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汇报

来源:思想汇报 发布时间:2022-07-22 10:20:03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汇报,供大家参考。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汇报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汇报

 

  浅析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渊源 刘 兵 董晓鹤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 南宁 530222)

 摘 要: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把人民群众放在首要位置,从追求民族解放和独立到实现“两个百年”任务。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有其丰富的思想来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时代背景和思想理论来源。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批判与继承;同时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群众观的延续与发展;还继承和创新了中共各届领导人的人民群众观点。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民本思想;群众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我们党用来指导实践的原则,始终贯穿各项政策和方针的制定。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是源于现实的需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仅扎根于我国目前社会背景下,还有其丰富的理论来源。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时代背景 (一)复杂的国际形势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时时刻刻都要面对外来的严峻挑战和威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全面封锁和“和平演变”致使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遭受威胁和挑战,各种突出的问题都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考验,作为一个全新的政党,只能且必须以人民群众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改革开放以后,面对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同时,也面临着域外势力的渗透,妄图借机阻挠我国的社会发展。如今中美贸易战越演越烈,我国周边地区安全不确定性增大。大国与大国之间的竞争也呈白热化,涉及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无时无刻都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考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党交给人民群众的最完美的答卷。

 (二)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 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四菜一汤”的小康社会,再到消灭贫困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有问题的出发点都是人民群众的利益,这要求必须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制定政策、制度和方针的逻辑起点,才能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更是解决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面临问题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这些要求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经济上不仅国家富有,而且人民更加富裕,让人民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物质福利,同时政治上我国民主制度更加完善,使每个人民都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提高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在社会文化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人民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加自信等等。这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喊口号就能实现的,要切身立足于实践,只有一切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办实事,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让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认同感,才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理解。

 新时代有新的发展问题,当然也需要有新的发展理念。习近平在十八大五中全会上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更是要求保障每个个人能够共享到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共享发展理念的四个方面: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都要求一切发展依靠人民、一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共享的主体、目的和过程角度分析了中国的发展问题,也是对以往群众观的继承和创新。

 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活水源头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批判继承 中华民族拥有悠长的历史,优秀的传统文化犹如璀璨的繁星至今还闪耀着不灭的光辉。我国的民本思想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朴素的民本思想在当时社会只是封建统治者的治理理念,并不能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教育方面,孔夫子倡导“有教无类”,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不分贫富贵贱;在政治方面,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统治者应该对人民施以仁慈的政治措施,宽厚待民;荀子在《王制篇》说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统治者就像水里的船,而广大人民群众则是水,水既能把船承载起来也可以把船吞没掉,强调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基础性地位。这个主张也为我国封建古代统治者所采用,代表人物:李世民。“民本”思想虽然强调人民地位,但是这里的“人民”特指的是被奴役的对象,即是被统治者治理的对象,统治者则是治理国家的主体。与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迥然相异,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强调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全体人民是国家共同的统治者,一切以全体人民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本”思想虽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在很大程度上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群众观点的延续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观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源头。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在历史观上认为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而不是“英雄”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发展。从阶级对立的角度,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唯物史观,提出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共产主义社会终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全面自由发展。体现出马克思恩格斯是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目标,发展的成果应由人民共同享有而不是由资本家无偿占有。在《资本论》中更是强调了人民主体地位,通过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揭示资本家“发家致富”的本质即对工人的欺诈和剥削。当今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要矛盾尖锐化,不得不通过改良劳资关系来缓和矛盾,让普通民众也享受到了一定的社会福利待遇,这显然是资本家为了自身的发展不受影响所作出的退让甚至是“良心的施舍”。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则是从人民大众的角度出发,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幸福。

 (三)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各时期党领导人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更是继承各时期党的领导人思想和立足于中国具体的实践发展而来,是解决中国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过程的智慧结晶。

 毛泽东的群众观主要体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分析当时的基本国情认为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始终把最底层的人民群众的解放放在首要位置,毛泽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他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其次提出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才能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可以看出邓小平心系的是每个人民,坚持党的宗旨,一切以人民群众为衡量尺

