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微党课(范文推荐)

来源:党课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12 08:40:02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风微党课(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家风微党课(范文推荐)

家风微党课

 

  微党课:让优良家风点亮万家灯火

 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从《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看,欲要“治国”必先“齐家”。家庭、家教、家风,伴随着我们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烙印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基因中。回望历史,我们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感人故事,也有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名篇佳作,既重言传更重身教,成了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模范人物好家风故事集》选取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 34 位老一辈革命家和马永顺、钱学森、张富清等 25 位先进模范人物的家风故事共计 117 篇。这本书于小事中见大道,于微言中寓大义。学完让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家风是我们身体的居所和灵魂的归宿,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才会和谐美好,国家风貌才能昂扬向上。

 一、家风是磨砺个人风骨的磨刀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人,不仅要崇德向善,还要坚守骨气和气节,要有点男子汉的“血性”。家庭是一个人“梦想启航的地方”,家风影响着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优良的家风,有助于我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描绘好出彩人生的底色。毛泽东曾经“得过三次大的处分,被开除过党籍,撤掉过军职”,但他没有消沉放弃,而是坚持“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一次次把党从危难关头挽救了过来,最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历经“三起三落”依旧初心不改,他把教育后代看作是履行社会责任,坚持“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擘画了改革开放的蓝图,让国家和人民富了起来。习仲勋始终教育子女为人要厚道,要公道正派、不揽功诿过,即使在“文化大革命”被扣上“反党集团”的帽子,他也尽可能将“罪名”揽到自己身上,解脱别的同志。

 这些老一辈革命家将自己的家风践行在干革命、搞建设和做人的点点滴滴上,又言传身教给了自己的子女们。他们的气节和风骨更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灯塔,指引我们面对困境不放弃、面对名利不动摇、面对责任不推诿,不断练就干事创业的“硬核”力量和刚健风骨。

 二、家风是引领社会风尚的风向 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毛泽东让子女“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告诫子女们学习和事业要向上看,但生活要向下看。周恩来教育晚辈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能有丝毫的特殊”“三代裤”、“金银饭”、国产表、旧衣服,成了他留给晚辈们最宝贵的财富。刘少奇亲自给大女儿所在党支部写信,不同意其预备期满转正。朱德教育子女要功高不自居、位高不自私、德高不自显。

 面对亲戚朋友的请托,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模范人物选择了回绝,他们心系祖国和人民,严禁搞特殊,对晚辈们的要求非常

  严格,不准亲人用公车、吃小灶,真正体现了“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树立了大公无私的风气,更引领了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公平公正的社会风尚。

 反观近些年我们党查处的这些腐败分子,往往都是由家庭腐败开局,父子兵、夫妻档、兄弟帮屡见不鲜,他们把公权力变成“私人订制”,沦落成了金钱和欲望的奴隶,丢掉了骨气和气节,最终难逃家毁人散、身败名裂的结局。由中我们更能看出,家风也是我们个人作风的重要体现,必须要修身正己,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子女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家风是塑造民族风韵的基本盘 优良家风建设,聚焦的是小家,着眼的却是大家。一个社会由不同的家庭组成,一个民族的发展轨迹由无数个家庭的传承写就。家国情怀是我们民族的深沉底蕴,无数革命先辈和先进人物秉承“不因年少不望远、不因位卑忘忧国,不因力弱惜出力”的理念,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躬身入局、矢志奋斗。蔡和森带领一家三代人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求学,投身革命事业的故事,令无数人为之感动振奋。钱学森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建设新中国,标注了航空报国的新高度。他姓“钱”但不爱钱,他用自己的稿费为学生购买计算尺,他毕生都在践行“利在天下必谋之”的家训。常香玉变卖房产、辛苦义演为国家捐献战斗机。时传祥三代人坚守“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服务人民的宗旨。焦裕禄因为儿子焦国庆看了一场“白戏”建议县委起草了不

  准任何干部特殊化的通知。

 各行各业人的家风最终融汇成了我们民族独特的风韵。正是这一特质,使我们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在苦难中书写辉煌,于困境中开辟新境界。

 四、家风是成就国家风貌的催化剂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既是家庭的“家”,更是国家的“家”。毛泽东在母亲冥诞时在火炉边召开的家庭会议中提出,“为了建立美好的家,让千千万万人有一个好家,我们只得离开这个家。”此后,毛家先后有六位烈士相继为革命英勇牺牲,但毛主席从未后悔当年那次家庭会议的决定。他在送别堂弟毛泽连时提到,“我毛泽东要解决全国人民的困难,要解放的也是全国人民,不能只解决自己一家的困难,只解放自己的各家亲戚。”刘少奇在给七姐刘绍懿回信中说,“你们在乡下种田吃饭,那就是我的光荣。如果我当了副主席,你们还在乡下收租吃饭,或者不劳而获,那才是我的耻辱。”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坚守岗位的公安干警、为居民生活奔走忙碌的社区工作人员……他们在党的领导下挺身而出、担当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筑起了一道抵御疫情的坚强防线,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

 无论是在国乱民不安生的战争年代,还是百废待兴的建设时期,亦或是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段,一个个家庭、每一个个人展示出来的家风都是对我们昂扬向上的国家风貌的最好注解。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次疫情防控斗争使以“90 后”为代表的青年群体接受了一次大考,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今后的家风建设上,青年也要成为主力。我们现在正在一个幸福的时代、幸福的国家,但是改革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还没有消除,个别国家对我们政治上对抗、经济上脱钩、科技上封锁的威胁还没有过去。我们还需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需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勤俭,需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弘扬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模范人物好家风,让优良家风点亮信仰之光、点亮万家灯火!

