拉美、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能源合作, 能源多元化格局成效显著。海湾六国是中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国, 中国与相关国家在开展互利共贏的能源合作道路上不断推进。中国和沙特相继签署《关于石油、天然气和矿产领域开展合作的议定书》、《关于石油、天然气、矿产领域开展合作的议定书的补充谅解备忘录》、《加强合作与战略性友好关系的联合声明》等多项文件。2012 年, 中沙双方签署在沙特合资修建炼油厂的协议, 该协议投资近100 亿美元、年处理原油 2000 万吨, 是目前中国海外能源合作中最大的项目。中国与俄罗斯高度重视能源合作, 以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为平台, 双方能源合作取得丰硕成果。2008 年以来, 中俄相继签署了《石油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关于天然气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路线图》、《关于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框架协议》等多项能源合作协议。2013 年, 中俄签署长期供应原油协议, 价值高达 2700 亿美元,在未来 25 年, 俄罗斯每年将向中国供应万吨石油。2014 年,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和《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的签署,从 2018 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 380 亿立方米,累计 30 年,价值高达 4000 亿美元。

  中亚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来源地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进入新阶段。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签署了《关于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协议》、《中哈关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双方将加快实施中哈天然气管道一期扩建( 线) 和二期( 别伊涅乌-巴佐伊-奇姆肯特)建设并加强原油管道扩建使其达到每年 2000 万吨的输油能力。我国和土库曼斯坦在天然气领域合作渐入佳境, 双方先后签署了《中国和土库曼斯坦关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土能源合作分委会第二次会议纪要》。2013 年 9 月, 习近平主席访问土库曼斯坦, 双方将两国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关系水平, 并启动 D 线建设, 确保年建成实现每年向中国输送 650 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目标。

 此外, 中国在拉美地区也展开了不少能源投资项目, 对拉美国家能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委内瑞拉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 双方能源合作不断深化。2008-2009 年, 中委签订多项能源合作协议, 包括到 2013 年委内瑞拉将向中国的石油日供应量增加至 100 万桶, 在广东省建立日加工 40 万桶原油的炼油厂项目等。中国和巴西在能源领域 合作也持续加强, 实现了互利共赢。中国和巴西签署了《关于能源和矿业合作议定书》、《十年合作规划》等能源领域合作文件年至 2019 年, 巴西每年向中国出口 1000 万吨原油的协议, 两国在油气生产、加工及天然气运输协调等方面也加强了合作。

  三、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世界能源生产格局和消费格局的重大变化,中国综合实力的快速增强及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给中国能源安全带来多重复杂影响,中国能源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增大。

  中国能源安全的最大机遇在于,能源进口的渠道增多、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机会增大。美国非常规油气开发的成功及“能源独立”的进展为全球油气生产提供了增量贡献,新兴大国与美国陷入石油冲突的风险降低。作为全球最大的战略买家,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地位大大提高。在国际能源格局发生大变化的背景下,为获得更高利润,美国企业积极商讨对华出口页岩气。加拿大为向中国出口能源,主动改善对华关系。俄罗斯、中亚、拉美等传统油气生产国受到来自美国页岩气、页岩油的竞争压力,加紧寻找能源资源潜在买家,冀望中国成为其稳定的出口市场。上述变化为中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及能源企业“走出去”带来重要机遇。

  与此同时,随着能源消耗的持续增长及美日对华战略围堵战略的推进,中国能源外交面对的挑战日趋严峻。

  能源资源约束成为中国面临的长期矛盾。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能源可持续供应面临巨大压力:能源资源禀赋不高,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人均拥有量较低;石油对外依存度增速过快,供应安全形势严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清洁能源开发进展缓慢;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污染和生态安全问题严峻;能源危机管理和安全预警应急机制缺失;应对能源危机的能力不足;“中国能源威胁论”不时泛起,“走出去”战略面临多重挑战。总体看,中国对外能源依赖变得日益严重,能源资源约束成为长期矛盾。

  中国周边能源安全环境不容乐观。美国“重返亚洲”、进行“再平衡”,主要矛盾指向中国,主要活动集中在中国周边。美国惯于以能源为手段遏制对手的发展,美日在中国周边制造事端存在破坏中国能源安全的考虑。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潜在和现实的矛盾和冲突,背后亦不乏能源利益的驱动。如何防范美日干扰我国能源供给和能源运输、妥善处理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和贸易争端、稳定周边安全形势,对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受地缘政治事件和金融炒作的影响,国际市场能源价格不断攀升,能源资源国对能源资源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一些能源资源国资源民族主义明显抬头。其突出表现是:加强国家对能源资源的控制,赋予本国国有公司开发特权;通过修改法律法规、调整税收政策、设置新的环保标准,限制外资对本国能源资源的并购

 和控股;对外资参与本国能源资源开发提出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要求,抬高准入门槛;能源关系“政治化”,以能源关系谋求政治与安全利益等,这种情况使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面临更多棘手问题。

  中国境外油气资产和运输管道面临安全风险。中国境外能源资源开发取得新的进展,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能源进口战略通道格局初步形成。与此...

推荐访问: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对中国 能源安全影响 中国 格局 变化
上一篇:全县新任副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讲话(2022年)
下一篇:全县新任副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讲话【优秀范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老骥文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老骥文库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