 度。江泽民的人民群众观主要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建设上,江泽民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体现我们党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胡锦涛则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既要为当代人民谋幸福也要造福后世子孙。将发展的重心放在人民身上,从发展的角度解析发展是为了人民长远的利益,一切以人民为主。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也离不开习近平个人的优秀品质和亲身实践经历,人民性始终贯于穿习近平治国理政当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在眉睫,只有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落实到实处,才能解决好当下的社会问题,尤其是脱贫问题。我们党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实践指导思想并始终以人民幸福为目标,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刘兵(1993- ),男,硕士研究生,南宁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董晓鹤(1994- ),女,硕士研究生,南宁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汇报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心得体会三篇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心得体会篇一

  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出版发行,迅速在全国掀起学习研讨热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

  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由于在书店工作的便捷性,我有幸在第一时间通读了全书,其中第四个专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我感触颇深。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曾强调:“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需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条主线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三万多字的报告提到“人民”的次数多达 203 次。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心系人民的初心,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党和人民始终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不懈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心得体会篇二

  继 20**年 10 月 12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后,党的十八届*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首次把这一表述写进党的正式文件。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又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发展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度阐发和凝炼升华,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动力源泉。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达到新高度。正确认识和自觉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决定性意义。执政规律,最根本的是人心向背问题。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党的根本宗旨,更决定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党的十八届*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到十八届*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再到十八届*中全会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深入探索、自觉运用三大规律,牢牢把握人心向背这个最大的政治,始终抓住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个根本执政规

 律,着眼于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加鲜明具体地落实到治国理政的方略和实践中。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我们党让全体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更承载着全国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执政宗旨高度一致。《建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努力实现新的目标要求,其中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较之党的提出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显著”变为“普遍”,一词之异,充分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全体人民共同进入小康为根本标志。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表明了我们党依靠人民推动发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根本取向是为人民谋福祉,核心思路是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发展。在信息社会,精英分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始终都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不竭的智慧和力量。“十三五”规划《建议》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列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重申“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旨在强调不仅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动力也来自人民;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强调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是为了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更是要激发潜藏于***亿民众之中的磅礴智慧和无穷力量;提出“共享发展”的要求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就是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充分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切实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谋发展促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心得体会篇三

  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只有坚持从严治党,强化责任担当,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改进工作作风,确保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永葆党的本色,才能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当代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追求,以实现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党的七大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写进党章,要求每一个党员都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为民谋利、为民造福,都必须用心倾听人民声音,了解人民需求,与人民一起工作。九十多年栉风沐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定践行,我们党才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并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在革命和建设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实践已经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胜利的根本经验和根本保证。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发展新理念,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牢记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坚持人民至上,承担起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

 提高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要提高运用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能力。指出,“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要深学笃用,通过示范引领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新发展理念的真理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历史学,多维比较学,联系实际学,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⑨。真正从思想上把发展的方向、发展的目的搞清楚,把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方法搞对头,努力把新的发展理念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工作举措,转化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二要提高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落实改革发展任务的水平。践行新理念,落实新任务,关键要有好的工作作风、好的精神状态。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严的精神改进工作作风,以实的干劲抓好任务落实,以高度政治自觉落实中央的各项部署,自觉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敢于攻坚,敢于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推动改革发展。三要提高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群众路线是落实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法宝,必须始终坚持,着力提高;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必须强化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聚焦人民利益,做好群众工作,自觉摆正同群众关系,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人民群众中获得不竭力量支持,确保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党的以来,以为的党中央,就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为牢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政治保证。我们要认真贯彻全面落实。一要加强思想建设,强化宗旨意识。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的安身之本。强调,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不论怎么改革,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要在各级干部中开展宗旨教育,加强思想建设,强化宗旨意识,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发展理念和发展思