  微党课:“红色家风”是最好的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那么,理想信念是什么?传承红色基因又蕴含着什么道理?近日,我通过阅读《红色家风》这本书,内心对红色家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红色家风》中收录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写给儿女的部分家书。掩卷回想,那一封封书信,文字质朴、语言平实,却感人至深、情透纸背、催人奋进。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微信的时代,亲人间的感情交流与寄托只能依赖家书,真正像诗中所描绘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革命先辈的家书,可能只有短短几十个字,却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孩子的关爱和嘱托,既体现了对儿女的无限思念,又体现了希望儿女努力进步的谆谆教诲。这种亲密无间的亲情,让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亲,干事认真、脚踏实地的父亲。

 我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党员干部,我小时候经常会看到爸爸坐在书桌前写文件,一写就是一夜,那时候没有电脑,每一个字都是爸爸用钢笔写出来的,为了保证公文准确,如果有错字,爸爸还会再抄一遍,然后第二天再带去单位。后来我想,正是因为这日复一日的积累、一字一句的斟酌,才让爸爸成为了单位的“笔杆子”。

 爸爸不善言辞,也从没有给我讲过大道理,但是从爸爸的身上我学到了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一丝不苟的道理,让我终身受益。

  我上高中的时候,爸爸送给我第一支钢笔,我特别喜欢,笔壳是绿色的,就像一棵笔直的小树苗,爸爸是希望我能好好学习、学以致用。大学期间,我入党了,成为了跟爸爸一样的共产党员,接受了更多党的教育,更深刻地体会到为什么爸爸这么认真,是因为他不仅是一名工作者,还是一名党员工作者,是党员,就应该不怕困难,是党员,就应该脚踏实地。这支笔陪伴我从学校步入社会、陪伴我从家乡来到北京,见证了我的成长和努力。二十年过去了,钢笔的外壳也已经磨损了,我就把它当宝贝一样珍藏了起来,只有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会拿出来,鼓励自己不要放弃。

 直到今天,爸爸退休了,但是那股认真的劲头儿还是没有变,而且会像小时候一样经常提醒我:“无论在哪,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认真啊,世上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爸爸是真的做到了这两个字,而我,还需要沿着爸爸的足迹继续努力。现在,电脑极大地方便了我的工作,但是我还是会随身带着一支钢笔,那是我从小就养成的习惯,通过钢笔写写画画,可以让我更加专注,也让我时刻记得应该向爸爸看齐,向优秀党员看齐。“认真学习、厚积薄发”,这就是爸爸教给我的家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传承给我的红色家风。

 为人子女,应该懂得感恩和回报;为人父母,应该拿好接力棒,做到榜样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从父辈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也应该传承给下一代,并发扬光大。

 《红色家风》中收录的书信,无不透露着希望孩子学习本领报效国家的殷切希望,比如“希望你能接受我的意见,真正改正错误,长期坚持地学下去,培养自己成为有用的人,希望你这样做,而且必须这样做,不要辜负祖国和我们对你的期望”“你们要学点本事为国家做贡献,大本事没有,小本事、中本事总要靠自己去锻炼”,再比如“你自己要学算、写字、看书,不要忘记啊”等等,多么朴实,都让我感动,也让我不断地思考,怎么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祖国需要的人呢?我认为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努力,希望能在自我改进的同时也与孩子共同成长。

 第一,要重视红色教育,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我的孩子是 10 后,都是从小在家人的呵护下长大的,很难想象战争岁月的艰苦和困难,也难以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每当假期一到,就会想去海洋馆、动物园、海边沙滩等地方玩,享受更丰富的现代化生活,其实,教育孩子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曾经带着孩子参观首都博物馆,孩子会好奇看着墙上悬挂的黑白史料图片,看着当年八路军使用过的武器、水壶、劳动工具,问很多奋斗历程的问题,他们会自然地将这些照片和物品与书本中的文字联系起来,这些都会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对英雄的敬仰,即使他们还没有那么深刻思考,但我想孩子心里已经种下了一颗爱国主义的种子。今后,我会多抽时间陪孩子到革命

  纪念馆等地方接受红色教育,带着孩子去了解历史,瞻仰先烈,让爱国主义的种子萌芽并茁壮成长,让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毅力、有奉献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二,要重视品德教育,培养孩子优良的思想品质。

 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就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品德教育真的不需要讲大道理,因为孩子会把父母的一言一行作为模仿的对象。所以,成功的品德教育,首先就需要父母以身作则,连自己都做不好的事情,又怎么能一味地要求孩子去执行呢? 在现阶段,我着重培养孩子学习上“认真”、生活中“勤俭”的意识。学习上,我会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任务中,每天督促认真完成作业,发现少题、错题的情况及时纠正,同时根据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并协助孩子坚持下去,做到今日事今日毕,逐渐养成孩子认真对待学习的好习惯;生活中,我还要和孩子共同培养勤俭节约的意识。语文课本里写有诸葛亮倡导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有朱熹提出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在生活好了,我们的勤俭意识却有所降低,正餐不好好吃,挑食,经常有剩菜剩饭的情况;衣服还能穿,却要买新衣服,外出回来,大包小包都是零食,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我要以身作则,每次吃饭都与孩子一起做到碗里不剩饭粒,桌子上也不能掉饭粒,外出点餐不浪费,在饭

  桌上教会孩子好客待人、谦逊恭让的好习惯。

 第三,要重视学习教育,让孩子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修身立德离不开学习,建设祖国更离不开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推动事物发展。学生时代,正是汲取知识的黄金时期。我经常对孩子说,“书是你一辈子的好朋友,有了它,你就永远都不会寂寞,要坚持阅读、坚持学习”。

 每天,我们家都会有至少 10 分钟自由无干扰的阅读时间,在这 10 分钟里,我和孩子都去找自己喜欢的书,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许打扰别人,10 分钟虽然不长,但是这样的氛围可以逐渐培养起孩子阅读的习惯。现在,我的孩子特别喜欢读书,喜欢读历史、读地理、读科学,还能沿着历史变迁给我讲各个朝代的小故事,成为了班级里的小百科,同学们遇到问题都喜欢去问他,这是让我很高兴的事情,我也会努力让这个习惯坚持下去,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学习本领,学会辨清真、善、美和假、恶、丑,陶冶他们将来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人。

 红色家风,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优良传统的体现;红色家风,能润物细无声般融入人们的内心。传承红色家风,是我们的责任,需要我们拿好父辈的接力棒,言传身教。未来还会有很多困难,但是我相信,...