 想。二要加强作风建设,从严管理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坚持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干部,切实做到为民用权,为民谋利,坚决改变当官做老爷、以权谋私、以权压民的工作作风,坚决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三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的关系。贯彻从严治党“八项要求”,落实从严治党各项任务,坚决查处损害人民利益的各种腐败现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为人民服务,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贴近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感情,更符合人民的期盼和需求,从而为推动发展获得源源不竭的力量支持,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汇报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早在 1872 年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阐释共产党人是在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发展和幸福而奋斗,只有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私利。中国共产党人忠实履行了《共产党宣言》所宣示的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被写入党章,也贯彻于党的执政实践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展现了党中央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目的和行动方针,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伦理目的和终极价值关怀。

 一、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共产党人根本价值观的深化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观。马克思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即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没有人民群众的劳动和创造就不可能有人类历史的发展,从而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科学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作用的问题,确立了群众史观。这一认识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而具有真理的性质,同时也符合人民群众主体的利益而具有高尚的道德境界,这有助于共产党人形成自身的价值观,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宗旨和初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始终不渝的根本价值

 观,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根本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体现在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重塑共产党人的信仰和灵魂,重拾群众路线的法宝。在党的历史上,这一信仰与灵魂支撑着我们党战胜了实践中难以想象的艰难苦困,克服了头脑中各种唯心主义桎梏的羁绊和约束,不断发展进步,带领人民先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胜利和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总任务,给我们党提出了新要求,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注入了新内容、提出了新标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本质,群众路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二者相互支撑,一体两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思想上深刻地理解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才能在实践中忠实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就深刻说明,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人民群众发挥出了巨大的创造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不仅是新时代党的根本价值观的作用客体,也是创造历史伟业和监督制约权力体系的作用主体。因此,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仅体现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代表人民,也体现为一切依靠人民。

 二、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彰显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种权力的从属关系决定了行政、司法机关对于人民的公仆属性。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地位的再次重申和最新诠释。只有理解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才能真正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把握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形式,分为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代议制民主是世界民主政治的主要载体,是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通行的国家治理模式。各个实行代议制民主的国家,其不同主要体现在社会阶层之中谁占主体地位的问题,谁当家作主的问题。我国的代议制民主采用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是无产阶级当家作主,人民群众占主导地位;西方的代议制民主采用了议会的制度,是资产阶级当家作主,社会精英占主导地位。

  贯彻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需要维护整个国家,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人民的整体利益。我国在人大代表的组成上,工农的成分占比越来越大,领导干部的占比逐步降低,以此保障人民群众中大多数人的意志得以充分表达,从而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形式,不断拓宽与深化公民的政治参与,更有效、更方便地行使个人的权力,确保实质民主

 与形式民主的统一、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统一。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全体党员干部、人民大众的利益诉求和群体智慧通过人大立法,转化为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三、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利益导向

  列宁说:“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新时代为了正确表达人民的想法,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积极推进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突破制约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障碍,使人民美好生活有可靠保障,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利益导向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属于自由王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仍然受到必然王国的约束。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现阶段依然存在着资源有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国情之下,必须把可能性与现实性区分开来,从现实性出发,通过现实性来衡量可能性。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利益分配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汇报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价值思考

  早在 1872 年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阐释共产党人是在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发展和幸福而奋斗,只有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私利。中国共产党人忠实履行了《共产党宣言》所宣示的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被写入党章,也贯彻于党的执政实践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展现了党中央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目的和行动方针,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伦理目的和终极价值关怀。

  一、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共产党人根本价值观的深化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始终不渝的根本价值观,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根本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体现在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重塑共产党人的信仰和灵魂,重拾群众路线的法宝。在党的历史上,这一信仰与灵魂支撑着我们党战胜了实践中难以想象的艰难苦困,克服了头脑中各种唯心主义桎梏的羁绊和约束,不断发展进步,带领人民先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胜利和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总任务,给我们党提出了新要求,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注入了新内容、提出了新标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本质,群众路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二者相互支撑,一体两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思想上深刻地理解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才能在实践中忠实

 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就深刻说明,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人民群众发挥出了巨大的创造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不仅是新时代党的根本价值观的作用客体,也是创造历史伟业和监督制约权力体系的作用主体。因此,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仅体现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代表人民,也体现为一切依靠人民。

  二、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彰显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种权力的从属关系决定了行政、司法机关对于人民的公仆属性。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地位的再次重申和最新诠释。只有理解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才能真正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把握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形式,分为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代议制民主是世界民主政治的主要载体,是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通行的国家治理模式。各个实行代议制民主的国家,其不同主要体现在社会阶层之中谁占主体地位的问题,谁当家作主的问题。我国的代议制民主采用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是无产阶级当家作主,人民群众占主导地位;西方的代议制民主采用了议会的制度,是资产阶级当家作主,社会精英占主导地位。

  贯彻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需要维护整个国家,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人民的整体利益。我国在人大代表的组成上,工农的成分占比越来越大,领导干部的占比逐步降低,以此保障人民群众中大多数人的意志得以充分表达,从而保

 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形式,不断拓宽与深化公民的政治参与,更有效、更方便地行使个人的权力,确保实质民主与形式民主的统一、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统一。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全体党员干部、人民大众的利益诉求和群体智慧通过人大立法,转化为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三、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利益导向

  列宁说:“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新时代为了正确表达人民的想法,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积极推进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突破制约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障碍,使人民美好生活有可靠保障,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利益导向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属于自由王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仍然受到必然王国的约束。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现阶段依然存在着资源有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之下,必须把可能性与现实性区分开来,从现实性出发,通过现实性来衡量可能性。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利益分配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思想反映在实际中,首先,要求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利益分配原则。其次,要求把改革开放 40 年来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工作,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利益保障的具体举措。最后,惠及人民的是与群众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根本利益,如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等等。这些既涉及个人利益,又涉及国家和公共利益,体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辩证统一。

  四、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深化机构改革的价值引领

  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就需要加强党的建设和深化机构改革。在统筹推进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方略。“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的灵魂,包含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补充,互为依托。思想建党的核心就是贯彻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实群众路线。制度治党的核心就是推进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制度化建设,革除过去约束制度不固本、现有制度不健全、监督检查不够刚性的弊病。为此,十九届*中全会开启了新一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权力监督,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使政令畅通,上下一致。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场自我革命,改革的力度、广度和

 深度是空前的,改革的过程也是长期和痛苦的,必然会触及一部分党员干部的自身利益,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不可能完成自我革命的。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精神指引、价值导向和根本原则,只有高举这个旗帜,才能拥有一支有理想、有信念、有朝气和不竭动力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实现自我革命。

  五、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我们党打破历史周期律的根本所在

  从宏观上分析,历史周期律主要源自经济矛盾和政治矛盾两大因素。封建政治的经济基础主要是地主土地经济,土地是封建社会最主要的资本形式,这就决定了土地兼并的历史必然性,尤其是在各个朝代的中后期,土地越来越集中在皇族、士族和豪绅的手里。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是皇帝依靠士族官僚治理国家,政权管理只触及州府县,县以下则是由乡绅胥吏豪强管辖,呈现政治结构的断层现象。胥吏不是官员编制,没有国家供给的薪水收入,横征暴敛,收多缴少,因而,乡绅胥吏日富,国库收入日少,民众负担日重。另外,士族阶层拥有自己的利益,拥有制约皇权的“道统”,安于现状不愿改变,一旦触及自身的利益,便对改革暗中掣肘、消极对抗,使政令难以下达,改革无疾而终。这些经济矛盾和政治矛盾,造成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人民徭役赋税愈加沉重,最终引起农民革命,形成朝代的周期性更替。

  虽然新中国破除了历史周期律的政治基础(封建政权和官僚体制)、物质基础(地主土地经济)和治理缺陷(政权治理断层),但是,官僚体制的僵化、治理能力的弱化、生产方式的固化,仍然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也阻碍人民进一步获取更大的利益。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人类文明的成长源于应战能力大于挑战能力,而文明的衰落则源于应战能力小于挑战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与毛泽东一样,都是饱读史书,又注重社会调查,深知官僚机构积弊、社会发展带