家风微党课

 

 家风党课讲稿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优良家风是营造诚信友善经济社会环境的宝贵资源,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一致性。家庭家教家风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充分挖掘和弘扬优良家教家风,以清正严明的家教家风要求自己、要求家人,才能使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教、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才能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才能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今天与大家进行一次廉政党课学习交流,本次廉政党课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家风的由来与传承。二是家风的新时代内涵和要求。三是家风的正反典型故事。四是新时代弘扬优良家风的实践要求。

 一、家风的由来与传承 家风的由来。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种集体认同,是经过家庭长期培养、长辈们反复实践、言传身教、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作风。家风体现一个家庭的精神风尚和道德水准,还能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作风。“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作品中,潘岳在《家风诗》中自述家族风尚,原文为“绾发绾发,发亦鬒止;曰祗曰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

 一日三省。”他强调“家风不可忽视,家训不可小觑,人品十分重要,习惯决定人生”。

 家风的传承。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家风和家教,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始终有优良家风传世,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儿子精忠报国,到朱子家训教育子孙“恒念物力维艰”,清代林则徐也告诫儿子“子孙若如我,留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智。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以《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为代表的一整套孝亲、和邻、尊师、修身乃至为政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既是个人成长、家庭生存的精神足迹,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体认同,更是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之一。

 二、家风的新时代内涵和要求 家风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新时代家风也在推陈出新,融入更多的当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响应时代的主旋律。“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家风微党课

 

 微党课:“红色家风”是最好的传承

  《红色家风》中收录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写给儿女的部分家书。掩卷回想,那一封封书信,文字质朴、语言平实,却感人至深、情透纸背、催人奋进。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微信的时代,亲人间的感情交流与寄托只能依赖家书,真正像诗中所描绘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革命先辈的家书,可能只有短短几十个字,却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孩子的关爱和嘱托,既体现了对儿女的无限思念,又体现了希望儿女努力进步的谆谆教诲。这种亲密无间的亲情,让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亲,干事认真、脚踏实地的父亲。

  我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党员干部,我小时候经常会看到爸爸坐在书桌前写文件,一写就是一夜,那时候没有电脑,每一个字都是爸爸用钢笔写出来的,为了保证公文准确,如果有错字,爸爸还会再抄一遍,然后第二天再带去单位。后来我想,正是因为这日复一日的积累、一字一句的斟酌,才让爸爸成为了单位的“笔杆子”。

  爸爸不善言辞,也从没有给我讲过大道理,但是从爸爸的身上我学到了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一丝不苟的道理,让我终身受益。

  我上高中的时候,爸爸送给我第一支钢笔,我特别喜欢,笔壳是绿色的,就像一棵笔直的小树苗,爸爸是希望我能好好学习、学以致用。大学期间,我入党了,成为了跟爸爸一样的共产党员,接受了更多党的教育,更深刻地体会到为什么爸爸这么认真,是因为他不仅是一名工作者,还是一名党员工作者,是党员,就应该不怕困难,是党员,就应该脚踏实地。这支笔陪伴我从学校步入社会、陪伴我从家乡来到北京,见证了我的成长和努力。二十年过去了,钢笔的外壳也已经磨损了,我

 就把它当宝贝一样珍藏了起来,只有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会拿出来,鼓励自己不要放弃。

  直到今天,爸爸退休了,但是那股认真的劲头儿还是没有变,而且会像小时候一样经常提醒我:“无论在哪,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认真啊,世上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爸爸是真的做到了这两个字,而我,还需要沿着爸爸的足迹继续努力。现在,电脑极大地方便了我的工作,但是我还是会随身带着一支钢笔,那是我从小就养成的习惯,通过钢笔写写画画,可以让我更加专注,也让我时刻记得应该向爸爸看齐,向优秀党员看齐。“认真学习、厚积薄发”,这就是爸爸教给我的家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传承给我的红色家风。

  为人子女,应该懂得感恩和回报;为人父母,应该拿好接力棒,做到榜样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从父辈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也应该传承给下一代,并发扬光大。

  《红色家风》中收录的书信,无不透露着希望孩子学习本领报效国家的殷切希望,比如“希望你能接受我的意见,真正改正错误,长期坚持地学下去,培养自己成为有用的人,希望你这样做,而且必须这样做,不要辜负祖国和我们对你的期望”“你们要学点本事为国家做贡献,大本事没有,小本事、中本事总要靠自己去锻炼”,再比如“你自己要学算、写字、看书,不要忘记啊”等等,多么朴实,都让我感动,也让我不断地思考,怎么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祖国需要的人呢?我认为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努力,希望能在自我改进的同时也与孩子共同成长。

  第一,要重视红色教育,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我的孩子是 10 后,都是从小在家人的呵护下长大的,很难想象战争岁月的艰

 苦和困难,也难以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每当假期一到,就会想去海洋馆、动物园、海边沙滩等地方玩,享受更丰富的现代化生活,其实,教育孩子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曾经带着孩子参观首都博物馆,孩子会好奇看着墙上悬挂的黑白史料图片,看着当年八路军使用过的武器、水壶、劳动工具,问很多奋斗历程的问题,他们会自然地将这些照片和物品与书本中的文字联系起来,这些都会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对英雄的敬仰,即使他们还没有那么深刻思考,但我想孩子心里已经种下了一颗爱国主义的种子。今后,我会多抽时间陪孩子到革命纪念馆等地方接受红色教育,带着孩子去了解历史,瞻仰先烈,让爱国主义的种子萌芽并茁壮成长,让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毅力、有奉献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二,要重视品德教育,培养孩子优良的思想品质。

  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就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品德教育真的不需要讲大道理,因为孩子会把父母的一言一行作为模仿的对象。所以,成功的品德教育,首先就需要父母以身作则,连自己都做不好的事情,又怎么能一味地要求孩子去执行呢?

  在现阶段,我着重培养孩子学习上“认真”、生活中“勤俭”的意识。学习上,我会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任务中,每天督促认真完成作业,发现少题、错题的情况及时纠正,同时根据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并协助孩子坚持下去,做到今日事今日毕,逐渐养成孩子认真对待学习的好习惯;生活中,我还要和孩子共同培养勤俭节约的意识。语文课本里写有诸葛亮倡导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有朱熹提出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在生活好了,我们的勤俭意识却有所降低,正餐不好好吃,挑食,经常有剩菜剩饭的情况;衣服还能穿,却要买新衣服,外出回来,大包小包都是零食,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我要以身作则,每次吃饭都与孩子一起做到碗里不剩饭粒,桌子上也不能掉饭粒,外出点餐不浪费,在饭桌上教会孩子好客待人、谦逊恭让的好习惯。

  第三,要重视学习教育,让孩子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修身立德离不开学习,建设祖国更离不开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推动事物发展。学生时代,正是汲取知识的黄金时期。我经常对孩子说,“书是你一辈子的好朋友,有了它,你就永远都不会寂寞,要坚持阅读、坚持学习”。

  每天,我们家都会有至少 10 分钟自由无干扰的阅读时间,在这 10 分钟里,我和孩子都去找自己喜欢的书,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许打扰别人,10 分钟虽然不长,但是这样的氛围可以逐渐培养起孩子阅读的习惯。现在,我的孩子特别喜欢读书,喜欢读历史、读地理、读科学,还能沿着历史变迁给我讲各个朝代的小故事,成为了班级里的小百科,同学们遇到问题都喜欢去问他,这是让我很高兴的事情,我也会努力让这个习惯坚持下去,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学习本领,学会辨清真、善、美和假、恶、丑,陶冶他们将来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人。

  红色家风,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优良传统的体现;红色家风,能润物细无声般融入人们的内心。传承红色家风,是我们的责任,需要我们拿好父辈的接力棒,言传身教。未来还会有很多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有坚定的信仰作目标、以优良的品质为动力,用丰富的知识作翅膀,每一个孩子都一定可以成为可造之才,中华民族一定可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红色家风,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优良传统的体现;红色家风,能润物细无声般融入人们的内心。传承红色家风,是我们的责任,需要我们拿好父辈的接力棒,言传身教。未来还会有很多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有坚定

 的信仰作目标、以优良的品质为动力,用丰富的知识作翅膀,每一个孩子都一定可以成为可造之才,中华民族一定可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家风微党课

 

 家风家训的微党课:家风家训家庭教育廉政党课——做优良家风建设、从严律己修身的表率!

 同志们:

 今天给大家讲一堂家风家训的微党课。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始终重视“家风”传统文化,把优良的家训家规、家教家风作为励志勉学的精神食粮、修身处世的道德标准、为官从政的坚挺脊梁”。千百年来,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安世之道,中华优秀文化通过一代代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和家风传承,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家风、家训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微观载体,以一种无言的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直接作用。

 据《中国丛书综录》所列书目记载,我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有 120 多种,包括《朱子家训》、《章氏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流传至今,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代都有一些著名人物,他们在各自的家

 族中都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家法家规、家训家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百善孝为先”“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遵纪守法,勤俭持家”,这些朴实生动的良好家风,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总结起来,那些成就家族伟业、留下不朽美名的历史人物,都离不开“孝顺父母、兄弟友爱、尽忠国家、言而有信、遵纪守法、刚正义气、廉洁自律、知羞知耻”这些美德。

 2016 年 12 月 12 日,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说:“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习近平更是如此。他很孝敬父母,家人为父亲举办 88 岁寿宴时,当时习近平作为一省之长,公务繁忙,实在难以脱身,于是抱愧给父亲写了一封深情款款的拜寿信。母亲齐心如今也年过 90岁高龄,习近平每当有时间陪她一起吃饭后,都会拉着母亲的手散步,陪她聊聊天。他很关爱妻子,妻子彭丽媛作为军旅歌唱家,那时经常要接受任务奔赴外地慰问演出,习近平总是十分牵挂,只要条件允许,无论多晚,他每天都要跟妻子至少通一次电话。过去每逢除夕,彭丽媛总要参加春晚演出,在外地工作的习近平只要回北京过年,就总是边看节目

 边包饺子,等她演出结束回家后才煮饺子一起吃。孝敬父母、爱护妻儿,习近平对家庭幸福看得如此之重。在他看来,这不是只关系一家一户的普通小事。“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习近平把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对于家与国的关系,习近平看得很透彻。“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习近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无数的白衣天使化身钢铁战士,维护群众生命安全,守护群众一方平安。蒋慧荣是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1 月 20 日,市八医院收治了广州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当天,医院党委号召党员志愿前往东风院区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支援,蒋慧荣医生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战“疫”突击队。当有人问她为什么会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毫不犹豫到战疫一线去时,她这样深情地说:“17年前,我们面对着非典疫情的挑战,我的母亲当时是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一名眼科医生,非典病人中,有急性眼部疾

 病或怀疑有颅内高压不能做头颅 CT 的病人均会邀请眼科会诊,加上父亲是一名军医,从小父母就教育我‘大爱无疆,救死扶伤’的道理,受父母的影响,我从小便立志从医,这次疫情面前,我想到了父母的教诲、仿佛看到了他们的身影,有了他们的鼓励,我一点也不怕!”17 年前,当自己还是孩子,父母便与抗击非典展开过一次生死搏斗;17 年后,父母年老,自己却成为了新的抗疫战士……正是有了良好家风的传承,这些最美“医二代”,传承了父母的医者仁心,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千万患者家庭,顶起一片天,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贡献了青春力量!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曾经组织编写过《中国家规》一书,深度挖掘了全国各地一大批传承千百年下来的家规家训,其中就包括了《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诫子书》、《曾国藩家书》等传世经典。这些古代先贤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智慧,谆告后世修身齐家、正己立德的真谛,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价值指导、思想指引值得我们潜心研读,深度挖掘,充分学习借鉴,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将其思想精髓代代传承。在我们 XX,有专门一处以家风家训为主题的小微公园——沁德园(位于开元大道与利宁街交叉口东南侧),里面设有“岳母刺字”“百善孝为先”“母爱”铜雕塑、“阅读”“母子情”石雕、家风家训知识书刻、家风家训主题宣传栏等家风家训主题元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经常过去走一走、看一