 来的弊病及经济质量不高的问题,除了关注当下的发展,更着眼长远,思考长周期的问题。因此,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中国历史周期律对中国共产党的鞭策与警示问题。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价值观,能够有效推进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使得改革和发展始终成为常态,不断提升党的治国理政能力,不断保持生产力的优质、稳步发展,从而永葆社会的政治活力、经济活力,使社会拥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挑战,保持中华文明长久处于生长状态,彻底破解中国历史的周期律问题。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汇报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让 xx 人民的生活向高品质迈进

 生逢伟大时代、奋斗正当其时。作为新任县委书记,我将时刻铭记省委重托、人民期盼、岗位职责,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推动发展。通过学习培训,联系履职实践,有六点体会和感受。

 一、坚守源于精神 4200 米,是海拔的高度,更是党性的刻度。结合 xx 建政、发展历史,我们提炼出“以苦为乐、实干为先、艰苦奋斗、自信自强”的 xx 精神,打造了 xx 精神展览馆,组织千名党员重访建政遗址、重温入党誓词,全县党员干部“氧气少、志气不少”的精神底色更加鲜亮。

 二、坚定基于信仰 “到了 xx 我就是 xx 的人,xx 的父老乡亲,就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这是我在群众大会上的承诺。几天时间,网上点击量就超过了 4.7 万,全县正好 4.7 万人,信仰如磐、使命如山,我们奋斗的目标就是要全县人民都为我们党、为我们新一届班子点赞。

 三、坚决诠释态度

  国之大者,必须心中有数。按照省委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州委“生态大州”的发展定位,我们率先启动环境整治“百日攻坚”,全面实施“禁塑减废”,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坚定不移守护好黄河源,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四、坚持铸就辉煌 坚持不懈方可抵达远方。我们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加强社会治理、努力维护民族团结、全面改善城乡面貌、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客观讲,相比兄弟县市还有不小差距,但我们追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步伐同样坚实坚定。

 五、坚固彰显境界 打铁必须自身硬。县委担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重任。我们要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做到党有安排、我就行动,不图虚名、稳中求进,定了就办、说了就干,勇于亮剑、迎难而上,法治引领、规矩办事,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六、坚信出自实干 实干出真知、出信心。我们明确了全省牦牛种源基地发展定位,完成了“玉珠峰国际登山小镇”方案设计,正在开展黄河源头溯源之旅可行论证。我们坚信,在省州委的正确领导下,不久的将来,xx 这座高原小城一定会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汇报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价值思考

 早在 1872 年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阐释共产党人是在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发展和幸福而奋斗,只有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私利。中国共产党人忠实履行了《共产党宣言》所宣示的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被写入党章,也贯彻于党的执政实践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展现了党中央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目的和行动方针,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伦理目的和终极价值关怀。

  一、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共产党人根本价值观的深化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观。马克思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即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没有人民群众的劳动和创造就不可能有人类历史的发展,从而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科学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作用的问题,确立了群众史观。这一认识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而具有真理的性质,同时也符合人民群众主体的利益而具有高尚的道德境界,这有助于共产党人形成自身的价值观,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宗旨和初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始终不渝的根本价值观,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根本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体现在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重塑共产党人的信仰和灵魂,重拾群众路线的法宝。在党的历史上,这一信仰与灵魂支撑着我们党战胜了实践中难以想象的艰难苦困,克服了头脑中各种唯心主义桎梏的羁绊和约束,不断发展进步,带领人民先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胜利和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总任务,给我们党提出了新要求,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注入了新内容、提出了新标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本质,群众路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二者相互支撑,一体两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思想上深刻地理解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才能在实践中忠实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就深刻说明,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人民群众发挥出了巨大的创造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不仅是新时代党的根本价值观的作用客体,也

 是创造历史伟业和监督制约权力体系的作用主体。因此,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仅体现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代表人民,也体现为一切依靠人民。

  二、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彰显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种权力的从属关系决定了行政、司法机关对于人民的公仆属性。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地位的再次重申和最新诠释。只有理解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才能真正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把握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形式,分为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代议制民主是世界民主政治的主要载体,是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通行的国家治理模式。各个实行代议制民主的国家,其不同主要体现在社会阶层之中谁占主体地位的问题,谁当家作主的问题。我国的代议制民主采用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是无产阶级当家作主,人民群众占主导地位;西方的代议制民主采用了议会的制度,是资产阶级当家作主,社会精英占主导地位。