 看,在休闲娱乐中受到优秀家风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好家风的正能量。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党员干部也是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正常人,除了有单位的工作责任,也有照顾家庭的责任。诚然,党员干部要干的事情很多,工作很忙,加班加点是常事,但这不能作为家庭缺位的借口,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我认为要做到“三多”。一是多沟通交流。党员干部要经常和家庭成员进行谈心交心,把思想说通、把顾虑扫清,要经常向家庭成员说明自己的抱负和追求,把原则讲明、把道理讲透,对他们传播主旋律,释放正能量,使他们理解党员干部秉公用权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进而认同和支持自己的工作,进一步增进共识、促进共勉、形成共振。二是多陪家里人。家庭是家人共同承担的,每个人都有为家庭负责的义务,平时党员干部要增强干事本领,在单位提高效率干好工作,留出时间陪伴家人,关心子女,分担家务,参加家庭活动,增强家庭幸福感,经营好自己的大后方。三是多说开心话。当前,我们的党员干部,既面临着激烈市场竞争、赶超进位的压力,又面临着防范化解风险、高质量发展的压力,容易产生焦虑,心情不好,有时把工作上的情绪带回家庭,回家就一肚子牢骚,引起家庭纠纷。党员干部要经常告诉自己,只要下班走出单位,就想想回家以后该做的事,让自己的大脑被家务、书籍或运动中的快乐占据,暂时放掉工作中的负面

 情绪,在家里多和家人说开心话,让自己能享受家庭温暖时光,既能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也能调整好情绪状态,为明日繁忙的工作而蓄力薄发。

 各位领导,同志们,习近平同志指出,健康的家庭生活,可以滋养身心,反过来,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一言一行,又直接影响着家庭其他成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的家风家教。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在我看来,每一名党员、每一名职工都应该重视家风的培育,这关系到自身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前途命运。希望大家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带头抓好家风,在自我修炼中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做优良家风建设、从严律己修身的表率! 今天的党课就交流到这里,谢谢!

家风微党课

 

 微党课:“红色家风”是最好的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那么,理想信念是什么?传承红色基因又蕴含着什么道理?近日,我通过阅读《红色家风》这本书,内心对红色家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红色家风》中收录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写给儿女的部分家书。掩卷回想,那一封封书信,文字质朴、语言平实,却感人至深、情透纸背、催人奋进。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微信的时代,亲人间的感情交流与寄托只能依赖家书,真正像诗中所描绘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革命先辈的家书,可能只有短短几十个字,却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孩子的关爱和嘱托,既体现了对儿女的无限思念,又体现了希望儿女努力进步的谆谆教诲。这种亲密无间的亲情,让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亲,干事认真、脚踏实地的父亲。

 我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党员干部,我小时候经常会看到爸爸坐在书桌前写文件,一写就是一夜,那时候没有电脑,每一个字都是爸爸用钢笔写出来的,为了保证公文准确,如果有错字,爸爸还会再抄一遍,然后第二天再带去单位。后来我想,正是因为这日复一日的积累、一字一句的斟酌,才让爸爸成为了单位的“笔杆子”。

 爸爸不善言辞,也从没有给我讲过大道理,但是从爸爸的身上我学到了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一丝不苟的道理,让我终身受益。

 我上高中的时候,爸爸送给我第一支钢笔,我特别喜欢,笔壳是绿色的,就像一棵笔直的小树苗,爸爸是希望我能好好学习、学以致用。大学期间,我入党了,成为了跟爸爸一样的共产党员,接受了更多党的教育,更深刻地体会到为什么爸爸这么认真,是因为他不仅是一名工作者,还是一名党员工作者,是党员,就应该不怕困难,是党员,就应该脚踏实地。这支笔陪伴我从学校步入社会、陪伴我从家乡来到北京,见证了我的成长和努力。二十年过去了,钢笔的外壳也已经磨损了,我就把它当宝贝一样珍藏了起来,只有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会拿出来,鼓励自己不要放弃。

 直到今天,爸爸退休了,但是那股认真的劲头儿还是没有变,而且会像小时候一样经常提醒我:“无论在哪,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认真啊,世上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爸爸是真的做到了这两个字,而我,还需要沿着爸爸的足迹继续努力。现在,电脑极大地方便了我的工作,但是我还是会随身带着一支钢笔,那是我从小就养成的习惯,通过钢笔写写画画,可以让我更加专注,也让我时刻记得应该向爸爸看齐,向优秀党员看齐。“认真学习、厚积薄发”,这就是爸爸教给我的家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传承给我的红色家风。

 为人子女,应该懂得感恩和回报;为人父母,应该拿好接力棒,做到榜样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从父辈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也应该传承给下一代,并发扬光大。

 《红色家风》中收录的书信,无不透露着希望孩子学习本领报效国家的殷切希望,比如“希望你能接受我的意见,真正改正错误,长期坚持地学下去,培养自己成为有用的人,希望你这样做,而且必须这样做,不要辜负祖国和我们对你的期望”“你们要学点本事为国家做贡献,大本事没有,小本事、中本事总要靠自己去锻炼”,再比如“你自己要学算、写字、看书,不要忘记啊”等等,多么朴实,都让我感动,也让我不断地思考,怎么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祖国需要的人呢?我认为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努力,希望能在自我改进的同时也与孩子共同成长。

 第一,要重视红色教育,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我的孩子是 10 后,都是从小在家人的呵护下长大的,很难想象战争岁月的艰苦和困难,也难以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每当假期一到,就会想去海洋馆、动物园、海边沙滩等地方玩,享受更丰富的现代化生活,其实,教育孩子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曾经带着孩子参观首都博物馆,孩子会好奇看着墙上悬挂的黑白史料图片,看着当年八路军使用过的武器、水壶、劳动工具,问很多奋斗历程的问题,他们会自然地将这些照片和物品与书本中的文字联系起来,这些都会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对英雄的敬仰,即使他们还没有那么深刻思考,但我想孩子心里已经种下了一颗爱国主义

 的种子。今后,我会多抽时间陪孩子到革命纪念馆等地方接受红色教育,带着孩子去了解历史,瞻仰先烈,让爱国主义的种子萌芽并茁壮成长,让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毅力、有奉献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二,要重视品德教育,培养孩子优良的思想品质。

 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就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品德教育真的不需要讲大道理,因为孩子会把父母的一言一行作为模仿的对象。所以,成功的品德教育,首先就需要父母以身作则,连自己都做不好的事情,又怎么能一味地要求孩子去执行呢? 在现阶段,我着重培养孩子学习上“认真”、生活中“勤俭”的意识。学习上,我会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任务中,每天督促认真完成作业,发现少题、错题的情况及时纠正,同时根据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并协助孩子坚持下去,做到今日事今日毕,逐渐养成孩子认真对待学习的好习惯;生活中,我还要和孩子共同培养勤俭节约的意识。语文课本里写有诸葛亮倡导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有朱熹提出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在生活好了,我们的勤俭意识却有所降低,正餐不好好吃,挑食,经常有剩菜剩饭的情况;衣服还能穿,却要买新衣服,外出回来,大包小包都是零食,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我要以身作则,每次吃饭都与孩子一起做到碗里不

 剩饭粒,桌子上也不能掉饭粒,外出点餐不浪费,在饭桌上教会孩子好客待人、谦逊恭让的好习惯。

 第三,要重视学习教育,让孩子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修身立德离不开学习,建设祖国更离不开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推动事物发展。学生时代,正是汲取知识的黄金时期。我经常对孩子说,“书是你一辈子的好朋友,有了它,你就永远都不会寂寞,要坚持阅读、坚持学习”。

 每天,我们家都会有至少 10 分钟自由无干扰的阅读时间,在这10 分钟里,我和孩子都去找自己喜欢的书,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许打扰别人,10 分钟虽然不长,但是这样的氛围可以逐渐培养起孩子阅读的习惯。现在,我的孩子特别喜欢读书,喜欢读历史、读地理、读科学,还能沿着历史变迁给我讲各个朝代的小故事,成为了班级里的小百科,同学们遇到问题都喜欢去问他,这是让我很高兴的事情,我也会努力让这个习惯坚持下去,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学习本领,学会辨清真、善、美和假、恶、丑,陶冶他们将来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人。

 红色家风,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优良传统的体现;红色家风,能润物细无声般融入人们的内心。传承红色家风,是我们的责任,需要我们拿好父辈的接力棒,言传身教。未来还会有很多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有坚定的信仰作目标、以优良的品质为动力,用丰富的知识作翅膀,每一个孩子都一定可以成为可造之才,中华民族一定可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红色家风,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优良传统的体现;红色家风,能润物细无声般融入人们的内心。传承红色家风,是我们的责任,需要我们拿好父辈的接力棒,言传身教。未来还会有很多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有坚定的信仰作目标、以优良的品质为动力,用丰富的知识作翅膀,每一个孩子都一定可以成为可造之才,中华民族一定可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家风微党课

 

 弘扬严实家风 夯实廉洁根基

 古人云:“ 欲下廉者先之身。” 小家连着大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对领导干部来说,家风关系的不仅是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更关系到党风、政风、国风。““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领导干部手中掌握公权力,必须要弘扬严实家风,为廉洁从政保驾护航。

 严实家风助清廉 “妻贤夫祸少,儿乖爷省心”,好干部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与陪伴。不需要看别人,只需看看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同志这对革命伉俪。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革命事业,她失去了自己的两个孩子,依然无怨无悔;建国后,当邓颖超同志被选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时候,为了避嫌周恩来同志主动要求压低邓颖超的官衔,而她也毫无怨言;在周恩来同志去世以后,邓颖超同志坚持不忘恩来遗志、率队出访各国,继续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了中国外交事业努力工作。可以说,正是邓颖超同志一生的付出,才让周总理的事业达到了如此的高度。周总理从严管理家属子女,堪为党员干部表率;邓大姐甘为总理事业无私奉献,应为干部家属楷模。

 习近平曾对焦裕禄之子焦国庆说:“你看了一场‘白戏’,你父亲还专门召开了家庭会议,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看白戏’的故事始终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小处都不随便,何况大节?

  习近平号召全体党员“要重点学习弘扬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焦裕禄“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是习近平要求党员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

 2016 年 1 月的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语重心长地叮嘱,家里那点事“要留留神,防微杜渐,不要护犊子”。否则,“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处理,而且要从严处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家风建设定下了“明规矩”: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2015 年 2 月 27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上海市开展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对领导干部的家庭建设情况定期检查。

  2016 年起开始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八条明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禁止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家属亲友谋求特殊照顾,禁止领导干部家属亲友插手领导干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插手人事安排”。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中央政治局委员要“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得违规经商办企业,不得违规任职、兼职取酬”。

  习近平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习近平如此重视家风问题,是因为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家风不严是腐败诱因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家风,影响着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对居于领导岗位、握有权力的官员来说,败坏的家风,更往往成为牵引其自身及亲属走向牢狱的绳索。

 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毫不留情地指出,不少领导干部“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

 纵观已查处的大案要案,很多腐败分子的违纪违法行为中,往往有“家族腐败”因素。父子兵、夫妻档、兄弟帮屡见不鲜,甚至“全家总动员”,把公权力变成“私人订制”,最终一起走上不归路。

 刘铁男职位越高,儿子刘德成贪得越多。在 23 岁到 25 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千万元户。

 苏荣一人当官全家捞钱,包括其妻子、儿子等在内的十余个亲属涉案。

 中央纪委对周本顺的通报指出,周为其子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家风败坏、对配偶子女放任纵容。

 ......

 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的数据,从 2015 年 2 月 13 日至 12 月 31 日,中央纪委共发布 34 份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纪律处分通报,其中有 21 人违纪涉及亲属、家属,比例高达 62%。

  习氏家风:国事大过天

  习氏家风,是家、国关系的最好注脚。

  习近平在好家风熏陶下长大。

  在普通人的认知中,作为高级干部子弟的习近平,能享受比较好的生活待遇,是理所应当的。

  事实却恰恰相反。

  你能想象么?小时候的习近平常和弟弟一起穿姐姐们剩下的衣服,甚至花布鞋!

  在父亲习仲勋眼里,家里的大事、小事都要为一件事让路。

  《习仲勋传》有这样的记述。一次,习近平的母亲齐心对孩子们说:“家中的小事不能影响工作。”习仲勋听到后却严厉地说:“大事也不能影响工作!”