 贯彻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需要维护整个国家,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人民的整体利益。我国在人大代表的组成上,工农的成分占比越来越大,领导干部的占比逐步降低,以此保障人民群众中大多数人的意志得以充分表达,从而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形式,不断拓宽与深化公民的政治参与,更有效、更方便地行使个人的权力,确保实质民主与形式民主的统一、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统一。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全体党员干部、人民大众的利益诉求和群体智慧通过人大立法,转化为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三、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利益导向

  列宁说:“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新时代为了正确表达人民的想法,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积极推进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突破制约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障碍,使人民美好生活有可靠保障,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利益导向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属于自由王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仍然受到必然王国的约束。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现阶段依然存在着资源有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之下,必须把可能性与现实性区分开来,从现实性出发,通过现实性来衡量可能性。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利益分配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思想反映在实际中,首先,要求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利益分配原则。其次,要求把改革开放 40年来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工作,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利益保障的具体举措。最后,惠及人民的是与群众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根本利益,如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等等。这些既涉及个人利益,又涉及国家和公共利益,体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辩证统一。

  四、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深化机构改革的价值引领

  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就需要加强党的建设和深化机构改革。在统筹推进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方略。“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的灵魂,包含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补充,互为依托。思想建党的核心就是贯彻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实群众路线。制度治党的核心就是推进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制度化建设,革除过去约束制度不固本、现有制度不健全、监督检查不够刚性的弊病。为此,十九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一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权力监督,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使政令畅通,上下一致。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场自我革命,改革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是空前的,改革的过程也是长期和

 痛苦的,必然会触及一部分党员干部的自身利益,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不可能完成自我革命的。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精神指引、价值导向和根本原则,只有高举这个旗帜,才能拥有一支有理想、有信念、有朝气和不竭动力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实现自我革命。

  五、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我们党打破历史周期律的根本所在

  从宏观上分析,历史周期律主要源自经济矛盾和政治矛盾两大因素。封建政治的经济基础主要是地主土地经济,土地是封建社会最主要的资本形式,这就决定了土地兼并的历史必然性,尤其是在各个朝代的中后期,土地越来越集中在皇族、士族和豪绅的手里。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是皇帝依靠士族官僚治理国家,政权管理只触及州府县,县以下则是由乡绅胥吏豪强管辖,呈现政治结构的断层现象。胥吏不是官员编制,没有国家供给的薪水收入,横征暴敛,收多缴少,因而,乡绅胥吏日富,国库收入日少,民众负担日重。另外,士族阶层拥有自己的利益,拥有制约皇权的“道统”,安于现状不愿改变,一旦触及自身的利益,便对改革暗中掣肘、消极对抗,使政令难以下达,改革无疾而终。这些经济矛盾和政治矛盾,造成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人民徭役赋税愈加沉重,最终引起农民革命,形成朝代的周期性更替。

  虽然新中国破除了历史周期律的政治基础(封建政权和

 官僚体制)、物质基础(地主土地经济)和治理缺陷(政权治理断层),但是,官僚体制的僵化、治理能力的弱化、生产方式的固化,仍然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也阻碍人民进一步获取更大的利益。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人类文明的成长源于应战能力大于挑战能力,而文明的衰落则源于应战能力小于挑战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与毛泽东一样,都是饱读史书,又注重社会调查,深知官僚机构积弊、社会发展带来的弊病及经济质量不高的问题,除了关注当下的发展,更着眼长远,思考长周期的问题。因此,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中国历史周期律对中国共产党的鞭策与警示问题。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价值观,能够有效推进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使得改革和发展始终成为常态,不断提升党的治国理政能力,不断保持生产力的优质、稳步发展,从而永葆社会的政治活力、经济活力,使社会拥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挑战,保持中华文明长久处于生长状态,彻底破解中国历史的周期律问题。

推荐访问:思想汇报 中心
上一篇:建党一百周年大学生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下一篇:2022中国空间站思想汇报【优秀范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老骥文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老骥文库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