  国事大过天!以身教者从。正因父亲的言传身教,习近平将工作看得重如泰山。即使是父亲 88 岁大寿,中国人很重视的“米寿”,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也因工作未能回家为父亲祝寿。

  习近平给父亲写了一封信。信中,习近平提到希望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一是学父亲做人,二是学父亲做事,三是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四是学父亲的赤子情怀,五是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习近平在信中说:“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君子一言。他担任领导干部后,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无论是在福建、浙江还是在上海工作,他都在干部大会上公开郑重表态,不允许任何人打他的旗号谋私利,并欢迎大家监督。

  习近平为女儿取名明泽。“清清白白做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他们对女儿的期许,也是他们质朴家风的写照。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这样抓“关键少数”

家风微党课

 

  微党课:“红色家风”是最好的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那么,理想信念是什么?传承红色基因又蕴含着什么道理?近日,我通过阅读《红色家风》这本书,内心对红色家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红色家风》中收录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写给儿女的部分家书。掩卷回想,那一封封书信,文字质朴、语言平实,却感人至深、情透纸背、催人奋进。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微信的时代,亲人间的感情交流与寄托只能依赖家书,真正像诗中所描绘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革命先辈的家书,可能只有短短几十个字,却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孩子的关爱和嘱托,既体现了对儿女的无限思念,又体现了希望儿女努力进步的谆谆教诲。这种亲密无间的亲情,让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亲,干事认真、脚踏实地的父亲。

 我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党员干部,我小时候经常会看到爸爸坐在书桌前写文件,一写就是一夜,那时候没有电脑,每一个字都是爸爸用钢笔写出来的,为了保证公文准确,如果有错字,爸爸还会再抄一遍,然后第二天再带去单位。后来我想,正是因为这日复一日的积累、一字一句的斟酌,才让爸爸成为了单位的“笔杆子”。

 爸爸不善言辞,也从没有给我讲过大道理,但是从爸爸的身上我学到了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一丝不苟的道理,让我终身受益。

  我上高中的时候,爸爸送给我第一支钢笔,我特别喜欢,笔壳是绿色的,就像一棵笔直的小树苗,爸爸是希望我能好好学习、学以致用。大学期间,我入党了,成为了跟爸爸一样的共产党员,接受了更多党的教育,更深刻地体会到为什么爸爸这么认真,是因为他不仅是一名工作者,还是一名党员工作者,是党员,就应该不怕困难,是党员,就应该脚踏实地。这支笔陪伴我从学校步入社会、陪伴我从家乡来到北京,见证了我的成长和努力。二十年过去了,钢笔的外壳也已经磨损了,我就把它当宝贝一样珍藏了起来,只有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会拿出来,鼓励自己不要放弃。

 直到今天,爸爸退休了,但是那股认真的劲头儿还是没有变,而且会像小时候一样经常提醒我:“无论在哪,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认真啊,世上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爸爸是真的做到了这两个字,而我,还需要沿着爸爸的足迹继续努力。现在,电脑极大地方便了我的工作,但是我还是会随身带着一支钢笔,那是我从小就养成的习惯,通过钢笔写写画画,可以让我更加专注,也让我时刻记得应该向爸爸看齐,向优秀党员看齐。“认真学习、厚积薄发”,这就是爸爸教给我的家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传承给我的红色家风。

 为人子女,应该懂得感恩和回报;为人父母,应该拿好接力棒,做到榜样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从父辈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也应该传承给下一代,并发扬光大。

 《红色家风》中收录的书信,无不透露着希望孩子学习本领报效国家的殷切希望,比如“希望你能接受我的意见,真正改正错误,长期坚持地学下去,培养自己成为有用的人,希望你这样做,而且必须这样做,不要辜负祖国和我们对你的期望”“你们要学点本事为国家做贡献,大本事没有,小本事、中本事总要靠自己去锻炼”,再比如“你自己要学算、写字、看书,不要忘记啊”等等,多么朴实,都让我感动,也让我不断地思考,怎么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祖国需要的人呢?我认为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努力,希望能在自我改进的同时也与孩子共同成长。

 第一,要重视红色教育,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我的孩子是 10 后,都是从小在家人的呵护下长大的,很难想象战争岁月的艰苦和困难,也难以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每当假期一到,就会想去海洋馆、动物园、海边沙滩等地方玩,享受更丰富的现代化生活,其实,教育孩子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曾经带着孩子参观首都博物馆,孩子会好奇看着墙上悬挂的黑白史料图片,看着当年八路军使用过的武器、水壶、劳动工具,问很多奋斗历程的问题,他们会自然地将这些照片和物品与书本中的文字联系起来,这些都会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对英雄的敬仰,即使他们还没有那么深刻思考,但我想孩子心里已经种下了一颗爱国主义的种子。今后,我会多抽时间陪孩子到革命

  纪念馆等地方接受红色教育,带着孩子去了解历史,瞻仰先烈,让爱国主义的种子萌芽并茁壮成长,让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毅力、有奉献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二,要重视品德教育,培养孩子优良的思想品质。

 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就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品德教育真的不需要讲大道理,因为孩子会把父母的一言一行作为模仿的对象。所以,成功的品德教育,首先就需要父母以身作则,连自己都做不好的事情,又怎么能一味地要求孩子去执行呢? 在现阶段,我着重培养孩子学习上“认真”、生活中“勤俭”的意识。学习上,我会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任务中,每天督促认真完成作业,发现少题、错题的情况及时纠正,同时根据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并协助孩子坚持下去,做到今日事今日毕,逐渐养成孩子认真对待学习的好习惯;生活中,我还要和孩子共同培养勤俭节约的意识。语文课本里写有诸葛亮倡导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有朱熹提出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在生活好了,我们的勤俭意识却有所降低,正餐不好好吃,挑食,经常有剩菜剩饭的情况;衣服还能穿,却要买新衣服,外出回来,大包小包都是零食,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我要以身作则,每次吃饭都与孩子一起做到碗里不剩饭粒,桌子上也不能掉饭粒,外出点餐不浪费,在饭

  桌上教会孩子好客待人、谦逊恭让的好习惯。

 第三,要重视学习教育,让孩子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修身立德离不开学习,建设祖国更离不开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推动事物发展。学生时代,正是汲取知识的黄金时期。我经常对孩子说,“书是你一辈子的好朋友,有了它,你就永远都不会寂寞,要坚持阅读、坚持学习”。

 每天,我们家都会有至少 10 分钟自由无干扰的阅读时间,在这 10 分钟里,我和孩子都去找自己喜欢的书,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许打扰别人,10 分钟虽然不长,但是这样的氛围可以逐渐培养起孩子阅读的习惯。现在,我的孩子特别喜欢读书,喜欢读历史、读地理、读科学,还能沿着历史变迁给我讲各个朝代的小故事,成为了班级里的小百科,同学们遇到问题都喜欢去问他,这是让我很高兴的事情,我也会努力让这个习惯坚持下去,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学习本领,学会辨清真、善、美和假、恶、丑,陶冶他们将来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人。

 红色家风,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优良传统的体现;红色家风,能润物细无声般融入人们的内心。传承红色家风,是我们的责任,需要我们拿好父辈的接力棒,言传身教。未来还会有很多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有坚定的信仰作目标、以优良的品质为动力,用丰富的知识作翅膀,每一个孩子都一定可以成为可造之才,中华民族一定可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红色家风,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优

  良传统的体现;红色家风,能润物细无声般融入人们的内心。传承红色家风,是我们的责任,需要我们拿好父辈的接力棒,言传身教。未来还会有很多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有坚定的信仰作目标、以优良的品质为动力,用丰富的知识作翅膀,每一个孩子都一定可以成为可造之才,中华民族一定可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支部微党课讲稿—— 讲奉献和成就

 各位同志:

 根据具体安排,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就讲奉献、有作为这一主题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首先,从为什么我们要谈论奉献和成就。

 共产党中国章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想说,上述“核心”和“谨代表”是与我们每个同志的努力分不开的。

 在实现我们目标的途中,就想讲奉献、有作为。讲奉献、有作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纯洁性的具体体现。党章开宗明义把讲奉献、有作为作为党的目标追求与党员应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也是合格共产党员“四讲四有”(“四讲四有”指的是: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准绳照”的点睛之笔。

 那么,什么是奉献呢?奉献是不求回报、全身心的付出。讲奉献就是想有坚毅的品格,有老黄牛的精神,有宽容大气的胸襟,有一颗感恩之心;有作为,则是想体如今本职岗位上勤勉敬业,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工作生活中,不斤斤计较,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奋起之志。平时我与组内同志们交流时也常说,要事情、做工作,想多换位思考,假如你在这次位置会怎么做,

  该怎么做。换位思考之后,往往就要明白,能理解了,这时候工作中也就更愿意付出了。

 其个,从进一步认识理要信念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要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要信念,理要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为此,想严把思维上的总开关,如果思维总开关产生偏差,理要信念出现滑坡,为人民服务,或者具体一点说,为大数据事业发展服务的基本信念都没有了,根本谈不上“讲奉献、有作为”。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需想进一步强化党性修养,确立全局意识,立足本职岗位,发扬务实肯干的作风,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局内组织的各项学习,学的内容都是经过仔细选择的,对我们的思维认识和工作推动具体引领意义,各位领导的致辞也总有深意,需想我们仔细了解了,在工作中早谋划、早准备、早思考,变被动为进取。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觉得,讲奉献不是因公吃亏,而是在积累财富。吃得下苦、耐住寂寞、抵住诱惑,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从如今做起,从小事做起,适应大数据局的快节奏,在工作中多学习、勤付出,不藏私、勤交流、在工作中对每位同志都一视同仁,这样才能把工作效率调整到最高,工作状态调整到最佳,工作劲头调整到最大。想保持“本领恐慌”意识,自觉做到准绳更高一些、想求更严一些,使个人的能力水平和岗位想求相匹配,提升思考能力、组织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当好本职工作,才能锻炼个人、突破个人,也才能有所作为。

  有作为就想敢担当。勇于担当、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底色。我们组承担着推进自治区大数据产业发展、大数据和产业融合及基金、资金的投入使用等重想责任,担负着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职责。想始终把勇于担当、善于工作作为一种信条,勤于学习,增长才干,推进工作有进步、有创新、有成效;经常和领导与同事交流看法,提出思路,创新工作,切实提升工作质量;敢于深入基层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遇到问题不推、不拖;对于工作中的失误勇于承担职责,善于吸引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当好本职工作的方式方法,推进工作更有成效的开展。

 总之,想确立坚定理要信念,工作中甘于奉献,兢兢业业当好本职工作,当一名“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共产党员。

 第三,青年人如何正确认识付出和获得。

 “如今,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2013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和各界优秀青年谨代表座谈时说的这句话,我很受感触。当前,我局干部队伍的年龄构成偏年轻化,80 后、90 后干部居多,我组也是一样。在座的各位大都年龄比我小,在此,我要就习近平总书记和各界优秀青年谨代表座谈时的寄语进行分享,除刚刚讲的这句外,习总书记还说“人类的美好理要,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pián】足胝【zhī】的艰苦奋斗”“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等等。

 就我而言,回头再看,收获之外,也有许多感慨。我要,生活、工作中的事情,只想以历史性、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到的

  就会截然不同。从当下看以后,我要可以看到前景及我们需想为之付出的奋力;从“如今”回头再看之前呢,我要除了回忆之外,还会有获得感。

 记得之前组内讨论时有同志讲:要做一番事业,不要多少年退休之后只能与后来人讲,我之前干过一月几千的工作。。。。。。

 大家都是所谓“体制内”的人员,和体制外的工作的人员,特殊是我们日常接触的一些企业人员相比,我们的收入较之低了不少,但我们除了物质上的收获,也是有特殊的获得感的,这种获得感正是由我们为自治区大数据事业甚至是更大范围、更高层个的事业做出的贡献而来的。我要这就是讲奉献、有作为之后获得的一种叫做“意义”的东西。

 历史是一项车轮,我们每一项人的发展同样也遵循着某种轨迹,从个人经历来看,也便是如此。

 年轻时经历过的砥砺,对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确立有巨大作用。事情不会一蹴而就,要达成的目标也不会唾手可得,只有经历砥砺,才能练就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主动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砥砺中必有挫折,变挫折为动力,用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人生自会升华与超越。

 青春的底色,永远是“奋斗”两字。可以说,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轻易获得成功的。作为一名女性,在工作中想兼顾事业和家庭,年轻时加班完回家照顾孩子,孩子睡了之后再加班是常有的事,有过许多酸辛,但在年轻的时候奋斗过、拼搏过、奉献过,

  确实可以说“青春无悔”。

 在大数据局工作,和传统行业、传统厅局的工作有许多不同,想创新思路、我们想当“跳起来摘...

推荐访问:家风 党课
上一篇:肃清流毒党课【完整版】
下一篇:党课讲稿:下足“六苦功”,锤炼硬党性,做新时代合格年轻干部

Copyright @ 2013 - 2018 老骥文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老骥文库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